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3|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科学出版社社长所广一访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26 01:50: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嘉宾:教育科学出版社社长所广一  主持人: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张贵勇
  采访时间:2012年9月28日上午9:30—10:30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教育出版人高端访谈系列节目”,本期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社长所广一,欢迎所社长!
  所广一:谢谢,各位网友,大家好!
  出版定位清晰
  主持人:很多网友对教育科学出版社的了解更多的还是贵社出版了很多教育理论和教师专业成长类的好书,但是具体还有哪些种类,可能并不了解。下面请所社长介绍一下教育科学出版社的出版定位和品牌特色,以及具体的出版情况
  所广一:谢谢主持人!教育科学出版社是一家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科学专业出版社,由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是财政部出资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央文化企业。目前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音像社合署办公,拥有图书、电子、音像出版资质,生产和销售码洋13亿元,员工规模200人。
  教科社秉承“弘扬教育学术、繁荣教育研究;传播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促进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出版理念,以基础教育教材和教育理论图书出版为两大引擎,出版品种主要包括教育理论图书、教师教育用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用书、中小学教材、幼儿教育用书和中小学助学读物以及相关的电子、音像产品等。
  教科社的产品板块从学前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成人教育,具有覆盖全面、立体综合的特点。其中,教育理论图书出版是我社的立社之本,我社是唯一一家以“教育科学”命名的出版社,自1980年成立时起,就被赋予了学术出版的使命。近年来,我社也被读者誉为“教育理论图书出版的旗帜”。中小学教材出版是我社的主要支柱,在13亿的总盘子中占据着7个亿的份额,拥有16种课标教材品种,品种数位居全国前列。如今,我社正致力于打造国家级的教材建设基地。另外,教师教育出版、幼儿教育出版也都是我社的特色板块,规模和品牌在国内也有重要影响。各个板块健康协调发展,主业优势十分突出,服务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服务一线教育教学实践的作用更加显著。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6 01:51:0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教育热点问题
  主持人:针对当下的教育热点问题,如学前教育、新课标修订、高校教学改革等,贵社在选题策划上有无应对?
  所广一:关于选题规划,实际上我社每年都要做年度选题规划,还会结合我社发展的情况,更要结合国家、整个社会发展的需求,根据我社的特点和能力,做三年中期规划、五年发展规划等。
  在出版结构方面做好总体把握,是我社一贯的品牌战略和专业特色。具有专业特色的图书出版与大众传媒不同,更加重视的是积淀的深度,需要的是理性、严谨分析当前存在的教育问题,特别是能够从专业的视角回应和破解教育的难题。我觉得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也是我们出版工作者最重要的责任。
  当下,我们非常关注教育的热点和难点,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我们积极配合中国教科院,配合教育部新闻中心共同策划出版《对话教育热点》年度系列的一些图书,就社会普遍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进行系统解剖、分析,回应人民群众对教育问题的关切,解答人民群众对教育问题的疑虑,比如幼儿园入学难、入学贵,校车安全、“虎妈”等引起的争议,民国老课本受追捧等方面的热点。而且,我们力求解读深入浅出,力求能够从人们身边鲜活的事例谈起,以生动的事实和真实的数据来讲话,因此在引导社会舆论、引导大家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方面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
