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众里寻它千百度,得来并不费工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9 10:38: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众里寻它千百度,得来并不费工夫
——“第一届大陆、香港、台湾三地语文教学圆桌会议报告会暨散文教学研讨会” 听会心得
文/江南梦忆
江南梦忆又到周末。清晨依然早起,冒着风雨,在宝安大道钻进了从学校开来的捷达车,由司机送往松岗中学,参加由广东省中语会和上海师大联合主办的第一届大陆、香港、台湾三地语文教学圆桌会议报告会。会议通知要求市里的特级及市级骨干教师出席,我本不属通知要求参加的对象,单是冲着会议的主题,我是断然不会错过这样送到深圳来的学习机会,因为我对港台语文教学关注已达两年之久,便毫不犹豫地执意赴会,即使再苦再累也在所不措。
会议历时两天,这个周末便就在匆匆的赶路与沉静的听会中度过了。

广东省中语会与上海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一届大陆、香港、台湾三地语文教学圆桌会议报告会暨散文教学研讨会于4月25-26日在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中学举行。会议议程分为三个环节:专家报告、课堂教学展示、互动研讨。专家报告是在会前圆桌会议讨论的基础上,由来自台湾国立成功大学的许长谟、仇小屏,以及来自香港教育学院的梁敏儿、白云开四位大学教授副教授向与会代表汇报他们的研究成果,报告时间安排在两天的上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分别由深圳市教苑附中的陈继英、上海财大附中的武春梅,以及深圳南山二外的向浩和东道主松岗中学的老师执教。前两节为高中课,后两节为初中课,课堂教学安排在每天下午进行。每天上下午主题内容完成之后,是与会代表与专家或教师的互动研讨时间。
第一天上午8:30,由广东省中语会冯善亮先生主持的开幕式正式开始,时间持续半个小时。按照惯例,由东道主松岗中学罗玉平校长致开幕词。罗校长如话家常式的致词,能够给听众一些启发:他讲述了该校的教学模式,以语文教学为例,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以英语教学为例,教师如何回归学科特点的一些做法。他还介绍了自己以当年语文高考45分的功底却能辅导自己的小孩子获得广东高考语文800分(标准分)的成绩的事例,得出“语文学习要落实基础,打好扎实的基本功”的结论。接下来,由本次会议的倡导者上海师大王荣生教授说明召开会议的目的。王荣生教授去年底赴香港教育学院做访问学者,自己希望做几件事情,一是协助他们做好课题研究,开展以教学为主的一些活动,二是召开三地圆桌会议。虽说香港回归已十年之久,台湾与大陆也只一水相隔,但是,三地语文教学却相互了解不多,彼此隔膜,因此召开这样的圆桌会议,使三地教学相互沟通交流显得很有必要;选择散文教学作为本次会议的研讨主题,主要是因为散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所占的份额多,比重大,同时近年来散文教学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都非常值得研讨。香港教育学院的两位到会专家对此研究较多较透。本次会议的目的是打开散文教学的缺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教学。王教授还指出,散文是中国本土的东西,散文教学问题需要我们自己来解决。本次会议还获得福建师大孙绍振教授的大力支持,他已亲临会场,将主持第二天的专家报告。
短暂的开幕式结束了,本次会议能否解决散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值得期待。大学教授的研究与中学教师的教学能否有机结合,大学研究者能否走下神坛,理解中学课堂,切实解决中学散文教学问题,告诉教师应该教什么、怎么教,中学教师何时能够享用这些消耗了高昂研究经费的大学研究成果,并将研究成果付诸实施,等等。大学研究与中学教学的有机结合,并不是本次会议所能解决的问题,因而,期待会议的结果,享受会议的过程,大浪淘沙一般的,从专家报告和课堂教学中获得点点滴滴的启发,哪怕知道一点点关于港台教师教学的信息也将是我莫大的收获,足不出深圳,能够知港台嘛,当然应该算作本次会议的收获啦。
