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会 说 话 的 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24 00:27: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沙[z]
——生命演进寓言

大约40亿年前,一响雷电惊醒了原始海洋里两粒相邻的沙。两粒沙相视无言了很久。
“你叫什么名字?”终于,其中的一粒沙先开了口。
“嗯……欣欣”欣欣有些意外,“你……怎么称呼?”
“还没想好……不过,嗯……要不你就叫我奇奇吧!”奇奇说。
“看看能不能叫醒其他沙!”欣欣建议。于是两粒沙一起尝试唤醒周围的沙,却无济于事,除了他们的叫声,周围一片寂静。
“兴许只有闪电才能电醒其他沙。”奇奇无奈地说。
雷电交加的机会不久后就来了,两粒沙不停地叫唤,想吵醒周围的沙,折腾得疲惫不堪结果还是徒劳。“看来,我们是与众不同的沙……”奇奇话没说完,便和欣欣一起昏然入睡。
“奇奇,奇奇,我做了个梦,海里变得很漂亮,有许多可爱的东西,带着我们一起漂游,”欣欣一醒来就大声把奇奇叫醒了。
“什么样的?”奇奇问道。“有些是盘状的,有些是长着壳的……”欣欣正很激动地描述着,一股浪潮涌来,冲散了两粒沙,奇奇听不清欣欣的话了,只能彼此远远地看着对方。
潮起潮落,两粒沙时聚时散。欣欣总能做些有各种生物相伴的美梦,在靠近奇奇时讲给他听。
“也许欣欣的梦能变成真的,日子就不会像现在这么单调枯燥了”无聊的时候,奇奇总这样安慰自己。然而,几亿年过去了,海里依旧一片空寂……

(一)海洋里出现了小精灵
    一个阳光灿烂的中午,两粒沙正在闲聊,奇奇突然惊叫起来:“那是什么?”“哪儿呢?”欣欣漫不经心地问道。“就在那儿,前面!”欣欣仔细一看,有个球状的小不点若隐若现。“喂!”两粒沙齐声叫喊,小不点仿佛受了惊吓,倏地飘走了。
“我们不会是看错了吧?”欣欣问。
“不会的,”奇奇底气不足:“我们俩不都看见了吗?”
经过一番讨论,两粒沙都认为是眼花了,因为几亿年来他们什么也没看到过。正当他们打算转移话题时,看见一群小不点涌了过来,不久便到了跟前,仔细看大致是球状、杆状、螺旋状的,在他们周围乱转。
“你们是谁?”奇奇刚一开口,那些小不点都围了上来叫道:“细菌!”
“你们怎么来的?”奇奇问,小不点们闹哄哄地开始交头接耳起来,欣欣和奇奇什么也没听清。
“你们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奇奇提高了嗓门,细菌们一下安静下来。
“妈妈生的!”有细菌叫道。
“那你们的妈妈又从哪儿来呢?”欣欣刨根问底。细菌们面面相觑,齐齐地摇起了头。
过了很久,当欣欣和奇奇对“细菌怎样来的”这个问题失去得到答案的信心时,突然又发现有一些蓝色的小东西匆匆飘过,奇奇屡次想和他们打招呼都没得到反应,便向细菌们打听。
“噢,那是蓝藻,”一个聪明的细菌说。
“干什么的?”欣欣问。
“不知道,他们好像喜欢聚在一起晒太阳,那边水浅的地方就有很多附着在海底,总装出专心致志的样子,很少搭理我们细菌,”聪明的细菌继续回答。
“他们怎么来的?”奇奇又问。
“那我就不知道了!”聪明的细菌一溜烟跑了。
细菌和蓝藻渐渐多了起来,可以看出他们的生活方式大不相同:细菌热衷于吃喝,而蓝藻则喜欢晒太阳,他们都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是怎么出现的,因而两粒沙虽然渐渐领悟出细菌和蓝藻与自己的根本不同之处是有生命,却始终不明白:生命最初是怎么来的?