  另一方面,针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我社10多年来每年都出版相应的教育评论型图书。评论型的图书都是和我国教育改革中一些大的问题、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和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结合非常紧密,如教育政策评论、教育法制评论、教育发展评论等等。这些年我们都是从不同的视角解读教育领域新的动态和变化,按年度出版图书,包括前些年我们出版的《教育绿皮书》。我们每年还把当年国内的一些教育的难点问题、热点问题、大家关心的问题,以及世界教育发展动态,做了一些分析,并请专家学者做一些深度的分析,呈现给我们广大的读者。
  我觉得这些东西都是在不同程度上对我国的教育发展,对老百姓更进一步理解我国的教育政策决策能够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
  今年下半年,中国教科院计划推出国情、国事、国研、国际这样的教育研究几大系列图书,这些书都在我社出版,标志着我社面向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应对重大教育理论和现实问题的一些重要措施,对解决当前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十二五”发展重点
    主持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了未来10年教育发展的方向。请介绍一下贵社“十二五”期间的重点选题和未来几年的出版规划
  所广一:应该讲,《教育规划纲要》勾画了未来10年中国教育发展的蓝图,也是指导我社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重要的文件。一方面,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给教育出版带来了很大的机遇,比如《纲要》提出教育要优先发展,要加大教育投入,教育出版必然是更有可为。另一方面,教育出版企业也在不断壮大,服务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就会不断增强,特别是我们作为教育部的出版社,“根植教育、服务教育”的宗旨永远不会改变。
  “十二五”期间,教科社以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根据中国教科院“十二五”规划的总体部署,一方面坚持正确的出版方向,坚持精品战略,狠抓产品质量和效益,在数字化和走出去方面迈出步伐,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另一方面,我们要着力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深化经营机制改革,努力开创规模、效益与速度相结合,内涵与外延相结合的科学发展新局面。通过我们的努力,把我社建设成为“出版主业坚实、两个效益显著、综合实力领先”的现代教育出版企业。
  在发展方式上,我们提出了要抓住产业发展的机遇,转变发展方式,逐步从图书出版向提供教育资源服务转型的思路,通过一系列重点项目的带动,实现战略层面的构想。我们逐渐从单纯的图书出版向教育资源转型方面。不久前,我在我社办公会上谈了自己的一些意见和观点。我觉得,传统的编辑工作方式是在办公室里等稿子来了进行加工,而现在的图书编辑应是全媒体的编辑,不仅仅是选题、策划、编辑、出版,还要面向一个更深层次的转型——从单纯的图书出版向教育咨询、教育服务转型,以及从过去单一的图书介质向多媒体、全媒体出版转型。通过这样的一些转型,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我们也想通过对外战略合作来推动我社内部发展。比如,我们现在准备和国外一家著名出版集团共同建立战略合作,共同开发幼儿课程教育资源和电子教学平台,这是我们以幼教板块作为探索产业转型和推动出版数字化、国际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我们正在与中央电视台12频道合作开发智慧树早教包。如果没有意外,最近就要签署协议,共同打造我们国家的智慧树早教包,包括幼儿绘本、家长手册、DVD多媒体、玩具手工、易智产品等多媒体资源包,按照幼儿成长主题每月向读者推送。
  我们正在建设的科研教育成果专业数据库也正在与全国教育规划办教育科研课题、中国教科院等机构的教育书刊资源合作,打造国内唯一的内容权威、数据海量的教育科研专业数据库平台,服务于全国教育科研工作者。该项目已经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为2012年度新闻改革发展项目库入库项目。此外,我们也按照中央跨部门、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媒体的要求多方位布局产业格局,在这方面我们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2011年年底,教科社与山西新华书店集团、山西电教馆共同出资组建了山西华电教育传媒有限公司,2012年我社山西市场新增产品销售4000万码洋,公司在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推出了很多产品,也向市场推出了很多好书。同样,我们积极谋划在我国其他地方建立教育科学出版社分社,这也是我们在整个“十二五”期间的设想。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6 01:51:57 | 只看该作者
积极推动版权引进与输出  主持人:在教育图书版权引进与输出方面,贵社有哪些独特的做法和成功案例分享?
