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与老祖宗聊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8-26 13:46: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与老祖宗聊天



作者:管捷
出版社: 当代世界出版社

本书是管仲第113代孙管捷所作,作者经过多年对管仲思想的深入了解和研究,花了近六年的时间才精心编写成此书。此书不但对现代领导者和企业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现代的为人处世也有一定的启示。 此书,每章开头采用对话的形式,后面就是作者对所对话的含义进行细致深入的论述。此书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为一体,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精品佳作。
这是一部历史上杰出宰相管仲的第113代孙追溯其宏伟一生的经典之作。作者――管捷以其特有的“管家家族”的面容和身份,重新审视祖先光耀千古的生命历程和气吞山河的英雄业绩,让已经过去的治理国家、为人处世的智慧再次被活用到现代社会中。
作者介绍
管捷,江苏沭阳县人,1986年参军,同时从事新闻工作,两次荣立三等功。1993年到北京昌平区工作,历任镇宣传科长、区广播电视局办公室主任、区有线电视台副台长,现供职于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在数十家报刊发表散文、报告文学、诗歌、新闻作品多篇,并多次获奖。著有长篇报告文学《天地之间》、《托塔神工》、《光明执子》;作品集《岁月如歌》;策划并主编了散文集《梦兮化笔谈》;作品曾获《人民文学》报告文学一等奖、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报告文学特等奖、荣获2006年度全国新星作家金星奖。现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编辑推荐

媒体推荐

读者评论

书摘

目录
军事篇
 第一章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1.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2.以仁待人,赢得人心
  3.礼法并重,成就霸业
  4.卓有成就的改革家
  5.与众诸侯会盟
 第二章 攘夷于外,必须尊王
  1.柯地会盟
  2.伐山戎救燕
  3.存邢救卫
  4.召陵之盟
  5.葵丘之盟
 第三章 打胜仗,战斗力是主线
  1.兵在精不在多
  2.九合诸侯,不以兵车
  3.积极性是打胜仗的根基
政治篇
 第四章 治国理政之道
  1.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2.定居之居,成民之事
  3.因势利导,水到渠成
 第五章 关于谋权之术
  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
  2.深谋远虑,智高一筹
  3.预则立,不预则废
  4.先“与之”,后“取之”
  5.抓“霸”放“色”,巧妙与上级相处
  6.三权集一身,一匡霸业
 第六章 关于人才策略
  1.观人有术
  2.举贤授能,为国育才
  3.杜绝社鼠,远离小人
  4.管仲病榻论相
经济篇
 第七章 以安民富民为目的
  1.爱民与富民的政策
  2.善为国者,先除水旱之害
 第八章 开发农业,增加财源
  1.相地而衰征
  2.通轻重之权
  3.取于民有度
  4.开源节流,反对奢侈
 第九章 注重工商业的发展
  1.执行盐策
  2.销售铁器的政策
  3.巧妙吸引外商从事贸易
  4.“开妓院”,以安行商
附录:管仲生平
后记
2#
 楼主| 发表于 2010-8-26 13:48:40 | 只看该作者
热情讴歌新型人物的管捷
         ——序长篇报告文学《光明执子》
                                                             王宗仁

