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小妮:读书往事和始终的疑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1 17:23: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小妮,吉林省长春市人,诗人、作家。1985年起居深圳。曾插队。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出版有小说《人鸟低飞》《1966年》、随笔《上课记》《随手》、诗集《我的纸里包着我的火》《有什么在我心里一过》等。曾任职于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网络的便利,让平时外出买书的机会减少很多。
今年去书店不超过十次,发现新书真多,铺天盖地。进去书店后,脑子里第一时间冒出来的想法是,究竟有没有这么多的话必须要说?相信身前身后这些印满字的纸多在传达真实和美好吧,可每天发生在身边的现实为什么这么不堪?
曾经我们这代人不能正常读书,一个城市只有几家书店,最特殊的几年里,书店只有马恩列斯毛泽东和鲁迅这六个人的书,除此之外,任何一本书都可能被定性为反动书籍,留在身边就可能大祸临头。上世纪80年代,忽然开放,各种各样的书涌出来。我的大学同学为买一本刚出版的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曾经提前一夜去排队。
仓促恢复招生的大学,校图书馆还不能完全放开自由借书,左拉的《萌芽》,我问了几次都借不出来,搞得不知道这是一本多禁忌多出格的书。每次跑图书馆,都尽量借最多的书,从那时候养成了一目十行快速翻书的习惯,用最短的时间找到合口味的,留下认真看,其他的快速还掉。认真看过的书里,有法国新小说派作家罗伯·格里耶的《窥视者》,后面会讲到它。
一个有阅读习惯的人大约能读到三种书:一次性读过的,可以反复再读的,产生至深影响的。
第一种最常见,符合这标准的好书也不少,如果让我列出最近十年里的这类书单,我几乎都选择非虚构。能和现实相配的虚构作品始终没有出现,没有见到有《1984》的穿透力,如果说匮乏和亏欠就太客气了,眼见着虚构的无力和闪避,现实里是目不暇接的惊悚,作家简直“弱爆了”。
说说后两种书。
持久的影响力可遇不可求
做了老师的近来十年里,除了自己读书,给学生和媒体都推荐过一些阅读书目,其中《夹边沟纪事》、《巨流河》、《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都曾经写过书评。
它们每一本都是不能替代的,以独有的风格讲述过往,用涓涓细流去饱满充实历史,填补着本以为难以填补的空白和缺损,每一本都在告诉读者没有“盖棺定论”。
平时接触的历史多在给出结论,缺的正是纯粹个人的,有血肉的,能被感知到的历史细部。因此这些书会越来越珍贵,它留存的是最普通又最真切的感受,可能帮助后人在枯燥的大历史中找回只属于私人的喜怒哀乐。
这几本书能被出版也各有故事,《夹边沟纪事》一直以小说的名义面世,齐邦媛八十多岁高龄才完成《巨流河》,据她身边的人说,书中细节全凭记忆,没有日记之类参考。而《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的手绘插图和手稿曾经找不到了,作者丁午去世后,家人整理遗物时才被发现。是这些可遇不可求的记录,顽强地以个人角度去还原和追究着历史,不准许它被随意地概念化地蒙蔽遮掩过去。
相近的书还有《道格拉斯自述》,好像只出了一个版本,没有加印再版过。
上世纪80年代末,在一家就要歇业的书店角落,找到这很薄的小册子,作者弗烈德里克·道格拉斯是一位出生在南方的美国黑奴,这是他在1845年出版的一本自述,三联出版社1988年出版。在读到它之前,我不知道谁是道格拉斯,虽然听说过美国早年的蓄奴制度,听说过南北战争和黑人民权运动,但都仅限于空泛的历史结论。
《道格拉斯自诉》详细记录了作者自从有了记忆开始的困苦童年,他的母亲在他七岁时候死去,他只知道母亲是黑奴,不知道父亲是谁,有传闻说他的父亲就是他的主人,但是他只知道自己是个肤色没有那么黑的黑奴。童年时候,只要看见主人走近,他就被吓得禁不住全身颤抖。因为怕挨打,他听信了另一个黑奴的劝说,随身总带着一把草——他居然真以为在身体的右侧带上草,就不会挨鞭子。
成年以后的道格拉斯靠自学,逐渐能够读懂报纸,正是识字和阅读给他打开了通向自由的世界,他开始策划逃到北方。在成功到达北方,获得自由人身份以后,道格拉斯开始公开演讲自己的经历,并出版了这本自述。南北战争期间,他向林肯呼吁成立黑人师团,把自己的两个儿子送去参战。后来他出任美国总统的黑人问题顾问期间,政府通过了修正的宪法条款,黑人得到了普选权,再后来他出任美国驻海地公使。道格拉斯离世后,被称为“美国民权运动之父”。
