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版画收藏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6-25 22:03:57 | 只看该作者
从画廊到拍卖行
版画收藏潜力风生水起
  李山的《胭脂No3》
  毕加索的《节俭的一餐》,20年来价格涨了36倍多。
  贺昆的《金色的山谷》
  吴冠中的《鸟巢》

  房价大幅下滑,房地产市场极度萎缩;股价大幅跳水,股票市场掘金艰难,很多投资者一时间找不到生财之道了,有敏锐的投资者很快转到艺术投资上来。可是,当代艺术目前已近天价,古代艺术眼下难辨真伪,所以,一些精明的投资者开始热衷于收藏漆画、版画等艺术。特别是版画艺术市场,今年悄然启动。
  从最近的一些艺术活动,一些坚持做“原创版画”的艺术家、画廊和热衷于投资艺术的收藏家可以看出版画艺术日渐走高、走好的发展动向:
  上海苏河艺术于6月15日推出了“版画生活馆”。为什么叫版画生活馆?主办方的解释是,希望艺术与生活完美结合,要引领艺术生活化的潮流,为人们搭建一个“可拥有”的艺术品平台。显然,从人们的消费需求着眼,是一个基本的出发点。
  另一方面,刚刚在上海落脚的北京版画制作机构百雅轩,在前不久举办“吴冠中2007年新作展”时所展出的吴冠中名作的丝网版画限量复制品,被观众一扫而空,尝到了甜头,因此已准备在6月底7月初在上海“800号”举办一个名家版画联展,主题为“版画盛典:为奥运喝彩——中国著名艺术家丝网版画巡展”,参展的艺术家包括吴冠中、罗尔纯、詹建俊、袁运甫、王怀庆、钟蜀珩、刘巨德、罗中立、何多苓、潘德海、谭平、季大纯、闫博、尹朝阳等。
  当然,对大多数人而言,不管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各方面的信息还是零碎的,不足以形成一种判断,所以,我们在这里为读者拼出一张尽可能完整的版画艺术全景图,以供开始有意投资艺术品的人参考。
  1
  是创造艺术还是复制艺术?争议较大
  版画艺术在今天的中国艺术市场还处于边缘化状态,这是不争的事实。因为版画一直比较便宜、涨幅太小,所以,许多看重高利润的艺术机构不屑于关注版画,但这反过来也是一个好机会:版画最可能在充满投机意图的艺术品市场出现剧烈价格波动时,成为一些智慧型收藏家和艺术投资者的避风港。
  “本来,在国外的艺术品收藏,都是由版画到油画的。但在中国,舶来品油画艺术市场过热,而版画未及开端即遭冷落。”著名美术评论家剑武说,正因为如此,关于版画的收藏,特别是关于外国版画的收藏,从未得到业界深入讨论。在艺术品市场中,收藏者大多对于版画的专业知识缺乏了解,经营者对于版画的元素或不求甚解、或有意打马虎眼,而版画家们也大多随意为之、不尽责任,这使得版画成为艺术品领域争议最大的投资品种。
  “在主体材料方面,版画可分为木版、石版(砖刻)、纸版(亚克力版)、麻胶版、铜及其他金属版、丝网版、照相版与数码技术版等。在市场上,木刻版画的历史比较悠久。因原木版被毁,常有人以丝网版、甚至照相版方式复制,却不注明版种技法,数十年的版画历史就这样被‘浓缩’。”剑武说,因为艺术家的参与程度不同,现代西方艺术品市场将版画划分为四个级别,即原创级——艺术家参与创作全过程;有限级——艺术家或原作所有权人委托他人以原模版制作,数量有限;有限印刷品——艺术家或原作所有权人委托他人以印刷方式制作,数量一定;印刷品——艺术家与原作所有权人委托他人以印刷方式制作的,数量版次不定。
  “国外艺术品市场承认原创级、有限级为版画。有条件接受有限印刷品,但价格与前两者有较大差异。版画的印刷品,则被视为商品。究竟是利用技术来创造艺术还是复制艺术,是版画作为艺术品与其他艺术品的区别所在。”说到国内艺术市场,剑武认为,“在中国,因为艺术品市场起步较晚,不规范现象十分严重,版画方面也不例外。一般而言,中国老一代版画家的作品多数没有编号,或者编号数较小,其他如自留件标识多为20世纪70年代末才出现。而近几年出现的版画作品,多为非原创级作品,有些甚至是有限印刷品,投资者一定要认真辨认,谨慎对待。”
  2
  名家版画市场价格一路走高,值得投资
