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2008年第二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14 23:01: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2008年第二期
教语文需要一种“大气”
——全国优秀教师郭志明同志访谈
郭志明王灿明

郭志明,现任江苏省通州市教育局副局长。1982年2月,他大学毕业,分配到通州市三余中学工作,走上中学语文教学讲台,从此与语文教学结下了不解之缘,26年来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等多种荣誉称号。郭志明同志致力于“三自一导”课堂教学法研究,先后发表文章150余篇,出版专著、合著28部。他是如何从一个青年教师成长为一位名师的?他是如何开展语文教学改革的?他对青年教师的成长有一些什么样的期待?带着这些问题,2008年5月30日本刊记者对他进行了访谈。
王灿明:郭局长,您先后获得了全国优秀教师等多种荣誉称号,您最看重的是什么,为什么?
郭志明:这当中,我最看重的是“特级教师”称号,因为这是对我几十年对语文教学的钟情所获得的回报,也是我赖以生存并不断追求的力量之源。当我站在讲台上与学生一起扑入语文的海洋,当我与热爱语文的老师们在一起纵论语文教学的得失,我的生命就会燃起一团火,我的大脑就会不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王灿明:现在都讲“反思”,您能否回顾一下自己从事语文教学的历程,概括出自己语文教学的风格?
郭志明:刚做老师,想得最多的是如何让学生看得起我,说我有水平,于是处处“猎奇求新”。每备每一堂课,我都尽可能多地搜集背景材料,一古脑儿地抛给学生,让学生感到自己学识渊博,才高八斗,从而钦佩我。记得我教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我向同学们介绍了很多写泰山的作品,杜甫的《望岳》,姚鼐的《登泰山记》,杨朔的《泰山极顶》等,又介绍了很多描写泰山的古诗,学生一听,佩服得不得了,说从来没碰到这样“学富五车”的老师。于是,爱屋及乌,我上课,学生就很欢迎,我的名声也在同学中不胫而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我也尽量玩点新鲜,不照搬教参,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比如教《小桔灯》,我不按部就班的从课文开头一层一层的分析,而是“中间开花”,带着学生从“制作小桔灯”开始欣赏,然后往两头带;教《群英会蒋干中计》,我和学生一起用章回体小说标题的形式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学生感到新鲜得不得了,也特别的有兴趣;教《从三到万》,我先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学生听,然后请学生就这个故事谈自己的感想。以此为基础,再和学生一起打开课本,学生一读,发现作者所说的和自己所想的差不多,于是便欣喜若狂。这样求新教学,赢得了学生的好感,于是,我在学生中就有了“人气”,其他班的孩子也非常羡慕我班的学生。
王灿明:也就是说,您从一开始工作就在做语文教改的探索?
郭志明:其实,那时我也不是在有意地进行什么“教改”,进行什么“探索”,只是有一点求奇,有一点卖弄,但正是这种闹新鲜,让我自己阅读了好多东西,也养成了多学习、勤创新的习惯(这种品质对一位语文老师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奠定了我今天能对语文教学说出一鳞半爪的基础。那一段时间,我参加全县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比赛,执教茅盾的散文《雾》,还就凭着这一“与众不同”,获得第一名。在此基础上,我参加南通市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比赛,执教《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获得优秀奖;后又上了几节全县的公开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我经常备课到深更半夜,学生也很欢迎我,但班级成绩却没有多大优势。我就反思,上课我讲得神采飞扬,对课文挖得深、拓得远;学生呢,听得也很认真、仔细,但在师生关系上,我好像是演员,学生则似乎是观众,正是这样一种本末倒置,正因为学生不参与学习,所以听得有味,却记不住。我朦胧地意识到,要让学生参与,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活动起来。于是便想到了课堂上要多提问。那么课堂上怎么提问呢?一问一答太机械,为了“创新”,我就想出一个策略,叫“连环式提问”,一堂课提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前后钩联、渐次深入,一个个问题解决了,一篇课文也教完了。为了使课文精髓以最简洁、概括的形式让学生掌握,又有了“图表式板书”的设想,那一段时间,我的课堂教学就是以“连环式提问与图表式板书”相结合的面貌出现在学生的面前。   这种做法虽有点机械,但比较注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注意学生学习方法与习惯的养成,也比较注重课堂结构的营造,对板书艺术亦进行探讨。当时,全市的语文教研活动和教学刊物还推介了我的做法。
王灿明:“连环式提问与图表式板书”解决的还是课堂结构的局部问题,如果要整体性地解决问题,还需要进行课堂结构变革的整体设计。
