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十大文化事件本报记者韩晓东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12月23日 11 版)
| 12月10日,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在瑞典获颁“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1.草根诗人余秀华蹿红
1月,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余秀华”这个名字迅速占领了微信朋友圈,“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如病毒般蔓延。在那之前,2014年《诗刊》9月号即以《在打谷场上赶鸡》为主标题,重点推出了余秀华的9首诗歌作品,并配发了她的创作谈《摇摇晃晃的人间》和编辑评论文章。写了16年诗的余秀华,终被国家级文学刊物所识。2014年年底,余秀华登上去北京的列车,参加了由诗刊社和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主办的余秀华等5位“最低层的人”的诗歌朗诵会,诗刊社特为此次朗诵会出版《诗刊》(号外),刊发她的诗歌作品20首。此后不久《人民日报》以《诗里诗外余秀华》为题,刊发了记者专访余秀华的文章。
一切的爆发,源自于网络及微信的高爆刷屏。有人说这是诗歌的胜利,但其首先是传播的胜利。“脑瘫”“农村妇女”“怪才”“中国的艾米丽·迪金森”……总之,诗人的不幸身世与其诗句直击人心的冲击力形成强烈的反差,为那尚显料峭的日子带来了一场属于诗歌的春天。
一拨拨媒体记者向余秀华飞去,一圈圈水纹由横店扩散。出版社以创纪录的速度编排和抢印她的诗集,歌手们开始传唱她的作品,还有导演和编剧亲自上门找她谈,想将她的故事拍成电影。她玩笑式地抱怨:“记者来了,兔子死了。”她说“反正就是一阵风,刮过去就走了,不用多久,我就会回归到以前的状态”,但是毫无疑问,她的生命在那几天与过去的38年做出截然的告别。在那之前,她独自写下2000多首诗,在那之后,她的诗被两千、两万、两百万、两千万的人读到。
2.方方批文坛“跑奖”“跑职称”获赞
4月18日凌晨,湖北省作协主席、作家方方在其个人微博上发出一份长达6000字的质疑书,分上下两篇质疑“T诗人”在湖北省作协职称晋升过程中涉嫌违规操作,并质疑其用送钱或借钱的方式,向湖北省作协直管领导“行贿”。根据方方透露的线索,被推定为“T诗人”的湖北省作协文学院副院长田禾随即回应并予反击,4月22日,湖北省人社厅表示湖北省委相关部门正在抓紧调查。7月中旬,湖北省纪委就调查及处理结果在湖北作协内部低调通报,“撤销田禾正高二级职称和省作协文学院副院长职务,并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这不是方方第一次在网上实名“自曝家丑”。2014年5月,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参评作品目录正对外公示,方方通过微博不点名指称湖北省作协向中国作协推荐的柳忠秧“到处活动”“搞定所有评委”,评价柳诗“写得很差”。柳忠秧认为方方涉嫌造谣、诽谤,对其名誉造成了损毁,遂对方方提起民事诉讼。“方柳名誉权”案延连至今年,11月4日,广州市越秀区法院一审认为方方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柳忠秧“把所有评委搞定”,裁定方方败诉。方方表示不服,回以“上诉毫无疑问,道歉绝无可能”。11月7日,方方再发表微博长文《我为什么坚持要批评柳忠秧》,内称“我公开批评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是我作为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应尽之责”,“我的微博没有一句诽谤,也没有一句不实之词。对于湖北文坛,这也是我所应该发出的声音”。舆论普遍认为方方“虽败犹荣”。
3.北大清华四川招生组微博上“掐架”
6月28日,一年一度的高考招生季,北大、清华两大名校的四川招生组在微博上互相指责,称对方进行欺骗、花钱买考生等不正当行为。随着事态发展,围观网友越来越多,当事两校也先后对此进行回应,北大方面表示,坚决反对个别招生人员在招生中的不文明行为,希望此类事件不再出现,望每个孩子都能进入适合自己的大学。清华回应,已重申招生相关纪律,要求有关人员删除微博,希望各招生组继续做好咨询工作,充分了解考生意向,服务好考生和家长。随后双方均删掉互相攻击的微博。教育部新闻办官微3天后发文称,教育部已要求相关高校遵守招生工作纪律,切实维护招生工作秩序。但事件引发的热议却并未停息。
高校生源战由来已久,本轮事件不过是集中代表罢了。名校对高分考生的“掐尖收割”年年都会引来关注,近来其竞争则呈现出越来越低劣化的倾向,专车接送、许以“重奖”、上演“全武行”……甚至导致出现了学生家长“双向选择”、待价而沽的现象。有谓学校录取分数线高低是社会对高校评价一项重要标准的,但这显然不是那层最根本的原因。今年2月份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做好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明确了“26条禁令”,其中包括高校“不得在录取工作结束前以各种方式向考生违规承诺录取或以签订预录取协议、新生高额奖学金、入学后重新选择专业等方式恶性抢夺生源”。在现实中,政策的推进却似乎未见成效。当然了,一些世界知名的大学也会因抢夺生源各施神通,不过他们除了拿钱“砸”学生外,常会用一些鲜活有趣富创意的动作来吸引目光,这一点好像在国内也慢慢普及开了。
4.多篇中国学者论文因造假遭国际期刊撤回
8月18日,德国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宣布,由于内部调查显示论文的同行评议报告存在造假问题,决定撤回旗下10本学术周刊上发表的64篇科研论文。从公布的资料看,涉事论文的作者绝大多数来自中国,包括上海、北京、山东等地的研究人员,主要来自高校。这并非该集团首次因造假问题大规模撤回论文。该集团旗下主要发表生物医学类论文的BMC出版社在今年早些时候就宣布,由于“同行评议过程受到不正当影响以及存在问题”,决定撤回43篇学术文章。这两次论文撤回事件牵涉的作者都主要来自中国。
施普林格出版集团的声明称:有些“行为”似乎是机构所为,这些机构向母语为非英语的论文作者提供文字修改润色和论文提交方面的服务,伪造同行评议报告,以此“骗”过编辑的眼睛,确保提交者的论文能够被发表。施普林格集团执行副总裁威廉·柯蒂斯表示,他们并不认为这是中国独有的问题,通过各种方式伪造同行评议的现象影响着全球学术界。这次撤回的64篇论文中虽然不少作者是中国研究人员,不过这个数量相比于他们去年收到来自中国的论文总数来说是一个小的部分(0.05%)。另据专门追踪学术论文质量的“撤稿观察”网站发布的统计数据,过去3年里,因同行评议造假行为遭撤的论文数量占到该网站记录的全部遭撤论文总数的15%。利益驱动下,一度被学术界视为衡量论文质量重要标准的同行评议机制,近来已成为学术造假的一个“痛点”,而这也仅仅是学术界众多造假问题之一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假作真时真亦假,冤业随身,是终须还账的。