  日前,在华辰的春季拍卖会上,达利、米罗、毕加索、夏加尔等国外的名家版画成为竞投的焦点。艺术品投资人赵铮先生说,他观察版画市场多年,发现目前版画的价格比5年前上涨了十数倍,虽然不如当代艺术失控般飙高,不过投资却很安全。“去年国内名家版画的均价在一两万元左右,这种价位很适合中小规模的资金投入。现在看来,前期的版画投资者都取得了较高的利润回报,我认为,未来几年名家版画的价格将一路走高。”
  赵铮分析,现在知名国画家或油画家的作品价格已经非常高,他们的版画作品价格也必将被带高。“‘油、版、雕’一直被称为艺术大道上的三驾马车,油画市场崛起的同时版画也一定会跟上。因此相对于古代版画,当代版画市场发展得更快,像可创、新梓堂、翰墨、嘉瑞等画廊的当代版画销售情况都不错,王华祥、方力钧、张晓刚等人的版画就是例子。再比如丁绍光、陈逸飞、吴冠中等人的版画,价格依次为:两万左右、三万左右、一万左右。”
  据赵铮观察,现在投资版画的队伍分成了几部分:第一部分以古代木版画投资为主,远至唐代的佛像画,近至清代线装书中的插图版画、清宫廷制作的铜版画等,价格在几千至数万元之间。第二部分专门投资清代和民国年间的民俗木版年画,作品代表地区是杨柳青、朱仙镇、潍坊、佛山、桃花坞等。第三部分主要投资清代民国间的民俗石板年画、石板连环画,价格也是在几百至几千元之间。第四部分是投资抗战、解放战争时期的创作版画,这种版画较为稀少,价格在千元上下。还有人开始投资解放后中国美院体系的创作版画和文革期间创作的红色主题版画。而艺术品投资的先行者们,则开始着手投资外国名家版画。
  3
  中国原创版画艺术价值被低估,有待推广
  《中国艺术报》社副社长朱虹子说,在国外,版画是欧美国家艺术品市场销量最大的画种,主要因为版画的品种丰富多彩,价格又相对低廉,很适宜家庭收藏和装饰。比如毕加索或达利的油画原作都是天价,中产阶层只能望画兴叹,但他们的版画作品价格则相对低廉,大部分家庭都买得起。虽然画面是印制的,但画作下方会有作者的签名,还有作品的详细编号,这就决定了其作品的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因此版画在西方成熟的艺术品市场中,一直是一个亮点。
  而在国内,版画本身较强的学术性却影响着它进入市场。“中国版画所崇尚的学术味,和普通人的审美有较大差异,而版画家们对自己作品的认识也与市场相去甚远,很多版画家非高价不轻易割爱,不愿以较低价位进入国内艺术市场,所以其作品的出路只有参展、获奖及与同行交流。”朱虹子说。
  除此之外,版画的可复制性也使其收藏价值受到怀疑、价格被曲解。若静下心来细算,版画的赢利水平被大大低估了。毕加索的版画《节俭的一餐》1984年的售价为3.25万美元,2004年在香港拍卖时成交价约为110多万美元,20年涨了36倍多。“这个个案表明,只是因为版画的起始投入少,最终价格难以惊人,从而被人忽略。其实,这是一方投资与收藏并举、鱼与熊掌兼得的天地。”剑武说。
  近20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迅速拓展,中国书画、官窑瓷器各擅其场,以油画为主体的中国当代艺术更是异军突起。但就中国版画的学术地位与社会角色而言,版画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表现不尽如人意……
  前不久,“中国版画工作室联盟”举办了一次群展和研讨会,呼吁大力推广中国原创版画,反映了原创版画艺术家的心声。
  而立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中国嘉德广州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自2003年11月举办《1940-2003中国版画典集》中国第一个版画拍卖专场以来,一直都关注着中国版画艺术市场的发展。虽然并非每年都设版画专场,但对于版画艺术的推广始终没有放弃。因此,即将在6月22日举行的中国嘉德2008广州夏季拍卖会“中国油画·雕塑·版画”拍卖专场中,版画作品就占据了1/4的份额,共推出了近30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逾60幅版画作品。
