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灯谜:创设文学教育中思维培育之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7 01:43: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灯谜:创设文学教育中思维培育之场
郭和乐
              (发表于《语文月刊》2005年第9期,全国首届中文核心期刊)

    近些年来,一场全球性的学习的革命方兴未艾,教育创新势在必行,“思维教学”的理念由此应运而生。在倡导文学教育呼声日高的今天,在文学教育中实施思维培育的问题已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早就指出:“文学教育必须有意识地寓智力开发的目标于其中,培育活跃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联想、想象等能力,以至创造思维的能力。”①可见文学教育离不开思维的培育。
可是,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将文学教育和思维培育两者联结起来呢?联结要有中介,这个中介就是物化了的训练思维的语言材料。当然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文学教育的语言材料。文学作品虽具思维培育的功能,但它偏向于形象思维的培育,且字数多、篇幅长,思维训练的效果不怎么明显。那么,有没有一种既具文学性又能使思维训练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的语言材料,而且这种语言材料短小精悍,便于教学的操作?有。这种特殊的语言材料就是灯谜。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灯谜作为一种中国特有的文字联想游戏,虽被人视为雕虫小技,但它却能涵盖传统文化之多端,透过一滴水可领略阳光之灿烂,集知识性、文学性、思维性、趣味性于一身。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引入灯谜,能够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起到文学教育和思维培育的双重功效。
冉正宝先生在《语文思维论》一书中,创造性地提出了“语文思维”的概念,并将其分成三个“格”:语文直觉思维之格、语文形象思维之格、语文抽象思维之格。同时,他还形象地使用了“语文思维之场”等术语。②这个“语文思维之场”指的是语文思维的母语环境,它物化为以文字、文章、文化(简称“三文”)为主的语言材料。灯谜就是涵括“三文”的一种特殊的语言材料。它同样能形成语文思维之场,同时也对应着语文思维的“三格”。

一、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灯谜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被人称为“微型文学作品”。谜界硕彦许成章教授就曾高度评价了它的这种文学特性:“灯谜类似玲珑剔透的奇石,又似闪烁耀眼的宝石,各点、线、面皆焕发着眩眼的光彩。灯谜不是一根直肠子通到底似的,不经过消化吸收就一泻千里的问答题。灯谜是委婉曲折、曲径通径的隽语,是无限智慧精炼出的‘比’与‘兴’。”因此,一则谜面成文的灯谜,往往很讲究谜面的文采,用形象的文字精心营造意境,追求审美效果。如当代谜家林尚义先生的词体谜作:
                            长相思
一重山,二重山,山峡层云渺渺然,依稀见屋檐;
从西山,望东山,南北崖巅相叠连,朦胧一月残。(猜字一)谜底:崛

