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那个重要他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4 17:42: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那个重要他人shepherd
http://blog.edu11.net/space.php?uid=46&do=blog&id=70475

  在机场,即将登机之前。不能置信收到他的短信:“你好!在你即将回国时发个短信。看了你博客上的文章,感叹于收获多多,感慨于敬业精神,感动于爱国之心,敬佩于文学功底。为你高兴,祝顺利!”怎么可以一下子用这么多美好的词汇来给她呢?何况,还有“敬佩”一词,太隆重。哪曾想他会如此默默地、却又是持续地关注呢?
几乎是没有思索,她就这样答他:“童年的教养总是能影响一生。而我今天能得您一声肯定,皆来源于您在我缺失良好家庭教养的童年美好的、潜移默化的熏陶。趁此道谢。”
  是的,从内心里,她都一直对他心存谢意。
  见过她的人,都会以为她受过良好的教养。其实不然。很多年后,她仍然记得那一幕:年幼的她和玩伴一起玩,熟悉的村民们总会去抱抱她的小伙伴,而从来也没有人会去抱抱她。那时的她,就开始自卑,以为自己不可爱。这样的自卑或许影响了她大半生。可是那时她有多大呢?三、四岁时的记忆,可以如此清晰而绵长,说出来也是无人会信。
直到后来成人,她才知道:不是她的错,不是她不可爱。可是,她的童年记忆里,却一直是如此深深浅浅这样的伤痛:大家都不喜欢我。
  或许,只因为她的父母,在村里太弱势?而其实,她所受的家庭教养,或许也是有点不堪的。
  没有人可以预料到她竟然有考试的天资,年年可以拿年级第一,她的作文很早就让所有的教师惊叹。通过作文本的传阅,全校的语文老师都认识她。甚至曾经过五关斩六将代表全市初中学生参加过大市级别的语文“听说能力”竞赛,让人对那个普通的农村中学刮目相看。而教过她哥哥的老师回过来再当她的老师,无论如何不能相信他们是同胞兄妹。一个最令老师头痛的学生,一个最令老师骄傲的学生,来自同一个家庭?
  或许是她的幸运。很早,在她九岁那年,书籍为她打开了一个美好世界的大门。一路走来,遇到无数好心人为她提供书籍。从学校的图书馆,父亲厂里的图书馆,镇里文化馆的图书馆,都对她例外地毫无限制地开放借阅。甚至,初中三年,一个高中语文教师,整整三年将家里的藏书一一借给她看,让那么小的年龄的孩子就开始啃尼采、读老庄。
  她从没有忘记过,在这段路上最重要的一个人,他。
  他,是她的小学高年级时的语文教师、班主任,工作后的同事、校长。
  没有特别的细节,或许只是因了他有意无意地赞美与鼓励,让小小年纪、心境却无限灰色的她感觉到生活的无限美好,让她在令人绝望的家庭纷争里看到还有美好的未来所在。那时的她,最喜欢的是读书、考试、写作文,最向往的日子就是呆在学校里。
  因为骄傲与敏感,其实,她从不曾当面流露过她特别的爱戴。只是在小学毕业那一天,拍毕业照的那一刻,她哭了,为要离开这一段美好的日子。
  三年以后,因为种种缘由,成绩斐然的她却出乎所有人意料去考了中等师范。再过三年,她回到了童年的母校工作。她常想,从这里起步,又回到这,也算是一个圆满的句号了。
  工作以后,她曾外出脱产进修两年,回来后执教英语。那时的他,已经是学校副校长。因为不分管英语教学,他们的接触很少。她也绝口不提自己曾经是这个副校长的得意门生,或许是天性的内敛与拘谨?
  总之,她看他,不再是学生看老师,而是下属看领导,敬而远之。
  彼后数年,她的人生遭遇小劫。她立意要离去,换一个生活环境。而他,就在她执意要离去的那一年暑假,刚成为校长。在他出差在外的日子里,他开始不断给她打电话。一遍遍的劝阻、制止,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罗列种种种种不能放行的理由,而原因就只是:因为你曾经是我的学生,我不能放任你去那一个我不看好的单位(重点中学的附属私立小学)。明年,我给你调动的机会。以你的实力,不怕进不了最好的学校。
  在那样执著的去意里,他的劝阻、他突然提起的“我是你老师”,一开始都让她怀疑他的动机。只怕是不放行的借口,这一次的机会太难得。她怕明年还是走不成。
  犹犹豫豫,在必须要请他签字的最后一天,他还是坚持着他的劝阻。那样的苦口婆心,她没有理由再动摇。而那样的苦口婆心里,她分明看到的是一个可亲的父执。那样地为她着想,怀疑他都是罪过。为有过那样的怀疑,她都要羞愧不已。
  她没有对谁提起如何改了主义又不走了。安静地留了下来,一如既往地认真工作。在她的影响下,她们教研组成绩斐然,这让他后来为他的放行都一直耿耿于怀。而她,每次校内校外、人前人后见了他,也仍是客气而有礼。没有人会料想到,他们曾经有过推心置腹地交流。
  一年自是容易。一年后,他是真的顶着压力在她的调动报告上签了字,因为她不符合种种莫名其妙的调动要求。也真被他说中了,只是因为全市第一名的进城考试成绩,只是因为当时为数很少的市级学科带头人的“头衔”,居然三家直属学校的一把手校长都直接点名要她去。教育局人事科长给了她半小时时间自己考虑、决定、选择,声称这是“史无前例”。她第一时间咨询了他的意见。那一刻,他真的是为他的学生无比的庆幸与骄傲?在城乡调动难以登天的情形下,她居然没有求告过任何人同时可以得到三所直属学校的青睐,作为老师与领导,他真的高兴。
  他的女儿,曾经是她的学生,很奇妙的缘分。如今也成了教师。她就常常成了父亲教育女儿学习的榜样。其实,她有何德何能呢?他的夫人,她口口声声尊称为“师母”的温良女子,曾经把她搂在怀里像哄孩子一样哄过她。她一直记得他们一家三口,然而却很少联络,只是之后每年的教师节和春节她会去拜访他们。不是她不在意,不是的。一个“谢”字太轻了。她只希望,用绵长的一生的情谊,去感念她生命中的重要他人。
  是的,他是她的重要他人。给了她美好的童年梦想,给了她美好的人生机遇。
  或许是一贯的不自信,她并不真觉得自己是他最骄傲的学生。他有那么多学生,他不可能一直在意她。她常这么以为。
  而那一个温暖的短信里,透漏了她太多不知道的信息:离开他的学校四年了,他仍然一直在关注着她。
是的,感受到了,一个老师和父执的温暖的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3 09:26 , Processed in 0.08529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