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 陶继新
一、读书成为生命成长的必需
我之所以说读书是我们的生存的必需,正像我们人需要吃饭、休息等等一样,这是必需的事情。
1. 授业解惑-----文不在兹。唐朝的大散文家韩愈曾经说过一句话:“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人们对“传道授业解惑”的理解仅仅说是传授道理,解除疑惑,传授道业。这还不在它的真正的内涵方面,为什么这样说呢?他的“传道”更应该在完善人格方面;“授业解惑”也不但但是一般的授业和解除疑惑,它是带有一种文化升值的文化成长。因此,我们应当授业解惑;而授业解惑,就应当拥有文化。
大家知道,孔子在14年周游列国时“畏于匡”,就是在匡这个地方被围困了。但是孔子却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周文王已经死了,文化难道不在我孔子这里吗?他又说:“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如果老天要想把这个文化毁掉了,那么到我这里也就完了。“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如果上天不想毁灭这个文化的话,匡人对我是没有办法的。在这种情况下,孔子说他是文化的代言人,是文化的传播者。实际上作为老师来说,他在学生心目中,是一个文化的代言人,是文化的传播者。既然是文化的传播者,就应当拥有文化。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拥有文化呢?最关键的途径之一,我认为还是读书。从书中我们才能真正地汲取文化营养,才真正地像孔子所说的:“文不在兹乎?”难道不在我这里吗?同时,学生认为老师更是文化的代言人。所以,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他看老师,是一个文化者。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拥有文化、博览群书,应该是我们老师生存的必须之一。
2. 完善人格-----君子求诸己。我们老师不仅仅应该是拥有文化者和智慧者,同时还应当是拥有道德人格者,是道德完善者。完善价格经由什么途径呢?我想有很多途径,读书便是其一。就说我刚才说的孔子吧。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之所以能够治天下,就像后来包括江总书记说的“以德治国”这些有关治理国家的道理在。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在《论语》当中,他把学习定位定在哪个方面呢?他不单单是学习文化知识,如果从学习文化知识这个层面来说,当然也是一种学习,但是孔子所说的学习更多的是在道德思想方面。他在谈“学”的时候,是怎么对学习来诠释的呢。他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也就是说,君子吃饭未必太好,太饱,居住也未必太好,但是你要认认真真做事,同时你要像比较有道德的高尚的人看齐。这样呢,孔子说才算是好学。当时鲁哀公曾经问过孔子一句话:“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回答是这样的,“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为好学者也。”他说有个徒弟叫颜回的非常好学,他的标准是什么,只有六个字“不迁怒,不贰过”,不迁怒:不把自己的怒气迁怒到别人的身上,不犯同样的第二次错误,这就是好学。这跟我们现在所说的学习完全在两个层面上。就是孔子所说的“学”很多在思想道德层面上。因此,如果我们学圣贤之书,和圣人进行对话的时候,我们也会提升自己的的道德修养。
我们在读名著的时候也有这样一种感觉。比如读夏洛特•勃良特的《简爱》,我们从中充分感受到了简爱的那种善良、质朴、坚韧,远远比受上十天,八天的空洞的思想教育要起作用的多。因此说,从读书中来完善人格是非常重要的。
老师既是文化拥有者,又是道德完善者,读书就显得尤为至关重要。
