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司徒雷登做校长提倡学术自由 老师可宣扬共产主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11 16:08: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司徒雷登做校长提倡学术自由 老师可宣扬共产主义
司徒雷登 资料图
本文由凤凰网历史频道专栏作者金满楼赐稿 原题为:你所不知道的司徒雷登
中学教科书里的文章《别了,司徒雷登》,让一个美国人在中国家喻户晓,这就是燕京大学的创始人、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可惜的是,司徒雷登获得的并不是好名声,因为毛泽东在这篇著名的文章中用嬉笑怒骂的笔法对他进行了极为辛辣的讽刺和嘲弄,并让这位知名的“外国坏人”深深的留在了中国人的脑海之中。一篇文章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名声,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司徒雷登有点冤,因为他之前做过什么、又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这却是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并不了解的。
司徒雷登的祖先来自爱尔兰的斯图尔特家族,后因为宗教迫害而来到美洲大陆,他的祖父是林肯夫人的表兄,父亲约翰.林顿则在美国南北战争之后来到中国传教,不久便长住在杭州。1876年后,这位美国传教士在杭州生下了四个儿子,长子即司徒雷登。司徒雷登的全名叫约翰.雷登.斯图尔特,中国人以“司徒”代替了他的姓“斯图尔特”,而直接将他的名合起来称之为“司徒雷登”,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
司徒雷登的母亲1874年来华,她是一个热心于教育的女性,曾在杭州创办了一所女子学校并自任校长多年。小时候,司徒雷登兄弟的启蒙教育全由母亲承担,直到1887年,十一岁的司徒雷登才和弟弟们随父母返回美国,并在那里接受了中学和大学教育。
小时候的司徒雷登极喜欢中国的饭菜、糖果和水果,他对美丽的杭州及过年、社戏、观灯等中国民俗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他们父母是外国传教士,尽管有几个经过精心挑选的中国小朋友和他们玩耍,但司徒雷登兄弟大部分时间都是呆在自己家的庭院或者他们居住的“耶稣弄”(当地人对外国传教士居住地的称呼)。
从司徒雷登回忆录中的描述来看,他在中国的童年生活是快乐的,但当他被寄送到姨母家并在当地上学后,司徒雷登发现自己是本地学童里对现代知识最无知的一个,许多在美国司空见惯的东西,他却从来没有见过。由于长期习惯于与父母及他们的同事说话,初回美国的司徒雷登说起话来和大人一样古板,对当时美国孩子的语言、习惯、爱好与兴趣等无知到几乎难以置信的地步。由此,司徒雷登经常被同学们嘲弄为“不会说英语的土八怪”,他姨母家的一些朋友来拜访时也常打趣他们兄弟:“看哪,他们看上去多像中国人啊,是吧?”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段经历给了年少的司徒雷登带来了很大的困惑,以至于他开始怀疑自己父母所从事的职业。但是,他的姨母却认为他父母远在异国他乡传播福音是一桩极为神圣的事业,因而对司徒雷登的要求远比自己的孩子要严格得多。因为他的父母是传教士,司徒雷登甚至被禁止参加舞会和上剧院看戏,而他们的表兄妹却可以尽情享受这种惯常的社交活动。
直到十六岁后,司徒雷登被送到弗吉尼亚大学的附属中学,才算摆脱了这段不愉快的经历。在这里,司徒雷登才算是变成了一个正常的“美国孩子”,并在后来接受了文学及神学的教育,但之前的经历仍旧给了他很大的困扰:是从事祖传的牧师职业,还是去做自己喜欢的教书或研究工作?司徒雷登依稀记得,他小时候随同父亲上街布道,但中国人似乎对此毫无兴趣甚至反被那些人嘲弄。司徒雷登的弟弟沃伦倒没有他这种烦恼,因为他一直跟随在父母身边并在中国的学堂上学,因而他掌握了相当多的中国口头语和书面语言,几乎就是一个天生的传教士。
直到1904年,28岁的司徒雷登才与新婚的妻子艾琳一同回到阔别了整整17年的中国,他的第一站仍旧是他的出生地杭州。最初,司徒雷登在父亲的教区中布道,不久又应邀前往南京的金陵神学院任教达十年之久。正当司徒雷登一心沉湎于自己所喜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之中时,一份突如其来的邀请信改变了他的命运。
民国后,美国的在华布道团认为在北方应该有一所“与教会事业相称的大学”,于是决定将分属于两个教派的神学院(即汇文大学及协和大学)加以合并,但由于教派间的矛盾与分歧过大,合并工作一直不顺利。直到1918年,双方决定邀请一个局外之人来担任新学院的校长,这事才算有了点眉目。
司徒雷登是当时选定的最合适人选,因为他年富力强,熟悉教育,而且有其他人难以比拟的中国经历;最重要的是,司徒雷登不属于任何一派,因而能够被各方接受。但是,之后的合并事宜仍旧困难重重,首先在新的校名上,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他们都宣称必须使用自己的原校名,否则将不予承认。司徒雷登在回忆录中说:“汇文大学的毕业生代表团对我说,不管联合大学取个什么英文名字,如果它的中文名字不继续叫汇文,他们就不承认是他们的母校。另一方的代表团恐怕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他们会同意除'汇文'之外的任何名字,但万一决定采用'汇文'这个名字的话,他们会戏剧性的将他们的毕业文凭堆放在通州的校园中付之一炬,以象征其母校的毁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14:43 , Processed in 0.06446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