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与[中国画论坛]总编老轩兄对话专帖--[持续更新中......]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7 21:12:56 | 只看该作者
姚治华:一位美术教育工作者的感悟 作者:李树森  发布时间: 2012-10-09


  (《黄河颂》巨幅作品,最初是姚治华先生应新加坡现代艺术馆邀请所创作,影响颇大。后来北京人民大会堂特邀请姚先生再次创作,悬挂于人民大会堂的大厅,时年作者76岁。)


  姚治华:1932年9月2日出生,湖北省孝感市人。196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曾受教于李可染叶浅予、蒋兆和、李苦禅等名师。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兼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校长一职长达10年之久。他多次参加社会助残、抗震救灾和支农等书画捐赠慈善活动,被中华慈善总会聘为“慈善大使”,被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评为“中华名人支持三农功勋人物”;曾五次赴日本,四次赴韩国,三次去法国,两次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举办画展并讲学。1998年获联合国非政府组织国际和平艺术展“国际文化学术奖”,1999年5月和10月,获世界和平艺术大展“阿克特米”大奖及“世界名人最高奖”,2000年又获该组织颁发的“最高学院奖”。曾主编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材21本。


  金台记:


  姚治华,一位受人尊敬的耄耋之年的老艺术家,从事中国画教育工作悠悠数十载春秋。在教学中,他主张首先要下苦功打好文化基础和技法基础,继承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再创新出自己的艺术风格。他以实际行动为继承、弘扬中国文化艺术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对于时下中国美术界存在的问题,他敢于说真话,发出自己的声音,勇于担当一个艺术家的文化责任。


  在当下浮躁的中国书画领域,他的实际行动和宝贵的艺术精神值得很多人思考和学习。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7 21:13:23 | 只看该作者
我的根是中华民族


  李树森:您现在已经80岁了,您曾说您的艺术之路基本上是一二三四五,五步。今天咱们按顺序谈一谈,请首先介绍一下第一步。


  姚治华:我现在是在80岁总结我60年的艺术实践。我是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我的根是中华民族,这就是我总结的第一。


  我画黄河等于是一个小结。因为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她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很多重大的文艺演出,一出现黄河都能调动民族感情。张明敏的歌《我的中国心》里唱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当年听了这个歌我特别感动,海外的炎黄子孙反响也非常热烈。这说明黄河不只是个简单的地理概念,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我小的时候到重庆,那个时候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很多年轻人都是哼着《黄河曲》,那时黄河就已经被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的象征了。


  后来我也几次到黄河,还到兰州看了黄河母亲的雕塑,的确让人产生了一种自豪的民族感情。我沿着黄河走访了很多地方,看了几千年积淀下来的大量的黄河文化,很受教育。我们也曾带着学生考察黄河文化,无论到敦煌,到甘肃,到河南……很多地方,都存在大量的黄河文化。


  正是这些因素,当新加坡现代艺术馆提出要我画四张山水画留给他们做纪念时,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应该画长江长城,黄山黄河。结果稿子画出来之后,反响很大,特别画黄河那张作品反响最好,就因为这幅作品,后来人民大会堂特意让我去那画了黄河作品。那年我77岁,今年已经80岁了,所以我说画黄河等于是对我艺术的一个小结。通过这个小结,我自己真切地领会到作为一个中国的艺术家,一定要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土地,扎在本民族文化的土壤上,根扎的越深越好。只有扎了这样的根,你才能生根开花。


  艺术的根不能多元化,我跟随李可染老师学画的时候,他讲过一个比喻,他说:“艺术不能搞混血儿,你要知道自己是什么血型,不能把别人的血随便往你的血里面打,这一打你可能就出问题了。”实际上他说得很尖锐,你只能把别人的东西吸收,作为营养来补充自己,使自己的血液更健康。但是根不能变,血液不能变。正因如此,我对有些人提出的中西合璧持有自己的看法。把中国文化融于西方文化或者世界文化之中。世界文化的概念本身就是模糊的,没有真正的世界文化,都是民族文化立于世界之中。世界文化是虚的,只有民族的文化真正搞好了才是世界文化。所以民族的根是最重要的,作为艺术家,一定要扎好根,不然开的花就容易谢。像少林武功、千手观音,这都是民族的东西,在世界上的演出档期都是排得满满的,很多纯粹的中华民族艺术拿到世界上去都很受欢迎。


