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集报大王曾凡忠纸墨瀚海写风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15 14:13: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集报大王曾凡忠纸墨瀚海写风流
信息时报
文/尹仁祥 曾凡忠最大的目标是,收集更多的报纸,将来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     十年来,曾凡忠痴迷集报,花费五万多元,行程十万里,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为收集报纸,他放弃了工作,先后收藏有古今中外各类报纸60000多份,7000多个种类,成为东莞名副其实的集报大王。     曾凡忠告诉记者,今年是他集报的关键一年,他将与全国各地报友广泛联系和交流,收集购买各种报纸,预计到今年底自己收藏报纸达到10000种,超过现在藏有9000多种报纸的北京图书馆。澳门回归前夕,他向全国各地报友发出征集信数百封,将收集反映澳门回归内容的有关报纸资料,自费义务举办了迎澳门回归剪报展,同时还自费到乡镇进行了巡回义展,共有3万多人参展,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他已先后在湖南、广东东莞等地举办过自己的藏报展览。     “集报已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报中自有黄金屋。”曾凡忠如是说。他还表示,准备在今年底将收集10000种报纸后,建一个报纸展览馆,免费向社会各界人士开放。     目前,曾凡忠成了报纸收藏家,他的事迹先后被国内外数十家报刊电视台采访报道,有“集报大王”美誉。     十年痴迷集近万种报纸     日前,记者相约来到曾凡忠的家,就如同走进报纸的海洋。地板上、床底下、铁架上、木柜里堆放的全是报纸。他收集的有日报、晚报、党政机关报、企业报、解放区报、文革早期报、清朝时期的官报和外国报纸,共16个国家,7000多个种类60000多份。     曾凡忠告诉记者,1993年,他在师范读书时就开始收集报纸,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参加工作后,他集报更勤,工资除了吃用、日常开支等大部分都用于集报了。每隔一两天,他都要去邮寄几十包报纸与全国各地的报友交换,一有空就到各个废品收购站去“淘”报纸。     为了丰富报纸的种类,曾凡忠每年花上千元订全国各地的报纸。每当报社出特刊、纪念刊、号外或重大节日报纸时,他更是要购买多份。香港澳门回归期间,他提前半个月向10多个报社汇款直接邮购。     前年,他刚到东莞不久,听说一个报刊亭摊主有多份200版的世纪之交《广州日报》,每份要20元,他二话不说全部买了下来。去年,各报报道的诸如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号外,只要报摊上有的报纸,他全部都买下来。     读千家报使他文如泉涌     曾凡忠在集报过程中,探索出一套分目录装包和保存的方法。为了使收藏的报纸不发霉变质,他每个月都要花几天时间整理报纸。然后用隔绝空气的薄膜塑料包装好,保持报纸的干燥。他说,这样收集的报纸保留时间会更长些。     在漂泊打工的日子,他每天不忘集报,不忘读报。8年来,他在集报的同时,迷上了文学写作,先后在《中国诗坛》等报刊上发表各类文章400多篇。获全国“十佳诗歌新人”和现代群体主义诗歌大赛一等奖。     目前,他已收集了各种类型的中外报纸,其中有珍稀奇特报,如香味报、雨伞报等;特殊时期报纸,如延安解放区《群众日报》、文革时期上百种报纸;民族特色的藏文《西藏日报》、维吾尔文《新疆日报》、壮文《广西民族报》、朝鲜文《吉林朝鲜文报》等;外国报纸,如美国的《侨报》、日本的《朝日新闻》(日文)、朝鲜的《平壤日报》(朝鲜文)、德国的《莱茵报》(德文)、前苏联的《真理报》;我国清朝宣统年间的《北洋官报》和光绪年间的《政治官报》等,以及大量港、澳、台地区报纸和各个时期的大量试创刊、纪念号报纸。   意外收获:与百名报友结下深厚友谊     曾凡忠表示,集报已成为自己“人生第一快事”。他用自己的一篇白话文对快乐做了另一种阐释:“看杂文针砭时弊一针见血,心中痛快无比;睹时事感风云变,观奇闻趣事拍案抚掌,道天下事无奇不有;品美文如云游缥缈之佳境。不知不觉冥思报中妙文佳句遂恍然入梦,恰是自有书香梦中来”。     曾凡忠说:“集报是一种爱好,更是一种追求。多年来,因为集报,我的衣着俭朴,生活简单。虽说集报是件苦差事,要经常走访报友,寄报并写信交流,但我却收获了友谊。”贵州省“集报大王”石天柱写信勉励他:多多集报,好好研究报纸。新疆一位报友邮寄来了当地的维吾尔文、蒙文、朝鲜文、藏文报纸收藏版,丰富了他的收藏种类。