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提要】加强言论阵地建设,既是读者的需求、媒体竞争的需求,也是引导舆论的战略需求。教育言论阵地的建设不仅对教育事件有着评价作用、对政府决策发挥着智库作用、对人们认识教育发展起着引领作用、对教育行业起着舆论监督作用,更对教育事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对《上海教育》“教育时评”栏目的研究,分析教育期刊打造言论阵地的重要性及其路径方法。 【关键词】 教育 新闻期刊 时评 舆论 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G213 作为行业媒体中覆盖面最广、影响力大、市场拓展空间广阔的媒体行业——教育期刊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2009年,中国第一本教育新闻杂志《上海教育》在全国教育期刊中率先推出了“教育时评”栏目,每期(半月刊)邀请四到五位评论员撰写新闻评论,为打造教育新闻期刊的言论阵地迈出了实质性的一大步。 通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教育时评”栏目已形成了稳定的风格和独有的特色,并以其专业性、新闻性赢得了读者的好评,去年获得了中国教育期刊优秀作品评选专栏类的金奖。 本文旨在通过对“教育时评”栏目的研究,分析教育期刊打造言论阵地的重要性及其路径方法,从而推动教育期刊更好地发挥行业媒体的优势特色,提升品质、扩大舆论影响力。 一、教育新闻期刊上应有言论的重要位置 随着资讯的日益发达,读者已经不满足于了解简单的事实,而是更需要获得不同视角的解读、感知那些表象之下的深意,引发对于新闻事件的一些深度思考。这就要求新闻报刊不仅要能抢新闻、挖新闻,更要提供独家的观点和视角。加强言论阵地建设,既是读者的需求、媒体竞争的需求,也是引导舆论的战略需求。 教育的大发展给教育期刊带来了机遇与挑战,这既对教育新闻评论的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也给教育新闻评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育言论阵地的建设不仅对教育事件有着评价作用、对政府决策发挥着智库作用、对人们认识教育发展起着引领作用、对教育行业起着舆论监督作用,更对教育事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有鉴于此,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强调指出,教育新闻媒体要主动回应教育热点问题,并加强教育宣传专职队伍和高素质教育记者队伍、评论员队伍建设。 应该看到,就目前而言,教育言论仍然是一个薄弱的领域。从整体舆论环境来看,社会评论多、专业评论少;就专业媒体反应而言,也是被动应对多、主动引导少,这些都与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对教育言论的要求不相适应,亟需教育专业媒体积极应对、主动探索。 二、“教育时评”如何才能有特色有亮点 “教育时评”栏目的建设无论是对于《上海教育》,还是对全国教育期刊而言,都是一次破冰之旅。如何发挥行业媒体的优势,把握好专业性和新闻性的融合,打造出不同于社会媒体的评论栏目的特色,是“教育时评”栏目面临的最大挑战。 (一)注重议题设置,加强“教育时评”的深度 发表深刻独到的新闻评论,是“教育时评”在读者中确立起权威性的必由之路。但如何能找准选题、把准方向、巧定角度、做深选题,编辑部对议题的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1.热点事件不缺位 评论栏目的新闻性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对热点问题的不缺位,从关注招生制度改革的《自主招生联考改革少了什么?》《平行志愿能解决考生的兴趣问题吗?》到关注校园安全的《这样的悲剧向谁问责》,再到关注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减负”关键在于“问责“和执行力》,“教育时评”首先关注的就是教育热点选题的策划。 比如,对于前两年被学生在网上热捧的华中科技大学“平民校长”李培根院士声情并茂、幽默亲切的毕业演讲,“教育时评”及时与评论员沟通写作。《“根叔”为啥这样红》的评论,提出“根叔”走红,反映了青年学子渴望被理解与重视,而与关爱学生同样重要的,是大学校长对学生的精神引领。 2.矛盾争议亮立场 “教育时评”的深度往往体现在对争议事件、争议问题及时亮出专业媒体的立场上。 我们的教育改革既涉及体制机制,也涉及思想观念,还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期待高、问题复杂、涉及面广,对于一些教育事件的认识不尽一致,带来很多争议。