郭志明:确实如此,“连环式提问与图表式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动了起来,但“满堂问”让人感到单调,而且问题提出后,不是所有同学都积极投入,课堂教学效率还是不高。为了调动更多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参加“知识生产”,为了扩大教学容量,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实效,我从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中有心汲取,结合自己的探索,总结出“一主四步课堂结构”的构思,它以训练为主线,将新授课文的教学分成预习检测、总体把握、选点解剖、知识迁移四个阶段,以实现课堂上的“学生是主人,益能为归宿” 的良好态势。
    1.预习检测。许多学生不明白预习的意义,不知道怎样预习。为此,每篇课文教学前,教师应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一上课,就根据预习要求进行检测,使学生很快进入语文教学的信息情境。设计练习,一求其“泛”,即对课文的覆盖面广,涉及的基础知识多;二注意突出重点,设计的题目侧重于课文某一方面。通过检测,既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基本完成基础知识教学,又为分析文章作铺垫。2. 总体把握。教学中视不同文体,引导学生寻不同路径,总体上把握课文。以说明文的教学为例,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入手,理清说明层次,把握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 3. 选“点”解剖。一些文章的片断非常优美,可与学生一起欣赏;有些文章,特色昭著,则抓住一点,咀嚼品尝,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读《天山景物记》,我以其优美的语言为“点”,让学生反复的读、想。议,总结出四大特点:大量比喻的运用,显出形象美;整句、排比句、顶真句的不时出现,构成整饬美;以色彩明丽、动作性强的词语,绘出画面美;注意遣词造句的映衬、反衬,给人衬托美。4. 知能迁移。课文学习结束后,要迅速诱导学生进行迁移性思维,由本篇而联想开去,归类、比较,丰富教学内涵,加深对本篇的理解,并为学生的“拾级而上”,提供一座台阶。一是联系已学过的课文,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可与《林黛玉进贾府》就人物形象、刻画手法等进行比较;二是提供或由学生自己去找课外文章,学生化知识为能力,自己去阅读分析,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学习都德的《最后一课》,可印发郑振铎的《最后一课》,比较选材、构思、表现技巧、语言运用等方面的异同,练就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检测是对课文的初步涉及,二、三两阶段则着眼于全局,深入课文,总体把握,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概括的整体的了解;选点解剖则选择重点、难点,去窥斑见豹,而迁移则是课本知识的延伸和应用,是学生由课本而“化出”。整个学习过程遵循由现象而本质、由知识而能力的规律,课堂四十五分钟,学生始终处于“活动”状态,由一个“情境”进入另一个“情境”,不但实打实地学了课文,而且能闻一获十。尤其是整堂课以训练为主线,教师只是“导演”,有时,干脆与学生一起做“演员”,每一教学步骤的完成都依赖于学生的积极思维,这就一反传统的单向信息传递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教育方向,让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法,获取了终生受益的“自能学习” 的途径。
王灿明:“一主四步课堂结构”既然实现了“学生是主人,益能为归宿”的教学理想,为什么您要继续改革,又要向哪里改?它与您后来提出的“三自一导语文课堂教学法”是什么关系?
郭志明:“一主四步课堂结构”给学生课内或课外阅读指明了一条路径,弊端是程式化倾向很明显。课文是仪态万方的,它需要丰富多彩的阅读路径。于是,我结合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摸索,寻求突破,一是在学生活动的主动、积极、自觉性方面,二是如何根据不同内容和文体的课文设计不同的活动板块,避免“千文一式”,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长期的实践,终于形成了“三自一导语文课堂教学法”。
“三自一导”,是对语文课堂教学流程的一种简要概括,“三自” 侧重于学生方面。“一导”侧重于老师方面。为了真正实现“我的课堂我做主”,从课堂学习开始到结束,都让学生自主去把握,而老师则配合学生,做好指点工作,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具体地说,一堂课的学习,要达到什么目标,这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课文实际确定;目标确定后,必须围绕目标,设计一系列学习活动,这些活动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目的在于完成课初设定的学习目标;课文学完,根据目标测评,进行学习延伸,也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干什么?不是袖手旁观,而是指点方向、指点迷津、旁敲侧击。学生的自主投入、教师的积极参与,就成了课堂教学的全部内涵。
2#
 楼主| 发表于 2013-6-14 23:01:46 | 只看该作者

王灿明
能否结合课例介绍一下“三自一导”教学法的基本精神和做法?