5.刘慈欣凭《三体》斩获雨果奖
8月23日,第73届雨果奖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正式揭晓。中国作家刘慈欣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获最佳长篇故事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也是中文作品和中国作家第一次在国际科幻作品大奖中获得奖项。
雨果奖的设立不是为了纪念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而是为了纪念来自卢森堡的现代科幻小说奠基人雨果·根斯巴克。它是1953年世界科幻大会(费城)上决定设立的,根据爱好者的投票而授予的美国科幻小说奖。本奖无奖金,是纯粹的荣誉奖,但获雨果奖的作家及其作品构成了世界科幻艺术金字塔的塔尖。刘慈欣获奖还经历了不小的波折,因为雨果奖的评奖机制存在漏洞,即评选完全由粉丝评出,本已获提名的《三体》,因为刷票联盟的疯狂刷票而遭剔除。此举引发公愤,《三体》好事多磨,在本届雨果奖评选中两进两出,所幸终成正果。
尽管此前已经有很高的知名度了,但刘慈欣接下来炙手可热的程度令平日不太关注科幻的人咋舌不已。在山西太原举办的第二十五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刘慈欣成了最轰动的嘉宾,几家邀他做活动的组织方甚至差点为抢转场时间而起肢体冲突。9月号的《科幻世界》封面上用这样一句评语描述他:“宇宙送给我们一个刘慈欣,刘慈欣送给我们无数宇宙。”中国大陆科幻创作奖项中的最高奖项——银河奖也把本年度的“科幻功勋奖”颁给他,颁奖词努力突出他对中国科幻走向世界的推动:“他用一部经典让西方世界领略到中国幻想的强悍,让中西方科幻交流从此由单向变成了平等的双向。”不过刘慈欣本人显然更清醒些。
6.故宫建院90周年特展人气爆棚
今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一批重量级文物特展相继亮相。9月8日,《石渠宝笈特展》因展出了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珍品而火爆异常,随之开展的《普天同庆,清代万寿盛典展》《寿康宫原状陈列展》和《清淡含蓄,故宫博物院汝窑瓷器展》等特展,也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甚至出现了一票难求和高峰期排队六小时进殿的局面。
一场专业性很强的书画展最终变成了一场群众性嘉年华,其影响和意义值得深入思考。90周年是一个因素,重量级展品难得一见是另一个因素,但《清明上河图》并不是首次展览,早在10年前的故宫博物院纪念建院80周年的时候就曾全景式展出过,不过当时并未出现今天这样万人争睹的热闹景象。从中可看到经济快速发展之下人们精神需求随之增长的对应关系。有家底可亮,有真东西,才是根本。东晋顾恺之的《列女图》、东晋王珣的《伯远帖》、隋展子虔的《遊春图》、唐冯承素摹《兰亭帖》、宋徽宗赵佶的《听琴图》等,哪一件不是家喻户晓的稀世珍宝。此展一出,“要看宝贝,去台北故宫;要看建筑,去北京故宫”之说可休矣。
值得称道的是,为了满足更多观众参观的需求,故宫官网特意推出“石渠宝笈特展”线上版,观众坐在电脑前就可以“走”进武英殿,通过视角调整和缩放操作,既看得到展品全貌,也能看清细节。故宫系列特展与这些新技术手段的结合,为满足人们的高端文化需求提供了平台,更多人在鉴赏文物的同时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也可以反思历史,增强对国家历史、文明的了解。
7、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0月5日,作为2015年诺贝尔颁奖季第一个颁发的奖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名单揭晓,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成为首位获得诺奖科学类奖项的中国人,也成为该奖项历史上第12位获得殊荣的女性。
屠呦呦是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第一发明人。她领导科研组继承发扬中国医药学遗产,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入手,收集二千多种方药,归纳编纂成《抗疟方药集》,又从中选出200多方药,以现代科学组织筛选,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发现对鼠疟、猴疟均具有100%的抗疟作用的青蒿素。经全国协作,验证病例达二千多,确证为“高效、速效、低毒”的抗疟新药,特别对抗氯喹恶性疟有特效。其后,她继续深入研究,又首先发现双氢青蒿素,研制青蒿素类和吖啶类抗疟药组成的“复方双氢青蒿素”,扩展药效至免疫领域。青蒿素的发现不仅找到了一个抗疟新药,而且为寻找抗疟药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由此带动国际抗疟领域工作的新进展,也促使世界上很多国家对青蒿素展开进一步的研究,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对大多数的中国人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惊喜。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一幕仿佛仍近在眼前,中国又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方面获得突破。舆论围绕青蒿素发明权归属之争和屠呦呦“三无”科学家身份乃至中医药是否迎来春天展开了一轮又一轮讨论,清醒的声音和有据的论证逐渐夺取了主动。
12月10日,屠呦呦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获颁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8.《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发布
10月14日,时隔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所作的重要讲话全文公开发表。习近平在讲话中深刻阐述了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地位作用和重大使命,创造性地回答了事关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文艺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新华社解读这篇重要讲话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讲话公开发表为广大党员、干部和文艺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提供了基本文献。
