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何必一定要“最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7 15:13: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何必一定要“最好”?
沈丽新


孩子做个“好”学生,教师打造一个“好”班级,校长创建一所“好”学校……这是多么美好并可以付诸实践的愿景!然而,当所有的学生、所有的班级、所有的学校都试图或者被要求去成为一个“最好”的学生、打造一个“最好”的班级、创建一所“最好”的学校之后呢?

那些“最好的”学生、班级、学校背后,是多少个孩子的童年幸福的流逝,是多少家庭与教师的万般艰辛,是多少校长们不能承受的痛!

“好”还不够么?“最好”有那么重要么?

在教育水平“最好的”地区、“最好的”学校、“最好的”班级,那些孩子个个都是“最好的”学生了么?——这些孩子是不是“最幸福”的学生呢?



“最好的”教育在哪里?“最好的”学校在哪里?

我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读小学、中学时候,正值80年代。看着现在的学生,不能不让人思考:那个时候的教育和现在相比,哪个“更好”?

上世纪80年代的学校里,并不要求每个教师所执教的班级都是“最好的”。班上的孩子们,大致分为三批:爱学习且学习成绩好的,不怎么爱学习且学习成绩一般的,不爱学习且学习成绩极糟糕的。这三批学生,在班级里一直相安无事。第一批孩子不用老师特别关注,他们一贯好学、自律,考高中、读大学,毕业后成为国家的精英或者很多行业的骨干。第二批孩子,基本不给老师增加烦恼,该写的作业从不拖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之后,或者读个职业高中,或者直接工作,成为自给自足的普通劳动者,他们的人生幸福指数也未必会低。第三批孩子,不肯写作业的居多,老师也基本不强求,只要他们在课堂上保持安静即可。这些孩子一半是天性文化学习能力弱,一半是爱淘气、会折腾。他们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前者也可以成为自给自足的劳动者,后者可能一不小心折腾出一番大事业来。

因为学校不被要求创建到“最好”,班级不被要求打造到“最好”,学生不被要求成为“最好的”那一个,所以,无论学生、班级还是学校,都自自然然地发展,自自然然地产生一个个“最好”。这样的“最好”背后,没有那么多辛酸与辛苦。那时候的家长,也自自然然地接受自己的孩子是“会读书”“不怎么会读书”或“特别不会读书”的那一个。家长不指责教师没把孩子培养成“最好的”那一个,教师也不指责家长不配合把孩子改变成“最好的”那一个。家长与教师之间绝少相互抱怨,相反很多家长都从内心深处真正感谢教师。



现在的孩子们呢?因为身处必须要成为“最好的”学校里,“最好的”班级上,他们被要求必须成为“最好的”学生。不能不爱学习,不能不及格。如果不爱学习或者不爱写作业,教师如临大敌,苦口婆心也好、气急败坏也好,一次次找家长沟通也好,就是要改变这些孩子的天性,就是幻想他们有一日会成为爱学习的学生,好让自己的班级成为“最好的”那一个。于是,大部分孩子考高中、读大学了。可是,大学毕业后因为能力弱找不着合适的工作的,然后回乡(家)成为普通劳动者的不还是那么多?——或许有些相似于80年代考不上高中的学生的比率。

可是这两拨人的童年的幸福程度相似么?



学校不该成为这样的地方:把优等生(学习能力与成绩方面)逼成尖子生,把中等生逼成优等生,把后进生逼成中等生。如果这么做,代价就是孩子们失去了童年的幸福。而童年的幸福是为人的一生幸福打底的。如果一个人的童年不够舒展,他长大后对社会也就少了宽容、接纳与回报,有可能多了排斥、抵抗甚至憎恨。

每个学生都最好,每个班级都最好,每个学校都最好,可能么?即便每个学生门门功课都满分都是“最好的”了,每个班级与学校因此也成为“最好的”了。可是等这些孩子踏上社会时候,不还是因为他们不同的能力依然大致形成社会高、中、低三个阶层?跟上世纪80年代的初中毕业生日后形成的社会结构有多大区别?唯一的区别可能是,所有的孩子都因为被要求成为“最好的”,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写不完的作业,每次测试之后面对来自家长与教师的压力,颈椎的损伤,手指的变型,近视眼的产生,没有足够时间去游戏,没有足够时间去阅读。学校几乎就成为孩子们写作业的地方!

这样的教育,怎么可能是“最好的”教育?“最好”是“好”的敌人。成为了好学生,打造了好班级,办出了好学校,这样已经够好。何必一定要“最好”?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16:00:05 | 只看该作者
《教师博览》(文摘版)2013年12月刊,卷首“情丝”版。



学校本该成为“母校”
沈丽新


中国文化中素有温情美好的词语,比如:出生地谓之“故乡”,就读过的学校谓之“母校”。无论“故乡”还是“母校”,都与身处其中的“我”息息相关。“我”出生的地方才是“我”的“故乡”,“我”读过书的学校才是“我”的“母校”。如果没有“我“,它就是毫不相干的地方、毫不相干的学校。



长久以来,我并未曾质疑其间的逻辑。我以为只要“我”在,出生地就是“故乡”,就读过的学校就是“母校”。



可是,复旦退学的袁涛同学那句“你才复旦的,你全家都复旦”的宣言让我怵然心惊。对于袁涛来说,他自然不会冠复旦以“母校”这个称谓的。自这句宣言,我不免要想:长久以来,是不是“母校”更多时候是学校方面一厢情愿的表达?学校是谁的“母校”?是留在学校里的人——在职教师、在读学生?还是离开学校的毕业生甚至肄业生?



答案显而易见:是后者。



但是,我们却经常听到一些言论,或者看到一些报道:留在学校里的人信誓旦旦声称“优秀毕业生回来看望母校”。这样的表述未免混淆了角色,“母校”这个词仅限于毕业生(或肄业生)使用,就像“我的母亲”只能由“我”来称呼,而不是“母亲”她自己。“看望母校”的表达是来自“优秀毕业生”的声明,还是来自学校的抒情?如果是后者,不免有“给自己脸上贴金”的嫌疑。



当年的“优秀毕业生”后来的“社会精英”一定把就读过的学校看成是“母校”?——现实生活中不乏当年的“优秀毕业生”从此杳无音讯。再深究一下:即便这些“社会精英”回访学校,多少是出于毕业生内心的怀恋?还是学校安排的“衣锦还乡”?



其实我真的很喜欢“母校”这个词,但是我愿意使用这个词的人不是校方,而是毕业生(或肄业生)。无论他是“社会精英”也好,普通百姓也好,如果他想起学校的时候,他的心里充满了感念,并因此有信心有力量面对现实人生,而且在毕业多年后尚一直对学校念念不忘,不仅寻求各种机会探访,还主动尽自己最大能力回馈,那么,这所学校才称得上是他的“母校”。



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学生把毕业看成是“解放”,把离开学校看成是“胜利大逃亡”。毕业后,很多学生再不想起学校,并绝不愿意踏足学校半步。这些学生,在学校里,他们究竟承受了多少失败、痛苦甚至绝望?对他们来说,学校并没有成为他们的“母校”。



学校本该就是每一个毕业生都愿意用“母校”一词来怀念与称呼的地方。教育行政官员也好,校长也好,教师也好,存了此心去面对学生,或许呈现在教育现场的诸多面貌可以变得更加柔和、更加美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14:38 , Processed in 0.06752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