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将音乐融入语文课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10 22:07: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将音乐融入语文课堂
——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探讨
陡岗中学  徐卫红  刘惠君
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教和学的共同活动。个性化的教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和认识规律调整教学内容,考虑教学策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同时要求老师力求体现个性化的教学风格,让学生乐于接受。
两位笔者都喜好音乐,吹拉弹唱以自娱。为了寻求语文教学的个性,将音乐融入语文课堂,风格独特,学生意趣盎然,教学效果甚好。现将点滴心得与同仁共勉。
一.唱歌曲,体验课文情感。
我们所学的一些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与一些歌曲有一脉相通的地方。在恰当时机唱歌能加深学生对文本情感的理解。
在教读《回延安》时,当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品位出诗人对母亲延安真情实感时,老师深情地吟唱了一段《父老乡亲》,“我住过不少小山村,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小米饭把我养大,风雨中教我做人……啊!父老乡亲,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学生听完后异口同声地唱起了“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这一环节的穿插,学生更能深切地体会到爱家乡如同爱母亲的情怀。
在教读《天净沙•秋思》时,学生体会到作者通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构成的一幅萧杀凄凉的图画来抒发旅人的思乡之苦。为了加深文本情感的体验,笔者又讲述学生父母、哥哥、姐姐在外打工的情形,同时教唱《流浪歌》。当唱到“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冬天的风啊卷着雪花,把我的泪吹下”时,老师分明看到几个留守学生眼中晶莹的泪花。
此外,课文与歌曲情感相通的还有《白杨礼赞》——《小白杨》;《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军民大生产》、《南泥湾》;《我的老师》——《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等。
二、品歌词,进入课文意境
文学作品的意境是只可神会,难以言尽的,如果选取与文本意境相近的歌曲咏唱,品歌词,可在轻松的氛围中将学生带入文本的意境。笔者在教读朱自清的散文《春》时,在引导学生赏析作者笔下“春雨图”后,试图把学生带到江南水乡雨季的境界中,就为学生们吟唱了《江南雨》,“江南雨,留客不说话,自有小雨悄悄下,黄昏雨似幕,清晨雨似纱,遮住林中路,打湿屋前花,多情的小雨,留下吧!留下吧!”唱毕,学生们不由自主地吟诵起文中对春雨的描绘。“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学生们专注的神情,仿佛沐浴在江南雨雾中。
在教读诗经中《蒹葭》一文时,在吟读、译读、说读三环节后又教唱了琼瑶作词的歌《在水一方》,“碧草青青,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又怕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中央。”唱完,那朦胧的画面,飘渺的意境如在眼前。那可望不可及的心情,学生不言而喻。
其次,欣赏《社戏》中月夜行船片段时,吟唱《弯弯的月亮》,可将学生带入江南水乡的月夜。欣赏《纸船》时,唱《祖国啊!我的父母之邦》更能见漂泊中的思念之情。
三、古诗词谱现代曲
古诗此原本就是供吟唱所作的。不同情感的诗词有不同的曲调,如流传至今的《阳关三叠》、《虞美人》、《相见时难别亦难》,为了加深学生对诗词内容情感的理解,更快地背诵诗词,笔者就让学生用现代歌曲的曲调唱古诗词,要求所选曲调与诗歌情感相吻合,选不出合适的曲调就自己编曲调,学生乐此不疲。在汇报时,胡泽君同学用《中国功夫》唱的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颇有气势。刘兰艳用《别亦难》唱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流露出依依不舍的神情;池鲁萍用《天仙配》唱《咏柳》,轻松欢快……学生将诗与歌有机地融为一个整体,增强了识记理解的效果。
除此三者之外,品读歌词语言的精炼、隽永,朗诵课文时选择恰当的配乐,听音乐写想象作文等都可以在语文教学中融入音乐。为了探索个性化的语文教学,我们将不懈地求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22:41 , Processed in 0.07010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