  所广一:教育科学出版社从成立时起,就非常注重我们国家教育理论图书的建设。在引进国外图书方面,我社每年引进版权约50种。引进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20世纪苏联经典译丛”等一大批十几年畅销不衰的优秀作品,有些成为引用率最高的教育文献,有些累计销量数百万册。《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世界课程与教学新理论文库”和“苏霍姆林斯基选集(5卷)”分获第一届和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打破了国家图书奖项中翻译图书不被提名的常规。另有《奥巴马的教育蓝图》、《对话?社会?教育译丛:对话培训法》、《教学设计的国际观:理论?研究?模型》、《儿童发展与教育 》等多本图书获得引进输出版优秀图书奖。近年来,教育科学出版社在版权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拓展。
  同时,随着我社对外合作触角的延伸和我社原创学术品牌影响的扩大,近年来我社在图书输出方面也颇见成效,陆续输出了禇宏启的《教育现代化的路径》,陈向明的《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袁振国的《教育新理念》,谢维和的《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 ——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等多种图书。同时以对俄汉语教材、菲律宾幼儿教材以及印尼的国民高中华语课本为代表的多种图书也挺进国际市场,为我社赢得了诸多国际好评,增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我社“冰波童话”系列图画书、“快乐宝贝”系列图画书目前已经分别在越南、台湾出版发行并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在刚刚结束的第19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来自德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等地的出版社对我社的学术类、教师教育类、图画类图书表现了浓厚的兴趣,并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
  目前,我们对外交流逐步多元化,逐步从单纯的“版权引进输出”向“学术互访、项目合作”的模式发展,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银行、美国国家科学资源中心、澳大利亚教育委员会等多家国际组织以及众多国际出版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6 01:52:25 | 只看该作者
数字出版的机遇与挑战  主持人:教育科学出版社在“十二五”要着力加强数字出版方面的工作。那么在数字出版方面,贵社有哪些出版计划和经验?您如何看待电子书对纸质图书的冲击?
  所广一:大家知道,现在社会普遍谈的一个新话题就是社会正面临着第三次工业革命,其实这个工业革命的云技术对我们现代整个社会都发生了非常重大的变革,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方面,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一些重大的影响和冲击。教育出版从根本上来说要服务于人才培养的目标。目前,教育模式从标准化向多元化发展,技术革命催生了教与学手段的变革。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出版社所提供的纸质教材单一产品形态,一年两季的征订销售方式,都已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
  这很像几年前我们看到的胶片式相机,而今已经基本看不到了。大家记得十多年前我们兜里都揣着BP机,但是目前BP机已经销声匿迹,从大哥大到现在的多功能智能手机,我们的产品和使用体验不断在变化。这样一种技术的变革在很深的层次上会影响到社会变革,影响到教育变革。对教育出版社来讲,数字出版是系统的变革,是革命性的变化,从产品设计的思路、内容的呈现形式、介质和载体、分销渠道、服务平台、赢利模式等都与传统的图书出版不同,对传统教育出版社造成的冲击很大。我认为,在这样大的技术变革的面前,我们不应该采取鸵鸟政策——把脑袋钻在沙土里不管外面变化,我们只能积极应对。传统的出版社尤其是教育出版社,有非常多的教育资源,这种资源势必在数字转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当然,一批有积淀的教育出版社在内容资源上掌握着话语权,我相信在数字化的潮流中勇立潮头。教科社也在积极应对这方面的变化和变革,也在做多方面的尝试、多方面的技术合作和引进,力图在数字出版方面有一个比较大的突破。
  主持人:面对数字出版的冲击,传统教育出版社的出路和突破点在哪里?
  所广一:作为传统出版人,我们在数字出版面前不能坐以待毙,在目前的形势下应积极拓展现有的一些产品,深度开发教育资源。不同的出版门类有其独特的商业属性,在数字出版背景下,大众出版更多地朝向了电子书出版,专业出版则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信息服务为特征的数据库建设,而教育出版的未来趋势,可能是从教材出版向教育资源服务转变。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和资源数字化的发展方向,对教育出版的数字化建设有重要指导意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也把发展电子书包作为“十二五”重点项目来推进,上海、江苏等多地的电子书包、数字化校园项目试点也陆续开展,虽然难度很大,但走出试点的第一步很重要。我也注意到,各大教育社也正积极探索在线教育服务等多种模式。当然,一种商业模式是否成熟,不仅要看逻辑上是否能够行得通,还要接受盈利性检验。