内蒙古一位七十多岁的老报友和他交流集报数年,相互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目前,曾凡忠与百多名报友结下深厚友谊,其中有报社老总、大学教授、编辑记者,也有普通的教师、工人、农民和军人。     如今,曾凡忠对自己所集的每份报纸都如数家珍,并视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曾有一位港商闻讯愿出高价收购他的报纸,被婉言谢绝。     未来目标:申请世界集报吉尼斯记录     曾凡忠集报到痴迷程度,不管双休日或者晚上,他陶醉在报纸百科全书里。他说,每当收到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报友寄的报纸时,捧着还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新报,心里就格外地激动。如果几天没有收集报纸,就格外的烦躁。因为集报,他主动辞掉原来待遇丰厚的工作,许多人不理解他,骂他是傻瓜。他全然不顾,认为报纸中也有“黄金屋”,只是各人追求的意义不同罢了。     曾凡忠说,集报提升了自己的知识水平。在朋友们的眼中,他不仅是个知识渊博的人,还是一个百事通。若需要什么资料,问他有求必应。1999年10月,他自费数千元在湖南老家永州举办首届大型个人集报展,共展出晚清、民国、文革、解放区至今的各种报纸3200种,分为政治、经济、文化、试创刊号、祖国成就等二十多个专题,当地万余各界人士参观留言,深受好评。同年12月,为了迎澳门回归,他向全国各地报友发出征集信,广泛收集反映澳门回归内容的报纸、资料,自费举办了迎澳门回归剪报展,内容分为澳门历史、澳门经济文化、澳门习俗等,共展出剪报资料240份,图片120幅。     曾凡忠向记者表示,他将集报当成工作一样永远干下去,将来收集更多报纸,申请世界集报吉尼斯记录。今年底,他预计达到集10000种报纸目标后,建一个私人报纸展览馆,免费向社会各界人士开放。     真情表白:我是《信息时报》忠实读者     采访中,记者发现在曾凡忠收藏的数万份报纸中,有各个时期出版的《信息时报》。曾凡忠告诉记者,自己从1995年就开始收藏过本报,那时报头为红颜色,对开四版大报,其中一、四版面为彩色的,二、三版是黑白的。     同时记者看到,在他的收藏中,有本报《新东莞》的创刊版,虽有点发黄,但保存的相当完好。他说:“《信息时报》这几年的变化很突出,现在的版面比起以前漂亮很多,新闻信息量也大。我是《信息时报》的忠实读者,喜欢看本报的主版A叠新闻。不少东莞市民和我一样,认为A版的新闻很鲜活,贴近都市百姓生活,讲出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这是本报的一大卖点,也是本报的最大优势。”最后,曾凡忠“祝愿本报越办越好”,作为本报《新东莞》创刊一周年的祝贺。     收藏趣事:买到“文革”期间报纸     截至现在,曾凡忠先后到过广西、海南、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北京等地,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行程数万里。去年,在南京街头,他意外地从旧书报交易市场,买到一份民国期间的《南京人》报,对此他欣喜若狂。     在海南旅游,返回时他竟背上50多斤的报纸作为和家人的见面礼物。一次,听一位同事说老家有一位老人收集了文革时期的报纸,开始老人不愿意出卖,他和老人谈收集报纸的乐趣和意义,老人终于被他的执着感动了,捧出了多年收藏的“文革”期间报纸。曾凡忠把口袋里的几百多元钱全部给了老人作为感谢,自己一个人带着报纸徒步几十多里路回家。     曾凡忠其人     曾凡忠,男,1972年4月生,瑶族,湖南永州人,报纸收藏家。现为东莞某广告设计公司总经理。1994年开始集报,1999年10月,为庆祝建国五十周年,自费举办湖南省永州市首届大型个人集报展。同年12月,为迎澳门回归,义务举办迎澳门回归剪报展,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1999年开始了集报之旅,先后赴广西、海南、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北京等地,行程5万公里,收集中国清朝晚期到现在的各地珍贵报纸和部分外国报纸近8000种,60000多份。业余从事写作,发表各类文章400余篇。其事迹被《中国教育报》等国内四十多家报刊电视台报道。
2#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4:14:53 | 只看该作者
东莞儒商----曾凡忠