3. 生也有涯----- 逝者如斯夫。宇宙浩渺无际,作为地球在整个宇宙当中又是小之又小;作为人来说在整个的宇宙当中,那真是沧海之一粟;而人的生命在整个历史长河当中,简直是短暂的一瞬。在这样情况下,我们怎样能再不学习?因为“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时间就如此地流逝了。所以,我们要通过读书,特别是读一些高层次的书,来提高我们的思想文化品位。有了思想文化品位,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民教师,才能被我们的学生所认可。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读书是教师的一种生存必需。我们可以通过读书来提高我们的文化品味,这样我们未必能增长我们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长我们生命的亮度。有些人默默无闻一生,长命百岁,但是碌碌无为,无法造就生命长度。有些人在世上只有几十年的生命历程,但是由于有文化和思想,他闪烁着特殊的光度。孔子活到七十三岁,孟子是长寿者,活了八十四岁,但是这些大师级的人物,经过数千年,或者一些大思想家,大文学家经过几百年之后,他的思想,他的文化仍然流光溢彩,挥之不去,关键是这种思想和文化是穿越时空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穿越时空,向这些大思想家,大文学家索取智慧和思想。
大家知道,当今是WTO时代,我们说与狼共舞,但是与狼共舞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怎么能够在这种与狼共舞当中稳操胜券,这样呢,就得拥有文化,拥有知识,所以,我们一定在我们为师阶段,当老师这个阶段,就认真的读圣贤之书,经典之作,因为我们如果读一般的知识作品,我们获取的知识太有限,孔子有一句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如果现在仅仅是看到目前我能够胜任教师工作,实际上晚上十年,八年,乃至于更短的时间内,就很难能够真正的胜任这个工作。
二、“取法乎上”乃读之“众妙之门”
1. 鱼龙混杂------有舍有得。当今时代,我们的文化传媒载体不仅仅有图书报刊,我们还有了电影电视网络等更多的传媒载体,也就是说当今的传媒载体,各种信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面对如此丰富的信息,我们每一个生命个体都不可能穷其所有。但是,我们却完全可以从中汲取精华的精华,这就是“上”,也就是我说的“取法乎上”。我们应该读什么样的书呢?我想必须取法乎上。为什么说“取法乎上”?中国有句古话:“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
2. 一以当十-----拉长生命。高层次的文化阅读,能达到一以当十的效应,所以读书的原则是取法乎上,才得乎其中。如果我们一味地好奇,读没有太大文化含量的图书,或者一般的小报的话,你即便是读上终生,因为它本身就在下层次上,你也就是在下下层次上徘徊。如果我们直奔上层的话,就能够以一当十,用一天的所得,抵得上十天甚至更多天的阅读。这种高效率的阅读,其作用就是拉长了你的生命。我们每一个人都很关注自己的生命实体有多长的问题,但是你真的生命价值、文化价值的大小是大不一样的,我们要拉长的是一种精神生命和文化生命,从生命的意义这个角度看,“取法乎上”的阅读,就能够一以当十。读书不仅要精而深,而且要广而博,教育以外的文学书、美学书、经济书方面的等都要读。如果说教育只是整个文化的一个分支的话,我们不从整个文化来窥观教育,就有可能误入“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一种彷徨状态,所以要读各种高层次的书。
3. 与狼共舞------远虑无忧。中国的入世,有人称之为“狼来了”,这形象的比喻揭示出我们的生存状态是处于与狼共舞的时代。当今是WTO时代,我们说与狼共舞,而与狼共舞就应当在与狼共舞当中稳操胜券。这样呢,就得拥有文化,拥有知识。所以,我们一定在为师阶段,就认真的读圣贤之书,经典之作。因为我们如果读一般的知识作品,我们获取的知识太有限。孔子有一句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如果现在仅仅是看到目前我能够胜任教师工作,晚上十年,八年,乃至于更短的时间内,就很难能够真正的胜任这个工作。
三、诵读经典方能“不窥牖,见天道”
我强调取法乎上地读书,但是读书怎么读,我是这样考虑的,既有诵,又有读,就是既有背诵,又有阅读。