  广州嘉德油画部经理黄娟介绍,广州嘉德一直致力于研究和推广中国原创版画。在这批版画作品中一半以上都是绝版木刻作品,所有作品都是直接从艺术家手中征集而来。如云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知名绝版木刻版画艺术家贺昆2003年的作品《圣土》(估价3.8万-6万元)、2006年的《金色的山谷》(估价1.8万-2.8万元)以及刚刚完成的《如鱼得水No1-8》(共8幅,估价13万-18万元)就在其中;另外还有宁夏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知名版画艺术家罗贵荣(笔名罗汉)的《我和我们的土地之三》(2007年),该作被中国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组委会收藏,估价为1.7万-2.2万元;除此之外,张敏杰、李彦鹏、陈超等版画艺术家的多件绝版木刻作品都在其中。
  (钟和)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6-25 22:04:47 | 只看该作者
名人版画成收藏新趋势[图]
内地版画拍卖价曾创近700万元高价
2012-05-25  来源: 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本报讯 记者段萍报道:“夏天的一杯冰咖啡”当代艺术季活动昨日开始在本报江南艺术馆拉开帷幕,率先亮相的陈丹青《40年的故事》版画作品展,展出了由陈丹青、林旭东、韩青三位艺术家亲自挑选,并限量制作亲笔签名的版画作品。花几千元就可买到一幅大师亲笔签名的作品,也让版画收藏在洪城艺术爱好者中掀起热议。
陈丹青版画作品
  2010年12月,北京匡时秋季拍卖会上,方力钧的一件巨幅版画《2003.2.1》以694.4万元人民币成交,创下内地版画高价之最。这件巨幅木刻彩色套印版画由7幅挂轴组成,尺幅达398×854cm,版数为8/8。值得一提的是,《2003.2.1》是艺术家唯一一件被世界两大顶级美术馆收藏的作品——一个是纽约MoMA,另一个则是法国的蓬皮杜。没错,方力钧的油画作品拍出过数千万元的高价,他的作品也常出现在国际性大展中,但偏偏世界两大顶级美术馆选择收藏他的创作版画。
  《如何培养哈佛的小天才》一书中,对于每个家庭的要求是平均具备28件艺术品,而美国的家庭大部分都选择了版画。同样,在欧洲很多国家的知识分子家庭也好,普通富裕程度的家庭也好,家里的墙面挂着的版画通常都有几十幅,有些家庭甚至是定期更换版画作品。在他们的现实生活中,版画的消费和收藏是与社会大众紧密结合的。而在国内,版画曾经的“辉煌”经历了断层,很多家庭宁愿挂一张行画,也不会想到要购买像版画这样的“印刷品”。
  近年来,随着版画专业画廊的增加,市场对版画的认知度得到提高,名人名作的“复制版画”慢慢风行起来,但专家提醒,收藏版画要搞清楚版画原作与复制印刷品的重要区别,首先是看在版画制作过程中艺术家是不是亲自或在其监督指导下进行制版和印刷以使作品体现艺术家意图,其次是看版画原作的下沿是否有符合规范的编号和艺术家的亲笔签名。否则,就是没有版画原作艺术价值的复制印刷品。
  记者了解到,正在本报江南艺术馆展出的《40年的故事》版画作品,是由陈丹青、林旭东、韩青亲自每人各挑8幅作品进行版画制作,每幅作品限量100件,并都有艺术家亲笔签名。同时,相比于原作均不对外销售,精制制作的版画作品售价在几千元左右,让更多普通艺术爱好者也可以将大师的作品拥有在手。
  ●“夏天的一杯冰咖啡”当代艺术季陈丹青《40年的故事》版画展展出地址:南昌市红谷滩红谷中大道1326号江报传媒大厦一楼。典藏热线:18679166598(张先生)。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6-25 22:05:22 | 只看该作者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6-25 22:06:15 | 只看该作者
版画收藏门槛相对较低







