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听风龙年行”
——香港修学营活动系列
孙明霞
2.走进刘永生中学
2月3日
刘永生中学是我们的友好学校,也是我们此行的主要访问学校。28名学生和刘永生中学的学生结对,将跟随结对的同学一同听课学习一天,并跟随去香港同学家中做客,访问香港家庭。
在我们第一天到达香港之后,稍事休息,四点整就在庄先生的带领下前往刘永生中学参加学校安排的欢迎仪式。
距离很近,步行也就十几分钟就到了。校门口并不如大陆的很多学校那样有宽敞气派的校门,而是比较狭小、拥挤,但很干净、整洁,若干学生分列校门口左右,在我们师生进校时给予热情的掌声和欢迎,并举行了一个隆重的欢迎仪式。见到了熟悉的黄佩雯老师,见到了真诚友好的郑校长和黄副校长。虽然郑校长的汉语说得有些艰难,但他那份真诚和热情让我们感动不已。还有特让我感动的是,刘永生中学的学生那么用心的准备了歌曲——把《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改编了歌词,变成了对我们学生的欢迎词,用情的歌唱。还把过去两校友好交流的图片进行了回放,介绍了他们到大陆我校访问时的美好记忆和收获。
相比他们的学生来说,我们的学生比较羞涩一些,起来唱歌很不好意思,总算是勇敢的唱了,刘永生的学生就给予非常热烈的喝彩。学生很快就和结对的学生熟悉并成为好朋友,看到他们亲密无间的交流,似乎是早就熟知的朋友。晚上的烧烤晚宴更是让我们这些孩子打开眼界、不亦乐乎了——操场的边上,是固定的一些烧烤炉,刘永生中学的学生提早就做好了准备,烧好了木炭,购买好了要烧烤的肉片、琵琶虾、小鱼、火腿等,还有地瓜、玉米等烧烤内容,等我们的学生到了之后,烧烤晚宴就正式开始了。刚开始,刘永生中学的学生教给我们的学生如何烧烤,看到我们的学生学会了如何插上肉、肠等,他们才开始进食。天一点点暗了下来,但烧烤晚宴的现场却热闹非凡,烤肉烤鱼的香味,两地师生的欢声笑语洋溢在刘永生中学的操场。很多学生说,这是第一次这样吃烧烤,感觉好极了。而还不等全部吃完,有的学生吃饱了就开始了操场上的运动——打篮球。
突然想,要是我们的学校操场边上也放置这样一些烧烤炉是完全可以的。但有了炉子,全校一起来肯定不行,那谁可以来烧烤,还是难办,尤其是我们学生那么多,别少全校,就连一个年级想搞这样的活动也是不可能的。除非,偶尔举办,把此活动当做对某些受奖励学生的奖励方式,倒是可行。问问刘永生中学的老师,他们也说,并不是随便就会举行烧烤晚宴的,而是一些特别重要的活动会搞,如这次晚间的欢迎晚宴,还有日常偶尔开家长会的时候会举行小型烧烤晚会……
次日,学生跟着刘永生中学的学生当了一天香港学生,体验香港学生的学习、生活,并随同结对同学去香港同学家中做客,我们几个带队老师也有机会走进课堂听课,体验香港课堂的特点。
我听了一堂家政课和物理课。虽然老师都是用粤语上课,但基本流程是可以看懂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积极和守秩序给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那堂家政课。家政课的内容是做小蛋糕。走进教室时,老师还没到,学生已经戴好围裙在做准备了。我数了数,一共19个学生,大概是六七年级的样子。上课的是一位年轻漂亮干练的女老师,先是老师示范讲述做蛋糕的过程,如何添加面粉鸡蛋等材料,如何搅成糊状放入蛋糕盒里……学生围坐在台前看老师示范。示范结束后,学生按小组行动。让我特别感动的是,六七个同学在取材料的时候秩序井然的排着队!尽管每个学生都希望尽快拿到材料开始做,但没有出现大陆学生常常出现的“蜂拥而上”的局面!后面的学生看着前面的同学取面粉、糖等,后面的同学拿着器具在等候,直到几个同学陆续完成。想到我曾带领学生到实验室做实验,想到开展的实践活动,没等老师讲完要求学生就迫不及待,等老师一发出“开始操作”的指令,学生会如百米赛跑一样冲到讲台取实验材料,人一多就拥挤。而香港学生课堂排队取材料,绝不是因为有老师听课才有的行为,而是那么自然,一看就知道是训练有素,是已经内化的学生素质!后来在一些活动中也发现,香港学生的规则意识非常强,无论做什么都会排队进行,不会出现插队和蜂拥而上的情形。相比之下,我们的文明习惯还差的太远。