    近年来,我接连不断地读了管捷的三部长篇报告文学:《天地之间》、《托塔神工》还有这部《光明执子》。我惊喜地发现,他的报告文学是开放在改革开放年代一朵独特的艳丽奇葩。管捷不知辛劳地在一块几乎被不少作家忽略了的文学园地里,默默无闻地耕耘者,收获者。这块园地就是首都城乡结合部的广大地域。新时期以来,那里农人们以迅猛之势,改变着千百年来的城乡差别,同时也在改变着自己的命运。他们在除旧布新的路上创造着美好生活,奔向小康。管捷是一位讴歌这个新时期涌现出新人物的热情歌者。他的作品里透射着迅速变化着的京都郊区的历史、文化氛围以及朴素的道德与价值观念。因了者,他的报告文学也另有一番魅力。
  管捷在他的报告文学里,为我们塑造了内蕴丰富的各种各样的典型人物。他笔下的主人公,无一不带着传奇色彩。张文山是这样,赵正义是这样,吴续安也是这样。主人公的传奇,不是作者加上去写出来的,而是主人公用智慧和心血创造了奇迹。作者只是努力把他所感受到的那份激动与力量通过他的文学传达给读者。他既为他们平凡的生活道路而感慨,又为他们的生命之音而喝彩。就说这个双目失明的吴续安吧,“他在黑暗中已经生活了55个年头,但他没有崩溃,更没有沉沦,他一直在试图着走出黑暗,一直在不懈地创造着他的世界、追求他的光明。而且,他在黑暗中创造的世界比我们大多数健康人创造的世界更丰富、更富裕、更光明、更灿烂、更现代化、更人性化、更和谐。”我们应该称吴续安是黑暗中的一束当之无愧的光明,他顽强地穿透所有岁月,照亮了过去、现在和未来。
  我在读《光明之子》时,想到了报告文学的真实性问题。
  提起报告文学,人们总是不厌其烦地强调它的真实性。这没有错,真实地事实是报告文学区别于如小说等其他文学形式的最基本标志。一篇报告文学一旦失去了事实的真实,它肯定就失去了存在的基本的价值。然而,我始终认为,报告文学的真实性,应该有两方面的含义,即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前者人们谈及得很多,而往往忽略的是艺术的真实。艺术的真实是高于生活真实的一种真实,它才是报告文学的灵魂。艺术的真实就是报告文学作家面对生活表象时能动的主体性,它当然毫不例外地包括写作技巧上的诸多问题,但是更多的还体现在作家将对象置于他所选择的现实、历史感、人文背景之下所进行的独到的、理性的分析思考。一句话,报告文学应该是作家对具体表现对象的个性化读解。管捷在他的《光明之子》中,对吴续安这个人物的读解就有他的独到见解。他在写吴续安的残疾人生时没有仅仅局限在疾病给他带来的痛苦及他与残疾抗争上,而是把这个人物放在中国现代化的广阔背景下,使他有了很强的时代精神。吴续安虽然是个残疾人,但他并不孤单,不寂寞。他的身后是一条艰苦卓绝的奋斗之路,这条路上走着包括他在内一大群社会最低层的可歌可泣的时代英雄。身残的吴续安是个干大事业的人,借用书中一句话就是“他正在建造着一块人类残疾史上最高大的物质的丰碑”。当然,也是精神丰碑。我相信,凡是读《光明执子》的人,都会被吴续安这种体现中华民族智慧和神魄的残疾人深深打动。当我读到他在建设编织厂初期因为缺乏人力,它站在和边向残疾人的家属鞠了一躬,恳求各位相助时,我的心里涌腾的不单是对他的同情,更多地看到了他的那种锲而不舍、不言畏惧的奋进品质;当我读到一位残弟兄因不听他的劝告偷偷下水洗澡淹死后,它便毅然地把好不容易买回的一车准备做家具用的木板,给这位弟兄做了棺材时,我当然敬重他对同志真心实意的感情,但是这件事折射出来他那种果断决策敢负责任的作风,尤其让我佩服;当我读到他在建设百幅综合服务大厦的漫长过程中,经受的那些比常人更多的艰难、曲折、委屈、辛酸遭遇时,我看到了这位残疾人的形象闪烁出了夺目耀眼的光亮。我坚定不移地相信,吴续安用韧跋不摧的彻底革命毅力创造的所有丰功伟绩,将和那即将耸起“百福大厦”一起挺立在京华大地上。
   作家管捷在写吴续安的过程中,决不回避矛盾,它总是在对比和鉴别中一浪高过一浪地把主人公凸显在读者面前。他不仅对人物的性格进行多层次的曝光,而且对各种各样的迎面而来的复杂事件进行多侧面的透彻透析。于磨难中见人物的灵魂,于矛盾见人物的个性。在这部报告文学的不少地方,我们清楚地看到作者对繁沉复杂事情处理上的不忘全面宏观把握能力,同时也从作者细致的人物有血有肉、个性丰满地描写,尤其是心理剖析中,窥见了作者微观洞察的能力。这样的理性和冷静,使吴续安这个任务更真实,同时也能使作品的精神空间更宽广。
  长篇报告文学《光明执子》中吴续安的生命历程,不可辩驳地告诉人们一个真理:不经过苦难的人是不会刻意不舍地追求光明的,而光明与幸福总是钟情于那些对美好明天满怀信心的奋斗者。不可否认,吴续安是个盲人,但他却是人类光明的使者。
                                                                      2005年11月于望柳庄
                (作者系著名作家、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原解放军总后勤部创作室主任)
3#
 楼主| 发表于 2010-8-26 13:49:52 | 只看该作者
作者 魏晓颜
                            管捷 用真诚书写人生
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冰心
  2003年7月26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里充满着鲜花和掌声,热烈的气氛始终萦绕在整个大会堂。长篇报告文学《天地之间》作品研讨会正在这里举行。此次研讨会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报告文学》杂志社等5家单位联合主办。
