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正确处理地理课堂教学的几种关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5-30 04:08: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正确处理地理课堂教学的几种关系

作者:肖荣   
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已进行很多年了,其精神已深入到每个教育者的心中,而“高效课堂”目前正成为人们追求课堂教学效率的最高境界。在课改实施过程中,毫无疑问我们已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然而,我们在珍惜来之不易的改革成果的同时,还应清醒认识到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困惑和误区。如何提问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几种关系就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题


一、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的关系


扎实的知识是提高能力,丰富情感,形成主动积极态度的基础;是新课标三维目标中的第一层,是最基础的目标。如果教师盲目夸大了“能力”的功能,不能从本质上理解“知识”与“能力”的涵义和关系就会将我们的地理教学引入歧途。

强调培养人的能力、情感、态度,并不是否定知识的重要性。因此,基础教育不能过早的从“知识”转移到“能力中心”,从“学会知识”转移到“学会学习”。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教师由于强调提倡培养学生能力而放弃了学生知识的学习。笔者认为,只有广博的知识视野,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知识素养,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二、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关系
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否认教师的作用。教师闻道在先,理应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不能把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对立起来。相反,只有把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好,课堂教学才能圆满完成任务。当然,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意味着放任自流,不能把学生的主体性绝对化。学生的主体性在不同的年龄和学习阶段表现是不一样的。像小学生、初中生正是一些良好习惯养成的年龄段,如果一味的夸大其主体地位,可能会将他们引入歧途。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不是不要教师的讲解,更不是不要教师指导,课堂的阵地、讲课的形式还是需要的。不过教师的讲解不能简单地向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而应精心设计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各类问题,对全班学生产生乐于思考的感染力;应重视学习过程的优化设计和有效展开,为学生全面发展创设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通过优化的教学设计和、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三、教学手段和教学目的的关系
强调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但不能取代教师的职能;教师要明确手段是为目的服务,而目的是通过手段来实现的。
现在,许多参赛课大多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就是以现代媒体代替教师,电脑代替人脑,片面追求形式化的课堂教学,甚至有些课还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教师”辅助“课件”。一节课教师不是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而是执行课件程序的过程,教师期望学生按课件的设想去从事学习活动、回答问题,教师的任务就是努力引导学生,直到得出预定的结果。众所周知,师生交往中情感的交流以及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电脑是无能为力的。事实上,许多知识需要融会贯通,综合应用,不是单靠电脑来解决的。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记忆的黄金年龄段,应遵循他们的心智特点,培养他们多记忆一些常识性的知识,丰富他们的只是储量,为将来打好素质基础。
四、满堂灌与满堂问的关系
教师满堂灌不对,满堂问也不好。课堂上,离不开教师的提问,但教师的提问不能简单化、庸俗化,不能简单地追求“应声如雷”、“举手如林”这样一种虚假的活跃。教师的提问关键在于思考性,对全班学生有吸引力。提问不等于启发教育,不具思考性和启发性的提问是不能达到启发学生、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之目的的。要求课堂的活跃这本无可厚非,但不能只追求表面上的、形式上的活跃,而应让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开动脑筋,积极去思考问题、钻研问题,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参与是正确的,但要看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参与还是形式参与,是全员参与还是局部部分参与。
今天,我们批判传统教育,并不是否定一切,而只是说它不符合时代要求,不能培养现代化所需要的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传统教育需要改革,构建现代教育 ,要用辩证的观点处理好这些关系,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而不应盲目夸大其中的任何单一方面。这样,才能使我们克服片面性,防止绝对化,少走弯路,少出现反复,使课改顺利进行。(肖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21:31 , Processed in 0.06764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