1. 中国经典诵读结合。古人所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是很有道理的。“读”也好,“诵”也好,其中都大有学问可讲。
我认为中国的经典应该“诵”“读”结合。有人说,我们已经成了教师,背诵对于我们,还有多大的价值?其实不然,为什么呢?这种古代的,甚至被大家认为没有价值的学习办法,乃是当今我们学习最有效的一种办法之一。大家想一下,我们的古人,从开始上学的时候就在摇头晃脑地进行背诵,我们对此进行了鞭挞甚至批判,但是孰不知,他们在最幼小的时候进行背诵,却是给他提供了整个文化成长的奠基工程。这太重要了。另外一点呢,大家不知道有没有感觉,我们对一些经典的作品,在看了一遍,两遍,三遍乃至更多遍之后,未必能够知道他的要义,但是背诵之后,则是两个天地,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1980年到1983年,我在曲阜师范教文学与写作,我当时最深的感触是什么呢?我所在的曲阜师范和孔庙只有一墙之隔,在半分钟之内,就可以踏进孔庙。孔子和他弟子在孔庙之中,特别是在杏坛之上讲学的情况,但如在耳畔回荡一般。于是我当时有一个考虑,如何来认真的学习和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如何来学习体现其思想的《论语》呢?于是便学习《论语》。但是看了一遍之后只是略有了解;再看了一遍之后,还是了解不深;乃至到了山东教育社工作之后,还是感觉对孔子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没有了解其真义。2000年,我就采取了一种最原始的办法,就是把《论语》当中我认为最有价值的起码百分之八十的内容进行背诵。结果背诵之后,感觉孔子太博大精深了。大家知道,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办教师,第一个把学在官府转到学在私学的创始人,也是中国第一个民办学校的校长。他和弟子及其他人的对话,形成了一部《论语》。这部《论语》不仅仅涵盖了他的整个教育思想,而且开启了影响至今的中国儒家文化。而背诵完《论语》之后,我感觉孔子的哲学思想,已经开始驶入我心灵之中。
对孔子的感知,完全从多元的角度来感知他,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当代的大教育家的思想进行比照,就会有一个特殊的发现。那就是当代西方最伟大的教育家,许多所谓的创新思想都可以在孔子那里追溯到源头。
也许有人会说,孔子本身不就是一个很守旧的老头吗?其实不然,孔子的很多教育思想,经历了2500年之后,依然辉光不减。为什么这样说呢,实际上很多大思想家的思想都不会因为时间的流失而淡失它的思想光辉。大家想一下,古代有很多的皇帝、宰相,他在当时可能是名噪一时,但是一旦时代一过,他们进入坟墓,他们的精神生命已经结束了。但是,像孔子、苏格拉底、伯拉图等大思想家,休说两千多年,就是再过两千多年、五千多年,在整个宇宙当中,他们的思想依然异常璀璨。因为他的思想是永恒的,他的思想可以穿越时空,但是古代官僚的权势不可能穿越时空,他只能在那个时代。所以,一旦了解这个以后,感觉孔子博大精深,可以说每一次学习,到现在再一次学习,也感到另有一番感受。当然不仅是孔子,中国的经典作品,太多,太多。
如果说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的话,那么老子则是道家的创始人。一部《道德经》只有五千言,就五千个字啊!它和儒家的思想相辉映,成为中国经典文化的特殊美丽。大家都很崇尚海尔集团的总裁张瑞敏,但是孰不知张瑞敏把《论语》从头背到尾,《道德经》研究得也非常好。他在哈佛大学讲学,大家称他是儒商,他整个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对它整个企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你想一下,老子所说的那些道理多么深奥,但是又是多么有价值,他开篇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真是太棒了!也可以说你把它了解透了之后,然后你再窥观整个世界万象,视角就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绝对是两个境界。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仍有现实意义,“道法自然”出在还是人生的一种最高境界。