   此刻,一位清秀俊朗的青年正在发言。他,就是长篇报告文学《天地之间》的作者管捷。研讨会召开得十分隆重,原中共中央组织部长、全国党建研究会会长张全景、原中顾委委员、海军政委李耀文上将、原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徐信上将、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王巨才、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张锲等有关领导同志及周明、傅溪鹏、阎刚、何西来、李炳银等知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和《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文艺报》等新闻媒体的近百名专家、学者、记者出席了研讨会。一时间,长篇报告文学《天地之间》的消息在各大媒体出现,出版社接连加印。
   作为发行量高达35000册的《天地之间》的作者管捷,文质彬彬的容貌下蕴藏的却是一颗火热奔放的心。他出生在苏北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小镇,家乡的山水孕育着他的灵气。18岁参军,8年的军旅生涯使他具有着军人特有的豪迈和飒爽的英姿。他曾先后任师政治部新闻报道员、报社实习记者、杂志编辑、秘书。因新闻报道成绩突出而两次荣立三等功。转业后历任镇宣传干事、宣传科长、昌平区广播电视局办公室主任,昌平区有线电视台副台长。
   由于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激情,管捷在工作之余仍然笔耕不止,讴歌生活中的感人故事。他创作的报告文学《举大旗一路豪歌》获得了2002年《人民文学》报告文学一等奖;长篇报告文学《天地之间》获得了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2003年度特等奖;长篇报告文学《托塔神工》获得了2004年“中国时代新闻人物”特等奖;为昌平区建设委员会策划了散文笔会,并担任了散文集《梦兮化笔谈》的执行主编。
   20多年来,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北京日报》等数十家报刊发表散文、报告文学、诗歌、新闻作品近千篇,作品多次获奖。现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学会会员。
   就是这位英姿飒爽、豪气风发的握着笔杆子奋斗的人,走过的是一条不平坦的路。在管捷小的时候,家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在学校读书时,中午在学校吃一个煮白薯喝一缸子井水就是午饭了。然而好学勤奋的他通常都会把仅有的零花钱用来买书。他一个家住县城的姑姑,十分疼爱这个聪明的小侄儿,每次管捷拿到姑姑给他的零花钱后,不论多少,都会迫不及待地跑到书店,购买自己渴望已久的书籍,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为这没少挨父母的数落。就是怀着这种对知识和书本热烈的渴望与求知欲,使得他的语文成绩在学校里一直是最好的,尤其是他的作文,时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读。因此深得班主任老师的喜爱,他也一直保持了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到中学担任班长的记录。老师的偏爱,加上他的努力,在他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作文就被选入省中小学生优秀作文选上,上初中二年级时写的小小说《盼》就在省里的一家刊物上发表了。就这样,他在艰苦却充实的生活中度过了学生时光。
   1986年中学毕业后,他怀着对军旅生活的梦想,参军来到了塞北某部,正式成为了一名军人。3个月的新兵生活很快结束了,由于他写的小“豆腐块”刊登在军区《战友报》上,被师宣传科新闻干事发现并向领导作了推荐,于是他被分配到师宣传科担任新闻报道员。火热的军营生活激发了管捷的创作激情,优越的环境使他如鱼得水。他经常是白天下基层连队采访,晚上回来写作。由于他的勤奋好学,加之领导毫无保留的传、帮、带,他采写的新闻稿件陆续在《战友报》、《解放军报》等军内外报刊发表。
   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1988年,是管捷收获的一年,他采写的通讯《山地浪漫曲》获得了军区《战友报》年度好新闻奖,他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且荣立了三等功。
   管捷说:他的成长还受到了表哥柴宇球的影响和启发。柴宇球是我国著名谋略学家,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少将军衔。中国军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研究员。著有《谋略论》、《谋略库》、《谋略家》、《毛泽东大智谋》、《军事领导学》等著作。他主编的《军事领导学》,是中国第一部军事领导科学的理论专著,奠定了军事领导科学这一军事学一级学科的理论基础,对领导科学体系和军事科学体系的构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军事领导学》出版并被许多军队院校作为教材的时候,他还不满36岁。正是相似的生活履历,让年轻的管捷也看到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和毕生的志向。