学艺术需苦练外功和内功


  李树森:在教学中,您一直强调要苦练基本功。从您的作品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您具有深厚的传统笔墨功力和文化底蕴。现在很多年轻画家似乎不像你们老一辈艺术家那样重视基本功了,请您介绍一下为什么要苦练基本功?


  姚治华:我走的这条艺术道路,主要有两个基本功,外功和内功。


  外功就是造型能力、笔墨能力。造型能力一般分很多种类,有素描、白描等。实际上就是过去蔡若虹说的“四写”:慢写、临写、速写、默写。这些都是基本功的训练,包括造型的训练、笔墨的训练和书法的训练。外功只有天天练,经常练,才能练好。现在有些艺术院校不太注重练基本功了,不讲练功是不对的,中国艺术的基本功非常重要。这就如同唱戏不吊嗓子、不练腿,那就唱不出好戏来。


  现在很多艺术院校就是讲自由化,讲发挥想象。你没有功底,不懂得各种招式,怎么能够自由发挥?比如杂技团就很讲究练功,深入熟练掌握各种招式,才能发挥,才能创造,才能达到自由的境界,所以创造、创新一定要在一个练好基本功的基础上。


  内功也很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内功实际上包括你的学识修养、文化修养、艺术修养、诗词修养等各方面的修养。这些修养越高,功夫把握得就越快。内功的把握,能指导外功的前进。很显然的例子,比如说毛主席的书法,他本来抽不出那么多时间练,但是他的学识修养等各个方面综合的东西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所以他的字很多人难以超过。这就是他的胸怀、文化修养,这些内功促成了他外功的成就。内功外功的结合,才能打好基础,促进艺术上的成长,才能够谈创造。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7 21:13:52 | 只看该作者
传统 生活 创造


  李树森:您五步中的“三”指什么?


  姚治华:“三”,就是三方面的结合。


  首先要认真地学习、研究传统。我们传统文化是很丰富的。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你对传统不研究、不了解,就不可能在传统基础上实现创新。研究传统需要深入进去,还要能跳出来。这方面李可染先生讲得很好,要像春蚕吐丝,先把自己缠进去,然后再做飞蛾咬出来,才能自如。所以要以最大功力打进去,以最大的功力打出来。中国画家在理论和作品方面的积累也是很丰富的。我觉得中国画的理论发掘得还不够,甚至现在很多人不去研读中国画理论。我个人认为实际上中国画理论是超越西方的,现在一讲西方就讲构成,讲三维空间。但是中国很多绘画理论概括得比西方的三维空间大得多,科学得多。比如“疏可跑马,密不透风”,中国画构图可谓包罗万象。


  中国画画家一定要研究传统,在这方面,我们的老师那一代人给我们树立了很多榜样。像李可染、蒋兆和、叶浅予、李苦禅等人都极其注重传统的研究,他们在教学中把传统的东西真正教给你,而且要求你自己去实践。


  其次是艺术一定要到生活里面去。没有生活,艺术就成了无根之源了。不反映生活,不反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东西,不反映时代,你的艺术就没意义了。


  最后是创造。在学习传统和艺术深入生活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创造。所以过去我们美院的教学系统是临摹、写生、创作三结合,传统、生活和创造三位一体,这是叶浅予先生提出来的现代中国画教学体系。后来我在中国函授大学教学二十年,也是本着这个方针来进行的。


哲学家的头脑 科学家的毅力


诗人的感情 杂技团的本领


  李树森: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书画大家,您认为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姚治华:我刚进美院读书时,李可染就说:“你想搞艺术,想成为艺术家,需知这是不容易的。艺术家必须具备四个条件,要有哲学家的头脑、科学家的毅力、诗人的感情和杂技团的本领。培养艺术家比培养科学家还难。”