  1990年,乡村孩子曾凡忠以优异的成绩考起了湖南道县师范。道县师范座落在美丽的潇水河畔,具有50多年的历史,这里是宋代理学鼻祖、《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的故地,人文气息浓郁,校园环境优美,美丽的濂溪绕学校而过。学校创办以来,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人才,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人人成才,人人一专多能。初入师范的曾凡忠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一副乡巴佬气息,没有其他爱好,很少和其它同学交往,常被同学看不起,就每天看书学习,每天到达教室最早的就是曾凡忠,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也是曾凡忠,最爱去的地方当然是学校的图书馆和阅览室。放假时,就去当地的新华书店、邮电局报刊亭,家里穷,没有什么零用钱给他,就去卖旧书报的地方买。书看多了心里就有一些话要写,于是他开始练笔,每天就写,竟然写了不少。家穷,贵的书买不起,曾凡忠只有节约生活费,吃最便宜的酸萝卜,早晨打一毛钱分三餐吃,余下的钱就留下来买书,实在买不起的就抄下来,图书馆里借来的《唐诗三百首赏析》,他爱不释手,就等同学休息后,跑到路灯下,借着微弱的路灯下看书,有的抄下来。每到周六周末,同学们有的去逛街了,有的打球去玩了,他就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里看书写文章。1992年,他的处女作《林中》在首届中国才子佳人征文中荣获三等奖,接着《中师生的风采》也在师范生刊物《中师报》发表了,成为同年级第一个在此刊物发表文章的人,之后又是发表作品与获奖,还在1992年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群体大展中获得了一等奖、全国第二届“夏都杯”优秀作品奖,这更加激发了曾凡忠习文的信心,曾凡忠走路想,睡觉时也想,吃饭时也想,每天写一篇文章。为了使自己的文学理论进一步加强,曾凡忠还借钱报考了湖南师范大学主考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自学考试。在毕业前夕,曾凡忠还与同学举办了获奖作品展。在采访中,曾凡忠满怀深情地回顾那一段在道县师范的求学日子。
  毕业后,曾凡忠分配到了江永县城一小,除了紧张的工作,他还要参加自学考试,坚持写作。走向社会后,生活经验增加,由于在学校求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曾凡忠写起文章来,已经是得心应手了,还为单位写了不少宣传报道与材料。很快反映自己教学生活饱含真情写感的《小屋》在《文化时报》等多家刊物发表了。此时的曾凡忠除了教学工作之外,已经没有什么休息时间了,在他不到十平方米的小屋里,曾凡忠更加勤奋了,经常加班到十一二点钟,每天早上五点多钟就起床跑步,然后洗冷水浴,而且这一良好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我想如此努力的曾凡忠哪有不成功的。一分付出一分回报。曾凡忠所撰写诗论文《我和我的学生》获全国“校园杯”文学大赛论文组二等奖,并被收入《全国中小学教师论文集》、《怎样开展写字教学》获全国“红烛杯”教育论文二等奖,并参加全国大中城市巡回交流展。本人诗歌《师者:垂钓》获“94中国校园诗展”优秀奖;散文《小屋》荣获全国第二届教师征文大赛优秀作品奖,并被数家报刊刊载。在“94全国新人诗歌邀请赛”中,曾凡忠又以爱情长诗《永世爱你》荣获“十佳新人”奖并称号;散文诗作《草地》等三章选入散文诗人名家郭风主编的中国当代散文诗丛《当代精短散文诗》一书中,另有散文、诗歌数十篇分别在《湖南日报》、《中文自修》、《中国红十字报》等报刊刊载,同时,曾凡忠还为学校采写了不少宣传报道文章。
  1995年3月,曾凡忠积极响应县委政府、教委的号召,自愿报名成为全县第一个下乡支教的青年教师,来到偏远的冷水铺中心校任教。简陋的住房,陈旧的教室,落后的条件,毫不影响曾凡忠的工作,接管一个毕业班后,他主动接近差生,以真挚的爱和赤诚的心架起心灵的桥梁,起早贪黑,以苦为乐,终于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期间,写下了《乡居》、《小村》、《香柚花》等二十多篇富有生活气息、真情实感的散文分别发表于《湖南人口报》、《文化时报》、《湖南金融报》等省级报刊上,在由中国当代校园诗人协会举办的“95中国校园诗展”中本人又荣获“教坛星光奖”。新的生活,新的工作,新的体验,又开阔了曾凡忠的视野,于是又一系列散文又在《中国教育报》、《湖南金融报》等多家报刊发表了。