  国内教育出版社的数字化探索大体都围绕内容、平台、终端三个方面来展开,包括内容资源库建设、数字平台建设、电子书包的开发。我想,今后线上的课程教学、课外辅导、家庭作业、虚拟体验等方面应该会有盈利前景。另外,在移动互联终端比如手机、Ipad等平台上会有更多的教育应用软件,比如教育游戏、电子书、案例库等等,尤其是手机应用未来可能会是盈利的突破点。
  教育出版的数字化,我认为有几个方面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教育出版特别是教材出版受国家政策影响很大,推广电子书包,必须要关注国家出台的指导政策和相关规划,因为涉及面很广,出版发行整个产业都面临巨大调整。另外,区域不平衡、盗版问题等等,都是阻碍电子书包推行的问题。就数字阅读在中国的现状来说,习惯使用免费数字内容的读者群与期望通过数字出版盈利的出版社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两者间的差异是新兴需求、巨大产能与疲软市场之间的矛盾。总结起来,数字出版应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一直非常关注数字出版发展趋势。出版方式的革命是非常迅猛的,就如同照相技术的革命一样,瞬间就从胶片时代发展到数码时代,从传呼机到手机的更新换代也仿佛是一夜之间的事,所以我们对数字出版的发展一直有这种清醒的认识,早早地绷紧着这根弦。对此,我们有这样一些考虑:
  第一,数字出版规划要提前做好,结合业内成功经验和我社实际做好整体的规划。第二,基础性建设要做好,一方面是在内容上对数字版权的梳理与积累,一方面是做好从技术制作到销售平台建设的一整套技术准备,做好随时跟进的准备。第三,关于数据库的建设,要有更宏观的视野,不可能仅仅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来完成,需要借助更多的外力和平台,如中国教科院就是我们的重要平台之一。第四,要转变观念,全社职工特别是社领导都要认识到,数字化不仅是介质的转变,更是意识的冲击,理念、观念的变化。我们的每一位编辑必须从现在起学习、适应数字时代的编辑出版工作,了解数字出版的需求,紧跟技术发展方向,成为能够融会贯通出版业务与数字技术的复合型出版人才。
  今年我们有一项重要的数字出版项目——“教育科研成果专业数据库”,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入2012年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我们正在申请国家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支持。教科社的主办单位——中国教科院,有着丰富的教育科研成果,正致力于打造中国特色一流国家教育智库,为国家和人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教育科研服务。我社将充分依托中国教科院资源优势,启动大型数据库出版项目“教育科研成果专业数据库”的建设,整合全国教育规划办“六五”以来的国家级的教育科研成果,建设国内唯一和权威的教育科研成果专业数据库。
  另外,我们也在探索教育资源库和电子教学平台的建设。在幼儿教育板块,我社正在和国外先进的机构共同开发电子教学平台;在基础教育教材板块,我们正在做与教材配套的教育资源库建设;在教育理论图书版块,我们也正在逐步进行数字化转换,探索数字产品的盈利模式。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6 01:52:53 | 只看该作者
教材和教辅出版面临新格局  主持人:教材出版是出版社赢利的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教材出版市场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您如何看待当前教材出版市场?您认为未来的教材出版将是一种怎样的趋势?
  所广一:新课改以来,不少有实力的出版社都参与了教材建设,有了竞争的教材出版市场,总体是趋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产品质量、后续服务等各个方面都比原来有很大进步。从宏观角度来说,国家的相关教材建设的政策、制度等也在不断健全。但教材市场也存在很多乱象:地方保护和区域垄断不仅没有解决而且有加剧的趋势,部分教材质量良莠不齐,教材选用还不是很透明等。
  今年,修订版新课程标准的正式出台,为整个教育出版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教育出版产业今后的走向。未来趋势。从产业格局来讲,我觉得应该是趋向寡头竞争。教材出版的政策门槛、资金门槛等都很高,专业化程度也很高,一些缺乏实力的出版社会逐渐退出这个领域,最终集中到几家大的出版机构手中。从教材建设来讲,未来教材出版应是更加精品化、立体化、多样化,并嵌入新媒体平台;教材的培训和服务会更加完善,对一线服务的作用更突出。
  主持人:最近一段时间,国家发改委、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教育部近些年连续出台了许多关于中小学教辅材料的规定,您如何看待这些规定?对当前的教辅市场,您有何意见或建议?
