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博客”到底有何影响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27 10:20: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博客”到底有何影响力?
2005-08-14 出处:人民网 作者:zhengxj

博客到底具有什么样的影响?仅仅是新一轮的概念炒作还是具有革命性的信息技术创新?  博客到底具有什么样的影响?仅仅是新一轮的概念炒作还是具有革命性的信息技术创新?我们必须回到整个网络技术的发展中去寻找答案。博客代表了一种全新的自由发表的个人网络出版方式,对传统媒体的运作模式形成挑战。可以说,这种代表着个人思想交流沟通的网络新方式,为组织沟通和社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变革。
  1.“博客”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公共领域”
  博客最大特点就是将个人主页的个体特征与BBS的分享和公共性的特征结合起来。网络日志是一种个人化的表达,同时他又不具备隐私性。如果说BBS太强调公众性,而个人主页又相对缺乏公共性,那么“博客”技术就是两者结合。在博客王国里,真正耐人寻味的也许是:一种最具个人化的内容,却有最具公众性的形式。
  个体转变成公众的过程,它首先需要一个实现的空间,这个空间被哈贝马斯称为“公共领域”。根据哈贝马斯的理论,公共领域(publicsphere)指一个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市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言论,不受国家的干涉。哈贝马斯强调,在这种不受政府侵扰的自由空间,市民间形成了以阅读为中介、以交流为中心的公共交往。国家在法律制约下只能承担公共领域的担保人角色,是保障自由的权力机关,而不能干预。在哈贝马斯看来,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基础是国家和社会的分离。公共领域是由汇聚成公众的私人所组成的,他们把社会的需求传达给国家,但本身又是私人领域的一部分。伴随着公共领域的发展,个体向公众的转变已经越来越依赖于大众传媒,也因此,哈贝马斯才一再强调传媒研究对分析公共领域结构转型的重要性,把传媒力量看作是一种新的影响范畴,认为它既影响了公共领域的结构,又统领了公共领域(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5页)。
  被大众传媒影响和控制的公共领域,既汇聚着无数的个体,同时又起到了组织社会的作用。实际上,大众传媒所谓的“大众性”只是描述了一种点对面的传播方式,它并不能同时描述这种传播方式的公共性程度。因为当国家看到了公共领域在组织社会的重大作用时,它也试图通过对大众传媒的操控来实现对社会的控制,这就是哈贝马斯所说的国家社会化的意思。在高度发达的工业化社会中,公共领域的结构性框架遭到来自国家干预社会和社会依仗国家权势的双重过程的夹击而致瓦解。按照哈贝马斯的看法,催生了当年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资本主义,又亲手摧毁了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所有的大众传媒都在执行着自己的“守门人”职能,通过议程设置筛选公共辩论的主题和程序,选择适合该议程的嘉宾和现场观众。“媒介是一种公司所有物......你没有办法参与到媒介中。让媒介从幕后走出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区别公众与受众的不同。受众是被动的;而公众则富于参与性。我们需要一种从公众角度对媒介的定义。”(胡泳:《媒体变革:公众的角度》,《读书》,2002年第12期,第39页)很多学者都在探讨如何通过媒体的管理体制的变革来实现“公众领域”的建构。这种实现并不仅仅取决于制度安排,也取决于媒体形式提供了怎样的可能。大众传媒所以能成为“守门人”,正是因为这些媒体本身“点对面”的传播方式给它提供了操控的条件。而网络所以能成为把个体构建为公众的力量,又表现在这种媒体具有其他大众传媒所没有的迅疾特性和离散特性。这种新媒体的媒介形式与其他大众传媒的根本不同,根据《连线》杂志给“新媒体”下的定义,它被表述为“由所有人面对所有人进行的传播(communicationsforall,byall)”(胡泳:《媒体变革:公众的角度》,《读书》,2002年第12期,第39页)。博客的功绩只是探索并拓展了网络的潜在可能,使得信息传播从“点到面”走向“面到面”。而个体在其中之所以能成为博客,又因为他有可能成为发布信息的“点”。当无数的“点”组成整个“面”之后,它才真正成了国家和社会分离之后出现的公共领域,而在那里,个体被构建为名符其实的公众。