支教一年后,曾凡忠的文章已经在当地小有名气了。教育局领导也非常重视,县教育电视台、县教委办都看中了他。最后,他又到了教委办,专门写材料,编“两基达标”简报,同期他在《中国燎原信息报》、《湖南教育报》、《湖南成人教育》等报刊发表教育新闻、人物专访等稿件三十余篇,并被《中国燎原信息报》吸收为通讯员,所撰写的论文《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刊登于《永州教育》(96年第4期),《情系秘书》刊登于《宁波日报》,并选入《当低秘书经验交流文选》一书中,所撰写的反映江永县实验小学扫盲工作材料《情系那方热土》选送国家教委参加“中华扫盲奖”评选,因材料典型、生动、顺利通过评选,使该校荣获“中华扫盲奖”荣誉称号,材料还被《扫盲学习报》头版刊登。期间曾凡忠创作的《土屋》等二十余篇散文先后发表于《房改周报》、《中国土地报》等报刊上。
  96年9月———97年7月应聘于宁波万里集团公司,任《万里报》编辑。同时在《浙江教育报》、《宁波晚报》等报刊发表稿件五十余篇。期间本人先后游历了长城、北京故宫、南京雨花台、杭州西湖、上海浦东开发区等到十多个省市名胜,所写反映民情风俗、游记文章先后刊物于《中国食品报》、《宁波侨乡报》等报刊上。一年多后,曾凡忠又回到了家乡,报考研究生,并业余集报,作自由撰稿人……
曾凡忠无论到了何处,始终关注着生活,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笔。日积月累,厚积薄发,所以说,坚持就能够成功。
  十年风雨,十年坎坷,十年征程不言悔,曾凡忠把多年写作的散文汇集成《大脚走天下》,这是曾凡忠多年奋斗追求的结晶,她是总结,是起点。曾凡忠把这些精华与各位读者分享,我们坚信每一位读者读后都会有所感悟与启示。特别是曾凡忠愿把这些书所赚得的利润全部用于扶贫助学,更是让人称道,购买与阅读这本书,既有精神上的收获又增添了一份爱心。
  青年作家、集报大王曾凡忠著书义卖 利润全部扶贫助学
  欲求人生幸福与成功者不可不读
  湖南籍青年作家、诗人、报纸收藏家、儒商、东莞维美广告设计公司总经理曾凡忠先生的散文新著《大脚走天下》已由中国文联出版社隆重出版。
  曾凡忠业余创作多年,辛勤笔耕,先后在各级报刊发表了各类文章近500篇,先后获得全国十佳诗歌新人奖、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群体大展一等奖、全国教师征文优秀作品奖等二十余次,其事迹先后被美国《侨报》、《人民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百多家报刊电视台报道。他的散文集《大脚走天下》汇集了曾凡忠近年来发表在各级报刊的散文作品近百篇,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再现了一个贫困的山村孩子凭着一双穿着45码鞋的大脚一个一个脚印地由山村到县城再到省城到京城的艰辛历程,由乡村孩子到教师再到作家、诗人、集报大王、儒商、广告公司总经理的成功故事,文章生动真实而感人,激励人心,催人奋进,内容分为苦乐年华、那方水土、报章精萃等。书中有作者在清贫生活的苦苦追求以及不甘于命运摆布的读书求知,还有工作中的苦与乐,也有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更有各大媒体对曾凡忠奋斗历程的公开展示,此书会告诉你,幸福在自己的手中,成功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确是一本欲求人生幸福与成功者不可不读的书。
  曾凡忠在创业之初,就每年拿出上万元资金成立了曾凡忠个人教育基金会,专门用于广西、贵州、湖南等地的扶贫助学,体现了他的社会责任感与赤之子心。这次推出新著把所得利润全部捐赠给这些地区的扶贫助学,再现了这一善举。他说出新著售书意在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扶贫助学的力度与速度,他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一扶贫助学行动中来,为贫困地区的发展尽一份力。书出版后,曾凡忠还将到各大书店举行现场签名售书及利用曾凡忠全国巡回励志演讲报告会公益活动现场售书。
全书定价15元,160余个页码,封面精装,可签名。如有需要,优惠价10元/本(含邮资,可包好信中夹寄),5册以上每本8元。
  联系地址:523019广东东莞市城区博厦下高桥12号三层 东莞维美广告设计公司曾凡忠 联系电话:0769-2233720 013071306397
  1、苦难中成长,自强不息