  第一个条件,哲学家的头脑,这是作为一个艺术家必备的。要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现在有些画家美丑不分,丑的在他看来也是美的。有些画家画得很丑陋,还往别人那里兜售,我问他你自己家里怎么不挂这个?他的家里还是挂着美的东西,这是没道理的。一个具有哲学家头脑的艺术家,他在生活里、从群众当中,能够看出事物的本质,能够把握事物的内涵,能够抓到自然的意境。所以艺术家对待生活、对待群众,都需要哲学。艺术本身是一张白纸,上面黑白线条的苍与硬,疏与密,颜色的冷与暖,都有对比统一的规律。谁掌握规律掌握得好,矛盾处理得好,就会高人一筹。


  第二个条件,具备诗人的感情。诗人是最能把事物浓缩,最能抓到本质,最富有感情的。现在有些作品画得连画家自己都不激动,冷冰冰的,这怎么能感染别人?就如同演员,你不进入角色,不体验生活,你怎么能感动别人?现在画展很多,观众能在你的画前站五分钟就是了不得的,说明你的作品能和观众产生共鸣。画家一定要像诗人一样,画的当中要有诗的感情,中国画是诗和画的统一。


  第三个条件,科学家的毅力。百折不挠才是科学家的毅力,红药水之所以还叫220,是因为经过了220次实验,才研制成功的。有些人把画画当挺好玩的,认为是件很轻松的事。实际上不是那么回事,比如画大写意,真正放开了画看着很自由,实际上是经过精心研究的。黄胄有一个章子是“废画三千”,就是说画了三千张画,才出现了一张好的。他说,我画的小船,你别看那个小船那么小,那么简单,你知道我画坏了多少纸,才画成了那样?


  第四个条件,杂技团的本领。杂技团演员的本领是经过严格的刻苦训练练就的。比如走纲丝,是先从地上划一条线练起的,再慢慢换成粗绳子、细绳子、细钢丝,最后达到能在钢丝上翻跟头、骑自行车、倒立、跳跃的本领,这都是经过了严格的刻苦训练。就像新疆那个高空走钢丝过黄河的,让人看得心惊肉跳,那是要吃很多苦才能练成的。绘画也一样需要吃苦,需要对基本功刻苦训练,基本功达到一定程度了,才能创作出真正的艺术精华,艺术才会上升到一个高度。


  这四条,前三条讲内功,后一条是外功。这四条我记了整整一辈子,从1956年我进中央美术学院学画起,一直到现在,基本上都是按这四条摸索前进。我觉得作为一个艺术家其实不容易,越走到后来,越感觉难。当你内功外功都练到一定程度,特别是年龄大了以后,你所有的东西都融入到画面中去,作品会和以前很不相同。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7 21:14:23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画不能越搞越洋,也不能越搞越古


  李树森:从采访中已经深刻地感受到,作为老一辈艺术家,总结60年的艺术实践,确实有很多经验值得后来人学习、参考和借鉴。那么第“五”也一定很精彩。


  姚治华:我从前辈艺术家的理论当中,总结提炼为自己的五点提示,供大家参考、交流:


  第一点,笔墨当随时代。


  这是五百年前石涛提出的。实际历史已经证明,一个画家真正的实践效果是随时代的,如果脱离时代,必然会被时代所唾弃。所以笔墨当随时代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傅抱石走南闯北,画了很多画,最后他与关山月合作为人民大会堂画完《江山如此多娇》后,感触很深,就写了一篇《笔墨当随时代》刊发在了《人民日报》上。李可染对笔墨当随时代同样赞成,中国画笔墨一定要反映这个时代。