  当然,哈贝马斯不可能去研究网络甚至博客给公共领域带来的结构转型问题。尼克·史蒂文森也认为哈贝马斯交往理性的关注是印刷文化的产物,而不是电子文化的产物(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08页)。但是相比较于BBS构建的公共领域而言,博客的进步性是显而易见的。相对于BBS中的众声喧哗,博客更具理性精神和个体责任,因为博客强调个人在网络上的独立性。博客继续发展的方向就是网络的社会化,每一个现实中的人都会在网络上构建一个网络虚拟身份形象,因为这样一个网络虚拟身份的荣誉和责任感,在网络世界中你也必须去赢得别的网民的信任和尊重,这个时候你就不会像在BBS中那么无序,而要在网络世界中构建你的公众形象。BBS建构的公众领域是非理性的,而博客却不一样。
2#
 楼主| 发表于 2010-3-27 10:21:23 | 只看该作者
 2.“博客”使得个人的身份尴尬得以消弭
  身份尴尬来自于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分野。随着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归于消失,身份问题成了理解个人媒体时代的一把钥匙。如今,网络确实正在建构人的各种虚拟身份。罗杰·菲德勒在《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一书中就指出:“在下个世纪,‘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线将消解,人际电脑媒介的先进形式将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147页)阶级在某些时候还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身份,并由它去决定个体生存的许多方面。马丁·阿尔布劳认为,在全球化时代,个人和社会的问题已经转换成了身份问题,而这种“身份政治学”使古老的阶级政治学黯然失色。马丁·阿尔布劳指出:全球性身份的认同问题是伴随着全球传播而来的,“这种情况给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都带来了重大后果,尤其是给国家带来的后果更大——国家不得不认可它的公民们所持的那些互相竞争的、交叉性的忠诚,这些忠诚的相互竞争性和交叉性达到了甚至包括对别的国家的忠诚在内的程度。但是,它也同样给个人和有关个人与社会间的关系的理论概括带来了直接后果。”(罗丁·阿尔布劳:《全球时代》,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37页)伴随着个人媒体时代的来临,个体的公众身份才有了实现的可能。在博客王国里,一些博客不再畏惧公开自己在现实世界中的真实身份,并把它当作自己在网络上的博客身份。据一份《麻省理工博客(blog)应用状况调查结果》对美国情况的调查称:55%的受调查者在网上公开自己的真实姓名,20%的人提供真名的变体;36%的受调查者曾经因为发表的网络日志而遇到麻烦,34%的受调查者知道别的博客们因此在家庭和朋友方面遇到麻烦,12%的受调查者知道别的博客们因为发表的网络日志而遭遇法律和职业的困难。
  3.“博客”实现了个人网络化
  网络社会化最大的特征就是个人成为互联网的主体和主人。具体地说,未来每一个人,除了在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外,在网络上也有一个自己的代表,在网络上能够体现你的个性、你的思想、你的各种信息,同时他人也可以随时与网络上的你沟通交流。每一个人成为互联网的一个“节点”。因此,网络社会化的核心就是个人网络化。那么,如何才能实现个人网络化?博客(blog)的兴起开始昭示了发展方向。博客(blog)的根本意义在于,它是互联网上赋予个人以力量的工具。博客让每个个人都可以成为互联网中自主的主体,表达自己并且与网络世界建立全面的交流沟通。因此,未来的博客将是集成各种网络应用的中心:包括电子邮件、即时短讯等,而且还可以通过各种终端无所不在地进行博客。个人博客就是个人在网上的全面形象的代表,是以个人为基础的互联网各项应用的“枢纽”。
  网络真正构建起了强大的公众力量。在互联网世界中正式构建出企业(商业力量)、政府(政治力量)、公众(个人)三股力量的三足鼎立格局,使互联网不会被传统商业力量、政治力量完全控制。未来互联网创新活力主要来自个人网络化的崛起。互联网力量回归个人,形成以网络为基础,以个人为中心的知识共同体。这是真正知识社会的基础,也就是开放式的个人中心式网络社会。
