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笠原美智子摄影评论集《招摇》中文全译本推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0 18:09: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笠原美智子摄影评论集《招摇》中文全译本推出

本书以日本和欧美摄影家的作品为对象,在世纪90年代、风靡日本的阐述性论著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下,笔者试图从女权主义和社会性别的视角来评述女性人体摄影。 作 者 简 历 笠原美智子,1957年生于日本长野县。明治学院大学社会学系毕业。曾在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学完硕士课程(专攻摄影)。现为东京都摄影美术馆文艺部工作人员、东京造型大学非专职讲师。在东京都摄影美术馆参与策划的展览会,主要有《面对未知的自我——现代女性自拍像》展(1991)、《来自社会边缘的美国纪实摄影》(1991)、《会说话的风景》展(1993)、《社会性别——来自记忆的深渊》展(1996)、《阿尔弗雷德·施蒂格利茨和他的朋友们》展(1997)等。主要译著有:乔治·莱温斯基《人体摄影史》(与伊藤俊治合译)日本PARCO出版社(1989)、约翰·巴杰尔《观察这一回事》(主编:饭泽耕太郎)白水社(1993)、罗伯特·索比艾泽克《照相机之眼》(主编:横江文宪;合译者:安田笃生)淡文社(1995)等。与人合作的论著有:《裘迪·戴特:专题作品集》讲谈社(1992)、《摄影家时代1——摄影家的诞生和19世纪摄影》(迪莫西·奥萨利凡)(编辑:大岛洋;与人合著)洋泉社(1993)、《摄影家时代2——被记录的都市和时代》(保罗·斯特兰德)(编辑:大岛洋;与人合著)洋泉社(1994)、《世界摄影家101人》(编辑:大岛洋;与多木浩二合著)新书馆(1997)、《美术与社会性别——不对称的视线》(漫谈石内都和神藏美子的作品)(编辑:千野香织、铃木杜几子、马渕明子;与人合著)布流凯社(1997)等。 人体 摄 影 新 论——兼谈女性摄影家创作 写在中译本出版之际 [日]笠原美智子 著 何积惠 译 1998年在日本出版的拙著《人体摄影新论——兼谈女性摄影家创作》即将有中文全译本了。是日本最早刊行的一部严格从女权主义视角写作的摄影评论集。笔者从1989年开始担任东京都摄影美术馆文艺部的工作人员,每年总要参与一到两次展览会的策划和组织,接连推出了贯穿着女权主义和社会性别视角的摄影展览会,例如《面向未知的自我——女性自拍像》展(1990年)、《社会性别——来自记忆的深渊》展(1996年)。本书收入的论文,最初大多刊登在东京都摄影美术馆举办的展览会所散发的图录上。本书出版之后,笔者仍致力于策划和组织以社会性别视角为核心理念的展览会,如《爱的载体——近现代人体摄影》展(1998年)、《宝丽莱收藏的美国摄影世纪》(2000年),以及目前正在举行的《探索之吻——日本现代摄影》展等。 自20世纪70年代起,以欧美为中心的许多国家蓬勃掀起了用女权主义和社会性别观点观察世界的浪潮。时至今日,它不仅给几乎所有的学术性领域带来了变革,甚至对我们藉以维系社会生活的个人生存境遇也产生了深刻影响。日本的摄影、美术等视觉表现和人体表现领域对此的反应虽说姗姗来迟,却也从90年代开始发表和出版了众多论文和图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从1996年起到本书面世的1998年间,日本的国立美术馆纷纷着眼于社会性别观点,举办了包括由笔者策划和组织的《社会性别——来自记忆的深渊》在内的很多展览会,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不妨称之为“社会性别”辩论的探讨。限于篇幅,这里不可能对有关“社会性别”的辩论状况作详细介绍。但简而言之,这是一场围绕着两种不同观点而展开的辩论。传统的观点割裂现实社会和历史,将摄影和美术中的“艺术”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与此针蜂相对的观点则认为:脱离了作品赖以产生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也就谈不上对“艺术”的评价和诠释。从欧美的现代主义评论中可以看得很清楚,那种认为艺术中潜藏着绝对价值基准的想法在日本依然根深蒂固。但是这些展览会和出版物,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性别辩论”却使迄今被视为独一无二的艺术价值同社会性别与性观念、民族与阶级、宗教与年龄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变幻莫测,呈现出多元化价值共存的格局,那种坚定的信念也因此得以崭露头角。仅此而言,这一争论就显得意义重大,并正在成为美术与摄影批评、美术与摄影史等研究领域中一股现今已不容等闲视之的潮流。 在本书中,笔者试图从女权主义和社会性别的视角来进行评述。书中收入的论文以日本和欧美摄影家的作品为对象,当然也不可能回避见之于上世纪90年代、风靡日本的阐述性论著的社会和历史背景。笔者在战后日本接受的是浸透着美国影响的教育,后来又是在美国的大学里攻读摄影专业。换言之,笔者以90年代日本摄影界和美术界的现状为背景,参照日本及西欧的价值观构思论文,这一视角倾向是显而易见的。而且,从受众方面来说,也大多局限于日本和欧美国家的读者。所以,在文化和社会背景迥然相异的现代中国,这本书会引起怎样的反响呢?笔者在惶恐之余不禁心潮澎湃,感到无比的振奋。但愿笔者的这本小书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有助于中国摄影界和美术界就此展开新的讨论。同时,竭诚期待中国读者不吝赐教,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便于笔者今后在工作中改进。
笠原美智子
(供稿:华夏出版社)
中国网   2004年9月2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3 23:54 , Processed in 0.09285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