  目前,国内原创版画的投资价值相对稳健,升值空间很大。”在2012年第五届藏娇原创版画艺术节上,策展人托泥告诉记者,“而且,相比于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画作,版画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比较适合初入收藏市场者的需求。”
  藏娇展出了来自英国、美国的国际版画精英与中国学院派中坚艺术家各具风格的原创版画作品,如郑爽的《红椅垫》、陈琦的《水》等。
  古老的艺术,迟来的市场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就有了版画艺术。现藏英国伦敦博物馆的唐代成通九年(公元868年)刻的《金刚经》扉页画《说法图》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幅版画。
  唐朝时期,大量版画应用于在佛经的宣传上;两宋时期出版的经济、历史、文学的书记中,也特别注重的版画插图的运用,反映市民生活。可以说,从一开始,版画就是带着世俗生活的气息。
  但是由于版画的制作过程漫长,随着近代印刷术的传入,传统版画逐渐衰落。
  上个世纪30年代,版画因为一个人——鲁迅,而焕发了新的活力。他一生收藏的外国版画原拓作品两千多幅,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版画收藏第一人。鲁迅先生倡导了新兴木刻运动,创办中华木刻讲习会,编印《近代木刻选集》等多本版画图册。新兴版画摆脱了传统版画刻版、印刷分离的特点,改由画家自刻自印,成为个人创作的艺术品。同时,新兴版画还反映时代和社会生活,赋予木刻版画革命战斗力。
  在此之后,木刻版画反映了从土地改革、抗战、新中国时期、文化大革命等中国的社会变革。版画大量涌现,呈现繁荣状态,与国画、油画并称三大画种。
  从版画独特的制作过程来说,一项复杂的技术性工作,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如水印木刻,艺术家要凭借富有表现力的刀法将其创作的图像分版(有时多达上百版)刻制在木版上,并用中国墨或水溶性颜料将木版上色;之后通过创造性地控制湿度、压印力度等综合技艺,发挥随机性的感性经验,将木版上的图像限量印制在以宣纸为主的纸张上。
  然而,版画的艺术价值与市场的距离却非常远。直到2003年,广州嘉德举行了国内第一个版画专场拍卖,200多件版画作品55%成交,版画市场开了个好头,藏家们才开始关注国内版画市场。
  2005年是国内版画市场复苏的一年。多家拍卖行推行了版画的拍品,并获得了较理想的成绩。
  国内已经有不少画廊注意到版画的艺术价值及投资空间,专注于原创版画的市场运作。
  原创与复制
  “之所以版画市场的参与者较少,是因为在人们的印象中,版画的复制性,”一位版画投资者表示,“但这并不能减低版画的收藏价值。”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版画的刻版、印刷分工明确,可以复制,直到鲁迅倡导了新兴版画运动,艺术家参与制版、印刷的全过程。
  所谓原创版画,是指艺术家运用版画独特的艺术语言(如刀法刻痕、原版肌理等)构思,并亲自创作原版,控制、参与限量印制;整个过程中,艺术家发挥了创造力、即兴性和随机性,是作品创作不可分割的重要环节。最终创作的版画经艺术家亲自签名、标注限量编号之后,即成为具有原创性的原作。
  但这并不代表原创版画的唯一性。
  根据国际惯例,版画的印刷数量有严格限制,版画家会在每张复制的版画上签名,在版画左下角没有注明印数或印张,如10/50表示该版共印制了50份画作,而这一幅是其中的第10张。有些版画写上A.P或P.P或H.C等字样,分别表明艺术家自存、技师保存和印刷样本。版画印制的数量越少越珍贵,一般版画家在印制完限量数目作品后会毁掉原版。
  而复制性版画,则是采用版画技术,由版画技师仿真模拟其他媒介的一件原作(如油画等)的视觉效果制成的版画为复制性版画;其印制是一个再现、复制过程,艺术家大多不亲自参与。
  今天流行于中国拍场版画,大量是复制版画。由于大师的原作价格动则几十万,几百万美元,甚至数千万美元。因此,许多普遍投资者都选择这些大师的版画作品进行投资。随着原作价格的上升,复制版画的价格也会随之升高。这就造成了复制版画对原创版画市场的挤压、蚕食。
  “应该看到,原创版画的艺术价值正逐步被挖掘出来。名家限量原创版画的投资价值很高,具有保值增值的功能版,市场规模和参与人数正逐步扩大。同时,国内原创版画还没经过太多炒作,价格整体较低,特别适合初涉艺术品收藏市场,对于风险偏好相对保守的投资者来说,是不错的选择。”
  正如德国哲学家本雅明所说,“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使经典作品独一无二的韵味消失后,也使艺术由精英走向大众,技术复制取消了艺术的惟一性,但却加大了艺术传播的广度和速度。”
  原创版画队伍壮大
  在当代中国原创版画的创作队伍中,有多位享有国际盛誉,如苏新平、朱伟,其作品被国内国际多家博物馆收藏。又如袁庆禄、谭平、广军等等。
  版画艺术家由于个体生活体验的不同,创作的版画风格迥异。
  版画家陈琦“水”系列曾被英国V&A博物馆收藏,体现 “上善若水”的哲学理念中,蕴含着艺术家对历史、人生的神秘体验。在技术的运用上具有实验性与前卫色彩。
  其代表作《1963》,实验性地融合数字新媒体与古老的水印技艺,构想了一套复杂精密的印制流程系统,共使用九十六块木版,经过九次着色过程,在宽七米八、高三米三五的巨大尺幅内, 描绘了一片源于内心深处的水的波涛。其代表作还有《荷》、《彼岸》等。
  而版画家郑爽的作品则洋溢着浪漫主义情怀。她将水印的色彩丰富与微妙性发挥到了极致,大胆采用墨色晕染,作品水韵淋漓,柔情氤氲。她的版画表现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如《绣球花》、《都是好猫》、《白花》、《苹果》、《七月流萤》、《红椅垫》、《黑牡丹白牡丹》、《后院》等,赋予寻常事物灵性的表达,自成一派清新淡雅的风格。
  新锐艺术家黄恺最新的胡同题材创作表现了童真妙想,作品中七十年代“计划生育好”的标语还未褪色,活泼、新鲜的孩子已经闹动了胡同春色。黄恺坚持着现实主义的连环画语言,以真诚的赤子之心感动我们。其作品中既隐含了对人文历史的眷恋,更充满了对今日中国的乐观与憧憬。
  国内有一大批原创版画艺术家,随着版画艺术逐渐发掘,创作的队伍也渐渐壮大起来,有优秀的原创版画正在涌现。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6-25 22:06:52 | 只看该作者
版画——冷门收藏也有春天(4/7)





