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警惕散文的第三次文体危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23 04:40: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警惕散文的第三次文体危机
孙绍振
来源:文学报  


两次文体危机和周作人的“美文”
  讲到中国现代当代文学,动不动就讲散文、诗歌、小说,习惯于将散文作为一种文体跟诗歌、小说、戏剧并列。其实从学术上来说是很草率的。因为在全世界我不敢说,至少在英语、德语世界,散文很难笼统说是一个文体,但是在我们国家,散文是一个源远流长的文体,从先秦散文到桐城派散文作为载道的文体比之小说(稗官野史)和诗歌(言个人之志)的地位要高得多,现代散文中的鲁迅杂文就更权威了。
  我们有这个文体已经差不多快要100年了,这要归功于周作人,也要归罪于周作人。在“五四”新文学运动初期,本没有散文这回事。最初有“随感录”,周作人对随感录不是很满意,他说要提倡一种文体,文章的题目叫“美文”,但是他在行文的时候又不叫“美文”,说外国有一种“论文”,一种是学术性的,另外一种“论文”,就是“美文”。周作人把“论文”归到“美文”里去。说“读好的论文,如读散文诗”。他规定这种美文应该是“抒情叙事”的,只要“真实简明”就好。这就是周作人1921年在《晨报》上的《美文》提出的散文理论纲领,《美文》还成为中国现代散文的理论经典。阴差阳错,成了现代散文的出发点。
  但是,由此产生一系列问题,首先,它是“论文”,还是“散文”,性质上含混不清。一个是文学体裁,一个是非文学体裁。其次,规定了这种体裁,只要“抒情叙事”,“真实简明”就好。这显然不但和“论文”是矛盾的,而且和西方的随笔也是矛盾的。因为随笔并不以抒情叙事为主。这个规定,一方面很狭窄,只能抒情叙事。一方面又很宽,只要真实简明就好。这好像不成一个文体,不论从中国传统散文来说,还是从西方文学历史来说,散文除了抒情叙事,还有更重要的智性议论。也就是说,除了情趣,还有智趣。其次,真实简明并不是散文的特点,而是许多文学形式的基本要求。除了个别(如汉赋和英国巴洛克风格的散文),有什么文学体裁不追求真实简明,而追求虚假芜杂呢?
  周作文此文虽然很短,只一千多字,但却成为中国现代散文理论的经典,其权威性就造成了现代散文后来矛盾的奇观:近百年的发展成就和种种曲折,甚至数度的文体的危机都和这篇文章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个带着个性解放性质的理论,至少在最初的一二十年,产生了冲决罗网的效果,最突出的是,大大解放了中国散文的创造力。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长期都忽略了智性,给中国现代散文留下了无穷的后患。
  周作人把桐城派散文的糟粕和精华一并抛弃了,造成了现代散文长期智性贫弱的后果。桐城派固然腐朽,但他们十分重视智慧。十分强调对先秦、汉魏、唐宋散文传统的继承。如果正统的载道内涵加以扬弃,从文学形式审美积淀来看,是深厚的,其思想境界不乏宏大的历史视野。而周作人选择的是“独抒性灵”的公安派,提倡文章“不拘格套”,其文以自然率真为尚,自然也有其历史的重大贡献,但缺乏智性的制约。中国现代散文沦为抒情“小品”,或者如鲁迅所忧虑的“小摆设”,缺乏思想容量的宏大高贵精神品位,周作人难辞其咎。中国现代文学诸多形式基本是向西方开放的结果。诗歌、小说、戏剧和世界文学接轨造成了一种奇特的文化历史景观。但是散文家没有追随西方,虽然也有一些英国散文的幽默的影响,但总体来说,散文是关门的,封闭的。从“五四”到二十一世纪,九十多年来,散文没有流派更迭的纷纭景观。但封闭也不是一无是处,第一个十年取得巨大成就,毕竟成为当时思想解放,人的解放,人的文学有力的一翼。关起门来发展使得我们的散文居然也有“中国特色”的长处。不可否认,理论上的幼稚和混乱,使得散文隐藏着阵发性的文体危机,其严重性威胁到散文的生命,可以说是中国散文特有的基因残缺。这种基因残缺,在中国现代小说、诗歌中所不可想象的。因此,散文文体先后两次面临被颠覆的危险。