郭志明“三自一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自主地制订学习目标。学生仔细研究课本前的“说明”,把握整套教材的体系,搞清各单元读、写基础知识的基本要求,就可以准确地制订出课堂学习目标,就会以“主人”的身份出现于课堂。学习林嗣环的《口技》,学生商量着定下了这样的目标:

第一
课时
①读准字音写正字形;②对照注释,理解大意;③将全文翻译成现代汉语(书面);④对课文语句留下较深印象。
第二
课时
①看写表演的句子,体会分析刻画的精妙;②找出写听众反映的句子,体悟侧面烘托的角度、方法、作用;③理解文章的线索、顺序、布局等;④能背诵课文。

这一目标,兼顾到文体的特点,注重了读、写结合,知、能相佐,符合由表得里,由浅入深的认知顺序,与教师所要实现的教学目的完全相符。对教师而言,有了高屋建瓴的功底,教学时就能够游刃有余。
    2.学生自主地投入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持之不懈”活动起来,教师应设法将学生制订的学习目标转化为一个个“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这些“情境”中眼观、耳听、心想、口说,在“情境” 中识记、理解、感悟、迁移,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学习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诗,可以设计六个活动情境:①学生对照注释,阅读全诗,在此基础上吟诵全诗,品味诗意,请学生朗读,其余同学闭目体会,领悟诗歌意境;②勾画“春江晚景” 的简笔画,在画画的同时,体会诗歌描绘春天的独特角度和手法,请一个同学上黑板画简笔画;③放描绘春天的音乐,间以全诗的录音,学生对着黑板的简笔画,通过“音画诗”的组合,一边欣赏,一边背诵全诗;④学生用散文语言表述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先让学生四人一组,各人分别表述,然后选派代表,上台描绘;⑤比较阅读,提供王安石写春天的诗《夜泊瓜州》,让学生比较两位诗人写春天的不同视角和技巧;⑥展开想像,以诗歌描写的画面为基础,注意抓住春天的特征,写篇洋溢春意的短文。设计课堂“学习情境”必须有明确的定向,各情境之间,须有内在的逻辑层次,构成有机的连续性;要注意让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并用,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提高;要注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
    3.学生自主地实现知能提升。教学结束,由学生自己去检测自己,看自己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看其语文水平和能力的长进情况。学完《<论语>六则》一文,学生互测,在翻译“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时,有的译为“学习并且按时温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的则认为“学、习”二字都是会意字,“学”是通过教授使蒙昧无知的受教者觉醒、感悟,“习” 的本意是刚出窝的小鸟羽翼未丰,独自苦练飞翔,引申为自身刻苦的实践和磨练。“学而时习之”体现了学习过程中的内外因结合、理性实践统一、知识能力转化。这里,检测的过程实质上已经是“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有时,学生还能自觉地以课堂学习内容为“点”,自能地进行总结、分析、归类、比较,实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点及面的升华。比如学习《荷花淀》,学生对几个女人“探夫”前的对话印象很深,便由此“辐射”,联系《药》中茶馆里茶客的对话,《祝福》中鲁四老爷与长工的对话,《变色龙》中警官与市民的对话,体会小说中人物语言的魅力;同时,知能提升还要求学生在掌握了阅读各种文体文章的基础上,能熟练地进行各种文体文章的写作,能以自己独特的方法去获取语文方面的知识,去积累语文学习方面的能力,擅长于设计和开展语文学习的各种活动。学了诸如《分马》之类的小说,应该了解小说的基本特征和塑造形象、制造情节、表现环境的基本手法,善于阅读分析、鉴赏小说,还可以尝试进行小说创作。
    当然,学生要在课堂上真正实现“三自”,需要老师在如何读、如何学上面去“导”,需要对学生步骤有致、潜移默化地进行“语文”熏陶,在关节处作“画龙点睛”的点拨。实施“三自一导” 教学法那几年,实验班学生考试成绩非常突出,很多人公开发表习作。《江苏教育报》在专题报道《让教改成果为教师拥有》中说:“通州市金沙中学的‘三自一导’教学法……如灿漫的山花,盛开在中学语文教改的教苑里,显示出一派勃勃生机。”原省教委副主任周德藩在全省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上这样说:“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近年来,我省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造了不少好的教学方法。如通州市金沙中学郭志明同志的“三自一导”教学法……通过多年的实践已初见成效。”