知识泉:细菌、蓝藻是最原始的生命——原核生物(它的细胞没有细胞核),科学家推们测它们在38亿—33亿年前就已经出现。它们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不断改造地球的环境:不同的细菌有不同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可使自然界中氧、氮、硫、钙、碳、铁、磷等各种元素的循环得以顺利进行;而藻类则能不断吸取原始大气圈中的二氧化碳,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分解水,释放出游离氧,使早期地球的还原性大气圈逐渐变成氧化性大气圈,为后来真核生物的出现、生物的多细胞化奠定了基础。
(二)藻类家族繁盛了
欣欣和奇奇在困扰中过了差不多10亿年,细菌和蓝藻们已经更换了无数代,不过后代细菌仍然一门心思吃喝,蓝藻还是专心致志于晒太阳,和以前没多大变化。海里一片太平,除了阳光渐渐不像以前那样灼人(臭氧层正在逐渐形成)外,两粒沙感觉不到世界有什么变化。
一天,两粒沙正在“忆苦思甜”,一个活泼的细菌一阵狂奔过来,打断了他们的话,“我看到绿色的藻了……和蓝藻不一样,”
“在哪儿?”欣欣问。“就在那儿,”活泼的细菌往后一指,但两粒沙什么也没看见。
“我想,可能还挺远的,”活泼的细菌有点不好意思。
“他们能自己移动吗?”奇奇只恨自己没法动,否则他一定拉着欣欣追着追着看绿色的藻。
“当然能啦,不挪窝的那些蓝藻都是懒汉!”活泼的细菌抖了抖小鞭毛表示完不屑后打算走,刚扭身,却惊得一个猛子缩回来,“哎呀,来了,来了!”,说话间已经贴到欣欣身上。
只见一小绿团子缓缓荡了过来,等近了一看是些分散着的绿色的藻,基本上都是球状的,他们不停地问路过的细菌“会说话的沙在哪儿”。
“我们是绿藻,听蓝藻说您们是两粒会说话的神奇的沙,特地来拜访。”发现两粒沙后,一个绿藻首先过来很有礼貌的说:
“你们和蓝藻是一家的吗?和他们有区别吗?”奇奇又问
“这个,我也不清楚……”有礼貌的绿藻显然感到有些意外,迟疑地看着自己的那些同类。
“除了颜色,你们和蓝藻是不是一样?”奇奇问。
“不一样,不一样!”另一个绿藻猴急猴急地解释:“听说我们要比蓝藻高级。”
“比蓝藻高级?我看你们不如他们,他们有很多样子,球状、丝状、星状、螺旋状,你看你们都一个样!”沉默了半晌的活泼的细菌很替蓝藻不忿,像开机关枪似的说完后,差点没喘上气。
绿藻们相互看看,发现细菌说得没错,他们差不多都是球状的,不吭声了。奇奇赶紧打圆场,“管他高级低级,大家一起在这里生活,最重要的是要和睦相处。”
“对对对!再说蓝藻也算是前辈。”礼貌的绿藻连声附和,其他的绿藻和活泼的细菌也跟着拼命点头,气氛一下好了起来……
和蓝藻、细菌一样,绿藻也日渐繁盛,后来又出现了红藻和褐藻等……两粒沙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不觉得时光的流逝。