10月19日,新华社发布《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意见》分为6部分25条,包括:做好文艺工作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建设德艺双馨的文艺队伍;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意见》指出,当前我国文艺创作生产活跃,内容形式丰富,风格手法多样,涌现了一大批人民喜爱的优秀作品,呈现出百花竞放、蓬勃发展的生动景象。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意见》要求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繁荣群众文艺;建立经得起人民检验的评价标准。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聚焦中国梦的时代主题,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9.高校反腐频出大招
11月24日,教育部网站公布,经教育部党组研究决定,对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陈文申、校长苏志武等8名党员领导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进行通报,按照程序分别给予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这起“连锅端式”的严重窝案处分轰动一时,但却非孤例。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仅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的涉高校违纪违法案件就达36起,至少52名高校领导被通报(2014年这个数字是39),其中25人位居高校党政“一把手”,10人被“双开”。
1月5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集中公布了3所高校领导违纪案,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原院长郑孝雍等3人被调查、贵州黔西南州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姜紫勤被调查、重庆水电学院原党委书记曾维宽被开除党籍。整个一月间,包括上述5人在内的9名高校领导被查处,拉开了2015高校反腐的序幕。
三四月间,西安理工大学校长刘丁、党委书记周孝德等被处分,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原党委书记严文清和济宁医学院党委书记侯端敏被“双开”。5月四川大学原副校长安小予、新疆医科大学原党委书记李斌等5批高校领导被查。6月至10月,贵州凯里学院院长吴军、河南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刘金海、新疆医科大学原党委书记李斌等多名高校领导接受调查或被处分。
12月1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对近期查处的中央音乐学院、北京邮电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3所部属高校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等典型案件进行通报。12月7日,中南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胡铁辉被“双开”。
高校领域的反腐败斗争仍任重道远。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公开征求意见
12月9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此举表明该法已被正式列入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实施类立法项目,有望在明年或稍晚些时候出台。这是我国相关各界共同努力了十几年的结果。
1848年美国马萨诸塞州议会通过在波士顿市建立公共图书馆的法案是世界上第一部公共图书馆法。1850年英国议会通过《公共图书馆法》,这是世界第一部全国性公共图书馆法。其后日本(1899)、前苏联(1920)、丹麦(1920)、芬兰(1928)、挪威(1935)、匈牙利(1956)、伊朗(1964)、波兰(1968)、民主德国(1968)、保加利亚(1970)等多个国家相继设立公共图书馆法,用以保证、监督和规范本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49年就发布了公共图书馆宣言,称“公共图书馆是传播教育、文化和信息的一支有生力量,是促使人们寻找和平和精神幸福的基本资源”,建议各国和各地政府支持并积极参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新中国成立后,有关部门多次颁布关于图书馆事业的行政法规,但一部独立的图书馆法则始终阙如。
本次发布的意见稿主要把握了以下几点: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各方参与,明确政府是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的主体,同时鼓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及高等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等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公共图书馆事业。二是坚持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动建立覆盖城乡、便捷实用的公共图书馆网络,明确公共图书馆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和运行管理的基本要求。三是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读者,规定公共图书馆基本服务免费,推动公共图书馆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其中公共图书馆有望以捐赠人姓名命名一项引起了关注与争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