对此,“教育时评”责无旁贷要承担起责任,引导读者厘清问题,辨明方向。 比如,近几年由于就业形势严峻,有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去卖猪肉、扫垃圾,而社会也一边倒地要求大学生放低心态,从底层做起。但“教育时评”却从专业媒体的角度推出了《大学生也当清扫工》的评论,提出: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学生期望值太高。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的中国社会,大学毕业生资源并未丰富到可以充实到清扫工、保安、交通协管员等任何一个劳动力岗位上。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更需要反思的是,我们的高等教育出了什么问题?我们的教育在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对接过程中,出了什么问题?读者对此回应热烈。 从高考改革举措的利弊到教育国际化的投入与效益,从高中破解千校一面的困局到部属高校生源本地化,面对各种争议之声,“教育时评”都选择不回避、不人云亦云,而是以专业的视角、客观的立场作出自己的分析,这也为《上海教育》杂志赢得了稳固的话语权。 3.把握趋势发先声 新闻评论对未知的预判是最有魅力的。能够把握趋势发先声,也能很好地展示行业媒体不同于社会媒体的专业性、权威性。为此,“教育时评”栏目对于一些萌芽中的事件给予了格外的关注。 2011年3月,国内第一所中美合作的国际化大学——上海纽约大学在沪奠基, “教育时评”第一时间将目光投向了这所新大学对未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上。《高教国际化办学迈出的勇敢一步》率先提出:这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新大学,也许在目前阶段还不会对在传统体制上习惯性运行的众多高校产生什么颠覆性的影响,然而可以断言,在不远的明天随着她的探索运行而带来的示范效应,必将是持久而深远的。 从《须重视农民工子女义务后教育问题》到《本科生“回炉”技校,该反思什么》,从《民办中小学数量萎缩未必是坏事》到《取消升学考试受户籍限制的现实路径》,教育时评通过前瞻性的发布提升着杂志的影响力。 (二)关注重大选题,提升“教育时评”的高度 《上海教育》杂志的读者除了骨干教师,一个很重要的群体就是教育行政官员和校长。在栏目建设过程中,我们感到,要使我们的声音能引起这群管理者的关注,树立在行业内的权威,必须紧贴重大改革的脉搏、必须把握重大事件的契机。 2010年,世博盛会在上海举行。我们于5月1日“世博会”开幕当日推出了“我们的世博会”特刊,并发挥专业媒体的优势,推出了一组反映以“世博”与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时评”。从《永远的新天地》到《从科技炫耀到沟通表达》,从《大学生应在世博舞台上成长》到《世博会:科学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大课堂》,整体性的评论策划,凸显了教育期刊的特色,也让我们的读者更好地了解了“世博会”将带给教育的影响和启发。由于稿件的出彩,这期“世博”特刊也获得了上海市宣传“世博”、服务“世博”先进期刊银奖。 (三)加强合纵连横,拓宽“教育时评”的广度 在不断的探索中,我们还意识到,今天的教育已从教育系统内部延展到了全社会。同时,在更为开放多元的教育环境下,上海教育需要融汇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教育智慧。因此,“教育时评”也不能仅仅就教育论教育,仅仅局限在上海谈教育。 1.横向上以教育视角透视社会新闻 现实生活中,很多社会新闻或社会问题,乍看和教育并没有直接关联,但只要深入下去就会发现其背后与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方面,我们做了两方面的尝试,一是努力发掘社会新闻中的教育元素,二是努力挖掘教育新闻中的社会意义。 2010年轰动全国的富士康“12连跳“事件发生后,我们就在第一时间与评论员进行了联系,从社会事件中寻找教育的作为,并及时刊发了《富士康“N跳”,教育该负何责》的“教育时评”。提出,当我们在质问社会,为何缺乏健全的劳动者保障制度时,还应该反思一下教育:在教给学生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是否开展过生命教育?