   1994年,管捷从部队回到北京昌平工作,投身于地方热火朝天的经济建设和改革的新闻报道。回到地方后,他仍保持着部队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更加刻苦勤奋。他经常住在办公室里,晚上进行写作。夏天没有电风扇,他就打来一盆凉水把脚放进去驱暑。一次,他采访了一位老干部,采访结束已经是下午6点多了,但他顾不上吃饭,连夜进行创作。第二天,《北京日报》在一版“我为党旗增光采”栏目刊登了他采写的通讯,受到了领导的高度赞扬。在回到地方工作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采写的新闻报道相继在《人民日报》、《北京日报》、《京郊日报》等报刊发表,并且以作品质量和数量在全区名列前茅,他所在的单位被区委宣传部评为宣传报道先进单位,他个人也获得了先进,一年后被提拔担任了镇宣传科长。
    1997年,管捷被调到区广播电视局担任办公室主任。在繁忙的行政工作之余,仍然写了不少作品。期间还参与了电视台、广播电台的宣传策划工作。昌平电视台、广播电台开办的新闻栏目和新闻作品连续多次获得北京市新闻奖。
   1999年6月,管捷被抽到区“三讲”教育办公室负责宣传工作,接着又参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动。在近三年的工作中,他走遍了昌平区所有农村,基层群众的呼声和农村的蓬勃发展,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随着生活的积累和阅历的不断增长,他开始关注人的命运,关注社会的焦点,以一个报告文学作家的责任感,呈现最能贴近生活,最能贴近群众的文学作品。这期间,他的报告文学作品有了深度的思考,并用他那深厚的知识阅历来驾驭自己作品的语言。就如著名文学评论家闫纲看过他的作品后说:“长篇报告文学《天地之间》的语言是流畅的、生动的,还带有几分音乐色彩!”。著名文学评论家何西来、李炳银等都对管捷的报告文学作品有较高的评价。
    管捷的报告文学《举大旗一路豪歌》、《天地之间》、《托塔神工》、《光明执子》分别对宏福集团董事长黄福水、香堂村党总支部书记张文山、“赵氏塔基”发明人赵正义、盲人企业家吴续安等人物的事迹进行了生动切实的刻画描写,展现了他们对社会巨变的影响和作用。作品得到了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张锲、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兼常务副秘书长李炳银、著名作家、原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部创作室主任、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宗仁等作家的高度评价,并为管捷的作品作序言。张锲在为《托塔神工》一书作序时称:“我第一次看到这位聪明的年轻人时,就有一种很亲近的感觉......管捷同志关于报告文学的时代性选材的发言,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王宗仁更是称“管捷的胸膛里沸腾着激情,笔尖下流淌着畅酣的浓墨,大胆热情地歌颂站在改革浪头之巅的英雄。”李炳银则称:“管捷是这个时代的激情歌者!”
   管捷诚恳地说:“写报告文学最重要的是真诚和真实。报告文学的生命在于真实,作为报告文学作家,应该把主人公真实的人生轨迹告诉读者,这也是一种责任!即便是这个真实的东西略显得残酷。而真诚是报告文学作家必须具备的品德,只有与主人公真诚的沟通,走进主人公的精神世界,才能挖掘出主人公内心深处的东西,才能把主人公最精彩、最感人的东西奉献给读者。”
   投身于报告文学创作,并且用满腔热情去为主人公鼓与呼,肯定着主人公的思考、认识和观念,也积极推动了作品主人公事业的蓬勃发展。管捷在《举大旗一路豪歌》中,他以火一样的热情讴歌了黄福水创业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在《天地之间》中又把笔触伸向了为民造福的张文山的精神世界;而《托塔神工》中赵正义的精神无疑激励着千千万万的科技创新者,为科教兴国献出聪明才智。《光明执子》的创作使管捷的报告文学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盲人企业家吴续安对光明的执著追求和创业的苦辣酸甜让读者看后潸然泪下。
    管捷说,他家里最值钱的东西当算是书了,因为学识是靠坚持不懈的积累,而读书则是积累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如今一边工作一边创作的他业余生活大部分时间就是读书,从书中汲取知识的养分和对别人作品的学习、借鉴,来不断充实、丰富自己。
    如今,管捷在有线电视部门上班,工作十分繁忙。但他说:业余创作必须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而且要促进本职工作。所以,一些采访活动他都安排在业余时间。去年“五一”七天长假中,当别人与家人外出旅游时,管捷却来到吴续安的公司,扎下心来进行集中采访,结果一天都没有休息。
    现在,他在着手筹划新书《岁月如歌》、《与老祖宗聊天》的出版。他也表示如果有好的题材,只要时机成熟他会继续用自己的激情和真诚去创作的。
    我们期待着管捷用他的真诚去创作,为自己、为他人书写人生最精彩的画卷!
                                                         《北京社会报》2006年9月30日 第八版
4#
 楼主| 发表于 2010-8-26 13:50:45 | 只看该作者
寻找“与老祖宗聊天”的 感觉                     ——读管捷新作《与老祖宗聊天》
