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随教材共成长 学生的求知欲望簇拥着我成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3 17:08: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随教材共成长



学生的求知欲望簇拥着我成长


                           

成都市实验小学成都花园分校    林媛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刘云杉教授曾说:“一个孩子碰到一个好的语文教师是一生的福气,甚至是几世的修来的福气,因为这意味着他将拥有思考和表达的习惯,有体验和感受世界的立场,并且能自主建构超拔于日常生活之上的意义世界。”

但是现实中,这样的悖论徘徊在我的语文课堂:生活里,语文是学生的最爱;课堂上,语文学习却是学生沉重的精神负担。这对于我当时满怀教育梦想的年轻老师来说简直是现实的残酷冲击。

2002年成都开始使用北师大教材,语文教育仿佛吹来了一股清新的风。我带着希望走进了北师大教材,可是在实践过程中我却遇到了重重困惑:此教材识字量、阅读量明显增大;课文涉及的内容、视野、背景更加广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简直无法适应,例如四年级上期有《月迹》一文,教学时我就很困惑,此文语言拗口,内容艰涩四年级的孩子怎么会懂,于是我花了足足一周来教学,可是一周教学后,我心里还不踏实,觉得学生还是似懂非懂;课文以主题词为单元,在单元内没有“导——扶——放”的序列,没有了过去明确的基础知识、能力的训练点,这让习惯于传统教育的我们束手无策,变得不知怎样教了;每个单元的编写强调整体和综合,学生在听、说、读、写等语文活动基本活动之上,还要进行观察、调查、参观、访问和搜集资料,这对于教者来说是新的尝试也是新的挑战,需要教师具备更多的能力。而习惯于一本书教到底,习惯于“教”的我们来说更无法应对了。

我带着希望走进北师大教材,没想到也带着困惑走进北师大教材。一套具备着先进教育理论,设计上贴近学生的教材在我们的实践中却举步维艰,困惑中,我开始了思考了,开始了阅读现代教育理论《当代语文教育论争》、《新课程百问》、《当代语文教育学》……



                       转变

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引下,我开始转变教育观念;在教研员的鼓励下,我开始在实践中大胆尝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案例】学习《钱被风刮跑以后》,我让学生读完课文,畅所欲言该文表达的主题,并一一板书于黑板。学生看到教师尊重其发言,热情高涨,每个人都想到黑板上表达自己的见解,甚至有的人将自己的想法反复修改,力求表达到最好。之后,通过集体讨论,我们把意见分为四派,以辩论的形式展开讨论。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有了极大的学习热情,他们主动找同学合作研究课文,选出组长作为发言代表,力图说服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其他同学。当争论没有结果时就下课了,可学生还沉浸在课堂之中。学生开始盘问:“我们什么时候再讨论?”“我们好想说服其他人,可惜没时间了。”甚至有些性急的学生开始拉着别人说自己的意见。

当我以学生为主体,他们却爆发出了对语文空前的热爱,过去我所感受的语文教学的悖论,生活中学生爱语文,课堂上学生恨语文,在这里似乎消失了。这不由得不让我思考:当我们站在讲台上慷慨陈词的时候,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同学心不在焉?有那么多同学冒着被批评的风险各行其是?或许老师那一套语言系统他们已经了然于胸,耳熟能详。因为他只要花五分钟,看看手中的参考资料,他们就会发现老师葫芦里的药,那么熟悉,那么无味。

学生真正需要的是做课堂的主人,他们要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别人的思想。



                      探索

我开始尽量把课堂让给学生,让他们畅所欲言,并且报以最真诚的掌声。

【案例】到了四年级下期,在教研员的指导下,我上了一节区级公开课《整合复习——独立阅读》,改变过去复习课由老师整理复习内容,提出复习方法的指导思想,而是让学生提出复习的困惑,引导学生通过整理“金钥匙”,总结复习方法,再在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讨论、筛选、评价,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总结学习的方法。

课后,我们对29名听课老师做了问卷调查,老师们认为课堂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的占到62%;认为执教者较好使用金钥匙、摘录笔记做学法指导的占44%;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有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筛选问题,提高学生提问能力的占37%。很多老师还提出本课体现了新课标精神。看到这样的反馈,作为一名从未教过四年级,当时工作不到六年的老师,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这次的公开课只是初试牛刀,却得到如此的赞扬,我领悟到:只有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北师大教材才真正焕发生命力。

【案例】 低段的识字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北师大教材,老师都感到识字量非常大,孩子们年龄很小,教学起来非常困难。我在教学《丁丁冬冬学识字》时,尝试让孩子们在开放互动中学习,孩子们非常感兴趣。