知识泉:地球上出现生命以后,经过近10亿年地质演化和原核生物的活动(特别是蓝藻的释氧作用),到了约22亿年前,大气圈中的氧气含量较以前有明显的增加,形成氧化大气圈,为绿藻和红藻等真核生物(它的细胞有细胞核)的出现创造了条件:真核生物进行有氧代谢需要足够的氧气,同时真核生物不能抵御强烈的紫外线,须靠臭氧层的保护才能生存。
真核生物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绝大多数现代生物,包括人鱼鸟虫、花草树木,都是由真核细胞组成的多细胞生命。
(三)冰期来临
尽管藻类、细菌们越来越多了,但海里并不吵闹,两粒沙安静地过了十几亿年,偶尔他们会想起海里最初的冷清,愈发心满意足。
一个电闪雷鸣的雨天,欣欣记起了旧梦,惹得一棵固着在他们旁边生长的绿藻好奇心大发,“你都梦到什么了?”
“很大的动物噢!”欣欣得意地说。
“到底有多大?”一个路过的细菌听到后觉得很有意思,干脆歇到绿藻身上开始盘问起来。欣欣笑道:“跟他们比起来,你这个小不点就像不存在”。
“有那么玄乎吗?比最大的绿藻团还大?”路过的细菌显然觉得欣欣在吹牛,没等欣欣回话就走了。
“没准你的梦有一天会实现的!”听完欣欣的描述,绿藻感慨地说。
“这我可不敢指望,我的梦和现在可相差十万八千里!” 欣欣笑了
过了一段时间后,天气渐渐冷了起来,许多不经冻的细菌和藻类开始死去。两粒沙对寒冷并没多少感觉,因而眼前的惨状令他们非常震惊。奇奇问一个冻得直打哆嗦的细菌:“怎么回事,怎么突然有这么多的细菌、藻类死了?”
“太冷了,冻得……冻得受不了了!”打哆嗦的细菌边说边不停地发抖。
“怎么会突然冷起来了的呢?”欣欣焦急地问。
“不知,不知道……”打哆嗦的细菌话没说完就死了,两粒沙心下骇然,一种异常凄凉的感觉袭来。
气温仍在迅速降低,大多数细菌和藻类纷纷死去。不久后,海面一下子被冰封住,一个大绿藻团无力地落到两粒沙身上,将他们严严实实地盖住了。
很快两粒沙昏睡过去,不知道“灾难”(冰期)仍在继续,不知道有坚强的幸存者挺过了这场“灾难”,更不知道“灾难”过后一下出现了很多他们从没见过的生物……

在距今8-6亿年前,地球经历了全球性冰期,一些科学家称之为“大雪球”事件,详细介绍见“生命演化大事记”。“大雪球”事件后出现了地球早期真核生物进化史上的一次辐射事件(其代表是在我国发现的距今5.8亿年的瓮安生物群),接着又出现了以我们故事中即将登场的埃迪卡拉动物群(距今5.43-为5.65亿年)为代表的后生动物的大辐射。


(四)弹簧虫出世
冰期过后潮水依旧来来往往,却与被早已腐烂的绿藻团和其他沉积物质覆盖的两粒沙无关,他们不见天日地又昏睡了上亿年,直到距今约5.6亿年前的一天傍晚,一只弹簧虫(属环节动物门)在掘穴时无意将他们挖了出来。
奇奇先醒,一阵茫然后才想起了欣欣,“欣欣!欣欣!”奇奇使足了劲狂喊,吓得弹簧虫一个猛子扎进穴中。“奇奇,我在这儿,”欣欣被几粒沙压住了,声音有点微弱。“哎呀,这可怎么办呢?”奇奇见欣欣的身体几乎没露出来,急坏了。
一旁的弹簧虫在穴里张望了半天,发现是两粒沙在说话,很想去看看,却不敢妄动,一听到欣欣有麻烦,忙不迭地大声表示友好:“喂,我是弹簧虫,需要帮忙吗?”不待回音便飞速自穴中窜出,用颚为欣欣解了围。
欣欣定神看了一看自己的搭救者,吓了一跳,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东西:身体呈长圆筒形但略微有些扁;躯干分成了许多体节,每个体节上有一对脚(疣足)和一堆毛(簇生的刚毛);嘴巴挺大,还有触角和触须;咽能翻出口腔外,且具有颚(解救自己的武器)。
天色很快暗了下来,弹簧虫在过度兴奋后很快就累了,老老实实地窝回自己的穴里。
“刚才那个叫什么弹簧虫的大家伙长得真怪,好像从天上掉下来的。”欣欣悄悄对奇奇说。
“也许是从地下钻出来的!”两粒沙一起笑了。
“奇奇,你看我变了没?”欣欣问。
“没有啊,还是一粒很……难看的沙子!”奇奇逗欣欣说。
“是啊,我看你也没变,怎么刚才那些细菌和海藻好像都不认识我们了呢?而且它们似乎变得沉默了,相貌好像也有变化……”欣欣有些纳闷。
“肯定是我们被埋的时间太长,他们已经换了好多代了!不对,不对,我记得我们被埋时那些细菌和海藻好像差不多都被冻死了,怎么又有了后代?真神!”夜很深时,两粒沙带着困惑入睡。
第二天,欣欣和奇奇见到了一种后来改变他们命运的动物——水母和其他一些怪兮兮的动物。这些两粒沙以前没见过的动物们都不清楚自己的祖先怎么出现的,而海藻和细菌也不知道他们的前辈是冰期的幸存者……