   管子文化的通俗化读本究竟怎么搞?一直是管子研究的一个课题。《管子》是学术经典,是古代百科全书,管仲堪为古今政治的立法者,《管子》实为中外治国的圣经。这么高古而阳春白雪的东西,怎么才能让它走向大众,变成今天人类文明的思想武器?准确而通俗的解说,精华而有趣的阐释,始终是横亘在世人面前一个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人在世界上做好任何一件事,都谈何容易行何难。笔耕之事自然难上加难。写一本通俗有趣揭示管子学说魅力的书,没有学识不行,没有能力不行,有了这二者,没有感情冲动也不行。所以,青年作家管捷“三才”俱备开了一个新生面,别出心裁奉献出一部《与老祖宗聊天》,也是管学研究学术上的一桩盛世、幸事。
《与老祖宗聊天》全书构思创意很新。由于作者管捷与管仲是同宗亲缘关系,给人一种先贤与今人同在,历史和现实共生,传统文化和时尚思潮,冷兵器的刀光剑影和热兵器时代的战火硝烟,经典文献和商业文化,大师事功和凡人小事,风云际会和家长里短……时空界限消融、天地间融汇一炉的感觉。这种写法看似讨巧,其实材料很难摆布,而且史论结合,主题框架所限,量和质需要平衡,全书体例务必高度一致,实在要冒很大的风险——不啻形式上,更要内容上古今中外融会贯通。写智慧的书,对作者的智慧就是一层考验。关键在“融”、在“通”。倘若不能“融”而“通”之,则就可能很难得到读者的“通融”了。
  好在作者遍览群书,博闻强记,又是精于报告文学写作的大手笔,长期徜徉于新闻采集的前沿和文学畅想的天空,善于叙说故事,又能体会事物的感性细节,于洞悉社会各个行当和人生励志的写法驾轻就熟,自然行文谋篇,立意高远,逻辑明白,例子现成,信手拈来,涉笔成趣,文字清新,文采飞扬,寓教于乐,极具知识性、哲理性和可读性。
   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以非文史学者的身分,却对《管子》书钻研苦读,回到2700年前,寻找“与老祖宗聊天”的感觉。众所周知,《管子》书是古典经典中的经典,卷帙浩瀚,文辞简古深奥,所述说对象早已消失在历史的时空中,加之版本学传播学上的原因,使《管子》书的释读注疏瑕瑜互见,这就更加容易发生阅读鱼鲁亥豕的现象。此外管子学说也是中国儒文化主导时代硕果仅存的主要“异说”的代表,汉代就荣列被“罢黜”之列。管子后又被定位是“诸子百家”之法家的始祖,后法者的罪名他老人家自然少不了要多多分享,而法家的名声在一般儒士书生的眼中总一直是背负着“红字”的,故此历代诋毁曲解而声名显赫者不乏其人。重量级历史人物身后总起争议,世风所致,陈陈相因,管仲、《管子》被边缘或被束之高阁或被供之庙堂,就渐成一种见怪不怪的常态。以致近现当代,诸多大师级人物对管子却是一无所知,而今天,当专业学者或机构研究《管子》尚觉形格势禁势单力薄之际,管捷作为一个私人阅读者,涉足管学,扒罗剔抉,寻根钩沉,含英嚼华,举一反三,韦编三绝而成新书,其困难可想而知,其意志不可谓不坚韧,其精神委实可钦可嘉。
  我与管捷素昧平生,他供职于皇城根之北京昌平,我蛰居淮河之滨的安徽颍上。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今生认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千古名相管子给我们俩搭起了一座缘分的桥梁。因为职务关系,我近年改行从事政协文史工作,兼顾管子研究会日常工作。大约一个月前,一天,我收到管捷邮寄来他的一本报告文学新作和一封热情洋溢的书信,按照他留下的通联,给他打了第一个电话。当他自报家门确证“我是管捷”之后,时空的隔阂消失了,刹那间,感觉出我们不仅是老乡,而且是朋友了。
  颍上是管子的故乡。颍上的管子研究会或许由于得天独厚,或许缘于独此一家,近年做出了一些成绩,县里接连举办了两届管仲文化节,我们也接连办了两届管子文化研讨会,出了一些书刊,产生了一点影响。但这些仍不足以让我与管捷结识,尽管我们一直想从管仲的后裔中寻找一个合适代言人,借以扶循管仲生命之根的延续,填补上管子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研究的一项空白。关键的媒介也许是互联网,管捷就是从那里淘出了颍上管研及我个人的信讯。管捷的“横空出世”,无论对我,还是对颍上管研工作都是一个惊喜。
  更大的惊喜是,现在管捷的新著《与老祖宗聊天》即将面世。管捷还表示“一定要为管子的家乡,从而也是为自己的家乡做一点事情”,他正在积极运作一个中国作家近期赴颍采风活动,并希望活动成果集成一书,于2008年颍上第三届管节上搞个出版首发式。管节,管节,管节引来了管捷,这难道是天缘巧合吗?
  现在管捷又发来了《与老祖宗聊天》电子版书稿,在电话里殷切希望我能为他的这本新书写几句话。自己的资格够不够就不去考虑了,既然受老乡和朋友之托,答应了就写几句吧,于是有了如上粗浅的读后感。是为序。
                                                            龚武  于2007年8月  颍上之野渔斋
                    (作者系安徽省阜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颍上管子研究会秘书长)
5#
 楼主| 发表于 2010-8-26 13:54:30 | 只看该作者
春意涌动临淄情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当正月十五元宵佳节的氛围正浓郁的时候,我来到了山东省淄博市,踏上了“祭祖、交友”的情感之旅。