我主张在座的老师学学佛学,特别是《心经》、《金刚经》等经典作品,因为大家不要认为这是迷信。它是哲学,博大精深。佛教自从转入中国以后,大家有没有感到它的作用。佛道的融合,儒道的融合,佛儒的融合,形成了中国一种文化奇观。我认为苏东坡之所以能够在最得意的时候和最失意的时候都能够有一种乐而忘怀的精神,这么一种情怀,实际上就是儒、释、道三家兼行。所以我想对于中国的经典作品,特别是儒、释、道三家的经典作品,我们老师要拿出几年的时间进行背诵,不但背诵,背诵之后还要研究。比如说《论语》,对它的研究有好多版本,我想最主要的版本要看,但看了以后呢,有不同的诠释,这是正常的,因为它经历了两千多年之后,它的断句都不一样,但是通过研究之后,我们都能感受到,这个孔子在你的心里形成了一个鲜活的有生命力的孔子。一旦有了这种思想以后,我们解决其他问题,我们进行学习,那就是别有洞天,另有一番天地。
2. 外国经典阅读为主。只读中国的圣贤之书行吗?我认为不行。因为,现在是一个宇宙世界。日本文部省早就提出了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呢?有国际情结的孩子,适应未来挑战的国际人。所以我们也要?t望世界。老子有一句名言:“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也就是说我们要了解世界的时候,应该从哪些方面去了解。我想了解外国的经典作品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也就是我们老师要生存的很重要的因素,我们老师要具有世界文化的眼光。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眼光,还是世界文化的眼光,因为不可能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游历行走,你要在世界上面对着多元的文化行走。那在这种情况下,我非常主张我们的老师在课余时间要尽可能多的,甚至有的名著不止一遍地进行阅读。你想一下这些世界的名著我们读起来以后是一种何等的感觉呢?有人问我,为什么整天练了好多新闻采写的方法,可到现在还是写不出文采飞扬的文章呢?我说实际很简单,你不要学习那些方法,你把莎士比亚全集读上两遍,就会产生一个质的飞跃。我经常谈一个例子,我说:我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他的孩子在一个非常出名的小学上学,小学学了6年毕业之后,马上要上初中。假期他爸爸找到我说:“陶老师,我这个孩子写文章让他写上一百字,到现在还是不会写,用了两个小时还写得文字不通,怎么办?”我说很简单,叫他读书啊!他说:“这个孩子不读书,光看电视。”我说,可以先把他的读书情趣激发出来。我说你花600多元钱,给他买一套金庸全集。他说,金庸全集这不是武打小说吗?我说:金庸非常人也。他把四书五经已经倒背如流,他尽管是不经意间写的武打小说,但是他的整个文化含量比你小学课本起码高上十倍,大家知道金庸的作品现在已经作为高中语文课本选修教材。结果他爸爸就给他花了600多元钱买了一套金庸全集,他看了一个多月,就有很大的提高,于是写了一篇文章,他爸爸下班一看,吃惊地问是谁写的?还是从哪里抄来的?孩子说是自己写的,他爸爸根本就不相信,你不可能写出来,你不要说谎了,后来又让他再写,还是那么好。
去年山东搞了一个作文大赛,最后选出一批最佳的作品送到省作家协会,由作家们选出3个特等奖,结果他是特等奖的第一名。实际现在让他读金庸他不读了,他迷上了外国文学,他经常和我探讨卡夫卡,探讨列夫托尔斯泰,探询他如何是一个大思想家,他很欣赏列夫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当中一段甚至几段数页的长篇议论,而且他喜欢大思想家的作品,人整个变了。假如说这个孩子仅仅是在小学课本上、中学课本上学习那一点东西,他到高中毕业也写不上多少好的文章来,因为我想仅仅学习课内这些东西,是解决不了关键问题的。所以我们应当博览群书,而且直奔高层地去读。我们不仅要背诵中国的经典作品,同时还博览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品,大家想想你读尼采那样的作品你会是什么感受呢?