  所广一:长期以来,中小学教辅材料品种多、质量差的散滥现象不断涌现,一些部门、单位、个人违规甚至违法经营中小学教辅材料的现象屡禁不止,这不仅扰乱了中小学教辅材料的市场,更滋生了教育腐败,影响了中小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
  这两年一系列文件和措施的出台特别是四部委文件,对规范教辅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教辅资质的认定,教辅书业市场的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升,一些不具备资质和实力的企业被淘汰。这次治理整顿,对教科社来说是一个利好,因为我们申报的科目全部获得教辅出版资质。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就是要坚持出版的质量原则,通过抓质量,树立品牌。
  主持人:请您介绍未来一年教育科学出版社会重点推出哪些图书,并推荐一本您喜欢或者印象比较深的书。
  所广一:我推荐《幸福在心——走近2011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这本书是由教育部新闻办公室编写的,是我社今年出版的。该书以第二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评选活动评选出来的10位杰出代表为对象,立体真实地展现出每位楷模的教育理念、先进事迹及崇高师德,体现当代优秀教师的动人风采。温总理在全国教师工作大会上讲,“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能够照亮一代又一代新人。”广大教师勤勤恳恳、无私奉献,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本书里介绍的优秀教师就是他们中间的杰出代表,是教书育人的楷模,他们的故事感动了学生,感动了家长,感动了社会。我很高兴向大家推荐这本书,我相信,这本书一定能带给全国1600万教师以智慧的启迪、心灵的洗礼和前行的力量。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6 01:53:24 | 只看该作者
网友提问集锦:  网友提问1(山东威海塔山小学音乐教师王艳芳):教科社出版的经典书很多,比如外国的一些大教育家的权威书很适合老师补钙,但有的读起来有些困难。能不能出版一些名师解读国外经典教育图书的书?这样一线的老师读来更好理解,也更接地气,请问教育科学出版社有无这方面的考虑?
  所广一:这个问题非常好。美国的杜威等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广大教师有着非常重要的教育启迪,但美国的情况和我国的教育现实毕竟远了一些。我特别理解我们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非常希望有看得见、摸得着,更生动、更贴近、更现实的教育图书出版。非常高兴地向大家介绍,就在9月26日,北京十一学校原校长李金初的著作《一个校长的教育创新思考》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十一学校召开。这本书切实反映了北京十一学校长达20年成功改革和优质发展的过程,特别是各项改革、实验、战略、创新措施的形成和展开过程,并总结出成功的原因。顾明远为此书写道:“书中论述了教育理念、办学思想、体制改革、课程改革、学校管理等等方方面面,既有理论又有实际,展示了一名普通学校的校长成为一名教育家的历程。”陶西平在序中写道:“这是一本学校教育的教科书,它不是一部单纯的理论著作,也是他对长期从事教育实践所积累的体验的朴素陈述,是他多年来对学校教育思考的心血的结晶。”这本书是我们生活中非常生动、非常鲜活的一些教育案例,这些图书的出版也回应了我们网友提出的想法和要求,应该说这本书的出版社会反响非常大。教科社今后在这方面不但要引进国外的精品,更要开发我们本土国内先进教育工作者的图书,把他们的经验、他们的理念、他们的思想深层次的挖掘出来,呈现给我们广大的读者。
  网友提问2(江苏小学教师吴小健):教科社出版的世界课程与教学新理论文库是好书,其中《课程与教师》等几本对我影响特别深远,不知道这类经典的书有没有重版的计划?
  所广一:谢谢这位网友。可能是我们的销售网络和平台还是有一些影响和限制,大家可能从我社的网络中看到我社图书的一些销售情况。其实,我们对过去出版的图书只要有市场需求和市场需要的,我们都会不断修订,不断再版。
  网友提问3(山东教师赵国勇):能否多开展一些送书下乡活动,或者把更多更好的书送给农村教师,让更多的教师读到教育科学出版社的好书。
  所广一:这位网友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一些设想和要求。我们也在考虑怎么样把出版社更多更好的新书送到一线教师手里。最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有个讲话对我们有很大的启迪,说我们过去的出版社盯的主要是国内和城市,现在需要我们向国际和农村去,更多的关注点和注意力要关注国际市场,关注广大农村。我想这位读者对我社下一步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我们也在这方面制定一些措施,把好书尽快送到一线教师手中。
  主持人:本次访谈到此结束,感谢所社长!
  所广一:谢谢各位网友。(本实录由张贵勇、陈漫兮根据现场专访整理而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21:07 , Processed in 0.08050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