  曾凡忠出身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是一个地地道道农民的儿子。家里七口人,在他七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身为长子的他,读了五年级后,家里太穷,实在供不起他上学了,只得退学了,每天帮家里干农活,上山砍柴摘野果卖。后来有幸回到学校,考上中学了,生活虽有好转,但还是每天打着赤脚上学,家里经常没有吃的,他常吃两餐饭。但难能可贵的是,贫穷中成长的曾凡忠始终不相信命运,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改变这种贫穷的状况。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六七十年代,日本和香港、台湾的富豪几乎都是出身于寒门,文化程度大多为小学、中学———贫穷的生活不容许接受太多的教育。他们成功靠的是什么?是苦难。贫穷没有错,我们的出身无法选择,错的是我们甘于贫穷与认命,给自己设限,而增强自己的惰性不愿改变自己。生活中最大的悲剧,不是失败,不是贫穷,不是疾病,也不是死亡,而是习惯寒酸,甘于平庸。所以,我们不要畏惧贫穷,而是不要抱怨自己的家庭出身与环境,要勇于努力改变自己,今天你曾经低人一等,没有别人过得好,你现在就要努力,努力地出人头地,今天你是人下人,明天你就努力成为人上人,你要活出生命的尊严和高贵,永不要轻言放弃。这就是精神,这就是意志,这就是决定你日后与众不同的基因。
  2、明确的目标
  正如拿破仑·希尔所说:没有目标,不可能发生任何事情,也不可能采取任何步骤,如果个人没有目标,就只能在人生的路途上徘徊,永远到不了任何地方。曾凡忠做每一件事,都会设定一个目标,制定计划,如此进行,时间多久,在求学时代,他就设定几年拿下自学考试大专、本科文凭,每年发表多少篇文章,创业后,每年要增加多少个客户,定好目标后,依此努力。我们可以将现代人分为三类:第一个群体占27%,他们没有人生目标;第二个群体占60%,他们心中有一些模糊的目标;第三个群体占10%,他们心中有较为明确的短期目标;最后一个群体只占3%,他们对他们的一生都做出了规划。
再来进一步分析这几个群体的生活质量:没有目标的27%生活质量最差,他们只会怨天尤人,却不知道如何去改变自己的生活质量;有模糊目标的60%是社会的大多数,这些人基本生存不成问题,但他们注定是平平庸庸的人;有短期目标的10%是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生活质量较好,过着小康生活;对一生做了规划的3%是社会的精英,声名显赫,物质丰盈,不仅自己过得很好,也为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所以一个心中有目标的普通人,会成为一个创造历史的人;一个心中没有目标的人,只能是个平凡的人。
  3、顽强的毅力与恒心
  古今成大事者,无超世之才,也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为了磨练自己坚强的意志,曾凡忠十多年来坚持每天跑步,每天跑完步后就坚持冷水浴,从他集报十年如一日,就可知。他曾给我说过这样一件小事,他那时在家乡的县城工作,每天冬天他都要到县城五一大桥的风口去经受冷风吹。冬天时,人家都穿厚厚的毛衣了,他仍然坚持穿短袖短裤,拖鞋。冬天坚持睡草席,颇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之意。
  4、永不知足,自我超越
  作为农村长大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学校,分配在县城,有一个稳定舒适的工作,应该知足了。可曾凡忠仍不知足,到县教育局做秘书过不了几年,多少可以混个一官半职的,可曾凡忠放弃了许多人向往的机关单位,跑到宁波一家公司上班,在那里环境也不错,可他竟然做了一年多后,又要回来考研究生了。2000年他到了东莞常平一家公司打工,这里环境好,待遇也不错,领导也很看重他,可他做了不到半年,就又自己出来创业了。如今公司在发展壮大,他又要组建分公司,进军其它产业,走多元化产业,集团化道路。
  5、热爱生活,兴趣广泛
  曾凡忠不仅努力工作,而且还有广泛的兴趣与爱好,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音乐、书籍、写作、书画等都是他的兴趣所在。闭着眼睛,他也能给你弹风琴、吹箫、拉二胡。从中学时代开始,由剪报开始,他集报成癖,是一名远近闻名的报纸“收藏家”。并由此认识了不少朋友,那些朋友有的成了他的知己,有了成了他的客户。
  6、广结善缘,胸怀宽广
  人生是丰富多彩的,在曾凡忠真诚的目光里,人都是善良的人,世界本就是美好的世界,而自己要过的也是一种有意义的人生。他认为一个人成功不是靠自己,而是靠别人帮助,你越愿意付出,越愿意与别人分享你所拥有的,就会有越多人愿意帮助你,你的收获就越多。只要有人向他求助,他都会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人,不求回报,从来不去想,我帮助他,他是否能给我带来好处。有求职联系工作的,他热情接待,主动帮助出谋划策,对于处于人生低谷的朋友,他则好言相劝,耐心辅导。而对于一些侮辱他,看不起,诋毁他的人,他则付之一笑。有人劝他不要这么傻,你这样热心帮助别人,得不到什么回报和好处,没必要这样做。他还告诉周边的人,要与人为善,多多帮助所能帮助的人。