我们知道马克思,实际上和马克思同一时代还有一个大哲学家尼采,尼采和马克思是最伟大的两个哲学家。因此我们把这些作品读一读,那真是内涵异常丰富,它不仅仅使你知道了一些知识,更使获取了一个窥观世界的全新视角,你的思想,你的情趣,你的品位都发生变化了。因此,我想背诵和阅读将伴随我们一生。而且从现在给自己作一个计划,你才能从仅仅作一个教育教师而走向一个真正有文化的人。老师不是一个文化人吗?我不这样认为,实际我们老师仅仅看着教参书上教学的话,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我们的校长也是这样,我经常谈到一个问题,我说:应当有文化,作为局长是个“文化”局长。我经常跟校长讲,要做一个有思想内涵有文化品位的校长。我非常强调,如果一个校长,没有思想,没有文化,这个校长仅仅是处理一些行政事务,这个校长不是长生的,不时长存的。在未来的竞争当中,肯定会被淘汰。老师也是,老师如果仅仅是备课,看教科书,在这个方面“徘徊复徘徊”的话,你未来肯定会被淘汰。因此必须要有文化,有文化就要背诵和阅读。因此,还是取法乎上的背和取法乎上的读。 四、疏离浮躁,淡泊名利
老子说:“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这是非常有理的。我为什么提出疏离浮躁呢?因为我们老师一旦浮躁之后,就很难有定心。而读书可以使你驶入一个很宁静的心灵港湾,使自己的教学登上了“会当凌绝顶”的境地。
1. 淡泊名利的李秀伟。我采访了全国很多老师,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大学的老师,他们所有成名者,无一不是有“定心”者,无一不是疏离浮躁者。
2001年10月份,我在《山东教育》上发表了一篇长篇通讯《教育生态为改革注入生命活力——临沂市罗庄区罗庄办事处中心小学教育创新透视》,其中写了一位非常年轻的小学语文老师李秀伟。他是2004年省教育厅64位齐鲁名师当中的一员,她对教育生态的研究远远超越了一般的老师,他可以和一些教育大家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他的心境达到了视名利如浮云的境界。第一次调李秀伟到区办公室当秘书,她不干。经人劝说,勉强去了几天,还是回去了。后来被县委办公室调去当秘书,结果她说什么也不去。这次比较困难,因为面对的县委办公室调你,你在农村小学你不来,你到底要干什么呢?他的校长魏永真,说:“不要紧,你回来吧。出了问题我全程负责,即便把我开除了,我也支持你。”魏永真外在是农民的打扮,内在的是一种高尚的风格,所折射出的是他的教育理念也是崭新的,我在《中国教育报》给他做了一个校长速写。
2. 潜心研究古代文化经典的李兰铎。李兰铎老师说,人生快乐指数取决于是否拥有平和的心态,品读《论语》堪称是使心境平和、获得快乐的一剂良方。《论语》“仁爱”的思想,唤醒了人心底的性善。心性的至善,使人性回归到最自然的状态,这时你就会感觉世界大了,天地宽了,心胸广了。当你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有一颗博爱宽大的善心,还有什么事容不下呢?人类生存于这个世界,被称为万物之灵,但不是万物的主宰。人生道路崎岖不平,祸福相依,平和自己的心境,拥有健康的心理至关重要。在迢迢人生路上,既要有所作为,又要有所不为;既自强不息,又随遇而安;既要有高远的人生追求,又要有足踏实地、勇往直前的精神;既有所追求,但又不强求;既要追求美,又不苛求完美,坚守“中庸”的德操,运用“和”的智慧,保持平和的心境,以内求和谐、外求进取的心态塑造自己的人生。
3. 恬淡自然的朱永新市长。我在《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第4期发表一篇文章《让师生拥有智慧--朱永新和他的“新教育实验”》的文章。后来《中国教育报》、《人民日报》先后都刊发了部分内容。回想采访的过程,最深切地感受就是朱教授的恬淡自然。那天朱永新从青岛机场出来已是晚上8点多钟,他饭都没有吃,那边的领导也等着吃饭,但是我们见面后他就提议去宾馆接受采访。来到宾馆,安排好行李,朱永新第一句话就是:“陶老师,采访开始。”我紧接着把笔记本电脑打开,就在宾馆里,采访一直进行到深夜。朱永新教授没有任何的饥饿感,没有因为冷落别人那种自责感。谈起他的新教育试验,谈起他的读书,快乐得就像一个天真的孩子一样,灿烂无比。有感于朱永新的“恬淡自然”,有感于他的浓浓的人情,有感于他亦官亦师的从容自若,所以我在文章的第一部分写了一个“人性化的市长”。