王灿明:“三自一导”语文教学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您现在又担任了教育局副局长,视野更加开阔,就您个人的体验而言,您认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郭志明:从事教学管理工作以后,我一直心系语文教学,自己订阅了《中学语文教学》等四种语文教学期刊,每学期都要听几十节语文课,主动参加一些大型的语文教学活动,应邀为全省初中语文优秀课展评、南通市名师会课作现场点评。作为南通市名师培养导师团的导师,我还担任一些语文老师的师傅。对语文教学的关注和参与,反思自己当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对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益又有了一些新的思考。我想,教学方法固然需要探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固然需要充分调动,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关键还是取决于老师,只有老师具备了优秀的禀赋和素质,他才会孜孜不倦的思考和研究如何让学生学得更好,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的向往。我认为,能促进语文教学效益不断提高的老师必须养就“三气”:
1.“大气”。教语文需要一种“大气”。第一,语文老师要有大情感。对语文学科要钟情,对学生要热情,课堂教学中要纵情。要努力达到这样的境界:“语文课堂,是我的立身之本,是我施展才华的舞台,我对它的热爱、依恋之情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醒里梦里尽是课上。”要充分的尊重学生,心里装着学生,老师和学生要一起成长。语文老师走进课堂就走进了语文的世界,他要情绪高涨,思绪逸飞,纵横驰骋,挥洒自如,忘了自己。第二,语文老师要能大包容。语文老师必须有知识的博大精深,必须对各个领域都有所涉猎,他必须呈现给学生一个大语文的系统,让孩子在一个广阔的背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到学科内左联右接、课内外多维联系、不同学科有机渗透。教《水调歌头》,不仅要就这首词和学生一起细细品尝,还要自然而又贴切的与课文外的世界联系,介绍古人对这首词的评价,展示苏轼的艺术才能,也可联系诸如李白的《静夜思》、王建的《十五夜望月》等古今中外写月亮的作品,还要善于从哲学角度、从禅理角度和学生领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境。这样,学生就能学一篇而涉多篇,触一点而知一片。第三,语文老师要有大洒脱。语文老师决不能成为老夫子,迂腐酸涩,死搬教条,机械刻板,而要以自己的高素质、高品位,展示自己的才华,突显自己的魅力。教学处理上要大处着眼、不拘小节;参考有关资料但决不能陷于他人的见解之中;课堂教学中要情随意发,思绪飞扬,语调、语气,体型、姿势,动作、表情,既与课堂节拍相应和,又随机而起变化,有时如涓涓细流温文尔雅,有时如惊涛骇浪汹涌奔腾,张弛相间,跌宕起伏,充满丰富的激情,又流溢出潇洒者的风度,给人以亲和力、感召力和感染力。
2.“才气”。首先是文本解读要善于抓“点”。要找准切入点,教梁衡的《夏》,要从“夏”切入,带学生去看作者所写的夏日之景、夏日之人——农民,看作者是以什么样的情感和笔触去描写,在充分描写的基础上发出什么样的独特感叹。学生在正确的轨道上整体感知课文,感悟作者情感,从而实现读者、作者的情感共鸣。要抓住联系点。教朱自清的《春》,就可和林斤澜的《春风》进行比较,从景色上,从词语的表达上,从人们的感受上等等,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拓宽视野。要揪准升华点。教《雷雨》,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通过剧情了解故事的背景、情节,更要了解由剧情反映的社会现实,还要透过这些,从人性的角度剖析故事所蕴含的深刻内涵,这样读作品,才真正读到了“真谛”。其次是教学流程要善于融合。教学要素要通融。语文老师应该爱好广泛,多才多艺,喜欢音乐,擅长书法,简笔画水平高,娴熟多媒体教学,善于制作课件。将这些优势与语文教学很好的融合起来,优化教学情景,优化教学效果。听说读写要交融。课堂教学要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语文能力培养,让学生找到阅读通道,产生写作冲动,静心课文诵读,聆听老师讲解,让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方位培养;师生互动要和融。