我且享用这无边的丰富资源好了。

台湾语文教学问题多多
专家报告于上午九点钟开始。上午由两位台湾研究者为我们报告他们的研究成果,以他们的研究与报告为窗口,我初步了解到台湾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场由台湾国立成功大学的许长谟教授主讲,标题为《论现代散文的语言风格要素——以刘黎儿、钟怡雯散文为例》。许教授从语言学的角度切入,对台湾有名散文作家刘黎儿和钟怡雯的一批作品进行分析,从风格、语体等角度来分析散文的要素,其中风格包括个人风格、时代、民族、地域等方面的特征。许教授还说到,他曾经做过两个实验:一是以传统以来的“清:浊”、“轻:重”、“刚:柔”、“雅:俗”、“文:质”、“缓:急”、“静:躁”、“素:绮”、“钝:锐”等对立风格研究;一是现代诗和现代歌词具体风格对比,从语言风格的角度寻求散文的同中之异。许教授以表格的形式展示了他所做的一些具体研究的分析数据,从中可以看到,他对散文研究深入细致与精微。
许教授的报告扣合了本次会议的主题——散文教学研讨,报告内容是他自己的研究所得,对中学课堂教学指导意义不是太大,他的讲座相当于给在校大学生们所做的理论分析课。他的这些研究如何在中学语文课程实施,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实现,仍然值得探讨。然而,许教授在报告与互动研讨中为我们提供的有关台湾国语文教学的其他信息,却相当有价值。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台湾启蒙教育与大陆略有不同。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从汉语拼音开始,而台湾至今仍沿用注音符号。每个小孩入学需要学习12周,即40-50个小时的注音符号学习。注音符号是从古字演化过来的,用它标注古音很方便,不会出现音与音之间的混淆,但是,从注音符号到国际音标再到罗马字母,这之间需要经过复杂的语音转换过程。不过,今天的台湾也开始学习汉语拼音了。
二、台湾国文教材的编写情况。与大陆类似,过去,蒋氏的文章屡屡出现在国语文教材里,现在这种情况已有改变。台湾国文教材很重视古文,以前高三古文占75%,高一、高二占55%,现在情况有所改变,古文比例差不多降低到五成,可是却引起极大的反对。
三、台湾语文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许教授说到台湾教学存在的问题,教科书越来越薄,内容越来越少,要考大学,必须上辅导班,光靠课堂上是学不到多少东西的。另外,许教授指出台湾国文教学的两大弊端:一是泛修辞化,一是窄化文学赏读。在此,许教授给我们介绍了一位在台湾享有盛名的人物、被台湾国民称为“台湾的良心”——李家同。李家同在很多文章里批评了当前台湾国语文教学存在的严重问题,例如2009年3月7日的,他在《联合报》上发表《天啊!小四考这个?可怜可怜孩子吧》的文章,该报以“你有小四国语程度吗?”为题绘制了一份图表,如左。由此可见,台湾的国语文教学并非像大陆一些研究人士所认为的那样,他们在中小学切切实实打好了深厚的国学基础,而是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通过许教授的报告,我可以课外寻找李家同的文章来读,以获得更多的关于台湾国语文教学的情况。这些信息与报告内容本身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这就是读大学读研究生时,我所获得的经验:从某篇论文的注解里获得的信息或许远比论文本身更重要。
的确,台湾的基测与指考、定考,大多以选择题为主,对用词、修辞的考查远远多于对文本理解的考查,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近两年来,我一直关注港台语文教学情况,对台湾的教材教学考试情况也略有所知,但听了许教授的报告,使我更加确信自己所知道的一鳞半爪东西还需要进一步获得更多的证实。
上午的第二场报告由台湾国立成功大学仇小屏副教授主讲,她报告的题目是《论章法的鉴赏与写作教学——以古典散文为考察对象》。仇教授在报告开始时说到,这份报告是她多年的实验研究所得,这份成果颇得教师的认同。她解释“章法”是指内容材料的逻辑关系。并且说到朱自清、徐志摩曾是两岸三地语文教材的“最大公约数”,也就是说,这两人的作品是港台大陆教材里常见的篇目。仇教授强调用章法指导写作,鉴赏作品时要分析清楚章法结构,教给写作的思路,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她以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伤仲永》等课文为例,分析课文章法结构,说明教给学生先叙后论等写作方法。同时,她还展示了自己指导学生写作的“破釜沉舟”和“歹竹出好笋”的习作。
