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第五自然段的改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16 19:05: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第五自然段的改进

◎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  徐如松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下第七单元首篇课文是《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入选多种版本教材,可谓传统名篇。其第5自然段如下:
消息很快传开了。到了那一天,很多人来到斜塔周围,都要看看在这个问题上谁是胜利者,是古代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呢,还是这位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
这个自然段共4句话,主要写持传统观念的“很多人”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和对伽利略的冷嘲热讽。其中的第2句,无论是在标点的使用上,还是句意的表达上,都有着改进之处。
一、标点
“到了那一天,很多人来到斜塔周围,都要看看在这个问题上谁是胜利者,是古代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呢,还是这位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课文中这样使用标点符号,未尝不可,但从更加规范的角度审视,“胜利者”后面不应该用“逗号”,而应该用“冒号”。《常用标点符号用法》中,“冒号”的用法之一是“用于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句中,“谁是胜利者”之后分两种情况说明,要么是亚里士多德,要么是伽利略。
二、句意
还是上面这个句子,“到了那一天,很多人来到斜塔周围,都要看看在这个问题上谁是胜利者,是古代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呢,还是这位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单独理解这句话,句意没有问题,“谁是胜利者”,不是亚里士多德,就是伽利略。但结合上下文,特别是紧接着的下面两句“有的说”,可以看出,“很多人”脑海里早就有了这次“试验”的结果——他们对亚里士多德的所谓真理深信无疑,根本不相信伽利略的“试验”会有奇迹出现!大家之所以围拢到斜塔周围,就是冲着要看伽利略“出洋相”。
再说,“到了那一天,很多人来到斜塔周围,都要看看在这个问题上谁是胜利者,是古代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呢,还是这位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这句话是站在“很多人”的视角写的,而“很多人”当时的心理活动是非常主观的。在他们眼里,伽利略的“试验”必定洋相百出,失败收场。所以,他们不可能思考“谁是胜利者”这样一个客观问题。有鉴于此,笔者建议将这句话改为:“到了那一天,很多人来到斜塔周围,都要看看在这个问题上伽利略是怎样出洋相的。”这样,课文的第五自然段就改成了:
消息很快传开了。到了那一天,很多人来到斜塔周围,都要看看在这个问题上伽利略是怎样出洋相的。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
读者之君,你们以为如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1:53 , Processed in 0.05541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