知识泉:两粒沙见到的弹簧虫、水母等出现于距今约5.6亿年前,典型的代表是产于澳大利亚南部的埃迪卡拉动物群,这个动物群中的化石非常奇特,有的像海笔、水母或蠕虫,有的却与和我们熟悉的生物类型截然不同。这些不带壳动物身体扁大,古生物学家推断这种体形特征是对环境的适应,当时大气中的含氧量很低,动物们利用身体表面的扩散作用来摄取氧。

(五)畅游大海困沙滩
很快,弹簧虫们“发明”了一个好玩的游戏——给欣欣和奇奇挪地方,生活多了不少乐趣。不知不觉间,数百万年过去了,
一天,一个年幼的盘状水母对两粒沙说:“我有一个很棒的主意,你们骑在我的背上,跟我一起在水里游,怎么样?”水母边说边摆动口周围的那些柔软的触手。
“好啊!”奇奇高兴地赞成。
在弹簧虫的帮助下,两粒沙顺利骑到了盘状水母背上,开始了畅游海洋的生活,渐渐远离了原来的地方……
多年后的一个云淡风轻的午后,一个胆大的水母决定带欣欣和奇奇到岸边看看。“这个主意不错!”胆大的水母刚一说明计划,奇奇就大声响应。
“我看这样太冒险了。”欣欣有些犹豫。
“欣欣,你胆子太小了,你看这么长时间我们出过事吗?”奇奇不由分说便让水母带着自己和欣欣上路。
水母轻轻松松地游到岸边,并浮到水面上让两粒沙远眺。岸上近处是光秃秃的,远处则有冒着烟、喷着火的火山。就在欣欣建议水母回头时,一阵海浪涌来,将两粒沙卷到远远的沙滩上。
水母着急地在水边游来游去,却没法上岸,最后只得无奈地游走了。
潮水依旧涨涨落落,始终没能将欣欣和奇奇带回大海,沙滩上什么也没出现过,两粒沙在无聊中过了很多年。

地史词典:经过隐生宙太古代和元古代几十亿年的漫长演化,地球上的生命悄然跨入显生宙古生代的第一个纪——寒武纪。
知识泉:地球的历史可划分为不同等级的地质时代单位(见地质年代表)。最大的一级是“宙”,往下依次又分为“代”、“纪”、“世”、“期”和“时”,如“早寒武世”指寒武纪早、中、晚三个时期中的早期。


虽然生命在地球上已存在了差不多40亿年,但大部分时光都消磨在低等生命的水平上,直到5.3亿年前的寒武纪,生命多样化的形式似乎猛醒了,开始了爆发式的演化,古生物学家称之为“寒武纪大爆发”,我国云南发现的“澄江生物群”便是一个很好的见证。
两粒沙即将遇到的怪物朋友——“小壳动物”是寒武纪的首批过客,它们掀开了寒武纪早期生命大爆发的序幕,将生命演化引进多姿多彩的世界。