仇教授的研究基本上建立在自己思考与反复实验的基础之上,理论性较强,但是,从她展示的学生习作来看,如果那样教学写作,尤其像大陆的高考作文指导,学生和家长一定很不满意,因为考场上学生得不到好的分数。因此,在互动研讨阶段,就有教师明确提出这样的疑问。对此,仇教授自己无法给予满意的答复,毕竟她所介绍的研究,是建立在以台湾学生(尤其是她所教的成功大学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如果把她的研究搬到大陆这样的教育环境与目标下当然就不合适了。面对仇教授的疑惑,许长谟教授站起来给予合理的解释:台湾的大学考试有两种情况,一是限制写作,一是给定范围的写作,过去不考作文,近年来才在基测和指考中测试写作水平。在台湾,尊重学生开放的写作方法,在一篇文章里,叙与论的字数多少或篇幅长短没有限制,一般不出现完整的议论文。许教授的补充,让我们了解到台湾中学乃至大学写作教学的一个侧面,其情况并非令人乐观。

“香港的中学教育是有用的”
与台湾研究者不同,香港研究者对自己所接受的中学教育比较满意。“香港的中学教育是有用的。”这是第二天上午香港教育学院梁敏儿教授的报告留给我的最深印象。
梁教授报告的题目是《教科书范文分类与文体范式》。梁教授从她对香港900篇范文进行文体分类研究讲起,2006年起开始分类,2008年完成这篇论文。按照内容,她把这些范文分成18类。梁教授以具体的课文为例,分析了各类文体的写作方法,以及教学时要处理的重点。比如《荷塘月色》一文可以设置如下教学重点:
1、景物聚焦点很小,只在荷塘;时序很短。
2、经典的意义:用白话文写作
3、积极想象的比喻多(描写性质)
4、比喻的构成层层累积,有一个固定点,这就取代了传统的情景合一的方式等。
梁教授还谈到教材的编写:课程如何编排,以致由浅入深?她把如下课文进行划分到相对应的年级里:
永州八记(中三)
天台山游记(中一)
月下打冰(中二)
看潮(中四)
荷塘月色(中五)
火烧云(中六)
从梁教授的言谈中了解到,学生时代的她是一位热爱中国语文的学生,而她对语文的喜爱则是受语文老师影响的结果。她说到两个生动的例子:第一个例子是,自己中学时代遇到了一位特别的语文老师,他教学《岳阳楼记》的方法就是背诵。第一次上课时,他很认真地背课文,第二次上来,他还是背诵,第三次讲完之后,他又把课文背诵一遍。老师的背诵感染了她。当时,一个班有三分之二的人不喜欢这个老师的教学,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喜欢,其余三分之二的学生在课外都要去补习,为了会考,而她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初中毕业之后,上了高中,还由这个老师给自己上课,这样一共听了他六年的课。第二个例子是,1981年朱光潜先生去香港大学演讲,她为了获得朱光潜先生的签名,就把他的作品通通找来,把他翻译的《拉奥孔》认真地读了一遍。她觉得当一个语文教师能够沉醉、热爱语文,就一定会感染你的学生。梁敏儿在最后的互动研讨中还告诉大家:香港的中学教育是有用的。
上午的第二场报告由香港教育学院白云开教授主讲,他报告的题目是《解读散文系列理念》。白教授的报告表明,他的研究思路与表达很清晰,研究对象很具体,学术味不是那么浓厚,听起来比较轻松。只有30个小时普通话训练的他普通话水平很有限,话语中曾出现一些骇人听闻的笑话,比如报告一开始,他就说自己的研究还没有全部完成,“希望尽快死亡”,一话既出,全场讶异。之后,才渐渐明白,他是想说“希望尽快写完”而不是“尽快死亡”。他把自己即将在台湾出版的《诗赏》念成了“思想”,把“触觉”念成了“臭脚”,等等,这些笑话倒成为严肃报告的调味剂,令人轻松一刻。
在谈到写作描述文字的时候,白教授给我们介绍了香港中学写作教学的一些范例。他说,解决写作难题,首先要解决的是思维问题,而不是语言问题,脑子有了思路,有了想法,才能够组织语言进行写作。怎么解决思维问题呢?第一步,建立脑图,即拟提纲:给学生提供要描写的景物的简单思路,让他们通过添加连接词、修饰成分等方式,扩充内容,然后把它们写成200字的文字,描写文字不在多少,要写对味。此外,白教授还分析了描写、说明、抒情和记叙的基本形态、文学描写与一般描写的区别等问题,最后他非常客观地说:“描写在不同类型文章中的作用值得研究,我在这方面的研究还不深入。”