朱永新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市长,身兼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常委……还有更多的光环。虽然他两栖于为官与治学之间,但他把这些看得都很淡,他借助的是副市长之职,推行的是教育改革之实。他与你交流的是一种教育哲学和他研究的新教育试验,没有任何的浮躁感。采访完朱永新教授,当晚,我专门写了一篇日记,记录下我的万千思绪。我说采访朱永新市长和采访其他人士大相径庭,他这样一个全国知名的教育家,却那么平静,没有任何的浮躁感。这,才是大家风范,这,才成就了朱永新。
4. 心如止水的杜维明教授。如果说朱永新是全国的知名教授,我采访的杜维明便是世界上的大家。杜维明是哈佛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对于儒学的研究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人物。2004年11月11日《中国教育报》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刊载的这篇采访《对儒家人文精神的多元观照——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学者杜维明教授访谈》。在文章最后一段写了一个“采访附记”,我称这次采访是一次“特殊的幸福之旅”,我特别感受世界大家那种淡然的心态,那种梳理浮躁的心境。采访到中午1点还没有结束,已经有人在几次催促我们吃饭了,但杜教授依然侃侃而谈,似乎是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他对于儒家文化的深入探讨,那种入乎其内的心态,绝不是一般人所具备的,一点点没有浮躁,心如止水。不管多少人在等他吃饭,他都没有考虑,在那一个时间所考虑的,就是对儒家文化的一种阐释,是真正意义上的答记者问。杜维明完全沉浸于他的儒家文化的精神领域,以至欣然忘食。我感慨于他的执着,他的平静。我经常想,这样的大家为什么能梳理浮躁?我们为什么有的时候浮躁之心盛行?实际上是文化在起作用,是深层次的阅读在起作用。杜维明谈起儒家,谈起来原典儒学,可谓大气磅礴,纵横其间。杜维明是世界级的大儒,世界上很多大型的儒学研讨会,重要发言人之一就是杜维明,所以他一谈起来这种真正的,带有学理色彩文化的时候,就彻底深入进去了,天真的像个婴孩。老子有言:“复归于婴孩”。的确如此,真高层次的人及真高层次的文化人,无一不像孩子。大家尚且如此,我们的老师理应摈弃浮躁,梳理浮躁,静下心来好好读一下书,对自己的人生来做一个计划,就是做一个文化计划。我在一年、十年乃至终生,要陆续地读什么书。其间,把那种浮躁之心平静下来,把认为不可干的事情搁置下,腾出一片心灵的空间安放文化,思考问题,这样,才真正做到老师应该做的事。
五、读书教学相得益彰
都说“教学相长”,我说是“读教相长”;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却说“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不管有多好的现成的教案,不管有多高水平的名师,你不可能真正地克隆它,那不是你的。教学实际是一个人内在文化素养的外化,如果腹中空空,教学就只能是个空架子。我们老师更多的是读课本、看教案、学教参,岂不知功夫在书外。如果真正“读书破万卷”的话,我们任何的教学都能达到从容轻松、出神入化的境界。
1. 游刃有余的刘振东。刘振东是曲阜师范大学的教授,如今已退休了。80年代我们一起在曲阜师范学校任教,都教“文选与写作”。我第一次听刘振东的课,恰是他执教《变色龙》一文。第一节课,他范读课文的时候,竟有两个字不认识。当时有20来个听课的专家。听了以后,认为这个知名的老师简直是不可思议。但是第二节,刘振东一分析起这篇文学作品来就滔滔不绝了,从变色龙的人物形象,到情节结构,到艺术手法,行云流水般讲开去,那真是众捧百贺,左右逢源,令你进入一个真正的文学艺术的辉煌殿堂之中。我们所有听课的人都大为惊讶,这种课也可以如此来解说。课毕,后面的专家站起来给他鼓掌足足有5分钟,跟第一节课形成了鲜明的比照。刘振东讲课达到游刃有余的境地,源自他的文化功底的深厚。他曾在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主办的刊物《文学评论》上发表过文章,是一个很有理论水平的教师。那天下了课,我就问刘振东老师:“刘老师,你那两个字是真不会,还是假不会?我认为你绝对是故弄玄虚。”结果刘振东的解释:“陶老师我是真不认得。”我说:“你不备课吗?”他说:“陶老师,我从来没备过课。”我惊愕之后,便恍然大悟了,他具备了不用备课的水平,文化积淀的过程就是备课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他用了一生的时间来备课。