现在很多人言必提美国,立场常常很对立:或者美国太强大,美国是天堂;或者美国是死敌,美国惹起所有祸端,是国际警察。这个被简单化了的美国后面,站着各种各样的人,虽然美国的历史不悠久,也足以经历无数残酷的历史事件。静下心读读这本170年前出版的书,了解另一块土地上的社会变迁,看看离我们并不远的人类曾经的不平等,还有与不公平必然伴随的对抗勇敢和宽容,所有这些,都是在非常个人又非常感性的隐忍中默默无声地发生,而《道格拉斯自诉》把它们记录下来,以一个黑奴艰难奔向自由的历程,告诉人们持续不断的对抗命运和推动变革的个人力量。
启示和颠覆
先说件题外的事。
“文革”把我的小学六年搞得支离破碎,1966年只读到四年级,然后就不上学了,坐在操场上批斗老师校长,紧接着一年多不用去学校,满街的少年,有时候真是成群结队的,迎着枪林弹雨疯跑的少年。后来“复课闹革命”了,大家重新回到学校,谁看着谁都挺陌生,我们的老师原来梳大辫子,剪成短发了,经过1966年,辫子当然留不住。
老师姓侯,重新上学后她布置一篇作文,赞颂当时一个英雄,名叫门合的军人。作文交上去,她来讲评,她读了两篇好作文,从写到读,都是好高的调门,都是过度抒情,开头都用当时最流行的句式,或者是“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或者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可我反感这种开头,听侯老师激动地读范文,好像忽然明白了,她一直批评的作文空洞,正是她读的这种,没有真话,缺少细节,一堆套话填内容,这不是空洞,还有什么是。
我想一个写作者,重要的是守持好自己的感受,不随从,不被这个那个风潮所影响限制和束缚。
过去有人问过,什么书对我有影响,我认真想过,没想出来。就在前几天,忽然记起大学时候读过一本《窥视者》,大概在1980年前后。
罗伯·格里耶的这本小册子,是在吉林大学图书馆偶然看到,是“内部发行”,但是借出来了,也许不见到“内部发行”,反而不会注意它。平时总是尽量多借书,速看速还,这一本留下来仔细看了,不知道罗伯·格里耶是谁,应该说,那几年里中外作家多得像忽然划过眼前的一阵流星雨,不知道又应该知道的太多了,卡尔维诺、马尔克斯都在那时候被翻译过来,几乎每本书的作者都是新认识。
我的阅读正是在懵懵懂懂囫囵吞枣中真正开始,在读书过程中快速寻找和确认自己口味的。
《窥视者》打开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在我的记忆残留里,它人物模糊,细碎,恍惚,无所踪,构造了一个零度情感的世界,这是我读到的第一本不拿讲故事当目的的小说。
《窥视者》看过还回图书馆后,再没特别留意过它,我的书架上一直没这本书。直到准备写现在这篇读书的文字,才想找它。去网上搜索,发现它出过几次新版本,已经有几代读者了。从网上找到了当初我读的老版本,1979年8月上海译文出版社,有标注“内部发行”,书原价0.64元,赶紧买了。快递员送来的这本书,封面似乎有印象,读了十几页,却跟完全没读过一样,但同时又有某种非常具象的印迹潜在地在记忆里停留过,一种意念,不只脱离了故事人物,也脱离了《窥视者》这本书本身,没有痕迹的,抽象的,纯客观的,或者是一种回到生活原本的反故事的本能被唤起。
现在仔细回想,它可能超出了一本书的情节,被忘得一干二净中,衍生出了和书本身没必然关系的新东西。也许它启示了应和了我对我以外世界的认识,一种正中下怀的感觉,从一个外在的角度帮助我印证内心:曾经大喇叭里面整天喧嚷的东西都不真实,真实果然是有另外的样子。
三十多年过去,眼见着现实里太多的无序,细碎,隔绝,纷乱又冷漠,事物多缝隙,没有什么能预知,这些感受总离我很近,也无意识中离印象早已模糊的《窥视者》很近。
所谓的正确阅读,怕是从来就没有的。恐怕只有好的阅读,它会不断地的启示和塑造,让我们从全新的角度另眼看世界,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才是阅读的目的吧。
当然,所有有质量的阅读日益累积,都可能增加着心里的疑惑:究竟有没有这么多的话必须对人说?这么多的书,身边现实为什么总是这么不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07:05 , Processed in 0.05756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