李桦《古老的黄河》


    从拍场来看,版画的市场价位在不断走高,但相对于国画、油画来说,仍然属于“冷门收藏”。  
    版画的艺术价值与市场价格相距甚远。直到2003年广州嘉德举行了首场版画专场,200件拍品成交率为55%,成交总额为134.2万元,版画才逐渐进入藏家的视线。  
    以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滴泉集珍——李桦及版画名家专场”为例,强调了“原创版画”的概念。主要包括李桦、古元、彦涵、力群、王琦等老一辈版画名家的作品。  
    其中,两件由李桦收藏的极其珍贵的凯绥·珂勒惠支版画原作《悲伤的男人》和《自画像》分别以14.56万元和35.84万元成交。此外,李桦的作品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换工互助》以33.6万元成交;《江都第三抽水发电站》和《清扫战场》成交价格都为22.4万元;《古老的黄河》以20.16万元成交。吴凡的《蒲公英》成交价为6.72万元。尽管这样的价格还远不能与国画或油画作品的市场价格相提并论,但应天齐表示:“版画为什么要和国画、油画相比较呢?版画的价格现在已经能够和国际比肩。版画的复制性与艺术的唯一性相悖。因此版画不可能成为主流收藏。”  
    另外,在“西画名家及当代新锐专场”中,明星周杰伦的版画现身拍场并引发热议。周杰伦《幻想Fantasy》系列3幅版画分别以3.36万元、8960元和1.5万元成交。应如何理性看待明星涉足版画市场这一现象,应天齐表示,总统都能涉足艺术品,明星当然也不例外。周杰伦做的版画,他虽然没有看过,但从当代艺术这个概念来说,人人都可能成为艺术家。关键是作品有无意识观念和创造。“观念是一种贵族化的思考,即超出常人的一种对社会或人类生存等问题的思考。思考比画技更重要。当代艺术的表现方式与传统艺术不同,它不需要从技术上论定作品的好坏。当代有的艺术家直接把垃圾桶拿到展厅,做成装置艺术;有的艺术家做‘行为’艺术。这些都跟传统艺术强调的‘技法’无关,但你能说那不是艺术吗?”
16#
 楼主| 发表于 2013-6-25 22:07:28 | 只看该作者
版画收藏春天花会开

