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云梦——耕云播梦的城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22 12:11: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云梦——耕云播梦的城市
   来源:云梦县文明办
  诗人说:老早就想把这棵栀子移回城里,以朝阳的心情,加入城市的种植。一顶草帽,一只陶壶,一双侍候田野的手,构成绿色的
  城。这座城市名叫云梦,是个耕云播梦的地方。
   优越的地望
  云梦因古云梦泽而得名。“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的千古绝句,赞美了这一旷古大泽的壮美与神奇。
  云梦位于东经113°37ˊ-113°52ˊ北纬30°45ˊ-31°12ˊ,地处荆楚腹地,现辖9镇3乡、270个行政村和22个社区,国土面积6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万亩,人口60万,其中农业人口48万。
  云梦沃野平川,物产富饶。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光照充足,主产水稻、棉花、油料、蔬菜、水产和畜禽六大系列农产品,素有“鱼米之乡”美称。地下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尤以岩盐、芒硝、石膏为“云梦三宝”。
  云梦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东邻武汉,西接荆襄,北达中原,南通湖广,是“九省通衢”之“咽喉”,“西进东出”之“要塞”。316国道、汉渝铁路纵贯南北,汉十高速公路、汉宜公路横穿东西,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擦境而过。县城距天河国际机场50公里,是武汉城市圈中的卫星城。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快速便捷的现代物流拉
  近了云梦与世界的距离。
  悠久的历史
  云梦历史悠久,钟灵毓秀。置县于西魏大统十六年(公元550年),距今1450年。
  这块古老的土地,现有周、秦、汉三代沿袭使用的重要城邑楚王城遗址,因出土秦代竹简而闻名于世的秦汉古墓群睡虎地,湖北仅存的元代古刹泗洲寺等。云梦是湖北文物大县,境内出土稀世文物1000多件。其中,睡虎地秦代竹简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完整记录秦代法律及律文注释的竹简,被中外学者誉为“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出土的木牍家信是世界上最早的“家书”。东汉陶楼录入全国中学历史教科书,被称为“华夏第一楼”。
  这块灵秀的土地,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物。有经邦纬国的楚国贤相令尹子文、“二十四孝”之一的汉孝子黄香、著书立说的宋代理学家赵复、满腹经纶的明代学者邹观光、清《四库全书》的编纂者翰林编修许兆椿、辛亥革命先驱吴禄贞等。
  这块智慧的土地,盛开皮影、楚剧、三节龙等民间艺术奇葩。云梦是湖北省“皮影之乡”,云梦皮影曾在印度尼西亚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上获得雕刻艺术奖。


2#
 楼主| 发表于 2008-9-22 12:12:08 | 只看该作者
 腾飞的经济  钟古泽灵秀,聚荆楚风华,滚滚长江和滔滔汉水,孕育云梦这块秀美的泽国水乡;享千古美名,逢中华盛世,云的故乡和梦的摇篮,催生这颗璀璨的楚天明珠。
  近年来,云梦县经济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新成就,实现了地域小县向经济强县的跨越。县委提出,到2011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二十强。2007年,云梦实现生产总值62.66亿元,同比增长14.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06亿元,同比增长29.2%;财政总收入32115万元,同比增长26.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8946万元,同比增长29.2%;农民人均纯收入4527元,同比增长1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01亿元,同比增长18.8%;全社会资产投资额22.4亿元,同比增长38.2%;招商引资10.3亿元,同比增长21.2%;其中直接利用外资2002万美元,同比增长18.4%。在全省县域经济2007年度发展评价考核中,云梦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居全省第25位,比2005年进2位。
  工业经济逐步壮大。建立了以塑料包装、盐化工、食品加工、轻纺服装、汽车零部件、建筑材料等六大优势产业为骨干的工业体系。其中盐化工和塑料包装产业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中盐宏博集团是亚洲最大的单体井矿盐生产企业,湖北富思特集团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塑料包装企业。精品名牌数量居孝感市前列,“宏博”牌食用盐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富思特”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BOPP薄膜被评定为“国家免检产品”,“楚河”鱼面入选首批“中华老字号”。
  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形成了优质粮、蔬菜、畜禽、劳务输出、农机服务等六大主导产业,云梦是全国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县、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和全省养禽示范县、全省小康县、全省农业产业化先进县、全省劳务经济开发先进县、全省农民增收先进县。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4家,其中省、市级龙头企业9家。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30多个,年销售农产品占全县农产品总量的60%以上。建立了东北、广东、北京、武汉等四大云梦农民外出创业基地,以“周田豆腐”为代表的“楚天豆腐郎”被命名为湖北十大劳务输出品牌。劳务经济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居全省前列,全县外出务工人员达1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6.6%,年创劳务收入16亿元。
  发展环境日趋优化。规划建设了总面积10平方公里的云梦经济开发区,完成了5平方公里核心区“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构筑起“五纵三横”的路网框架,形成了以县经济开发区辐射带动乡镇工业小区建设的新格局。湖北大展钢铁、湖北楚嘉利食品、湖北京京肉食、湖北梅林正广和食品、湖北明阳针织、湖北晶云科技等20多家企业先后落户县经济开发区,湖北久顺实业、京兰水泥、喜天科技、同诚服饰等50多家企业落户乡镇工业小区。云梦被评为“全国投资环境安全示范区”、“全省首批最佳金融信用县”。
  对外开放不断推进。先后引进30多家外资企业落户云梦。去年7月,湖北晶云科技有限公司落户云梦,是云梦县由传统产业招商向高新技术产业招商的重大突破。云梦县连续四年获得“全省利用外资先进县”称号。
3#
 楼主| 发表于 2008-9-22 12:12:52 | 只看该作者
