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感于杨晓哲的博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17 17:09: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有感于杨晓哲的博客作者:请而
今晚花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阅读了杨晓哲的博客,和他其实早就是网络QQ好友,却也是在来北大之前的几天才知道他是一名大四生,今年考取了上师大的研究生。
他一直在经营着博客,他让我看到了一名教育技术学生可以这样长期坚持着博客这个东西。接下来从两个个方面阐述一下自己的小观点。
1.勤奋永远是成功者必备素质
今天已经是来北大的第四天了,这四天里,大家在群里边商量着怎么玩,商量着怎么旅游,商量着如何不枉北京此行,可在这玩的队伍里看不到他的身影。
相反,在学习的各个机会中,杨晓哲都出现了。
***在暑期学校没有开始的时候,晓哲同学已经把暑期学校需要用到的软件和资料准备好了,而且专门为大家提供了暑期学校“教育技术研究分析”预习大礼包,为大家准备好了各个软件及资料。
***在第一个研讨项目中,牺牲中午和晚上休息的时间做自己设计研究的课题,最后以一名研讨者的身份走上讲台,给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教育技术同仁讲授网络礼仪这个设计研究大课题。
***每个专家讲授完毕都能看到他的思考,看到他对这个问题的思索。
***每天晚上打开他的博客都能看到一天学习下来,他对所听所学课程内容的感悟和总结,以及资源的共享。
***仔细阅读他的微博记录,发现他基本晚上零点以后休息。
……
我没看到的细节可能更多。这使我想起了南国农老先生的一句话,没时间觉得老,用到杨晓哲身上就是“没时间觉得累”,倒不是刻意表扬下他,只不过觉得这样一个比很多学者都小的男生确实有很多我们值得学习的东西。
2.兴趣也是最好的老师
这两天接触了不少的教育技术人,包括在自我介绍过程中,都能看到很多老师专门为了找灵感而来啊,为了学习研究方法而来啊,专门为了探讨某个具体的软件而来啊……
以上是一些同仁的想法,很多人目的性很强,为了一个东西而来。通过读杨晓哲博客,我感觉,似乎他对每一个研究课题都存在浓厚兴趣,而且对每一个老师讲的东西都有思考,同行的同学都疑问,也不见他去旅游,不见他去玩,天天看到他就是学习,不累吗?我感觉一个词就能解释:兴趣!
汪老师坐在旁边时,她可以畅所欲言交流,焦老师在旁边时竭尽全力探讨,同住一宿舍,又能和且行老师就教育技术思考展开思考。
只能说,他是一位有兴趣的学习者,他就是来学习的,来交流的,不存在私心杂念。也许我这样有些小夸张哈,但却是我真实的感受!
很少对人这样称赞哈,但榜样还是榜样,无年龄,无地域之差。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6 08:14 , Processed in 0.16012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