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城市文化北京宣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20 15:08: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城市文化北京宣言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建筑与文化》杂志2007年第8期
(2007年6月11日)

一、新世纪的城市文化应该反映生态文明的特征。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也是导致全球一系列重大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迄今为止,那种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掠夺自然资源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再可取,减少城市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压力,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相互和谐,应该成为城市发展的基点。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理念,尊重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是珍贵的世界文化瑰宝,也是对今天的城市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的基本原则。21世纪的城市应该是生态城市。

二、城市发展要充分反映普通市民的利益追求。城市是市民的居所,也是市民的精神家园。普通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是城市规划、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城市文化的智慧源泉和驱动力量。坚持面向普通市民,同时,回应不同人群的诉求,特别是贫困阶层、弱势群体、边缘人群的需求,应该成为基本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深入科学地研究普通市民对居住、就业、交通、环境、以及情感的需要,塑造充满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城市空间,是当代规划师、建筑师和文化学者的历史使命。民众的利益高于一切,城市规划建设如此,城市文化亦然。市长对此负有特别重要的责任。应该保证市民参与城市发展决策过程的机会,任何好的决策都是市民自己的选择。城市发展的本质应使市民生活得更美好。

三、文化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内涵。市民的道德倾向、价值观念、思想方式、社会心理、文化修养、科学素质、活动形式、传统习俗、情感信仰等因素是城市文化建设的综合反映。城市规划、建设必须特别重视城市文化建设,城市的形态和布局要认真吸取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营养;城市的风貌和特色要充分反映城市文化的精神内涵,城市的建筑和设施要努力满足普通市民精神文化和物质的基本需求。建设形神兼备、浑然一体的城市,实现城市建设形式与城市文化内涵的完美结合,是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要求和目标。在信息化的今天,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功能,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是城市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生活品味,任重道远。

四、城市规划和建设要强化城市的个性特色。当今城市发展中普遍存在着形象趋同、缺乏个性的现象,富有特色的城市街区、建筑正被标准化的开发吞噬,优秀的地方文化、特色正在城市更新改造中消失。面对全球化、现代化对于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的冲击,要通过深入的城市设计、广泛的社会参与、有效的城市管理,让我们的城市街道、广场和建筑演绎城市内在的气质、情感及其文化底蕴,让我们的城市特色蕴含在每一个细节和活动中。特色赋予城市个性,个性提升城市竞争力。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是塑造城市特色的重要途径。要拒绝雷同,彰显个性;也要反对有损于传统、有碍于生活的荒诞媚俗。成功的城市应该具备深厚的文化积淀、浓郁的文化氛围、美好的城市形象,成功的城市不仅是当代的景观,也将成为历史的荣耀、民族的骄傲。

五、城市文化建设担当着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的重任。城市是全人类的共同记忆。文化遗产见证着城市的生命历程,承载和延续着城市文化,也赋予人们归属感与认同感。城市文化建设要依托历史,坚守、继承和传播城市优秀传统文化,减少商业化开发和不恰当利用对文化遗产和文化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成功的城市是在保持自己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的城市。城市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要积极发展创意产业和服务业,促进城市经济升级转型和城市功能的完善,顺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借鉴吸收全人类的文化成果,扩大民族文化的外延,更好的弘扬本土文化。我们不仅需要商贸城市、工业城市,我们更需要文化城市。

我们有一种共同的期待,21世纪,全世界人民连心携手,共建美好、宜人的人类家园。我们有一种共同的信念:21世纪的城市应该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空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16:28 , Processed in 0.07710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