谜面这首词本身的意境很美:在黎明月亮将落之际,山谷中飘荡着薄雾,词人登临西峰的一个高处,远眺对面群峰和人家,让人感受到了山谷的幽静。这与苏轼笔下“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意境”的基础首先就是“形象”,上面这首词的意境生成有赖于词本身文字所传达形象的组合。所以,在语文课中,要让学生体会灯谜的文字意境之美,就要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让他们积极进行审美想象。
再如:为有相思双泪落,画堂深处念佳音(字一)嘉
初见此谜,感觉这不是在谋面,而是在做诗,不由得被思绪牵引到遐想的意境中去。
闺中佳人的无尽相思化作点点清泪,纵有万种风情更与谁人诉说?这画堂紧锁的深情中又有多少“悔教夫婿觅封侯”的哀怨呢?夜凉如水,泪痕已干,想来唯有祈祷上天早传佳音了。
中国古典诗歌言简意赅,追求的是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灯谜中人历来乐于用简短的文字制成充满诗情画意的灯谜,使人浮想联翩。如:
后宫角上传伤声(字一)商
这则灯谜若用到语文课中,可首先只展示谜面:后宫角上传伤声;再让学生对着这七个字展开大胆想象。这七个字表面上传达的意思是:帝王后宫的一个角落上传来了幽怨伤心的声音。为什么会有这种幽怨伤心的声音?这种声音听起来感觉又如何呢?……一系列的问题会在学生的想象中产生,并在寻绎答案的过程中通过形象思维给予丰富化。“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形象思维的启动,学生们就会产生各各不同的审美想象。区区七个字为什么能够引起人无限遐思呢?这是中国文字的弹性使然,字少意义限制也少,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这也印证了李泽厚先生论及的一条美学原理:“形象的直接性可以少而精,形象的间接性要求深而广”。③
灯谜的另一个重要思维特性,就是在从谜面到谜底拉勾连搭的演绎转化过程中具有逻辑性。相应地,在猜制灯谜时用逻辑的方法进行演绎转化的思维形态就是抽象思维。
与形象思维不同,抽象思维是用科学的抽象概念来揭示具体事物的特有属性。灯谜就是依据这一特点,在概念所反映的客观属性中,选取一项或几项作为抽象思维的标准进行推理和判断。无论哪一种谜体,一旦形成底与面的关系,构成一则完整的灯谜,它们之间就产生一种逻辑关系。它充分利用了汉字形、音、义三变的原理,用形式逻辑的同一律演绎转化概念的既定内涵,取其歧义“纤巧以弄思,浅察以炫辞”(刘勰《文心雕龙·谐隐》)而完成其从创作到猜射思维的全过程。通过思维过程,概念演绎的结果往往与谜面既定的形象意境风马牛不相及,因此能产生逗人的谐趣。请看:
谜,隐语也,盖起于宋,经演变成型。会意别解,得之道;增损离合,显之术(字一)述
读谜面,俨然是一段灯谜艺术的发展简史,而谜底却是一“述”字,两者大相径庭。不妨看一下灯谜行家是怎样解析的:
题面从底字的形义两个方面,分三段阐释之。“谜,隐语也”,将“谜”字作母字,隐去“言(讠)”语,当为“迷”。“盖起于宋”,遮盖住“宋”的起笔“、”,又“经演变成型”,“迷”始变成“述”字。此系以形体说底。“会意别解,得之道”,则言会“述”字意,但别用肢解字形的方法,其义与“说道”之“道”字同也。此系以字义说底。“增损离合,显之术”,直斥诸增损离合手法,显出“述”由“之(辶,俗称‘走之’)”与“术”二部所合成,“述”析之即为“之术”也。此又系以字形说底。
如此解析,正所谓“入乎情理之中,出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说明步步为营、一丝不苟的逻辑演绎;意料之外则是由概念通过意义转换、变异而造成的,这就是别解。别解是一种求异思维。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利用灯谜让学生猜射,这对于抽象思维的养成不无裨益。
不难看出,灯谜在思维程序上又具有双向性。就灯谜创作来说,是从抽象思维到形象思维的过程;就灯谜猜射来说,则是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程。
二、直觉思维
所谓直觉,是指不是根据某种程序化的逻辑规则,而是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直觉思维也称灵感思维。灵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它常是不期而至,并且稍纵即逝。猜灯谜是需要灵感的,否则只能是搜肠刮肚而百思不得其解。前面说猜射灯谜是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程,其实这个过程中也是需要直觉思维参与的。
“面对一条灯谜,人们第一感觉是茫茫然不知路在何方,然后苦思冥想,搜索枯肠,突然,脑海中有如闪电掠过夜空,灵感出现了,于是,谜底揭开了。这种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似乎是向人们描述一个人大脑中的一次革命,长期的积累,刻意的追求,循常的思索像乌云在充电,积蓄到一定电势,电闪雷鸣的灵感就在脑海里产生。”⑤这段话形象地描述猜谜时思维的情状,说明了直觉思维对猜谜很重要。然而,对灯谜的创作何尝不是这样呢?下面一个故事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马啸天是一位著名的回族谜家。他制谜不惜花费心血,为一条谜面做得佳绝,总是反复推敲,不断修改,精益求精,直至最后满意为止。据说,他很早就对《西厢记》中莺莺在长亭送别张生时哭诉的“一个这壁,一个那壁”感兴趣,认为这句唱词定能制出好谜。他曾为此底设计过许多谜面,但都觉得不够理想。待时隔十几年,约是1964年秋的某一天,他在谜友刘子荫家谈天,见刘之床头有一本古今楹联集,顺手翻阅,忽睹一联:“接垣分竹径,临壑会风声。”这句上联初入眼帘,他心内即感一动,随之《西厢》句便奔凑而来;细一思索,觉得配合极为妥贴,于是按捺不住地把桌子一拍,说:“我得一佳谜矣!”刘子荫大惊,不解地问:“是什么谜?”他将此谜道出,又解释说:“你看,谜面五个字,‘接’、‘分’、‘径’三字,字字入神,剖析清楚;‘竹’字恰是两个‘个’字,‘分竹径’正谓‘一个这壁,一个那壁’。想不到世间真有如此妙合文字以待人猎取也!”
从上面这个故事,也说明了灵感只惠临于那些有心的人。因为直觉说到底还是以已经获得的知识和累积的经验为依据的。“直觉思维这种非逻辑性或超逻辑性,实质是思维主体在接受某种信息(问题情境)的刺激后,大脑能立即从它的信息库中检索和提取相应的知识单元,直接进入思维过程。”⑦
由于灯谜的题材相当广泛,纵的方面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至经国大事,小至柴米油盐;横的方面从经史子集、诗词歌赋到百工技艺、科学新知均无所不包;故在知识方面,灯谜又具有全息性。如果学生在灯谜艺术中浸润久了,知识视野便会得到拓宽,那他所积累的知识也就相当丰富,可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容量的信息库。因此,灯谜也为学生的直觉思维训练提供了可能。

“随着全球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包括灯谜在内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无可避免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全方位冲击。一个不容否定的事实是,中国农村正在向城市化靠拢,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由田野乡村向都市空间过渡,传统的田园牧歌式的文化情调在被一种高速度、快节奏的文化情趣所替代,传统文化中的形象思维、形象审美也正在向数字化的逻辑思维方式转变。”⑧在这种文化危机下,如何利用包括灯谜在内的文化遗产作为语言材料,创设一个语文思维之场,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培育,是文学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①《张志公论语文·集外集》,转引自董菊初:《张志公语文思想概说》,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3页
②冉正宝:《语文思维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③李泽厚:《美学旧作集》,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337页
④⑥⑧邵滨军、赵首成:《百年谜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861页,384页,前言
⑤江更生主编:《中华谜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47页
⑦王滨:《超越逻辑》,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年版,第197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12:14 , Processed in 0.07063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