寒武纪
(六)偶遇怪物朋友
“奇奇,快看,那是什么?”一天下午涨潮时分,欣欣突然叫了起来。一个帽状的怪物正不紧不慢地在岸边转悠。
“喂,救救我们!”两粒沙一起大声叫了起来。
帽状怪物停下来听了会儿,方判断出声音的方向,向欣欣和奇奇这边挪了过来。帽状怪物费了老半天才挪到目的地,又张望了好久才找到不停叫喊着的欣欣和奇奇。就在怪物张望的那阵儿,两粒沙看清了他的样子:帽状的东西是一硬壳,包住了怪物的大部分身体,只是在靠地面处露出一些能看出身体是软的。
“哎呀,真不容易分辨,你们和其他的沙看起来没多大区别,竟然能说话!”帽状怪物喘了口气说:“要我帮什么忙,尽管说。”
“请你带我们去海里,行吗?”欣欣问。
“当然行,没什么我们始旋螺办不到的。”始旋螺毫不谦虚。
“你身上背的是什么呀?这样多累呀!会影响你们活动的吧?”奇奇同情地问。
“我背的这个呀,叫‘壳’,对活动多多少少是有些影响。不过现在时兴固着和穴居生活,身体一大没壳支撑可不行,再说有了壳多多少少能对食肉动物起些抵御作用!”始旋螺没能解释出小壳动物长壳的外因:晚前寒武纪冰期过后,气候变得温暖湿润,海藻繁盛,营养源丰富,海水中钙、磷等主要造骨元素含量增加,同时大气中氧气的含量继续增加,促成早期动物的骨骼化。
背着大壳,始旋螺挪得很费力,将两粒沙带到海里时天色已暗。
两粒沙定神看了看后大吃一惊,海里的变化太大了:到处是像始旋螺那样背着壳的怪物,他们笨拙地转悠着,看样子没谁在乎自己不够灵活……
重回大海的两粒沙终于结束了无聊的海岸生活,可惜好景不长,随着海水缓缓加深,海底渐渐变暗,动物们越来越少。
终于,两粒沙发现了这个可怕的现像,向“戴高帽”的软舌螺询问原因。
“不仅仅是阳光的问题,氧气也越来越少了!唉,我们软舌螺和舌形贝还好,其他动物们都忍受不了这么差的环境。”软舌螺叹道。
光线越来越暗,最后两粒沙也顶不住了,相继昏睡过去,感觉不到自己被其他的泥沙掩埋。幸好他们埋得不深,没有错过生命演化史上最惊人的一幕——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知识泉:我国云南晋宁梅树村距今5.43亿年的磷酸盐化化石群是小壳动物的典型代表,包括海绵动物、软体动物中的软舌螺、单板类、腹足类(始旋螺就属此类)和腕足类(舌形贝属此类)及众多分类位置难以确定的化石。小壳动物已经具有外骨骼(即壳),它们的出现有很重要的意义:绝大多数现生动物都有骨骼,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脊椎动物具有的是内骨骼,由外骨骼通过进化转变而来。

(七)迎接生命大爆发
遭遇海洋巨无霸——奇虾
某个时刻,欣欣忽然感到自己被一股很强的力向上吸了起来,随后落在了海底的表面。她发现这股吸力来自一个流线型的巨大动物,身长近2米,头的前侧部有一对带柄的大眼,正摆动身体两侧成对的桨状叶片追捕一个体型相对小很多的猎物。