  第二点,天人合一。


  中国画很讲天人合一。除了作为绘画当中的一种精神体现之外,绘画的视角也要体现天人合一。但是体现天人合一,还是要以人为本。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现在有一个共识就是要变化。但也有一些画家,作品变化得让大部分人都看不懂,我觉得这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还有些中国的现代艺术,很讲创新,但我觉得不是沿着中国画的道路在创新,而是沿着西方某些荒诞的艺术形式的道路在创新。有些画家的作品视觉效果很弱,中国画是视觉艺术,要给人视觉效果,没有视觉效果,这种艺术等于零。


  艺术家是艺术品的创造者,艺术家主要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对社会发生作用,艺术家在人类精神财富的创造方面起着从事其他活动的人所不能起的作用,我觉得艺术家应该担负起这样的社会责任。


  第三点,以意作画,以情作画。


  过去石鲁讲过一句话:“以意作画,万幅画万个样;以法作画,万幅画一个样。”我认为他说得很经典,看艺术作品,应该一张有一张的味道,根据对象的意境协调绘画技法。就像演员一样,好的演员能进入角色,演的每个角色都有不同的个性。现在以法作画的人很多,这样的画家往往是文化底蕴、哲学思想等很多方面达不到足够的高度,表现出来的就是经常按照一个方法重复地画。甚至严重到程式化,一个人物画了很多张,都几乎是一个形象。我们不妨看看石鲁的画,画毛主席在枣园里面办公,枣园和窑洞画得非常好;一到南方,又画出了很强的南方感觉;石鲁的作品《转战陕北》,把黄土高原画得像老虎皮一样。每一幅画感情和意境都不一样,所以他在表现方法上,就千方百计用各种方法来塑造。


  第四点,似与不似之间。


  齐白石有句话“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是齐白石先生从实践当中总结出来的规律。我认为中国画有其发展的规律,既不是自然主义,也不是完全现代主义,它总是在群众的基础上、在生活的基础上有所创造。它比生活高,但是又来自于生活。


  我走了非洲的、美洲的、欧洲的几十个国家,看了几百家博物馆,我注意到西方的艺术馆里面古典和现代的观众较少,印象派和后期印象派的观众最多,其代表性画家梵高、莫奈的绘画,最能够与观众感情上协调。而这些印象派和后印象派作品,我觉得和中国的写意画很接近,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梵高的一些作品与中国的绘画观点和天人合一很相近。在一幅作品中,他画了一个农夫站在麦田里面,迎着太阳,他在日记里面写到,农夫顶着烈日晒得满头大汗,农夫劳动之后汗珠流到身上,从身上流到脚下,从脚下流到泥土里,泥土又长出庄稼,他说的正是中国哲学讲的天人合一的观点。梵高很多作品都是这样表现的,他的画既写实又激情,画麦穗都是向上长上去的,画旋转的烈日,跟西方很多画家不一样。莫奈的作品《日出》为什么能够产生轰动,就是对塞纳河的日出表现得非常好。他就在那里写生,百分之六七十的写生加上画家自己的主观因素来塑造而画出的。中国的画家更注重这些,像李可染吴冠中他们也是百分之六七十的写生,再加上自己主观的艺术塑造、提高,这样的作品既来源于生活,又比生活更高,作品呈现出的境界就是似与不似之间。赵无极的画就是把西方的油画结合了中国画的气韵,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他被称为是欧洲画坛当今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从中国画的角度来讲,他是偏重于不似。当年齐白石正是领会了似与不似这个道理,所以他60岁变法,使他一下突飞猛进,艺术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第五点,就是要以“我”为主。


  我觉得中国艺术不能越搞越洋,也不能越搞越古。一定要在扎根于民族的基础上来生根开花,这样的艺术才更能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现在任何完全把西方绘画艺术拿过来的东西,虽可以轰动一时,但很难长久地站住脚。据我观察,有些艺术家的作品,已经走上了歧路。比如有画家画了一幅意识形态鲜明的当代艺术作品,结果在国外得了大奖,这使得一些想标新立异、快速成名的年轻人很羡慕,赶紧跟着学。仔细想一下,是因为那幅作品艺术造诣高而获奖吗?如果我们根据画面中所体现出的意识形态,结合已经产生的影响,深入地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这里有把中国文化艺术向错误方向导引的嫌疑。