  淄博市临淄区,是我此次行程的第一站。我的老祖宗——中华第一相管仲的陵墓就座落在临淄区牛山北麓。临淄是齐国故都、齐文化发祥地。自公元前1045年姜太公封齐建国,到公元前221年秦灭齐,临淄作为春秋战国时期最富庶的强国——齐国的都城,达800年之久。齐国曾是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在东周列国中以经济最发达、政治最开明、军事最强大著称;临淄曾是春秋战国乃至西汉时期全国最大的商业都市,有“海内名都”、“东方古罗马”的美誉。在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涌现出了以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经济学家管仲为代表的杰出人物,创造了以改革、开放、务实、包容为主要特征的齐文化。现在的临淄,风光秀美,景色怡人,人文荟萃,古迹众多。有桐林(田旺)遗址、齐国故城、田齐王陵三大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0多处古文化遗址、156座大型古墓,出土文物数以万计,被誉为宏大的“地下博物馆”。
  临淄的自然、人文景观历来被人们称颂。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八景。有明代流传至今的八景诗为人所津津乐道:“高阳馆外酒旗风,矮矮槐阴夏日浓。秋入龙池月皎皎,春回牛山雨蒙蒙。古冢遗迹怀晏相,荒台故址吊桓公。淄江钓罢归来晚,西寺搂头听晓钟。”
   正月十五日早上九点零九分,在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院长宣兆琦教授和管仲纪念馆馆长王砚平、临淄区文化旅游局原郑德新局长、管仲书画院院长李华、齐鲁石化段梅丛部长以及管仲纪念馆所在地齐陵街道北山西村两委班子的陪同下,在纪念馆门前广场上高大的管仲花岗岩雕像前,我的祭祖仪式正式开始了。
   此时,天空飘起了绵绵细雨。“春回牛山雨蒙蒙!”临淄八景之一在此刻得到了验证。
  牛山,临淄名山,位于齐故都南约7公里,海拔174米。山体植被丰茂,山顶林木秀美,日间云气蒸腾,入夜水气凝聚,故登临有春回牛山雨濛濛之感。牛山传说得名于齐国始祖姜太公。周武王灭商之后,因姜太公功劳显赫,被封于齐地营丘(今临淄)。他在来齐国的路上走了许多天,这天夜间,他乘月色赶路,不远处有一头牛在前引路,一直把他带到一座山下,牛便不见了。他仔细一看,此山状若卧牛,俯首向北,翘尾南伸,一条大河沿北麓东绕向北流去。姜太公便在山下停顿下来,并把这座山称之为“牛山”。
  昔日牛山香火兴盛,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九月初九,善男信女登山进香者络绎不绝,成为齐国当时最富盛名的旅游胜地。孟子曾到这里观光游乐,在山下,他感叹道:“牛山之木尝美矣!”
  牛山及其周围,有丰富的齐文化遗存、人文景观和许多脍炙人口、美丽动人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牛山山顶的“景公流涕处”和位于牛山北麓的管仲墓。景公流涕的故事见于《晏子春秋》,据史料记载:齐景公非常喜欢牛山胜景,常到牛山游玩。有一次,他登山远眺,北顾富丽堂皇的都城建筑,南望群山巍巍的壮丽景色,想到自己一旦去世,再也享受不到这份荣华富贵,触景生情,悲伤从心头来,便掩面大哭。随从见状也都哭了起来,只有贤相晏婴在旁讥笑曰:“数君者将常守之,则吾君安得此位而立?”于是,后人在此立起“景公流涕处”石碑以鉴后人。
名相管仲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卓越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军事家、思想家和改革家,曾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完成春秋首霸伟业。他老人家的陵墓就座落在牛山北麓,虽经历千年风剥雨蚀,现仍高约14米,东西34米,南北近14米。墓前立石碑两方,一方刻“管仲像”,一方刻“齐相管夷吾之墓”。墓前还另立石碑一座,上刻明人毛维驺七言诗一首:“幸脱当年车槛灾,一匡霸业为齐开。可怜三尺牛山土,千古长埋天下才”。历代文人墨客来此凭吊抒怀,吟诗作赋,刊石以志者甚多,可惜今已荡然无存。建国后,管仲墓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处北侧高耸,西濒沟豁,地势高耸,视野开阔,密布苍松翠柏,作为一代贤相永久的安息之地,吸引着千秋万代前来凭吊瞻仰,缅怀他那永垂不朽的功业。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如今,我的老祖宗管仲已经在牛山长眠了2600多年,临淄人民没有忘记这位“天下第一相”的历史功绩。特别是北山西村的父老乡亲,他们世代为管仲守陵,敬如神灵。区政协委员、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王砚平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正是以他为首的北山西村两委领导和全体村民齐心协力,才促成了管仲纪念馆的建成。2007年8月,我的 拙作《与老祖宗聊天》出版前,专程到老祖宗的陵墓前进行祭拜,在那时我认识了王砚平兄。去年正月初九,砚平兄等三人来到北京昌平回访我,我们谈得很投机,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弘扬管子的伟大思想,造福千秋万代人民。从那时起,我们兄弟般的友谊就建立起来了。2003年,在王砚平等人的积极努力下,投资2000多万元为管仲他老人家修建了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的纪念馆。纪念馆以管仲墓为依托,以《管子》思想为基础,以管仲的生平为脉络设计修建,在拜相厅、荐贤厅、问政厅、管仲祠、论官厅、论相厅中,通过传统手法和现代科技手段展示“天下第一相”光辉灿烂的一生。整个建筑气势恢宏,被誉为北方的布达拉宫。
