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吕梁山乡村小学传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6 18:33: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吕梁山乡村小学传奇

● 张小叶

图片说明:田家岔小学仅有的教室里,学生们在上美术课。  张小叶摄

2月17日,是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田家岔小学开学的日子。在学校仅有的一间小教室里,唯一的教师薛文,迎来了他十多位欢蹦乱跳的学生。

作为方圆数十公里内唯一的村小,石楼县田家岔小学在实行了十多年“撤点并校”的政策后,仍然能够留存下来,堪称一个奇迹。

2001年,一份《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为初衷,要求撤销大量农村中小学,并将学生集中到城镇学校。自那以后,撤并之风刮过广袤乡村,深刻改变了农村基础教育的面貌。

然而,近年来,因“撤点并校”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反思与纠偏。去年起,在教育部的要求下,全国各地纷纷喊停“撤点并校”。

喊停“撤点并校”,并非简单地回到过去。在有限的农村教育资源内,我们应该怎样去建设和发展一座村小?田家岔小学的故事或许有助于我们的思考:在石楼县这样一个国家级贫困县里,一座村小得以延续的命运,源于多方努力的结果。其中,有教师薛文质朴的使命感,有民间公益组织“中国滋根”的多年奔走,也有当地政府有益的尝试与配合。

田家岔唯一的村小

田家岔小学能被保留要归功于教师薛文。这几年,他已经成为了四邻八乡的“传奇人物”,好名声甚至传到了县城:这样一个村小教师,每年带出的学生都在全县名列前茅。

田家岔小学唯一的在职教师薛文已经56岁了。他并没有意识到,过去的10年,因为一个被官方称为“布局调整”的农村中小学撤并政策,自己竟然成为了田家岔的关键人物。

薛文就是从田家岔的村小毕业的。50年前,当他提着个土布包去上学时,这座村小还是半山坡上的一孔土洞窑。学校里只有两个老师,轮流教书,课表上也只有语文和数学两门课。40多个学生按照年级划分为若干组,老师每讲10分钟课,就会布置一些练习题,一个年级的学生趴在土坑上做习题的时候,再给另一个年级上课。如此循环,一节课的时长在一小时左右。这种被称为“复式教学”的方法,在农村的小学里被保留至今。

当时班上的这些学生里,仅有两个考上了高中,薛文就是其中之一。高中毕业后,他回到家乡,留在了田家岔小学教书。现在,这个两鬓斑白、满脸风霜的老人回忆起当年的选择时,坦然承认自己当时并没有更好的出路,“不教书就得下地干农活”。

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四邻八乡的“传奇人物”,这几年来,他的好名声甚至传到了县城:村民们普遍认为,如果没有薛文这样兢兢业业、业务过硬的教师,田家岔就不一定能保留住自己的村小。

“从村小毕业出去的孩子,到县里一定名列前茅,就是差一点儿的,进初中后也是上游。”村民白杨说。去年从田家岔小学毕业的白转转和白晓晓是薛文亲戚家的孩子,这一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分列全县的第一、第二名。这个消息早在两姐妹放假前就传遍了乡里,薛文去县里开期末总结会时,好几个乡镇中心校的老师都向他道喜。

但薛文认为自己并没有什么独特的教学方法。“就是心定。”他说,“一年四季,每时每刻,都在做老师。”他家就在教室的隔壁,4点半放学后,薛文就戴上一副眼镜开始批改作业。有学生回家做功课时遇到难题,跑回学校问老师也就是几分钟路程,每次遇上这种情况,薛文就打心眼里欢喜。吃过晚饭,天色沉沉地暗下去,他就开始写次日的备课笔记。执教三十多年,一直如此。

尽管这些年来,一些乡镇中心校的校长也来田家岔做过宣传:“乡镇的学校更大、老师更多、教育质量也更好。”但大部分村民权衡后,仍然拒绝了这个建议:“六七岁的孩子,你放心把他往几十公里外的中心校送?你放心让他住校?保不齐得自己跟着去,在学校旁边租个房陪读,生活开支就蹭蹭蹭上去了。”