2. 锐意课改的韩兴娥。3月10日,我在潍城区青年路小学听了韩兴娥老师的一节课。一学期的教材,她只有两周就教完了。他说,两周就足可以解决问题,时间再多,就浪费了。剩下的这么长的时间,讲李希贵局长给他提供的“教材”《中华上下五千年》。每篇课文开始是一段古文,后面是一段有趣的故事。那天听课,临上课前1分钟,韩兴娥给我一本书:“陶老师你给选篇课文吧!”不是她选,是我选。我翻了翻,就说《鸿门宴》吧。我想这是高中课文,对五年级的学生难度够大的,结果10多分钟讲完了,不光讲完了,学生对古文会背了,解释得非常好,课堂气氛异常活跃。韩兴娥又让我选一篇,我说《楚汉之争》吧!其后又选了《古诗三首》。就这样,40来分钟,讲了三篇课文。她讲得很少,但是学生都懂了,而且学得情趣横溢。韩兴娥在潍坊市潍城区没能评上优秀教师,但潍坊市教育局长李希贵就给她特批了一个潍坊市的优秀教师。这是一个多大的革命。听完了课以后,我们随后座谈,也找了学生谈话。采访时这些孩子异常兴奋,他们说:“陶老师,我们最高兴的是,我们没有任何的作业!”学生在那里笑嘻嘻的,我看孩子们在我跟前无拘无束的样子,便问:“韩老师,这些孩子可能会欺负你?”她说:“这个倒不会。”孩子展现出的是他们孩童的天性,完全自然的状态,这让我想到了韩老师人性化的教学。我想,韩兴娥这个现象太值得研究了。采访完,我刚到家还不到一周,那些学生就给我邮箱发了一大批文章,那文笔连初三的学生达不到这样水平,行如流水,非常自然,就像韩兴娥那种生态课堂那样,没有任何的雕琢。文词很美,但是美的感觉又是那么自然从容,真正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为什么经过韩兴娥这样一个年轻的老师一教,就出了这么高的水平?有些人感觉不可思议,那是因为他们学习的高层次文化,是“取法乎上”。韩兴娥和学生一块读了很多经典的文化,背了很多经典的篇章,所以她比一般的语文老师上课从容得多。韩兴娥大胆的语文教学改革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我听潍坊市教科院曹院长、潘院长说,济南市有的学校已经请韩兴娥给他们做了报告了。有的课程改革的教材修订还是修修补补,而韩兴娥能大刀阔斧往前走,这需要改革的勇气和教育的睿智。用两周的时间讲完全册的内容,我说这种教改是正确的。所以,我于2005年7、8月合刊的《山东教育》上刊发了采访韩兴娥老师的报道《她两周教完一本教材一个小学语文教师的——韩兴娥老师的大胆批判精神与课堂教学重构》。也有人对韩兴娥老师的这种文教学改革持怀疑态度。韩兴娥班的家长开始也很有意见,认为不布置作业,课本两周就学完了,孩子能学好吗?但是一学期下来以后,学生装成绩而且越来越好,我想她的学生在初中高中的后劲会更大。这种语文教学与其说是一场革命,不如说是为当今的语文教学投放了一颗原子弹。
3. 学养深厚的于漪。于漪是中国教育大家,我是1984年采访她的。她接受我的两次采访长了8个小时,那语言都是诗一样的语言,让你感到是在吟诵一部文词华美的教育史诗。他对教育意义的阐释及思想的深度让人终生难忘。于漪教学跟别人不一样,别人也学不去的。执教《孔乙己》这课,于漪满面春风地走上讲台,抑扬顿挫地开始了提问:“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人的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看到悲剧使人泪下。《孔乙己》这篇小说写了孔乙己悲剧的一生,可是我们读了以后,眼泪不会夺眶而出,而是感觉内心一阵痛楚,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孔乙己的悲剧是在笑声中进行的,那么孔乙己的悲剧到底是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呢?”我想这些问题只有大师于漪才能提出来,也只有于漪的学生能回答出来的。说不定有的老师听了以后感到异常精彩,也想尝试一下,拿这些问题问自己的学生,学生肯定都傻了,但这种现象的原因老师未必会明白。为什么同样的问题于漪能问,而我们不能问呢?因为于漪是教育大家,他读了多少书,又背了多少书,这些,我们老师无人能比。我大概听了他四场演讲,四个小时没有任何的稿子,讲得都那么华美,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师。语文教学流行这法那法,于漪说:“都是教无定法。教师个性不同,学生个性不同,教材个性不同,环境又不同,哪能有什么固定的法子可学。”于漪丰富的文化内涵,成就了于漪的语文教学。这就是教读相长。