  因为接触到很多类似事例,所以对你们提倡的“多元”环境下的“强元”,我举双手赞成,我觉得要多出这样的号召和文章,呼吁社会各界重视起这个问题。作为一个中国艺术家正如你们提出的一样,其作品应该以数千年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根基,以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精神为灵魂,紧随时代环境,广博融纳,不断追求个人风格与美的创造,真正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美术教育和我们的媒体也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引导,这是关乎民族前途,关乎中华文化艺术传承与发扬光大的大事。




原报纸图片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7 21:17:33 | 只看该作者
姚治华 我心中的大山  姚治华,1932年9月出生,湖北省孝感市人,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兼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校长、中国延安鲁艺校友会美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国情研究会研究员,北京市中外民间文化艺术交流促进会长,黄山写生画院长、《联合新闻》咨询委员、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咨询委员、美国传记协会顾问委员会研究会研究员等职。
  196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后留校任教至今,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研室主任、教授。曾在北京、山西、山东、海南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多次在法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肯尼亚举办个人画展并讲学;先后赴法国、意大利、英国、德国、瑞典等14个国家艺术考察访问;出版有《姚治华画选》、《姚治华山水画选》、《中国画人物速写》等著作。并主编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教材9本,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教材21本,和录像多种。
  山,多么崇高而又神圣的字眼,她顶天立地、高耸人云、沉雄博大、物藏丰富,她揽尽天下奇、攘括人间美,她是那样的神奇、壮美,俗话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天下谁人不爱山,然而我真正地爱上大山,还是从结识了姚治华先生以后。
  姚治华先生是享誉全国的知名画家,早在孩堤时他的《欢乐的火把节》等作品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就是从他的《欢乐的火把节》这幅作品中,第一次见到少数民族的,这幅作品中少数民族那优美的舞姿,少数民族对社会主义的无限深情的画面至今使我历历在目。他的《更喜泯山千里雪》曾作为我中学老师为我讲解红军长征这首诗的挂图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充满着坚定的信念和豪迈决心的画面。至今仍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当时我就想这两幅画的作者能够在咫幅之间表现出那么恢宏的画面和场景简直是太伟大了,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陆陆续续地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一些报刊上见到了姚先生的作品,那优美的构图,洒脱的用墨,诗意的画面,都给我留下了过目难忘的印象。
  2003年在市文化新闻出版局的支持下,办起了文化市场报,专门刊发一些书画家的作品,报纸创刊后我第一个想法就是能刊发姚先生的作品,以扩大报纸的影响。当我辗转打听到姚先生的电话后,惴惴不安地给姚先生打通电话并说明意图后,没想到姚先生那样的谦虚慷慨,姚先生兼任中国书画函大的校长、中日文化交流协会会长等要职,工作十分繁忙,加上当时又临近春节,没想到不几天我就收到了姚先生寄来的资料,并在信中详细畅谈了办好报纸的建议,字里行间浸透着一个老画家对办好报纸的殷切希望和深切关怀,报纸出版后,我专程到北京呈送,我第一次见到神往以久的大画家,心里那份急切激动与神秘是难以用言语来形容的,没想到第一次见到姚先生,姚先生是那样的谦虚、那样的热情,那样的和蔼可亲,他嘘寒问暖,问报社发展情况。并当场打电话为我们介绍了几位在京的名画家,当时姚老工作十分繁忙,仅一个多小时姚老就接到了十多个求画、开会和要求讲学的电话,姚老和我们拉家常,谈创作,丝毫没有名家的架子。我们深怕耽误姚老的时间,要起身告辞,未想到姚老着意要留我们吃饭,在饭间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问姚老这份报纸是否可以和函大联办,并婉转要求姚老出任我们报的总编,关于名誉总编姚老顺口就答应了,关于和函大联办报纸的问题姚老说等他和函大几位领导商量后给我答复,没想到第二天我们拜访姚老时,姚老就告诉我,联办报纸已和函大几位领导说妥。
  姚先生平易近人,在美术界是人所共知的,他奖掖后学,乐于助人在美术界有口皆碑,山西有一位女画家,想出一本画册,很倾慕姚先生的大名,想请姚先生给写个序言,以扩大作品影响,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冒昧把作品照片和基本情况寄了过去,没想到姚先生在接到作品后,仅10多天时间就把写好的序言给她寄了回来。事后,见到姚先生,姚先生说他熬了几夜给写出来的,多么平凡的话语,但我从这平凡的话语中越加感受到姚老的人格魅力。
  随着和姚老的接触对姚老的了解也就逐渐多了起来,什么义务为灾区捐款捐画,帮助远在日本的画家,扶持青年学者,为他所带的研究生筹办画展,为外地来京画家解决实际困难等等。随着对姚老了解的逐渐深入,姚老形象在我眼前逐渐高大了起来。然而,要了解姚老最能打动人心的还是他的绘画作品,特别是山水画作品,他的画笔力雄健,构图新颖,笔墨酣畅,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气势壮阔,激荡心魄,立足于传统又不郁于传统,既有诗情的夸张和朦胧,又有辩证的中和,具体到作品中就是既有传统的笔墨功夫,又有西画的色彩绚丽,版画的强烈明快,连环画的灵动,我们不但从他的作品中能读到火热的生活,还能体味出生活的诗情画意。姚治华先生之所以能创作出一幅幅深受人们喜爱的作品,是和他的丰富学养和对绘画艺术的执着与热爱分不开的。姚先生学养丰厚,学识渊博,在古文字、书法、诗词、考古、音乐等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他能书法、善诗词、长鉴古,诗词书画,说拉弹歌样样精通。为了开阔视野,他跑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名山大川,祁连山的粗狂高原风光、戈壁滩上的丝路驼铃、西双版纳晨雾的婀娜多姿、黄山千变万化的奇峰异石,漓江的秋波春意都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深处。为了画好高原风光,他五次踏访西北大草原,十一次攀登黄山,在牧民的帐房里,在农民坑头,在田间地头,他画了数也数不清的速写,收集了大量的创作素材,他不但涉足国内的大好河山,而且应邀到20多个国家参观考察,传播中国的绘画艺术,学习国外的绘画技艺。正因为如此,他笔下的一山一水才变得那么神奇秀丽,无不给人以丰富的遐想,给人以力量,给人以振奋。正因为如此,每当我们看到他的作品,便油生出一种对祖国山山水水无限崇敬和热爱之情。
  我们读姚治华的画作,读姚治华,他是那样的深厚,又是那样的博大,他就是像一座大山,一座比自然界的大山更耐人寻味,更令人肃然起敬的大山。
  我爱自然界的大山,更爱姚治华!
  因为他是—座高高耸立在我心中的大山。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7 21:18:55 | 只看该作者
《姚治华小品画选》自序
2007年05月10日