“更何况,村里有薛老师在,他教得比谁都好。”尽管已是一对儿女的父亲,但白杨仍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们村里人,看到他都恭恭敬敬的,不敢乱开玩笑。”和白杨一样,村里已为人父母的村民们,都曾在这座小小的学校里听过薛老师的课。半个多世纪以来,田家岔小学一直在悄无声息地进步着:校舍从阴暗的土窑洞迁到了山脚下的平房里,有了正儿八经的课桌和黑板,校舍前还有一片空地可以上体育课,有公益组织捐赠了一些体育设施。

随着硬件一起进步的,还有薛文的待遇。“最初当老师,工资很少,一个月拿十几块,还不及务农收入的一半。到上世纪90年代,到手的工资大概在300多元,只能算勉强糊口。”薛文说。然而,1997年他考上公办教师后,一切都改变了,“有了编制,工资提高到每月两三千元。心彻底定下来了。”

在农村,一个勤勉的好老师,往往能对教学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保障他们的收入,解决生活的后顾之忧,又是培养一个优秀农村教师的关键。这大概是田家岔小学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正如薛文说的:“田家岔小学能保住,是因为我留在了这里。而我能留在这里,是因为赶上时机把编制给解决了。”


改变命运的分岔路

一条山路在一道急弯后,断在一条百米深的山沟前。高俊英的父亲连人带车冲出了护栏,跌下山沟,并导致下身瘫痪。这条分岔路,改变了这个家庭所有人的命运。

每次回到家,14岁的初二女生高俊英就会沿着一条小路,走上一分钟,去过去的小学看一看。透过绕着铁链的大门,她看到自己曾经上过两年学的教室。这些年来,由于常年闲置,校舍正飞快地残破下去,就像这座名为白家山的村庄。

在白家山停留的时间越长,越觉得这里和田家岔差异巨大。哪怕在春节里,村里也是一副缺乏生机的模样:人烟稀少,也见不到满村奔跑的孩子。

2009年,当白家山小学被彻底撤并后,这里成了一座没有小学的村庄。

和田家岔的村民们一样,2001年,“撤点并校”开始之际,并没有多少村民愿意将年幼的孩子送出村读书。这样的抵制,令撤并工作一度很难进行,到2005年,也只有极少数的村小因生源减少而关停。

“那几年,在具体的撤并工作上,并没有采用强硬的行政手段,而是以宣传等较为柔和的手段进行。”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与发展促进会山西项目负责人刘磊说,多年驻扎山西,他目睹了这里的村小是如何一座座消失的。

2005年是一个转折点,随着吕梁市政府当年发布的《吕梁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的实施意见》,行政力量的介入使撤并速度突然加快,乡镇开始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寄宿制的中心校,同时停止了对偏远教学点的资金支持。

此消彼长,很快见了效果,在村小执教的大量民办教师因此纷纷“逃离”。根据当地一位老师的说法,“教书实在没办法糊口了,在那时的物价水平下,一个月只能拿500块左右的工资”。

白家山小学也因此“稀里糊涂”地关停了。那年开学,二年级的高俊英像往常那样去上学,但老师却迟迟未出现。这时村民们才发现,代课老师早在开学前两天就跑了,“后来,有人在城里看到他,原来是去卖衣服了”。于是,高俊英和其他15个学生一起,根据自己的意愿,被送往附近的乡镇中心校继续学习。

高俊英的父母为她选择了50公里外的马村明德学校,因为他们家有个亲戚住在马村。谁料,这个选择却成了他们全家的命运转折点。

现在,每隔10天,当车顶摆满行李的校车满载着学生,摇摇晃晃地驶离学校时,高俊英就能透过车窗看到这条改变了她全家命运的岔路:一条山路在急弯后,遇上了一条百米深的山沟,一座护栏简陋的水泥桥连接了山沟的两端。2008年,她的父亲从白家山出发,骑着三轮车到马村来给女儿送东西时,就在这急转弯的边上,连车带人冲出了护栏,跌下山沟,昏迷多时后才被村民发现。

那场事故,使她父亲脊椎受伤,并导致下身瘫痪。失去了劳动力的家庭陷入了巨大的窘迫。因此,正在读初中的大哥当时就辍学去了城里打工,二哥和姐姐也在初中毕业后选择了打工。教过他们的老师无不为之遗憾至今:这三个孩子在校成绩都非常优秀,若非生活所迫,本不应早早就结束学业。