版画收藏春天花会开
  不久前,著名版画家应天齐的作品《西递村系列》拍出了19.2万元的价格,一直备受冷落的古老画种难道正在苏醒吗?
  什么是版画?版画的收藏价值和升值潜力到底如何?对此,我们采访了北京国博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副主任张明轩先生,他不仅是一位资深版画收藏家,也是一位版画代理商,不久前更组织举办了反响热烈的中国版画大家八人展。
  千年版画
  2004年12月,毕加索1904年创作的版画《节俭的一餐》以62.25万英镑(约1000万港元)成交,成为历史上最高价的版画。
  版画是以“版”作为媒介来制作的一种绘画艺术。艺术家运用刀、笔等工具,在金属、石板、木板、纸板、麻胶板、塑料板、绢网等不同板材上,进行绘制、雕刻、腐蚀等方法制版,再通过自己印刷而完成的艺术作品,被称为版画。版画起源于印刷,但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面貌,因此,绝不能将版画与印刷品划等号。
  虽然版画在国外大展拳脚,但正如印刷术,版画源自中国,可追溯至2000年前的汉朝。我国古代版画主要是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宋、元时期的佛教版画,在唐、五代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发展,刻本章法完善,体韵遒劲。明清两朝是我国版画的高峰时期,在众多文人、书商、刻工的共同努力下,版刻出现了各种流派和大量优秀作品,画谱、小说、戏曲、传记、诗词等,一时佳作如雪,尤其是文学名著的刻本插图,版本众多。而真正为我们翻开了版画创作新史页的是文学大师鲁迅先生。上世纪30年代,他倡导的新兴木刻开始了我国有创作版画的历史,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版画诞生了。
  十年培育
  毕加索的版画《节俭的一餐》在1984年时的售价仅为3.25万美元,三年后其拍卖价为11万美元,20年涨了19倍。
  版画在西方并不为大众所陌生,博物馆、艺术机构都非常重视版画收藏,拍卖成交十分红火,而我国藏家对版画的关注还是近一两年的事。
  广州嘉德拍卖公司从事中国版画拍卖已有十余年,当代艺术部负责人黄娟说,他们一直都在关注中国版画市场,从有拍卖会开始就拍卖版画,但真正专场拍卖是在2003年的时候,“1940~2003中国版画典集”拍卖会取得了成交额134.2万元和成交率55%的好成绩,开创了国内首场版画专场拍卖会的成功纪录,这使得国内一些拍卖公司也开始关注木刻版画艺术品的潜在“钱”景。2005年6月,北京翰海春拍上赵无极1976年创作的版画《诗画的颂赞》作品集,成交价达到了27.5万元;7月,上海保利春拍朱德群的版画以14.3万元成交; 11月,在北京保利拍卖会上,赵无极1961年创作的《西方的诱惑》拍卖出了38.5万元的高价。
  “我们当初选择推版画,并不完全是看中了它的经济价值,版画作为我国的一个艺术画种,在国外也有不错的反应,鉴于此我们希望开拓它的市场”,黄娟说,“但是,中国的版画市场还在培育期,还没有真正的起来,由于它一直备受冷落,人们对它的认识也还很肤浅,甚至还有很多误区,所以目前市场仍不够活跃。”
  两大误区
  20年前,版画家应天齐发现了皖南古村落西递村,并用八年时间完成版画《西递村系列》,西递村因此闻名于世。2000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其收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虽然这幅作品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与整个书画市场动辄成百上千万的价格相比,版画市场依然显得过于平静。“这主要是由于很多人认为版画可以复制,不具备唯一性的特点,不符合‘物以稀为贵’的一般市场规则,不值钱,这其实是一个误解,”张明轩说。
  版画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一幅版画的印刷数量也不是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想印多少就印多少。根据国际惯例,版画的印刷数量有严格限制,通常在30份左右。这个信息我们是能够在版画上看出来的,如果在版画的左下角看到标有“1/10”的字样,这表示该版共印制了10份画作,而这一幅是10幅版画中的第一张。当然,数量越少越珍贵。“此外,由于过去我们见到的版画多是黑白的,所以很多人认为版画就是黑白艺术,感觉它不如油画、书画那么华丽和丰富,这是人们认识上的第二个偏差,”张明轩说。其实不然,许多版画作品需要套十七八次色才能完成,色彩层次丰富,是油画所不能比拟的。版画家不仅仅是一位画家,还必须是一位杰出的雕刻大师。版画的整个创作过程是唯一的,它集画工、刻工、印工于一身。先是体验生活,写生,然后画出草图,经反复推敲修改定稿后,再手工刻版,然后一点点地手工上色拓印,每一步都由画家本人完成,少则数月,多则半年。
   对版画认识的偏差,使得很多收藏者难以对版画收藏产生兴趣。如果只是把版画作为一般的复制品或简单的印刷品,那么即使你买到的是真迹,也不会发现它的升值潜力。
  一朝花开
  “我是八九年前开始收藏版画的,在此之前一直喜爱中国字画。若干年前,我偶然见到了著名版画大师袁庆禄的作品《初升的太阳》。一开始我以为这是一幅摄影作品,或是一幅油画,但走近定睛观瞧方发现,这是一幅版画。画中女孩的惆怅情绪迅速感染了我,忍不住眼眶中有些湿润,这种刀与木之间的力度、木与纸之间的柔媚确非油画所能体现。于是,我决意要将“她”收入囊中,最后以1.5万元如愿以偿。听说加上我手上拥有的这幅,目前该版画有可能进入市场的仅有三幅,不久前有人出价7万元想买,而北京两大拍卖公司也在积极争取该作品,”张明轩动情地讲述着。
  据张明轩介绍,中贸圣佳拍卖公司在看了他们主办的八大家版画展后,主动跑来签约,展会上的20幅版画将在今年底上拍。此外,还有广州嘉德、翰海、保利等拍卖行都纷纷前来“订货”。“版画的春天即将到来,这并非空穴来风,”张明轩信心满满地预测道,“今秋明春,版画市场将会热闹非常,就像春天花会开一样。”
  鉴于当前版画作品价位明显偏低,远未达到它应有的价位,因此,当下收藏版画正是好时候,但如何收藏版画可是门学问。首先要选自己喜爱的题材;其次要看名头,所谓名头指的是历次美展的获奖作品和相关获奖记录,是否为各大博物馆所珍藏,比如《平原上的舞蹈二》这幅版画作品,是石版版画,曾在全国美展上获金奖,这幅画目前是孤品,当时也只有20张,绝大多数被世界上有名的博物馆收藏了,目前只剩这一张了。存世量和它的艺术价值决定了该幅版画的市场价值;第三要看成交价,大拍卖公司的成交价体现了市场的认可程度。另外,工艺越复杂越精致的价格越高,套色木刻的价位自然高过黑白木刻,大尺寸的显然高过小尺寸的。
本报记者 王艳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6-25 22:08:03 | 只看该作者
    版画未热正是收藏时 不鼓励初期大规模投入
    “艺术品市场低迷预计还将持续三五年,在所有人不敢投入时正是根据自己能力适当收藏的时候”,在近日渔歌晚唱画廊举行的“2008中国版画精品展”上,专项收藏版画的朱述贤提出版画还没有被市场普遍认识,先知先觉者可伺机介入。但他不鼓励在初期大规模投入,建议收藏者在收藏前要充分了解版画,培养对版画的审美分辨能力。

