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地址:现代学校为何需要教育研究作者:启良春华
■王纬虹 陈明建
校本教研,通常被人们定义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近10年的校本教研探索主要在“教学”范畴,基本落脚在课堂,聚焦于学科教学。这无疑是必要的。但今天校本教研的内容和重点应该由“教学”转型为“教育”,即要变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为以校为本的教育研究。
研究转向体现教育规律要求
校本教研由教学研究转向教育研究,是教育本质的规定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立德树人”被党的十八大列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学固然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但是,教学不是学校教育的全部。为了全面实现“培养人”这一终极目标,学校除了智育,还必须实施德育、体育、美育等。校本教研不仅要研究教师的教学问题,更要研究教师遇到的各种教育问题,以及学校的文化建设、特色发展等问题。然而,在当前的校本教研中,教师关注、偏重的往往是学科教学,着眼的依然是进度、分数、升学率等指标达成问题。学生作为主体人的存在和发展,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身心基础,即经验、兴趣、情感、动机、需要和特长,师生关系的调适以及家校、社区关系的协调与合作等往往被忽略了。
基础教育承载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使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支撑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三个支柱。它们互为依托,互相贯通,缺一不可。校本教研中,只研究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规律和办法,不研究学生心灵和人格的成长规律与培养策略,导致学校教育的缺钙和失衡,课堂教学不断加码,学生课业负担和教师心理负担日益加重,致使校本教研偏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初衷,无法实现为人才培养奠基的目标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研究转向体现教师教育思想转变
校本教研由教学研究转向教育研究,是校本教研内涵发展的需要。随着校本教研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有必要更多地从认识人、了解人、教育人、培养人的角度和深度研究学校的教育和教学,从系统和整体的角度研究如何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在课堂教学中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达成国家课程标准。
教育研究与教学研究有着各自不同的价值和意义。前者更着眼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和什么样的人去培养,研究学校教育与社会、时代的融合,研究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其特点是对人的教育的顶层设计,结果表现为教师教育思想的根本转变;后者则着眼于怎么教、怎么学,研究如何提高每一堂课的教学质量,是对教学技术的创新与改良,结果体现为师生教与学行为的改进。本质上,二者是研究“道”与研究“术”的不同。从功能上讲,二者存在着研究“整体”与研究“部分”的不同。
当然,教学研究蕴含于教育研究之中。教学的规律遵循教育的规律,人的整体发展离不开各方面素质的局部发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转型为教育研究,不仅不反对和排除教学研究,相反有助于教学研究进一步深化。基于教育研究前提下的校本教学研究,其逻辑起点和价值取向发生质的变化,研究问题以人为对象,研究目标着眼于育人高度,有助于避免考什么研什么的怪圈,跳出就学科论学科、就教学论教学的老套路,校本教学研究之路会越走越宽广。
研究转向帮助教师实现专业发展
校本教研由教学研究转向教育研究,是广大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现代学校不仅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更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主要内容之一。
教育部2012年分别对幼儿园、小学、中学教师印发3个《教师专业标准》,都强调4个基本相同的理念,即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3个《教师专业标准》在专业知识部分都着重强调教师要熟悉、了解学生的知识和学生发展的知识,掌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但是,我们的调查发现:在专业知识方面,幼儿园教师“不合格”人数最多的是幼儿发展知识,小学教师最弱的是小学生发展知识与通识性知识;在职业理解与认识领域,中学教师得分最低的是“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今日的“好老师”不再只是学问渊博,能圆满传授书本规定知识的人。仅以教学研究为内容的校本教研,会把教师导入单纯“技术主义”的误区,如美国哲学家怀特海所说,将他们导向平庸和乏味。这样的校本教研或就事论事,或隔靴搔痒,难以帮助教师从本质上理解教育和教学。既无助于学校教育教学中普遍性问题的根本解决,也无助于教师正确理解职业意义,更不能帮助和引导教师实现从“经师”到“人师”的嬗变,支持他们用高尚的师德魅力感染学生,用和谐的师生关系去影响学生。这样的校本教研难以帮助教师真正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学校亟待构建校本教育研究制度
从教学研究转型为教育研究,是校本教研制度的升级与发展。其一,研究更接近真实教学问题的本质,更贴近教师发展的实际。其二,研究的着眼点从侧重知识传授转向侧重学生发展,有助于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其三,研究问题从知识教学拓展到人的教育和培养,研究从“研课”和“改课”到“研人”和“育人”,丰富了校本教研的内涵。其四,研究更有助于教师理论联系实际,提升教学理论水平和人文素养。
学校构建校本教育研究制度,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成为教研工作的出发点和价值归宿,凸显了“人”的存在。对教师自身师德素养、人文素养和育人能力的关注,对教师个性的尊重和生命质量的重视,必将有力地催生教师崇高的专业理想,激发教师无限的创造力,创新学校优秀的教师文化,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