  在蒙蒙的春雨中,我仰视老祖宗那深邃的目光,仿佛踏入前尘往事。跨越2000多年的时光隧道,我的老祖宗管夷吾由春秋战国至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及至元明清,经历了2000多年的动乱和平稳,它站在历史的起点上,将各个朝代的文化断裂带牢牢地衔接起来。他的思想打破了生命的界限,已成为人类思想史上的重要脉络,使其精神以理性的思维扩散并传之永久。我静静地倾听这初春的微风中传来的声音,那既来自遥远年代又来自身旁的声音,令我感受到某种神秘的魅力。风儿,你是否能将我的召唤,带给曾经英雄一世的老祖宗呢?保佑您的子孙吧!我的令世人敬仰的老祖宗,您是否能感受到您的子孙深情的呼唤?!
  祭拜完老祖宗管仲的雕塑,进门登上通向管仲祠的石台阶,两旁宏伟壮观的汉式建筑,错落有致、红砖绿瓦、金碧辉煌,高大的门楼上“一匡天下”的镏金大字让人肃然起敬,管仲祠基座两旁“礼、义、廉、耻”的立体浮雕与整个建筑浑然一体,形成庄严肃穆的气氛。在管仲祠,面对老祖宗的塑像,我行了跪拜大礼。同时,作为管子后裔的我也向宣兆琪教授和北山西村的父老乡亲们深深地三鞠躬,表达了我对他们的敬意。我的老祖宗把他毕生的精力和聪明才智奉献给了第二故乡的人民,生前没有衣锦还乡,死后也没有魂归故里。他彪炳青史的历史功绩,赢得后人的高度崇拜。《论语》记下了孔子的肺腑之言:“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管仲 ,我辈就会披头散发,衣襟左开,沦为野人了。司马迁在《史记·管晏列传》中饱蘸激情写道:“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字里行间充溢着崇敬之情,评价至当,一语中的。
  拾级来到老祖宗的墓前,瞻仰了我的这位具有雄才谋略,倾毕生精力,鞠躬尽瘁保齐桓公的中华第一宰相墓,他是集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于一身的奇才,为齐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管子》作为一部珍贵的古代鸿篇巨著,可以称得上中国历史上的抗鼎之作,被誉为中国第一部百科全书。在老祖宗的陵墓前,我驻足观望大自然的美景,绵绵的细雨飘浮在空中,细细的雨丝像白沙般笼罩着大地。空气像新充了更多的氧气,分外洁净清爽,沁人肺腑。透过雨雾,远处的太公湖水犹如明镜,湖边的树木,倒映在水中,把水光天色融为晶莹模糊的一体。那被雨雾笼罩着的建筑,活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儿,朦朦胧胧富有诗意。
“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在临淄宾馆,与宣兆琦教授长谈至深夜,仍觉得意犹未尽,让我更加了解了我的老祖宗那伟大的一生。宣教授是著名的齐文化研究专家,我们神交已久,与他通过数次电话,能得到宣教授当面教导是我从研究老祖宗学说一开始时就有的一个夙愿。宣教授桃李满天下,著作等身,特别是新近出版的《图说管子》一书,准确而通俗的解说,精华而有趣的阐释,图文并茂,语言优美,是一部通俗有趣揭示管子学说魅力的好书。宣教授从我一踏进淄博时起,就陪伴着我,谈管子、谈人生、谈未来……这样的大师级人物如此谦逊,如此平易近人,让我非常感动。
  临淄的山好、水好、人更好!临淄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申佃军是一个学者型领导干部,谈起管子学说,想不到竟然有如此独到见解。《管子》书是学术经典,是古代百科全书,专业学者尚觉形格势禁势单力薄,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如果没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思想水平,是不能够这样了解管子学说的。同时,也说明了淄博市党政领导同志对发展齐文化的支持力度。
  在淄博的三天行程中,拜见淄博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陈庆照是在活动之内的。陈庆照主任学识渊博,作为地方领导,是管学与齐文化研究的推动者和热心人,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与李障天合著的《管子房注释解》一书,丰富了管学与齐文化研究的内容,推动了管学研究向前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社会效应,是我案头必备的教科书。
  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我的收获很大,有幸被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聘为兼职教授,齐陵街道北山西村人民接受了我,让我成为北山西村的荣誉村民。当我即将离开淄博的时刻,我发现我爱上了这块人杰地灵的地方,情感也随之得到了升华,站在齐国故都的旧址上,我闭上了双眼,遥想我的老祖宗创造出的“富国强民”的繁荣景象。《史记》是不会记错的,临淄昔日的物质和文化的繁荣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当年的富强昌盛可以湮灭在岁月长河里,博大精深的齐文化却没有因为齐国的灭亡而消逝,在临淄,到处都可以看到齐文化的影子,被睿智勤劳的临淄人当作一种财富保留了下来,并且会永久的流传下去。我相信,管子的伟大思想必将与日月同辉,并天地长存!                                                                                             2009年正月十九日 于北京昌平
6#
 楼主| 发表于 2010-8-26 13:55:48 | 只看该作者
中华管氏宗亲会筹委会文件