和谐的社会  近年来,云梦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谐社会建设迈出新步伐。
  文化全面繁荣。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兴建了县博物馆、县宣传文化中心、县老年人文化活动中心等,其中建筑面积达1.1万平方米的博物馆是迄今全省县级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博物馆。构建了有线电视、广播、宽带、电话“四位一体”的广电网络,有线电视“户户通”工程走在全省前列。县广电局被表彰为全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千县工程”先进单位和全省广播电视系统先进集体。文艺创作成果丰硕。新编传统小戏《吊子卖鞋》为湖北首获“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大型原创楚剧《云梦黄香》获全省第六届“屈原文艺奖”提名奖。民间艺术传承发展。云梦皮影先后参加首届中国唐山国际皮影艺术节、杭州第三届国际动漫节、北京中华世纪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温家宝、李长春等中央领导观看了云梦皮影戏《武松打虎》,称赞云梦皮影演得好。《三节龙·跳鼓舞》、《黄香孝行故事》和《云梦皮影》列入全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县楚剧团常年开展送戏下乡活动,每年送戏下乡300多场次,连续6年被评为全省百团上山下乡演出先进集体。广场文化活动每月不断、常办常新,带动了社区文化、企业文化的繁荣。城关镇幸福社区编排的舞蹈《天路》和《绿蒲扇》分获第七届香港国际“金紫荆花”比赛大金奖和金奖。
  科技事业优先发展。云梦是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拥有1家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和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立了义务教育保障新机制,“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启动了农村标准化学校建设,扩建了中等职业学校,县一中成为省级示范学校。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新建了一批农村标准化卫生室,改建了12个乡镇卫生院,新建了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门诊大楼,惠民医院挂牌运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提高到85%,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正式启动。
  就业和社保工作进一步加强。去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6500人,社保扩覆1.65万人次,建立了覆盖1万多名特困群众的农村低保制度。
  农村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云梦提前三年实现了“十一五”时期“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并初步建立了通村公路养护体系。新建和改造了胡义线等3条通乡公路,府河金义大桥竣工通车,道桥中渡口大桥开工建设。
  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加强。“五五“普法扎实开展,全民法律意识明显增强。县司法局设立了“阿玲服务热线”,利用现代宽带网络传媒、电话等通讯工具,对全县人民实行全天候“零距离、零成本”的司法咨询服务,尤其是给外出农民工送去了维权援助的福音。平安建设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日趋完善,维稳机制进一步健全,云梦县被评为全省首批平安县。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全面建立,信访渠道畅通。
4#
 楼主| 发表于 2008-9-22 12:13:36 | 只看该作者
文明的城市  云梦县在连续两届获得省级文明县城称号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创建领域,打造创建平台,加大创建力度,文明城市创建宗旨越来越明确,创建内涵越来越丰富,创建活动越来越实在,创建机制越来越完善,城市品味和市民素质大幅提升,人民群众参与度和满意度不断提高。
  健全工作机制,组织领导有力。调整充实县文明委和县创建文明卫生城指挥部领导班子,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组织领导机制。坚持实行县“四大家”领导包路段、县直战线和局级领导任路长的领导责任制,各级各部门责任明确,齐抓共管,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创新和完善多元投入、长效管理等机制,为文明创建工作提供了可靠保障。
  完善基础设施,城市功能提升。坚持每年兴办实事工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城市功能进一步提高。城区面积扩大到15平方公里,城区主干道已形成八纵七横的网状格局。主次干道硬化率达100%,小街小巷硬化率达95%,城区供水普及率达100%。建设人民广场、火车站广场、云梦公园等,为市民提供了舒适的健身休闲娱乐场所。
  打造精品城市,环境整洁优美。大力实施“清洁家园”工程,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联动,着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城乡环境卫生状况明显好转,县城的市容市貌明显改观,交通秩序、市场秩序明显改善,市民文明卫生意识明显增强,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精心营造园林城市,城区绿化面积达到5000亩,绿化覆盖率达31.5%,大力实施亮化工程,城区亮化五光十色,灿烂辉煌,夜明如昼,展示出现代城市的风貌。
  实行长效管理,社会秩序良好。充分发挥行政执法部门的作用,采取经常化管理与组织战役攻坚克难专项治理相结合的办法,形成多管齐下的强大合力,使城市管理日益规范,公共秩序日趋良好。
  加强行业管理,服务质量优良。在全县党政机关、执法部门和窗口行业单位广泛开展“六比六看”优质竞赛活动,政风、行风建设不断加强,树立了良好新形象。以“共铸诚信”为重点,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成效显著。
  拓展创建领域,创建工作扎实。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主题实践活动,切实改进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关系。以窗口行业“三优一树”、“创文明机关,做文明公仆”、“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为主题的三大创建服务常抓不懈,不断深化。大力实施创文明单位、文明系统、文明行业、文明社区、文明庭院、文明家庭和争做文明市民等一系列精神文明细胞工程,城市文明创建得到全方位的整体推进。全县省、市级文明单位与农村结成对子抓创建,收到了以城带乡、互帮互赢的效果。扎实开展青年文明号、志愿者、手拉手、巾帼示范岗、扶贫济困、捐资助学、城乡携手连心共建等活动,使创建载体得到扩展,托起了文明创建的一片蓝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2-20 13:38 , Processed in 0.08750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