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 学 汉 语 拼 音
“ɑ——o——e,i——u——ü”提起汉语拼音,就会想起二十年前,我和小伙伴们坐在简陋的乡村教室里,摇头晃脑地齐背拼音课本的情形,说是背,不如说是唱,是啊,我们把这些拼音字母当成儿歌,上学唱,放学也唱,我们是如此快乐,又是如此顽劣,故意将“ ɑ——o——e,i——u——ü”唱成“ɑ——o——e,一屋猪”引得老师哭笑不得,逗得路边田间劳作的农民伯伯们哈哈大笑.我们就在这笑声中懵懵懂懂地迈出了求学生涯的第一步。
记得我们的语文启蒙老师姓左,是一位从城里来的中年女教师,她的声音很好听,性情很温和,教书很认真。那时农村家庭刚分田到户不久,家长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着单干,顾不上孩子的学习,每个孩子回家都有挑猪草、放牛等任务,何况还有掏鸟窝,玩泥巴这些数之不尽的趣事正等着我们呢,所以学习对于我们来说是难有吸引力的。
为了激发我们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为了让这些枯燥的字母拴住我们这些毛猴儿的心,左老师可有办法了。
还记得左老师教我们发音的情形。老师唱着儿歌:“嘴巴张大ɑɑɑ,嘴巴圆圆ooo,嘴巴扁扁eee,牙齿对齐iii,嘴巴突出uuu,像吹笛子üüü”,在有趣的儿歌中我们发出了正确的读音。学习“b”和“p”时,我们总分不清送气不送气的区别,左老师想了想,让我们对着纸条发音,读“b”时,嘴里不送气,纸条不动,读“p”时,嘴里送气,纸条动,我们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大家都对着纸条高兴地念着:“bbb,ppp.”拼音课堂充满快乐和欢笑。
在我们的小心眼里,这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字母就像一些变幻的窃贼,让我们捉摸不清,左老师就将这些变化多端的拼音字母编成有趣的儿歌帮助我们记忆字形:正6“b”,反6“d”,正9“q”,反9“p”,9弯腿就念“ɡ”,单门“n”,双门“m”,椅子“h”,机枪“k”,拐棍“f”,伞把“t”,小棍赶猪“lll”,木棍加点“i”,“i”长尾巴“j”,木棍交叉就念“x”,扁“zz”,左半圆“c”,半个8字就是“s” ……她还带着我们做游戏,课堂上用细绒线、小树棍拼成拼音字母,放学了,家庭作业竟然是玩泥巴:用泥巴做出当天学习的拼音字母。我们是多么开心呀,如果家长骂我们长不大,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他们:“这是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们用心地捏着字母,比做办家家用的锅碗瓢盆还捏得细致,第二天听写,没有一个同学写错,有一个小伙伴还别出心裁,把泥巴做成的“ɑ、o、e、i、u、ü”六个单韵母在灶堂里烧成陶,第二天受到左老师的表扬,而且就在那天,左老师用这六个小陶符变魔术似的左拼右摆,教给我们认识复韵母ɑi,ei ,ui……多么有趣呀,左老师的拼音课堂教学犹如变戏法,深深地吸引着我们。
为了让我们时时识记汉语拼音,左老师还在简陋的教室四壁贴上她自己写的汉语拼音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音节表,每天早上一到校我们都会兴致勃勃地将三张表挨个读一遍才会回到座位上,而左老师总是坐在讲台前笑眯眯地看着我们。二十年过去了,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声母表是用蓝色笔写的,韵母表是用红色笔写的,整体认读音节是用黑色笔写的,字体那么娟秀,看到它们,就会想起我们美丽的左老师。
时至今天,我还清楚地记得左老师教我们学习拼读的情景。她让一个男同学拿着声母卡片b,一个女同学拿着韵母卡片ɑ,我们齐读两个字母,两个同学在老师的指挥下推动卡片,两张卡片相撞,我们跟着老师学习拼读bɑ,在游戏中我们很快快领会并掌握了拼读方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相连很顺当。”这些拼读规则时至今日,我还能流利地背出来。那些日子里,我们是多么喜欢拼音呀,上学放学的路上,我们会像赛歌似的对唱:“棉——花”“m-i-án--mián,h-u-ā—huā,棉——花”“插——秧”“ch-ā-chā,y-ānɡ-yānɡ, 插——秧”……正在田里插秧的农民伯伯们赞赏地看着我们:“这些小家伙们开窍了!”“k-āi-kāi,q-i-ào-qiào,开——窍!”我们一齐回应着,“哈哈哈……”小路上总是充满快乐的笑声,我们在笑声中走向知识的殿堂。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岁月的流逝带走了许多人世间的琐碎繁杂,可学习汉语拼音的快乐情景却依然记忆犹新,而汉语拼音带给我们的影响更是如影随形,应用汉语拼音查字典,学习普通话,用汉语拼音注音、排序,进入21世纪,数以亿计的手机、计算机用户主要使用拼音输入汉字,在中文信息输入中,拼音输入已经成为主流方式,《汉语拼音方案》成为拼写汉语最有权威的方案,为汉字开启了通向世界之门。而我,正是因为在小学打下了坚实的汉语拼音基础,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涯中才能得心应手,为此,我要深深感谢汉语拼音,感谢我的启蒙老师左老师,感谢她充满智慧的教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