         中管宗筹字【2010】第001号   签发:管国全
——————————————————————

关于编辑出版《宗亲万岁——
首届管子后裔临淄祭祖纪念画册》的

通    知

各省(市)、自治区管氏宗亲:
为光大管氏家族,弘扬管子思想,让海内外同族宗亲凝聚、团结、沟通;也为留存历史,昭示后人。用文字、照片艺术形式记录首届管子后裔临淄祭祖这一空前盛事,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管氏影响力。经过与有关领导、专家学者认真研究,经筹委会全体会议讨论通过,决定出版《宗亲万岁——首届管子后裔临淄祭祖纪念画册》。

一、编辑委员会:
顾    问:北京、山东等有关领导及专家学者担任
主    任:中华管氏宗亲会筹委会会长担任
副 主 任:中华管氏宗亲会筹委会副会长担任
编    委:中华管氏宗亲会筹委会相关人员及专家学者担任
主    编:中华管氏宗亲会筹委会秘书长担任
文学顾问:著名作家、评论家担任

二、内容与要求:
1、封面设计精美,“宗亲万岁”四个字拟请国家领导人或著名书法家题写,并烫金,拟请全国政协领导和管子研究专家、学者作序言。      
2、画册以精致大16开本,彩色铜板印刷。分前言、管姓起源、管仲纪念馆介绍、各地管姓家谱介绍、祭祖活动剪影、管氏族人、管氏企业家及企业介绍、成立中华管氏宗亲会筹委会倡议书、参加祭祖宗亲通信录、后记等十六大部分(目录附后)。画册出版后寄发参加祭祖活动的全体宗亲和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并赠送国家图书馆和相关机构收藏。
    3、筹建山东临淄管氏宗亲第一村,筹备及规划设计总规图及效果图(同时征集各地管氏宗亲意见、建议)
4、各地宗亲通过电子邮件或书信方式将以下内容发给编委会:
1)各地《管氏宗谱》封面、前言的图片及文字说明;
2)各地管氏宗祠的图片及文字说明;
3)本会顾问、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籍贯、文化程度、现任职务、职称、社会职务、个人荣誉及本人照片(2寸免冠照);
4)管氏族人、管氏企业家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籍贯、文化程度、现任职务、职称、社会职务、个人荣誉及本人照片(一张生活照);
5)管氏企业(包括有企业的顾问、副会长)简介:包括企业情况、产品介绍、与各级领导会影、企业文化、公司地址、电话、传真、邮编、网址、邮箱等。

三、征集时间:
自即日起至2010年8月底止,2010年10月出版发行,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画册首发式,届时邀请国家领导人、有关专家学者、部分管氏宗亲代表参加。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管  捷   
电  话:13801066619  13366006169
书信通讯地址:北京市昌平区西环路60号   
邮编:102200
电子邮件:guanjie55@sina.com


附:《宗亲万岁——首届管子后裔临淄祭祖纪念画册》(目录)



中华管氏宗亲会筹委会
                                 2010年7月22日

目 录
一、前言…………………………………………………(1 )
二、诗歌:赞颂——献给管仲…………………      ( 3)
三、序一:      ………………………………宣兆琦(5 )
序二:那一刻,我想起了万岁这个词……...龚 武( 7)
四、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概况…………………………( 10)
五、管仲纪念馆介绍……………………………………( )
六、安徽省管子研究会介绍……………………………( )
七、江苏省南通市管子研究会介绍……………………( )
八、管姓起源及管氏名人………………………………( )
九、各地管姓家谱、管氏宗祠介绍……………………( )
十、成立中华管氏宗亲会筹委会倡议书………………( )
十一、中华管氏宗亲会筹委会组成人员………………( )
十二、祭管子文…………………………………………( )
十三、首届管子后裔临淄祭祖活动剪影………………( )
十四、管氏族人、管氏企业家及企业介绍……………( )
十五、首届管子后裔临淄祭祖活动参加人员通讯录…( )
十六、故事:管鲍之交…………………………………( )
十七、散文:春意涌动临淄情…………………管  捷( )
十八、后记………………………………………………(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8 09:10 , Processed in 0.09236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