  7、珍惜时光,勤奋工作
  曾凡忠深知人生苦短,希望自己能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更多的价值,他说如果我每天比别人早起一个小时,每天晚睡一个小时,那就是每天比别人多两个小时,一个月就多出了60个小时,一年就多出了一个月,日积月累,无形中就延长了自己的生命,创造了更多的价值。
  8、努力求知,改变自我
  求知是我们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钥匙,也是我们改造世界掌握人生的武器。曾凡忠自小失过学,知道读书的来之不易,他把求知当作人生的一大幸福,每日必读书报已经成为他的必修课程,热爱读书成为他最好的习惯。在师范读书时,他宁愿每天只吃一毛钱的萝卜,而把钱省下来买书,实在买不起书,就借人家的书来抄,白天上课,晚上就到路灯下把它们抄下来。读完师范后,他又参加自学考试大专课程,接着又学习了本科、研究生的课程。在做主编时,他又自学了书报刊的排版设计、广告平面设计绘图,自费数千元购买了大量的设计书籍,软件,为自己以后的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创业成功后,他又花费上万元到广州、深圳学习企业管理界大师的课程。知识改变命运,正是好学上进,努力求知的精神使曾凡忠一步一个脚印走向了成功。
  9、理想远大: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在苦难中成长起来的曾凡忠始终以一种感恩的心面对生活,珍惜生活的给予。也由此形成了他高尚的品德与高尚的人格。曾凡忠说:“一个人活着,不能太自私,不能光为自己,要有社会责任感,要有爱心,要尽自己的力量帮助自己所能帮助的人,为人类的进步,社会的繁荣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付出是一种快乐,当我不断地为社会为他人服务,通过我的帮助,使他们的能力增强了,更有信心工作和生活,这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成功,我乐此不疲。”
曾凡忠深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他深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守法经营,同时又不忘回报社会。要为社会的发展与人类的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在创业之初,在资金还不多的时候,他拿出上万元钱来成立教育基金会资助失学儿童。年轻的他就给自己已经写下了墓志铭:曾凡忠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追求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他这一生中,没有白活过每一天,他每一天都在实现丰盈生命的价值。他的去世,是我们的损失,但他的精神却留在了人世间。为了实现这个终极目标,他还要不断努力奋斗。
  10、借助媒体,扩大影响
  二十一世纪是行销的世纪,推销产品之前,先把自己推销出去。我们每个人都是行销者,推销自己的产品、技能、知识、能力,以获得更多的人的认可与承认,获得自我价值,这离不开行销。一个人要把自己的成绩与能力向更多的人推销,让别人了解你,认识你,可以结识更多的人,创造更多的机会,增强自己的含金量。当今时代,适当宣传是必要的,“井深也怕巷子深”。曾凡忠是一个善于借助媒体造势的人,从他的创业到集报到获奖到成立基金会到全国巡回演讲,几乎每一步都有媒体报道,从地方电视台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从地方报纸到中央级媒体,再到外国媒体,从杂志到网站媒体,几乎层层渗透,取得了四两拨千金,借力打力的效果。
  曾凡忠的成功之路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那就是每个人都可以发展自己,成就自己,发挥优势,扬长避短,一定会取得成功。
  让象曾凡忠这样的人涌现更多。
  愿更多的人从曾凡忠成功之路中收获更多,付出行动,早日成功,心想事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4:48 , Processed in 0.09366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