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1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进真实的课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23 19:55: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走进真实的课堂

——听两位老师上课有感

孝南区实验中学   楚学群

   9月16日,我在本班听了喻小丽老师的一节数学课,事先我没有跟喻老师打招呼,也不知道新课上到了哪儿,借了一本数学书提前两分钟悄悄溜进了教室。
   直到上课铃响,我心里还一直在打鼓,这堂课我听得懂吗?假如像听天书一样,那时间该多难熬。事实证明我的担心纯属多余。年轻靓丽的小丽老师轻盈地走上讲台,一声清脆的“上课”让我的心安定了下来。45分钟我欣赏着老师的讲解,我观察着学生的反应。当时间从我的眼中、从我的手中、从我的耳中、从我的心中悄然滑过时,我却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这位年轻的老师,扎实的专业基础是我最佩服的,整堂课的容量比较大,足以看出老师课前准备的充分。提问时点到了非常活跃的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也顾及到了中等的和较差的学生,有些方面的老练着实超出了我的想象。
   我听懂了,我相信我们班绝大多数学生都听懂了。怀着欣喜的心情,我在教师评课那一栏写下了24个字:教态大方、重点突出、讲练结合、板书工整、强调到位、指导有方。
9月25日,我又听了一节涂云清老师的物理课。对于理科知识,我几乎是个文盲。涂老师上课前,我拿了本物理书翻了一下,觉得书上介绍的挺简单的,薄薄的一张纸,老师怎么扩展呢?学生们都说上物理课很有趣,于是我也来凑凑热闹,饶有兴致地欣赏经验丰富的涂老师的表演:简短深入的回顾有声有色,标准流畅的普通话清晰入耳,亲切睿哲的语言令人折服,丰富多彩的举例妙趣横生,生动有趣的讲解淋漓尽致,道劲工整的板书浑然天成,潇洒淡定的风度堪称儒雅。
   听完两位老师的课,有一个词在我脑中久久挥之不去,那就是:受益匪浅。由此,也引发了我的一点感想:
                     一、尊重、欣赏每一位老师
   无论你教过多少个重点班,无论你在校内外有多么高的威望,说到底,大家都只不过是从事“教师”这一相同职业的“天涯沦落人”。能坚持站在三尺讲台上的人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扎实的基础功、超强的忍耐力、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灵活多变的育人方法、虚心请教的学习态度、博采众长的宽广情怀、井井有条的协调管理能力等等。
    无论他是不得不还是心甘情愿站在这个位置,他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承载一种良心和责任,播下一片希望和祝福。尊重每一位老师,也就是尊重我们共同从事的教师这个职业,也就是尊重我们自己。抱着欣赏的态度去聆听每一位老师的讲课,我们才会有如沐春风的感觉。抱着学习的态度去评价每一位同行的上课,我们才会多一份理解,多一点关怀。
                           二、其他学科的老师
    老是听同一门课,时间长了,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差不多的教学模式甚至于差不多的提问激活不了人渐渐老去的细胞,固定的套路似乎也固定了人的思维。多听听其他老师的课,新鲜感自是不在话下,除了能更深切地体会到那些科任老师的不易,学习他们教书育人的方法和技巧外,我们更能多角度、多层次审视自己的教学,反思我们工作中的不足。多品种全方位地摄入营养,人才不至于缺锌缺钙。
                        三、走进真实的课堂
    无论是公开课也好,教研课也罢,或者是特级教师的展示课,一定程度上都存在作秀的痕迹,表演得再惟妙惟肖,那只能停留在台上,台下依旧是平淡的人生。
    耗费人力物力甚至于财力做成一节课,学生叽叽喳喳地讨论发言,美其名曰: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上课的老师准备得苦,学生上课闹得欢,听课的人听得累。想学,可无从下手。不能兼收并蓄,特立独行也是一种风格吧。
    我们每一位老师每天干的都是普普通通的事,上的都是实实在在的课,没有沸腾的掌声,没有喧闹的场面,没有花哨的布景,没有做作的语言,有的只是平实而质朴的讲解、简单而朴素的真理,可正是由于这一节又一节普通而实在的45分钟才一点一点累积起了学生的成绩,才一天一天促成了他们的进步与成长。走进这些课堂,才能听到真实的声音,平淡但却实在,也许沉闷也许枯燥,但惟有平淡才余韵悠长。
2#
发表于 2008-12-24 07:50:12 | 只看该作者
感想实在,课堂还是来的真实的好啊,不能有半点的马虎!
3#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7 14:18:13 | 只看该作者
喻小丽老师是2006年到实中的一位年轻老师,工作认真踏实!
4#
发表于 2009-2-24 19:19:22 | 只看该作者

有同感

每一次听课不是挑别人的缺点,而是这样来思考,换了我来上这堂课,我该怎么办。其实,每一节课都有值得我们听,至少可以让我们熟悉教材。也希望评课的教师要中肯一点,指出这节课的优缺点,让大家都有学习的机会,大家都能进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6 09:51 , Processed in 0.11440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