是否通过生命教育,有效地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此外,我们还先后推出了《“蜗居”与大学生就业》 《不要忽视达人秀的另一种伟大》 《从“黄山门”事件反思教育如何深入学生心灵》《“小沈阳”不是主流教育范型》《警惕青少年被“网瘾”》《正确看待“富二代”现象》,这些评论让教育新闻具有了多方面的视角和效应。 2.纵向上将视角延伸至全国乃至海外 不断关注国内外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并推出具有深度的评论,是“教育时评”的着力点。近一年多来,“教育时评”的视角延伸至了内地各省市和港台地区,以及日本、美国、挪威等国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的教育动态,先后发表了《教授们的村庄传承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书面检查引发命案的思考》《高校〈信息公开办法〉执行的喜与忧》《荣誉院士校工》《没有学术传统产生不了诺贝尔奖》 《“穷办学”与“办好学”》 《论文引用率的暴政》等评论,其中涉及汶川地震后四川方碑“教授们的村庄”、湖南某中学有学生因写不必要检查而自杀、北京颁布高校“信息公开办法”引发热议、香港大学授予连小学也没读过的校工三嫂“荣誉院士”证书、日本科学家屡获诺贝尔奖带来的启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印度建立圣雄甘地和平与持续发展教育研究所的新研究、台湾地区学者反对独遵SSCI的联署声明等等内容,扩展了读者的视野和思路。通过对外省市和境外教育新闻的分析,也促使读者反思上海和国内教育的问题所在,呼吁教育工作者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强调“教育需要严肃的监督,更需要真诚的理解和建设性的维护”。 三、集结出色的作者队伍方可提升时评品质 评论的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作者的质量。优秀的评论员队伍不仅能提升“教育时评”的品质,而且能通过其“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增强杂志的吸附力及品牌美誉度,还能带动杂志编辑人员的专业化发展。但评论员队伍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编辑人员悉心发掘、精心维护。 1.悉心发掘 一是坚持“高端”原则。这不仅是作者职务身份的“高端”、权威,更重要指的是其思想的深度、专业的精度和写作的力度。只有依托高端作者,才能下情上达,掌握主动权,迅速扩大影响。 二是坚持开门办栏目。办“教育时评“不能只有几个作者,也不能只局限在教育领域内。只有拓展作者面,才能扩大思想交流空间,提升言论的整体品质。 三是坚持主动出击。评论员队伍除了自己培养外,还需要靠编辑人员去“猎”成熟作者、去“挖”潜在作者。利用各种学术会议、重要采访主动出击,发现合适的时评作者。 目前,“教育时评”栏目已经集聚了30余位评论员。按教育领域分,涵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德育、终身学习等各教育领域;按专家类型分,集中了教育专家、高校学者、资深媒体工作者、社会学人、职业评论员等多类型人士;按研究类型分,涉及教育管理、教育决策、社会学研究等多个方面;按地域分,形成了以上海为主,全国、境外专家为辅的格局分布。 2.精心维护 维护好作者队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像“教育时评”的作者往往是某一领域比较知名的专家学者,有的还在境外,平日都非常繁忙,要与他们保持长期的、良好的合作关系,编辑的日常沟通必不可少。为此,我们努力做到:与每位作者通过邮件联系的频率保持在至少每周一次,近期大选题与各位作者第一时间沟通并听取意见,某一新闻热点发生后及时与不同领域的作者进行联系,从而约请最合适的作者写作评论。 同时,我们尊重不同作者的性格和写作特色,为几乎每一位评论员都开出了具有创意、富有个性特点的栏目名。比如,为香港大学原副校长程介明先生设置的栏目名为“介明视线”,为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设置的栏名为“高教熊视”,为美国作者、教育专家白杰瑞设置的栏目名为“跨越东西”,为《中国教育报》上海记者站站长陈亦冰设置的栏目名为“师说新语”……此举不仅获得了评论员们的高度肯定,增强了栏目的凝聚力,也使读者更容易记住,以形成阅读期待。 创新难,坚持特色更难。办好时评栏目并不容易,但办好时评栏目又很有意义,因为我们更好地发挥了专业媒体的舆论影响力,为教育改革美好的明天赢得了更广泛的共识,坚定了勇往直前的决心。■ (作者分别为《上海教育》杂志编辑部主任、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