直到巨型动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吃完猎物,扬长而去,欣欣才想起了奇奇。
“欣欣,那个动物真大呀!”欣欣刚打算大呼奇奇,却听到奇奇的声音,其实他就在自己身边。
“奇虾嘛!连‘巨无霸’都不知道?真没见过世面!”一个紧挨着两粒沙的背披硬壳的动物插了嘴后,看出说话的是一粒沙子,惊得目瞪口呆。
“那你又是谁?”奇奇问。
“三……三叶虫”三叶虫紧张得有些口吃。没想到在古生物王国中赫赫有名的三叶虫自我介绍时也会紧张吧!
“这个名字好!”欣欣赞道。
“看到我背甲上的中轴没有?它使我的背甲具有常明显的三分性,这可是我们三叶虫家族的标志特征!”三叶虫说着摆了摆头,话也利索起来:“对了,背甲由前向后也是三分的,分为头甲、胸甲和尾甲,腹部要比背甲柔软得多,上面的附肢虽然够长,却细了点,还不够奇虾塞牙呢!”
“那个奇虾真是凶残!”欣欣觉得很难受。
“这可是弱肉强食的世界:小一点的动物吃我们藻类和细菌维持生计;大一点的会兼吃些小动物,以免吃素吃腻味了;再大些的,像三叶虫,则以荤食为主,素食为辅;最厉害的是奇虾那一类的,只吃荤的!”一边的海藻解释。
“除了奇虾,你们藻类是过得最舒服的,晒晒太阳就能养活自己,又不用担心奇虾游得快,或潜伏在哪儿突袭,哪像我们三叶虫,每天要填饱肚子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要设法逃避奇虾的那口獠牙。”三叶虫的神气劲儿少了很多。
“幸好你们有复眼,视力好!”海藻安慰完三叶虫,又问两粒沙:“看出三叶虫的复眼了吗?每只眼睛都由许多彼此独立的小球状晶体组成,把不同光线组合成一个统一的影像,可以瞻前顾后,视觉非常灵敏精细!”
“复眼,这么有趣?”奇奇显然没想到三叶虫有这么奇妙的眼睛。
“嘿嘿,等着吧,有趣的多呢!”海藻笑道。
三叶虫的蜕壳亲戚
正如海藻所言,接下来的几天,不断出现的新奇、有趣的动物让两粒沙开足了眼界。就拿三叶虫来说,形态远不止他们最早见到的那种,最令两粒沙惊奇的是,三叶虫要通过定期蜕壳才能长大,因为保护身体的背甲限制了软躯体的长大,所以每蜕一次壳,都会换成一个较大的新背甲。
“奇奇,快看那边,纳罗虫正在蜕壳呢!”一次,又有新发现的欣欣兴奋地大叫起来,吵醒了身边正在打瞌睡的海藻。
“大惊小怪,纳罗虫本来就是蜕壳的!”海藻有些不高兴。
“我以为只有三叶虫才蜕壳的。”欣欣很不好意思。
“谁能想到纳罗虫也会蜕壳,他们的身体只有头和躯干两部分,又没眼睛,和三叶虫的差别可大着呢!”奇奇安慰完欣欣,很不客气地顶了海藻一句:“你说是吧,海藻!”
“哎哟,你说的是没错,可你知道吗,纳罗虫可是三叶虫的亲戚,他们都蜕壳。他们算是长得像的……对了,还有奇虾!他们都是亲戚!”
“哇,奇虾和三叶虫、纳罗虫竟然会是亲戚,我记得第一次见到奇虾时,被吃的就是一个纳罗虫!”欣欣叹了口气:“以前软舌螺和别的小壳动物们相处得多好啊!”
软舌螺的壳
说到软舌螺,软舌螺就到,在欣欣的那一声叹息中,奇奇发现不远处有一只软舌螺,使劲喊了起来。软舌螺很诧异,迟疑了片刻,爬了过来。
“知道我和欣欣吗,你的老祖先和我们关系好得很!”“他乡”遇“故知”,奇奇激动得顾不上软舌螺的一脸茫然,喋喋不休地唠起了“家常”:“还是老样子,戴着高帽子,那时在小壳动物中可算是个头大的,不过现在比较起来是小了,这么长时间了,也没能长高点……”
“不能再高了,就现在这样我都背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16:54 , Processed in 0.06900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