  先后几次赴日本讲学、举办画展,学生和朋友拿来日本生产的小镜片让我作画,试了几张,感到画起来很顺手了,笔墨色彩都不失单张宣纸的韵味。于是我对用镜片作画产生了一些兴趣。每次讲学回国,日本画友都送我一些镜片。画大画需要集中完整的时间,而小镜片作画,只要“意在笔先”,构思好了,以较短的时间,即兴写来,一气呵成,便可尽情尽兴,颇为惬意。这里选入的百幅山水小品画作就是近年来在这样一种情致下诞生的。

  离休以后,我“自由”了,时间可以完全由自己支配。我充分利用了这个时机外出采风。除西藏以外,我跑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祁连山粗犷的高原风光,戈壁滩上的丝路驼铃,西双版纳晨雾的婀娜多姿,黄山千变万化的奇峰异石,滩江的秋波春意……,都尽收眼底。我五次踏访西北大草原,十一次攀登黄山。在我的写生速写本和照片集里,我收集了大量的素材资源。说不清有多少美丽动人的画面,时时在我的脑海里涌动、萦绕,促使我去歌颂去表现。近十年来我不但涉足国内的大好河山,而且应国外讲学、访问、举办画展的邀请,我也曾有机会到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二十多个国家参观考察,进一步开阔了我的视野,提高了我对东西方艺术的认识,坚定了艺术上追求的方向和道路。我决意在有生之年,把我的学识修养、绘画技法和生活素材很好地结合起来,画出一批作品,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为了实现这一愿意,我将执着追求,坚持不懈地去探索、去创造。

