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世家的青春之歌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王晓霞
虽然时代变了,但我们依然保有那份难得的责任与担当。与“80后”的爱情观相比,也许我们显得太传统太保守,但是,父辈的精神也许早已流淌在了我们的血脉里。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青春之歌》,就没有我的父亲母亲,也没有我们整个大家庭。父亲说,那个年代,他们豪情万丈,激情满怀,义无反顾地上山下乡,进行革命“大串联”。在这期间,父亲躲进深山偶遇母亲,并且因为互借小说《青春之歌》而走到了一起。“文革”开始的那年,父亲还差半个月就要高考,然而命运的捉弄却使他们那一代人整整等了11年才艰难地迈进了考场。当31岁的父亲怀揣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在妈妈和我们姐弟4人的目光中离家远去时,父亲的话还在我耳畔回响。他说依他的高考成绩完全可以上北京念大学,但是家庭的责任和拖累让他不敢也不能走得太远。
那一年,作为大姐的我9岁,弟弟们依次为7岁、5岁、2岁,而母亲在父亲开学后的第二个月便生下了小妹。不久前,父亲应教育部考试中心之约写过一篇纪念高考改革30年的回忆文章,题目叫《儿女成群上大学》,就是对这段青春已然不在的大学时光的记录。记得当年父亲来信说,班里有一百多个同学,好几个比他还要大,很多同学已经当了父亲或者母亲。他们的家有的在工厂,有的和我们一样在农村,其中不少还是乡镇民办教师,为了圆心中的大学梦,他们肩负着家庭责任却又不得不暂时抛家舍业来到神圣的学府,艰难地完成着荒废了十几年的学业。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那么有理想有抱负,而且富于责任感,尤其是不顾家庭困难咬牙坚持求学,一直都是我和弟妹们心中的榜样。本来,父亲和母亲于上世纪60年代末相爱后,双双回到了父亲农村的老家,从省重点高中毕业的父亲便和母亲在我们姐弟4个后来启蒙过的村小学当起了教师。不久,父亲被人家“三顾茅庐”请走了,成为具有正式编制的中学乃至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教师。母亲因为孩子多且小,父亲又不在家,于是辞去教师的工作,在家照顾孩子兼干农活度日。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父亲大学毕业重新走上教师岗位后,我们全家受益于改革开放后知识分子“农转非”的政策,举家迁往了父亲所在的大学定居,母亲也被安排在了父亲学校的图书馆工作,从此,我们一家开始了幸福和睦的书香生活。
我的青春之歌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带着青春的梦想,我来到了一所地处城乡接合部的中学担任语文教师。尽管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但随着“步子再迈大一点”的改革开放思想,学校周边的农田慢慢被高楼取代了,教师生活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有下海经商的,有南下打工的,当然更多的还是坚守在教师岗位上。毕竟,在内地能有一个稳定的铁饭碗还是很值得珍惜的。总之,生活模式不再一成不变,这使得青年教师们的爱情观也开始变得丰富多样起来。“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嫁老公看公公”、“傍大款”等不仅成为当时社会女青年的择偶标准,就连女教师们虽然表面不为所动,但如果哪个女教师真的撞上了一个大款,也会着实让整个校园沸腾一番,令大家心生羡慕。当然这个概率很低,因此更多教师还是觉得找个门当户对、有稳定收入的企事业单位公职人员比较实在。男教师相对女教师而言,择偶上就要被动些,眼光自然也不敢抬得太高,能有个稳定工作就行。然而,一个男教师如果能追到刚从大学毕业的女教师,还是很令人羡慕的。所以每年秋天开学之际,男教师就格外留心学校新分来的女教师,我就是这样被老公“骗”到手的。据后来者统计,我们所在的那所学校不到三五年时间里成就了不下10对“教师鸳鸯”,那所学校也逐渐发展成了区重点中学。就这样,教师们不但收获了爱情还收获了事业。
也许是父辈的影响太深,也许是时代精神的感召,我们没有停止求索的步伐,来到了北京继续深造,也像父辈一样举家迁居,从此开始了一家三口在北京的生活与发展。
今年暑假,我陪父母还有15岁的女儿去西安参加了小弟的婚礼。小弟本是一所省城师范大学的教师,发展得很好,才刚30出头,就已当了好几年的系主任。可是为了和大学初恋并苦恋了近10年的女友结婚,毅然辞去了系主任职务,来到了西安工作生活。我问他:“男人向来以事业为重,为什么不把女友调到身边,爱情事业两不误?”他的回答是:西安是国家西部大开发重镇,将来大有发展前途,而且作为学雕塑出身的青年艺术家,他更看重的是艺术氛围,西安作为六朝古都,文物古迹很有艺术价值。再说,西安是自己就读大学所在地,还是自己初恋的圣地,而女友又是独生子女,父母双亲也已年迈需要照顾,经过慎重考虑,小弟选择了西安。虽然全家大小十几口人都很舍不得小弟,并可惜他那份事业,但我们心里还是很为小弟的选择感到自豪和欣慰,虽然时代变了,但小弟依然选择了责任与担当,依然保有父辈身上那份难得的执著与坚守,包括对爱情与事业的追求,身为大姐的我以及全家只能深深祝福他:好男儿志在四方!
反观“80后”的爱情观,也许我们显得太传统太保守,也许责任与担当在我们心中的分量过于沉重,但是,父辈的精神也许早已流淌在了我们的血脉里。
《中国教育报》2008年12月4日第6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