  从理论上,片面强调抒情和叙事,也就是感性的审美价值,从趣味上来说,就是局限于情趣。但是,散文并不是只有情趣,它还有更为深厚的智趣的传统,由于对智趣的排斥,满足于抒情叙事,二者的联系越是紧密,矛盾就越难以缓和,特别容易尖锐化,到一定社会条件下,就可能发生转化。过分强调叙事成分,发展到极端,叙事就可能不但窒息智性,而且是压倒抒情。
  叙事方面走向了极端,是必然的。走向极端的叙事,走向反面,也是必然的。散文的生命受到威胁,就迫使散文家不管自觉还是不自觉,不能不另寻出路,最痛快的就是把抒情强调为唯一的选择,把每一篇散文都当作诗来写,这是杨朔《东风第一枝》的跋中提出来的。这就给散文带来一次大解放。从散文发展历史来说,从挽救散文的文体危机来说,功不可没。但是,从理论上来说,他们的解放带来了封闭。刚刚把散文从报告文学中解放出来,又轻率地把它关到诗的牢笼中去。不久就造成另一次散文的文体危机。多愁善感失去智性的节制,成为感伤,注定导致滥情。滥情遂成持久的顽症,沦为矫情而不自觉者比比皆是。
  
定义的困境:高级形态回顾低级形态
  当代散文发展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从文本出发会发现,散文大潮中不仅仅有美化的诗化的抒情,还有反抒情的,不抒情,不美化的,是“丑化”的,这个丑要加引号,因为是艺术化的“丑”,可以叫做“审丑”的倾向。王小波、贾平凹、舒婷、韩东、甚至刘亮程,还有从台湾介绍进来的李敖,柏杨,余光中,他们的散文不是美化,而是把自己写得很狼狈,写得倒霉,写得很土,很傻,心术不良,调侃自己,恰恰相反这不是美化而是“丑化”,这是心照不宣的虚拟,以丑为美,反而显得胸怀宽广,率真坦荡,可以说是和审美的诗意散文并驾齐驱,叫做审丑。
  我们扩大定义的内涵和外延,说散文有抒情审美的一类,还有反抒情,反审美的一类,也就是审丑的一类。如果抒情追求情趣,反抒情也有趣味,另外一种趣味,充满幽默感,叫做谐趣,因而散文的定义就扩张了,第一是抒情审美,第二个是幽默审丑。
  然后再往下还有新的发展,余秋雨,争论了近十年。他把散文带进了历史文化人格的批判和建构,历史景观与文化景观的相互阐释代替对自然景观的诗化。这有历史的突破性。他产生了一种新的趣味,既完全不是情趣,也不完全是谐趣,而是智趣,把诗情和智慧结合起来的趣味。非常了不起的革新。他选择了自然景观的一个属性,把历史与自然结合在自然景观中,互相阐释,互相生成。不管多少人对余秋雨的人格有保留,但是在散文史上,他开了一代文风。周作人式的散文从小品又变成了远追先秦唐宋的大品。当然,余秋雨并不十全十美,他有缺陷,那就是他有时还是有点过度抒情,有些评论说他有些滥情,不是没有根据的。在与滥情决裂方面,取得更高成就的是王小波、南帆、林贤治等,他们的散文,既追求审美抒情,也追求幽默,比之余秋雨更为冷峻,在极其平淡的感知现象中,发展他们的智慧。这个散文的阶段,我把它叫做“审智”的阶段。
  当然,这个审智阶段不是余秋雨一个人能够完成的,也不是他的追随者所能胜任的。大部分追随余秋雨者最大的局限,是其二手“史料”的表面宏大和其精神价值和心气的狭隘凿枘难通,遥远的历史故实,不能生命化合,构不成自己独特的话语,激情与叙事如油之于水,诗性审美与审智游离,题材越大,越是显得不统一。
  真正在才智和情感的凝聚力上,有希望赶得上余秋雨的,又能在叙事的改革上独树一帜的,应该是李辉。他的《雪峰茫茫》横空出世,奇迹似地正在逐渐消逝的生命中抓住了历史伤疤,使之成为审美和审智焦点。新闻记者出身,他对主流意识形态并不拘守,但是,又不完全放任想象和思绪自由,而是以第一手的历史材料,以俯视的姿态,在前瞻和回顾中,提示历史悲剧人物在崇高与罪恶的波峰浪谷沉浮。某些评论家将他归入为“史料散文”,实在是令人想起盲人摸象的故事。难道他们就看不出哪怕他笔下表面上客观的流水账,也有中国“史家笔法”,在“记言”,“记事”中“寓褒贬”的“春秋笔法”。更重要的是,他的“史实”是和“思实”的二重组合。如果说余秋雨在想象中展示遥远的过去的文化人格,李辉则聚焦在正在消逝的当下文化人格创伤。如果说余秋雨的情智交融有时未免偏于情的话,李辉的情智交融则重在智,把智与具有历史价值的事相融,带着史笔的严峻,呼唤历史的灵魂,不让它像流星一样一去不复返。