  已近七十岁了,总感自己的作品尚不成熟,不敢轻易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热心的朋友劝我:“人生七十已算古来稀了,你的作品无论是大画小画,也应该统统拿出来和观众见见面呀!”聆听朋友的一席话,我有意在七十岁生日之际,将部分大小画作以出画册、举办画展等形式问世,敬请专家和观众评说。将一百幅小镜片画作按照原大编印成这本画集,也正是出于这种初衷。同时,这些作品都是我多年追求探索的一部分成果,将它们公开出版,也可以作为我永久的留念。

  姚治华 2001年岁末于北京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7 21:21:30 | 只看该作者
《姚治华山水画选》序



  笃实勤奋而富有艺术禀赋的姚治华同志,是我近40年的老朋友了。我们最初相识于武汉,那时他只有20来岁,刚刚经过两年短期的美术专业学习,即在湖北文联任美术编辑,随后并且成为湖北美术工作室创作员,常见他在报刊上发表美术作品。在全国第一届青年美展中,他参展的作品首次获奖,开始展露其艺术才华。1956年他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绘画五年,打下了中国画扎实的造型笔墨基础。毕业后,因成绩优秀留校任教至今。
  治华同志先学油画、版画,后攻中国画,师从李可染、叶浅子等中国名家,擅长中国人物画和山水画。他曾三次长途跋涉,到中国的传统艺术宝库敦煌和永乐宫等地,学习、考察中国绘画的优秀遗产,并注重西方绘画的研究。因此无论画什么,他都是在掌握中国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绘画的表现方法,进行推陈出新的探讨。他的人物画,形象生动、笔力雄健,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神态见长。他的山水画,致力于借景写情,融主客观于一体,有着独特的艺术意境,他重视到客观实际中去取得真情实感,画自己的真实感受。缘此景以写此情,情景交融。同时,他善于用不同的画法来表现不同的感受,这使他的作品表现形式与风格更为多姿多采。
  他十分重视以造化为师。近十年来,他的足迹遍及中国的名山大川。祁连山粗犷的高原风光,戈壁滩上的丝路驼铃,太湖晨雾的婀娜风姿,黄山千变万化的奇峰异石,以及漓江、峨嵋、乐山、武当山、黄果树、三峡等地的动人景色,都在他的作品中得到生动诱人的表现,纵观他的山水画作品,意境深邃,构图新颖,色调高雅,笔墨酣畅。他的《芦荡仙鹤》、《美姑河畔》、《秋渡图》等作品,在国内外展览时,都深受国内外观众的欢迎。有的并为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收藏。1991年九月,他获得了日本国际文化联盟本部颁发的“国际宝鼎艺术大赏奖”。
  作为优秀艺术教育家,治华同志还注重中国画理论的研究。他曾到国内许多学校和地方传授中国画技艺,并到日本、肯尼亚、韩国等国家举办画展,并在艺术学校讲学。他先后撰写并出版了《姚治华画选》、《中国画人物速写》、《中国画论文选》,还主编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画技法》、《花鸟画技法》、《人物画速写》等九本教材,深受美术爱好者的欢迎。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术》杂志主编 华夏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7 21:23:36 | 只看该作者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7 22:44:29 | 只看该作者
中央美院教授来孝感作学术讲座
2010-04-13    新闻来源:孝感日报
  
  
  受孝感学院邀请,著名油画家、中央美院博士生导师戴士和教授来到该院为美术与设计学院师生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研讨讲座,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19:19:45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5 12:32 , Processed in 0.19369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