    版画一般指用刀或化学药品等在木板、石板、麻胶、铜板、锌板等板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虽然有长久的历史,但在中国艺术品市场是向来不受青睐的冷门品种。日本版画家陈贵平认为,国际上向来以版画为主流;但中国大众对版画不够了解导致版画在中国市场受冷。

    合理定价可助版画普及

    有收藏人士认为,民众长久以来对传统木刻版画的认识导致对版画产生误解:对版画印象仅停留于民间常用的年画,因此认定版画格调不高。实际上,年画是版画的分支,是高雅艺术在民间的体现,两者的题材、手法不同;而且木板年画发行量大,大多数艺术价值不高。不过,一些工艺精美的年画保存至今价值也不低。

    另一个原因是版画市场处于启蒙状态,定价不清晰。有市场人士认为,版画目前定价并不高。

    朱子书画院执行董事朱述贤以收藏中国字画和油画为基础进入版画收藏已有七八年,深深为版画蕴含的文人气息与书卷气而倾倒,从一开始的逐张收藏演变到目前的“批量收藏”——这种收藏方法被他冠以“横纵向结合收藏法”:横向收藏指对能接触到的名家及有潜质的年轻艺术家的代表作进行有计划的收藏,这样可以让自己对版画的概况了如指掌。

    纵向收藏指在横向收藏的艺术家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有历史地位的、艺品与人品俱佳的艺术家来进行系列化收藏,可以是画家的全部作品,也可以是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这样可以提升自己对艺术品更深层的了解,也增强自己的收藏实力。

    虽然并没有刻意追求版画的升值潜力,但朱述贤明显感受到近几年来版画的升温:3年前拍卖市场上几乎没有版画拍品,而目前几乎每一场拍卖都有版画参与;名家作品价位有所上升,如老版画家黄新波的版画就从1000多元上涨到15000元。

    朱述贤近几年也尝到了不少“甜头”。几年前,当版画家莫测不为普通收藏者所知时,他就因为欣赏其作品而开始收藏。第一次他以500元/幅价格买得莫测的两幅作品,后又以3000多元买得5幅。尽管如此,这批藏品的成本还是不高——目前莫测的版画市场价格已达到6000元/幅,而与其同时期版画家作品已经超过10000元/幅。

    收藏者应多看展览

    但是,收藏版画也并不简单。朱述贤认为收藏者最重要的是多看好的展览,多进行研究,提高自己的审美层次。其次在初期不要轻易投入资金。他还记得,去年有江西商家约好带来33幅黄新波版画,让他激动得足足有2晚不能入睡,没想到看到第一幅作品时,心里已经一沉,后定睛一看,33幅都是重新刻板、重新印刷的赝品。

    收藏者还要选择艺品、人品俱佳的艺术家作品作为首选收藏对象,并选择个人喜好的版画品种。另外,广东的版画在全国处于中高水平,历来有不少名家,收藏者可以考虑进行收藏。(记者 林琳)
    来源:网络
18#
 楼主| 发表于 2013-6-25 22:08:48 | 只看该作者
19#
 楼主| 发表于 2013-6-25 22:10:09 | 只看该作者
版画收藏升温 “丑小鸭”变“白天鹅”?