3#
 楼主| 发表于 2010-3-27 10:21:55 | 只看该作者
 4.“博客”挑战专业传媒
  博客的迅速发展对传统的专业传媒也形成了挑战。目前,博客网站与专业传媒机构之间正在形成一种错位竞争、相互渗透的关系。博客新闻成为专业媒体重要信源。博客族不受制于诸多政治、经济和文化禁区,经常爆出轰动性猛料,迫使专业传媒对其信息进行追踪。“木子美性爱日记”在通过“博客中国”网站广泛流传后,成为全国各地媒体争相报道的新闻。目前,博客网站与专业媒体机构的合作也已经开始。美国在线将“德拉吉报道”同步放到该公司网站上,每年美国在线支付3.6万美元作为各种开支的费用。
  博客在同题报道中揭露另一部分真相。美国学者大卫·阿什德指出,信息技术和传播范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同时个人和组织也日益以符合技术和媒介范式的方式行事,转而影响着传播行为。当专业媒体在这种复杂的社会控制网络中泥足深陷,期待从它们身上获得全面真实的信息也就成为一种奢求,这时候来自博客的种种信息,也许可以让人们看到真相的另一面。博客报道成为专业媒体报道的延续。有些博客网站专门将各大专业媒体的报道汇总后制成链接群,这是对专业媒体报道的再度整合。有些在专业媒体上未予充分展开的话题,又在博客网站上作为专题持续讨论,“博客中国”网站关于联想的转型问题的大讨论就是这样的例子。
  博客网站成为专业记者稿件的又一出口。1998年,克林顿(专题,图库)性丑闻案在博客网站“德拉吉报道”上率先披露,但德拉吉本人并非原创者,该信息来自传统媒体《新闻周刊》的记者迈克尔·艾西科夫。这条新闻是迈克尔·艾西科夫逮住的平生最大的一条新闻,但在见报前几个小时,却被新闻周刊的高层扼杀了。通常专业记者能在媒体上刊登的内容,大抵只是其在繁复的采访中获得信息总量的十之一二,剩下的旁枝末节,即使别有意味,也只能忍痛割舍。更有一些触及敏感地带的话题被无情埋葬,博客网站正是有挽救这些资讯的价值。另外,一个传统媒体还可以考虑有一个博客网站作为补充出口,将其文字和摄影记者获得而未能在传统媒体上刊登的内容,在博客网站上披露,满足一部分人的需要。
  5.“博客”开启了“思想共享”的时代
  在社会分工的制度模式下,专业知识的纵向积累和横向分割造成了知识增长与信息壁垒的同步延伸,隔断了社会群体之间的交往和理解,形成了如哈贝马斯所说的“专家文化”和“知识精英”。互联网则提供了这样一种技术可能性:在不破坏甚至有助于专业分工的前提下,以快捷方式和廉价手段为大众提供接近各种专业知识的机会,其意义不仅在于“公众理解科学”,还在于知识走进生活、科学接触人文、技术贴近生命力的感受,这便是知识民主化的人文精神价值。
  博客的出现,标志着以“信息共享”为特征的第一代门户之后,追求“思想共享”为特征的第二代门户正在浮现,互联网开始真正凸现无穷的知识价值。如果说,黑客代表了互联网技术野蛮的张力,而博客则代表了重建互联网秩序的向往。在解构中建设,在学习中开放,已成为博客对世界的关怀方式。他们展示的博客文体、博客行为和博客思想,将是互联网时代重要的文化现象,将重新定义互联网的界限,改变我们生存的背景。
  “信息共享”的观念是针对大众传媒的“守门人”问题的,“思想共享”(亦即知识共享)则是针对知识产权问题的。数字论坛成员姜奇平就认为:“Blog是一种对于知识的自由生产方式,一种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反的知识生产方式。知识产权的反面,不是盗版,而是blog。相对于盗版的破坏性来说,Blog是一种建设性的行为。”
  一个博客把在网络浏览中获取的知识,经过一番过滤张贴到自己的博客网页上,它是经过摘录、消化、诠释和演绎的知识,并且因为登录的数量和威权的建立而具有自己的可信度。于是,有着共同主题兴趣的博客,在博客网站里建立起共享的社区,并在其中不断把知识再生产出来,继续与他人共享。另一方面,当博客的知识生产以链接的方式提供相关知识的整张“地图”时,他实际上也在利用着这种共享。一个博客的知识生产共同组成整个博客王国的知识生产,它与现实世界的知识生产就显示出本质的不同。在博客王国里,知识的获取无需因为属于别人的产权而付出任何费用,而且生产的速度、规模、范围与现实世界的知识生产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尤其重要的是,这种知识生产将因为更加平民化,更加无国界,而更加变成名符其实的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6:37 , Processed in 0.06434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