这场意外也震惊了白家山的村民,在他们的集体倡议下,被撤半年的白家山小学又奇迹般地恢复了。新教师韩成旺是从邻近中心校调来的公办老师,就像薛文那样,他也以一人之力支撑起了一座村小的运转。

“那时,好几个年级一起上课,韩老师就轮流讲课。”高俊英说。在韩老师给高年级学生上课时,这个天资聪慧的女孩总是留神倾听,时间久了,她甚至能解出高年级学生答不出的难题。

然而,2009年,仅仅恢复了一年的白家山小学又一次宣布关停。这一次行政手段来得更强硬:那一年,石楼县人民政府关于《石楼县中小学校布局调整规划的实施意见》发布,明确定下了撤并指标:要在两年内将小学从100多所撤并至30所。撤并的方法也简单:将在村小执教的老师调去乡镇中心校。失去老师的村小就自然关门了。

“在石楼县500多个自然村中,曾经村村有小学,但自2009年以后,数千名孩子像高俊英那样离开了村庄,前往数十乃至上百公里以外的乡镇小学读书。”刘磊说,“在这条因人为而变得漫长的上学路上,发生的不仅仅只有高俊英家庭遭受的事故。”

他决心为那些应该被保留的村小而奔走呼吁。


不能抛弃的村小

对乡村来说,学校是最重要的。学校不仅维系着村落的繁荣,也保存了乡土文化的根基。

“在农村所有的基础设施中,最重要的是学校,它甚至比水和电更重要。”刘磊说,“没有自来水,村民可以喝井水;村民对电器的依赖也不大;可没有学校,他们就只能带着孩子离开村子。”

在石楼县的民间,流传着“四个荒了”的说法:孩子荒了,婆姨荒了,土地荒了,老人荒了。它反映的是“撤点并校”后的一系列负面后果:年幼的孩子缺乏监护,反而读不进书;陪读的母亲离开村子后,往往导致夫妻关系的不和;庄稼没有人看管,地里逐渐荒芜;村里的人越来越少,老人难以得到照顾。

但事实证明,这样的代价换来的结果,却远远不如预期。“教育并不是一个1加1大于2的结果,把资源合并,教学质量并不一定会更好。田家岔小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刘磊说,“事实上,每年只需要10万元的财政支出,就能把一个教学点运转得很好。”

让基础教育回归乡村,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与发展促进会首先做的,就是抢救和保留一批必要的教学点。从2007年起,“中国滋根”开始出资捐助:整修校舍、资助教师、添置教学用具、引入更多教育资源。其目的,是把现有的教学点建设得更好,以增强政府对恢复村小的信心。

多年来,他们的努力也在逐步得到当地政府的认可和配合,当地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开始转变了思路,承认村小存在的价值。从2012年起,“布局调整”也不再是石楼县工作目标的考评内容。

除此以外,刘磊还有着更大的心愿。“过去那些年,农村教育的核心似乎紧紧围绕着‘走出去’。在农村,成功的标准很单一,就是到城里去。对于孩子来说,‘留在城里’也成为了读书的根本目的。”刘磊说,“这种城乡二元对立的思想渗透到了基础教育中,实质上是侵蚀了乡土文化的根基。”

他认为,除了传授知识,农村教育的另一大使命就是培养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这种热爱,是农村留住人才的根本。而当农村能够留住人才时,它才获得了发展的可能性。

高俊英至今仍记得白家山小学的一堂课:有一回,一只鸟儿不知怎么的就闯进了教室,在全班惊异兴奋的喊声中,韩老师小心翼翼地捧起了受惊的小鸟,向孩子们解释它的特征和习性。放走鸟儿以后,他又组织孩子们将散落在教室里的羽毛做成了羽毛球,那一年,这支羽毛球成了全班同学的至宝。

“脚下的泥土、路边的野花、夏天的蟾蜍、冬天的雪……那一年,韩老师说了许许多多在身边的知识。”高俊英说,“它们都是我想家的原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9:29 , Processed in 0.06745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