  由于审智散文的潮流,诗化的散文开始没落。但是,历史的逻辑不是直线的,而是沧海横流的,在李辉从新闻记者之身成为散文家之后,默默无闻的诗人刘亮程变成了轰动一时的大散文家。他的《一个人的村庄》,并没有多少直接抒情,而是充斥着叙事,但是他的叙事,并不像余秋雨、李辉通向历史,甚至也不通向社会,而是通向孤寂的个人。许多评论家为他写实的手法所蒙蔽,殊不知,他是逃避写实的。以他从诗歌中修炼起来的境界,写实会束缚他的想象和思想的自由,于是他在写散文时,自觉地“向梦学习”。他甚至说“文学是梦学”,《一个人的村庄》就是一场“白日梦”。他的散文中充满诗想象,但是又超越了诗。他处心积虑地营造了只有一个人的村庄之梦,让个体生命在不受社会干扰的境界中,探索其与非人类生命之间的关系。他的诗意就显得冷峻,显得深邃,显得有人与自然生命的关系哲学内涵。因而,他又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最后一个散文家和农民哲学家”。
  在散文文体上从审美到审智的过渡方面,余秋雨、南帆、刘亮程、李辉四川汇流。再加上筱敏、周晓枫等新秀,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近百年的局限于审美的顽症,终于与审智汇合,周作人设置的公安派的抒情小品牢笼终于被冲破,中国当代散文进入了与余光中所说的“苏潮澎湃,苏海茫茫”的“大品”时代。
  研究散文,不能从定义,尤其不能从周作人低级的定义开始,而是从超越了周作人和杨朔的审丑、审智散文的历史高度开始。用马克思的高级形态回顾低级形态的方法,纵观低级形态的抒情叙事的历史的运动。
  由于脱离智性叙事片面的发展导致散文的文体的第一次危机,乃有审美抒情的另一极端,必然走向滥情,桐城派如此。从滥情到矫情只有一步之遥,竟陵派如此,小女子散文亦如此,而杨朔和刘白羽亦如此,原因盖在于,滥情乃是片面强调抒情的历史的必然惩罚。这就造成散文第二次文体危机。在这样的危机中孕育着走向审美的反面,那就是幽默审丑。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不管是审美的,还是审丑的,都还是讲究情感价值的。过分拘守于情感,受制于情感逻辑的片面,必然制约智慧的深度,乃有与之相反的,既不抒情美化,也不丑化幽默,从感觉直接通向智慧的审智。当然,一旦审智成为潮流,免不了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某种“滥智”的苗头已经显然在目。由于这个时代的读者对于冲击性的思想饥不择食,如青年评论家谢有顺所说“知识崇拜”。故大都对于滥智的容忍度超过滥情。但是如果我们不对之高度警惕,一任滥智如滥情泛滥,则中国散文的第三次文体危机则不期而至。
  这不是我的杞人忧天,而是历史的和逻辑的必然,散文的第三次文体危机,也许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可能是来得让你舒舒服服的,正如杨朔在一片欢呼中,鬼使神差地为散文带来第三次文体危机那样。其实,这样的危机其来有自,早在周作人提供性灵小品之时,他的许多散文,其实就并不以抒情叙事为主,而是以议论为主的,特别到了后期,简直就是变成了文抄公。这种风格的影响,到了五十年代在秦牧的《艺海拾贝》中还有所体现,直到新时期,这种缺乏感性的文风在潘旭澜的《太平杂说》中,甚至连2010年在场主义散文奖得主林贤治的《旷代忧伤》中都未能免俗。(此内容系作者在“第二届在场主义散文奖颁奖典礼”上所做主题演讲,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3:16 , Processed in 0.06966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