《丁丁冬冬学识字》(二年级上)的第一课内容是,让孩子们认识关于北京八个名胜古迹的生字。教材只有八幅景点照片和八个景点名字。为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情境中识字,引入新课时,我让孩子先谈谈自己知道的北京建筑。紧接着,我创设了自己去北京参观,导游很繁忙只给了我“北京地图”,我却不识字,不会看地图的情景。孩子们立刻热情高涨,要为我看地图、帮我找我要去的地点。一看时机成熟,我立刻告诉他们我想去的地方,并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北京简略地图,请孩子们帮我在地图上找到这几个地名。很多孩子饶有兴趣的找了起来,我发现好多孩子为了帮我,翻语文书、翻字典查字。我欣喜的看到,孩子们就在这样的探索中自己识记生字。为了帮助他们巩固印象,我又设计了安排旅游线路、补充残缺景点标志的游戏。孩子们都颇感兴趣的在这样的游戏中,一遍又一遍的识记生字。下课铃响起时,大家都说,时间过得真快呀,怎么一节课就下课了呢。

在这里我不再是“教”,孩子们也不再是被我牵着鼻子的”牛”,学习成了我们师与生的互动;在这里我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着、合作者;在这里他们当着课堂的小主人。我忽然想到了陈铮老师《刻舟求剑者,殆矣》提到的信息时代需要的是创造性人才,创新性人才,这样富有个性的孩子,不正是体现着创造吗?



                成长

在钻研教材的困惑中,在与学生课堂上一次又一次的碰撞的火花中,在学生激情的探讨中,我与学生相互搀扶着,共同成长。

短短的实践中,我真正的体会到了陈铮老师谈到的“教学是‘目中有人’的教学”, “ 我们的教学更是学生思想、感情、意志、品质得到升华的经历,教师与学生心灵上相互沟通的过程,教学的支柱是‘人’,而不是知识点和训练点。”

【案例】我和学生共同跨进了六年级时,繁忙的工作中我常常被学生深深感动了。有一次单元测试,当时的习作命题是这样的“反复朗读阅读练习中写给王顺友的颁奖词,体会颁奖词的写法。为本单元自己的习作《我身边高尚的人》中的主人公,写一段颁奖词。”考试前我想颁奖词,学生从来没学过,他们没写过,不知考试会写成什么样?结果,学生写的内容却让我大吃一惊,有的给教育工作者——林强写颁奖词;有的给捐肾的女孩写颁奖词;有的为驻防边疆的战士写颁奖词,有的为《读者》中读到的喂养红嘴鸥的老人写颁奖词……更令我没想到的是,学生竟给我写了一段颁奖词“一本书,一支笔,教会了我们宝贵的知识;一张黑板,一支粉笔,将世上最美的诗句呈现在我们眼前;一张办公桌,一个笔记本,这里留下了无数的汗水。教师——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职业,可这个教师却并不平凡。她,对每一本作业都认真批改,对每一个学生都认真教诲。我们的笔记本上,留下了多少她的笔迹?一堂课的背后他又洒下了多少汗水,凝聚了多少心血?这一普通的职业,背后又有多少辛酸?数年如一日,她每天都用最坚定的语气,教会我们宝贵的知识!我们正在埋头写作业,而她也在办公桌前挥汗如雨。这位最不平常的教师就是我们的林老师。(这都是真的)。”后来有位孩子读到这段颁奖词,也特别在后面补充写到“林老师的确如此。”读到这里,我哭了,我陪着孩子们一路走来,坎坎坷坷,我失败过很多次,可是每一次都是这些孩子给我鼓励、给我支持。在他们眼中,我是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的老师。我为自己是教师而光荣,为有这样的学生而骄傲。我也深深认识到如果没有对教材的理解,如果没有教材指导下学生观的转变,我可能会是孩子们最不喜欢的人。

带着希望走进教材,不慎掉入困惑中的我,现在又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境界,每一天的教学对我来说都是那样的新鲜,那样的富有挑战性;每一天我都感觉和一个个富有活力的生命共同跳动,教师的工作是这样的有意义。正是伴随教材成长的过程中,我的教学观在转变,我的学生观在转变,我也成了孩子们喜爱的教师。

我也被学生簇拥着,感动着,成长。







个人材料:

姓名:林媛  

工作单位:成都市实验小学成都花园分校

任教时间:11年

成绩简介:

2006.11成都市北师大教材研究观摩课《生死攸关的烛光》;2007.12我获得了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北师大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委会的表彰,被评为“在新世纪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实验中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2008年,获成都市青羊区优秀班主任称号;2010年,获成都市青羊区“专业典范”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20:24 , Processed in 0.06580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