4. 腹有诗书的苏静。苏静是朱永新教授的研究生,在山东做了很多报告都引起轰动。我采访苏静的时候,她只有23岁。她在走上教学岗位8个月的时候,便参加了青岛市的新教师比武大赛,而且荣获一等奖的第一名。这在人们看了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为什么那样说呢?因为青岛市是教育高手云集的地方,初出茅庐的苏静,很难跟这些已经在教育教学这个场地上进行磨炼的青年新秀相抗衡。但是苏静为什么能获得这样一个奖,我在采访她时也一直思考着这个问题。苏静之所以一鸣惊人,缘自她的读和背,她背了多少文章,背了多少诗,这是个未知数。所以我给她写的文章,正标题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副标题就是《苏静老师与青云斋、兰若轩的诗词情结》。苏静把学生分成“青云斋”和“兰若轩”两个男女诗社,进行背诗、赏诗、作诗方面强化训练,在只有8个月的时间里,学生两分钟以内就能做诗一首。那节“比武”课上,苏静让学生进行诗词对垒演讲比赛。讲到中间的时候,苏静让在场的专家、评委给学生出了两个题目,限定他们两分钟做诗一首。结果两分钟收上来以后,屏幕上一打,全场的人都惊讶了,想也想不到学生会做出这么好的诗。原来还不知道做诗为何物的学生,8个月后居然能命题赋诗,所以苏静就成功了。后来《中国教育报》也很关注,就以《她的学生富有诗才》进行将近一个版面的报导。那天正是9月11日,现在好多人称苏静是“教育上的911”。我们的朱永新副市长,也是慧眼识才女,就拿着这张报纸找到教育部,没考试就把苏静特招了研究生。现在苏静成了他最得意的门生之一。苏静的成功不是速成的,她读的书多,背的经典文章多,经典诗词多,她的成才之路是一本本书铺成的。
现在,我来介绍苏静参加“比武”的一个小插曲。参加比赛的前几天,苏静老师找到校长郭青伟说:“我不能再备原来的课了,我得自己另备课。”校长郭庆伟尴尬极了。是啊,我们这些专家费了好大劲给她背的课,她却放弃了。大家知道我们出一堂公开课多少不容易。郭青伟校长还是答应她的要求。让她自己备了一课“诗词长廊”。我想这正是苏静她的独特之处,也正是这一节课使她成为人们关注的一匹黑马。她要按预先的路子走,她肯定要失败,别说一等奖,二等奖也拿不到。但是她就成功了,因为她背的那课,在整个教学当中,不仅非常惊人,而且有异军突起之处。苏静到了苏州大学以后,进步更快了,她去年到香港四天的时间,四万多字就出来了。我估计一般人认为文章写得那么漂亮,又那么迅速,真是个奇迹。实际上是她读得多,背得多,是“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所以她写起文章来才那么轻松自如,感觉那么幸福愉快。苏静把写当成幸福之旅,把教学也作为愉快之行。中央电视台的张嘉艺、江波给她拍电视专题片的时候说:“我们看了《中国教育报》陶老师写得苏静太玄乎了。”结果整整七天拍完以后,他们对我说:“比你写还要好。”
以上,我列举这些例子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要告诉大家一个问题,读和教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高层次的阅读,就没有高水平的教学。那有的老师说了,我现在根本没有时间读,我想是你没有寻找读的时间,你没有充分认识到读对你的教学起的重大作用。我们写教案确实需要很长时间,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这样日复一日地写下去,你还是写的别人的东西,你还是花了很长时间,但仍然不是你自己的东西,形成不了你的个性,你的风格。你开始不妨每天拿出半个小时读经典,一年之后,一个小时,两年后拿两个小时,这样你的读与教就会步入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