老师教课文,不要摆出一副对课文非常熟悉的架势,而要像第一次接触课文一样,小心翼翼的和学生们一起走进课文,更多地倾听学生对词语、对画面、对结构、对写作手法的理解,老师只是必要的作些提醒,或者提供一些联系比较的线索,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点拨和引导,结论都由学生去下,课堂走势由学生去推进,课文感悟由学生去实施,每一个环节由学生去完成,师生结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才是是师生互动和融的最高境界。第三,教学个性要善于张扬。语文老师要以自己对语文的钟情和独特悟觉去发展个性,而不是刻意雕琢。一是“随本”。一篇课文教什么,怎样教,要根据文本的实际,文字艰深的要疏通,适宜朗读的要吟诵,结构优美的要引导学生建模,背景复杂的要让学生联系,什么样的课文用什么样的教法,教学就能避免千人一面。二是“随情”。语文老师应该有自己的阅读取向、阅读路径,并把这种取向和路径带入教学,发展自己的特长,彰显自己的个性,显示自己的教学风格,各尽所能,各显神通。三是“随境”。课堂教学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的流程绝不可能平坦的走在“预设”的轨道上,老师要善于根据课堂的走势,因势设境,自然而巧妙的推进课堂教学节奏,修改或者变更预设的流程和环节设计,一切从课堂情境出发,一切追求学生学习的效果。第四,教学过程要追求完美。要特别注意避免单薄化和非汉语文化倾向,语文老师每教一篇课文,都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栽下一棵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树”,并使之渐渐地枝繁叶茂起来;要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不能随意甚至轻慢。教学中使用一些英文词,用一些网络语言、流行语言等,虽然有时代气息,但还是要慎重;诸如要学生在课文中找“重量级的词语”,这一类说法值得商榷;教本国作品时使用背景音乐要尽可能考虑民族音乐。
3.“灵气”。语文老师要以自己的聪颖伴着学生徜徉在语文的海洋中,汲取语文之灵气,因投身而感悟,因感悟而增益灵性,因有灵性而成为阅读的主人,成为语文学习快乐的天使。第一,教学设计要灵巧。比如教《冬阳童年骆驼队》,我们要避深就浅的设定重点,可抓住易使孩子童心萌动的趣事激发学生阅读欲望和热情,对文中怀旧的情绪则淡化处理,引着孩子进入学习情境,激发情感共鸣。要避轻就重地引导孩子投入学习,课文的整体框架是一目了然的,线索和层次也非常清晰,无需投入时间,而要让学生细细咀嚼能充分洋溢童年趣事的重点段落,诸如“学骆驼咀嚼”、“剪驼毛”等,体会浓浓的童趣、淡淡的失落、点点的伤感、丝丝的留恋、深深的怀念的复杂情感。要避虚就实的激发联想,文中的童年趣事毕竟是“虚”的,我们还是要唤起孩子进入自己可感可亲的童年世界,忆童年最有趣的事,回忆什么情况下也有“呆”的感觉。第二,教学方法要灵活。我们要重教法更重学法,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让学生或圈划,或交流,或想象,或体悟,巧妙的指导学生的学法,让学生渐渐悟出阅读的路径,渐渐获得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学习方法;要重动态更重静态。课堂教学的“动”并不是表面的繁荣,而应有序有节,学生在那里默默地读,细细的嚼,深深的悟,就像听音乐、品茶,只有沉浸“静界”,才能悟出“真谛”;要重单向更重多向。课堂教学要师生对话,但还应有生生对话、人机对话、感官互通,在多向通道中阅读作品,获得的也自然是立体的愉悦。第三、学生群体要灵动。课堂上,学生是真正的学习主人,孩子以这个年龄段的特质去投入,学习器官充分的打开,学习的状态非常的活跃,这是一种灵动的学习状态,也是最有潜在价值的学习状态;阅读决不能是机械的吸收,而应该是阅读者与文本、与作者形成“心有灵犀一点通”,并阅读出自己来,这是一种高品位的阅读;当学生对学科产生了特有的领悟时,他的学习就有种特别的敏感,伴着这种敏感,他常常会产生颖悟和顿悟,常常会以独特的心境去享受他所学的东西,这种喜悦是其他任何人所无法体会的。
王灿明:如果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养就“三气”,具备了“大气”、“才气”和“灵气”,就能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品位。您是接受本刊“名师成长系列访谈”的第一位名师,谢谢您的支持!
郭志明:我自以为对语文教学充满热情,所以有一批教语文的朋友,魏书生老师、李镇西老师也曾给我不少的激励。我一直就语文教学效率有一些思考,这些年也在《语文建设》、《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教学与研究》等杂志上进行探讨,也应邀在南通大学、陕西咸阳、江苏连云港、安徽天长等地宣传我的主张。我想,既然与语文有缘,就要不断探索,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应成为我们不懈的追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7 00:04 , Processed in 0.07996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