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我抓住授课老师短暂空闲的时间询问了她几个问题:“一个班只有这19个学生吗?”不是,一个班有几十个(大概是四五十吧),家政课的时候,因为学生的选择不同,会分别到不同的教室上课。也就是说,家政课时,同一班的学生会根据选择到相关的教室上课。“眼看着一节课是完不成蛋糕的,怎么办?”这不用担心,我们是两节课连上,学生接着做,到下节课结束的时候,蛋糕肯定能烤熟,并和大家分享。“看到学生手中的讲义中似乎有七八个专题,是多长时间完成?”一个学期。每个学期大概要上七八次课,每次两课时,按专题上(这些专题是他们老师自己编制的,也就相当于我们的校本课程吧)。“还有一个老师一直在忙着整理教室中的各种工具、材料,给学生提供帮助,那是助教吗?”不是。交流知道,那是相当于我们大陆学校的实验员,他会在课前做好一切准备,课堂中始终在整理,为学生提供服务。
我想到,一个班上家政课时要分成几组去不同的教室上课,那学校必然要配备若干的学科教室才行。相比来说,香港的学校面积小的很,随便站在某处转个圈就能看到整个学校的建筑和设施,但却拥有满足各类教学用的教室,除了羡慕还是羡慕。而这样的课堂,学生有机会亲自动手制作,学会生活的技能,这对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事。
还有一些让我新奇和感动的事:每层教学楼的走廊上,都有凹进墙壁的小型洗手盆,这对于学生老师随时洗手提供了方便,非常人性化的设计,也不占用多大地方。全校六七十位教师都在一个大办公室内办公,除了上课的老师,剩下的老师就在自己相对独立的空间看书备课,互不干扰。而学生是不允许进入老师办公室的!想到我们的办公室一到下课就人满为患的镜头,感慨不已。那学生需要找老师怎么办?不用担心,办公室门口有话筒,办公室内有小喇叭,假如学生需要找某个老师,可以在办公室外对着话筒说明需要找哪位老师。那老师和学生谈话怎么办?这也不用担心,有专门的谈心屋(他们当然不叫谈心屋),老师可以把学生带到那里去交流,解决学生遇到的学习问题或心理问题。
想到我校过去曾发生过老师丢东西的现象,真的不知道是外来干零工的打工者拿走了还是学生顺手牵羊了。我想,不允许学生进入老师办公室,不仅仅是对老师的人性关怀,也是对学生的尊重。尤其是学生犯了错误或遇到心理问题需要跟老师沟通交流时,不是在众多老师面前挨批,而是单独跟老师交流,这也是对学生的尊重。而这样的设计,并不会花费太多,也无需多现代化的设施。
其实,刘永生中学留给我的印象还有很多,给我的感动也很多。郑校长的热情周到,黄副校长的真诚与细心,黄欣雯老师的精心组织与安排,还有很多没记住名字的老师,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刘永生中学的学生也都那么热情好客、文明礼貌,让我难忘。还有校园的干净整洁、精致实用的图书馆、教室外校长签名颁发的证书,以及校园中的名言警句,都让我感动、难忘。虽然我们和香港在文化、习惯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学校的管理、教育的最终目的一定是相通的。我们所看到的刘永生中学的一切,正是我们需要学习和借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