2010-08-03  来源:文汇报 
   
    向来不为人所关注的版画收藏骤然升温。在2001年嘉德广州夏季拍卖会上,版画家应天齐12张一套的版画《西递村系列》仅以11万元落槌;但日前在北京翰海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还是应天齐的《西递村系列》,却以101.2万元的高价成交。这样的火爆场面不仅表现在拍卖会里,在艺术品市场上,不少国内藏家已经将收藏目标锁定在一些中外名家的版画作品上。
  人们认识还较模糊
    对此,著名版画家、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卢治平指出,随着收藏者的日渐成熟,版画在中国艺术品市场长期以来所遭遇的“冷漠”已经结束,但是尽管如此,与国画、油画等深受藏家关注的艺术品类相比,版画还只能算是只“丑小鸭”,想要变成收藏市场的“白天鹅”仍需时日。
    卢治平是在他的“灰色的五言与七律——卢治平版画作品展”现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他介绍说,在西方,版画几乎是所有艺术投资品大种类中最具增值潜力的首选品种。像西班牙的帕布洛·毕加索、德国的珂勒惠支等大师的版画作品,在拍卖会上每张常常能拍到上百万甚至几百万美元。
    相比之下,我国版画的价位与国际市场的差距很大。卢治平坦言,版画在中国之所以处于市场的边缘,主要是人们对版画的了解不够。很多人对版画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有的甚至连何为石版画、何为丝网版画、何为铜版画都难以分清。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关于对版画的认识主要来自“文革”前后的黑白木刻和水印木刻,认为它只是用来作政治宣传用的印刷品,因而也就无法根据不同版种的特点来欣赏版画。
    收藏价值受到怀疑
    “版画的可复制性,使其收藏价值受到怀疑,同时也使其价格受到曲解。”卢治平说。
    在卢治平看来,版画是可以复制的,但它与一般的复制印刷品有着质的不同。版画集画工、刻工、印工于一身,其艺术价值丝毫不比其它艺术种类逊色。版画与一般印刷复制品在印制上也有天壤之别。一般印刷品只需红、黄、蓝、黑四版加网叠印即可,而现代丝网版画要完成一幅作品,一般需要20个专色版套印,多的要达到50至60个专色版,其制作者的审美能力与技术水准与印刷品不可相提并论。版画的复制有严格的规则,版画家每创作一幅作品,在印制上按顺序严格编号,印到规定的数量(即印额,在画面上显示分母),甚至要举行一个沙龙式聚会,在一些业界人士的参与下举行毁版仪式。同时,每幅作品均有画家本人的亲笔签名、标上创作时间等,以保证画作的艺术水准和市场流通量。
    文化内涵不容忽视
    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宋源文则认为,观众对版画的认识有局限性,而艺术家自己又何尝不是?版画对材料、技法的依赖性较别的画种强,我们在硬件、技术层面上比一些版画艺术发达的国家差了一截,需要补。于是,很多版画艺术家陷入了“重技术缺内涵的怪圈,这造成了版画在近几年没有力作的状况。“哪怕是一个简单的技法问题,也有文化背景、感情因素在里面。奥地利版画100多年来只有克里木特、席勒流传下来,说明文化内涵不容忽视。”
    艺术评论家李旭直言,目前我国版画的味道不够独立。“很多油画、摄影能够干的事情,版画就不要做了。版画画面的味道以及包括丝网版、镁柔钉等综合技法,是能够做很多其他画种不可替代的事情的。”
20#
 楼主| 发表于 2013-6-25 22:10:59 | 只看该作者
版画收藏价值并不单一2013-01-18中国文化传媒网


【原标题】:版画收藏价值并不单一
藏家宝典
近期,版画收藏话题,从市场到学术界均算一个热点。版画,中西方皆有,从历史发展来看,中国版画要早于西方四五百年。据史料记载,我国宋代已有木版年画,也就是说木制版画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而享誉艺术史的西方版画(以藏书票为代表)的兴起与发展则是16世纪以后的事情。
版画艺术为何吸引了那么多艺术家倾情投入,甚至孜孜不倦、无怨无悔地为之奋斗终身?这与版画自身的魅力是分不开的。总的来说,版画的价值如下:
1、艺术价值
版画被称为“力的艺术”,一幅好的版画,刀法凌厉且不乏秀美,线条刚劲且不乏柔和,具有虚实相间、刚柔并济之艺术美,经得起岁月的沉淀和艺术的检验。
2、历史价值
版画,尤其是近代版画的内容一般是与时俱进,根据时代主题而不断变换的。像抗战时期的版画,如实记录了日本侵华的史实,使版画成为黑暗时代的控诉工具,极具时代感和历史感。
3、文化价值
中国千余年的年画中,英雄人物、吉祥如意等题材,都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近代版画,尤其是解放区版画中,内容很多是陕北民风民俗,文化价值可见一斑。
4、收藏价值
目前,在一些收藏家眼里,版画由于其无限可复制性致使其收藏价值大打折扣。还有专家说,复制足够的数量后,销毁原版以控制发行量来提升版画的价值。笔者认为,这种有损艺术本身的做法,颇不足取。事实上,像货币、邮票等物品一样,版画的复制量也一样受供求关系的制约,有经济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在指挥,加以必要的宏观调控,版画的收藏价值自会合理显现。
因此,我们说,版画的价值是由其自身的艺术水平和主题内容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制约的。爱好版画的收藏者大可不必畏首畏尾,尽可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收藏主题进行藏购。
陈庆彰(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4 17:32 , Processed in 0.12145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