三地语文教学的差异
两天的会议,借助于专家报告、课堂展示以及互动研讨的内容,大家对大陆、香港、台湾三地语文教学有了一个比较初略的认识,三地语文教学差异业已初显端倪:
台湾学习单较多,多媒体大量运用,角色活动多,学生的小专题报告比较多。台湾语文教学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是由教学理念与理论方法的原因所致,另一方面则是台湾特殊的社会历史原因所致。有人不赞成使用“国语”的名称,提倡改用“华语”,语言曾一度引起意识形态的紧张。据许教授所说,台湾大学中文系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来自台文(台语),国语规范势必对他们带来冲击,以前重文轻语现象比较严重,考什么,就教什么。现在,客语、原住民语都已制定其课程标准。台湾的语言政策多元化,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前程未卜,结论未定。台湾教科书为教师提供的内容和信息太少。台湾有识之士,对台岛教育颇多微辞。
香港情况则不同,香港中学教材为教师提供很丰富的内容和信息,甚至教学内容步骤都非常清晰,教师拿着教材,从中选择一些内容教学即可。香港写作教学强调思维训练,强调写作之前先构建脑图,拟定提纲,然后再组织语言,类似于西方和美国式的教学模式。香港也存在教学语言问题,中学教学语言微调也曾在港岛引起哗然,但问题远比台湾要简单得多。回归之后,香港的普通话教学影响已越来越大。香港有识之士对香港教育持较为满意的态度。
大陆的语文教学仍然很传统,以解读文本意旨为主,课堂气氛显得很凝重,课堂教学流程仍然采用师生一问一答的一维方式;教学内容与知识,没有统一的规定,教学方式方法没有统一的规范。教学研究方面,论文越写越长,却很难解决实质问题;大学研究不能超越课堂、指导教学,而是停留在对课堂教学的分析,对教学行为的指指点点上。大学研究与中学教学的密切结合,像美国教育那样,使得“学校教育基于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应该成为中国语文教育期待的美好明天。

令人意外的结尾
在第二天上午的互动研讨阶段,台湾东华大学刘汉初教授的发言和表演,给在场的听众带来意外的愉悦和启发。他说:
“课堂教学有多种方式,放射性的讲解,学生吸收的东西多,而凝聚性的讲解,学生只能跟着教学进程获得规定的知识。语文教学到底做什么?我认为,内容是主,方法是辅,教学方法不重要。……台湾的柳树都很坚强,并非弱柳。我讲落叶,什么是落叶,这就是落叶(做身势动作)……教师全身都是教具。”
得知刘汉初先生师承台湾大学叶某教授,一位老师提出请刘教授朗诵一段古诗文。刘教授站起来,略作谦虚,并非常艺术地为全场朗诵了一段导师当年讲授的周邦彦的词,赢得全场一片喝彩: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黯凝伫。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唯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事与孤鸿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官柳低金缕。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瑞龙吟(大石·春景)]
刘教授略显沙哑的嗓音,颇具磁性和魅力,低沉的语调和感情,把个中华诗词的古典美含蓄美表达得淋漓尽致,令人叫好。
本次会议虽然无法就散文教学问题进行深度探讨,没有能够指出中学散文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怎么教,但它已然成为三地研究者和语文教师相互沟通、共同关注语文教学问题的桥梁,这便是会议最大的成功。
鉴于本人的愚笨迟钝与孤陋寡闻,对本次会议的精神与核心内容的记述恐怕是挂一漏万,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如果您不幸读了此文,觉得不妥,还望批评指正。
2009年4月27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3 13:30 , Processed in 0.0921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