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书单不是读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0-4 12:24: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书单不是读书
                                                        熊建

  书到用时方恨少,书非借不能读也,书中自有颜如玉……自从互联网“谋朝篡位”以来,这些传统的读书箴言就日渐凋零了。

  形势比人强,更何况是不会说话的书籍。该升级不升级,就是对知识的漠视。真正的读书人向来不在乎字待在哪里。

  刻在龟背上,读之;写在竹简上,读之;印在纸张上,读之;荧映在液晶显示屏上,照样读之。

  当然,这里说的是想读书的人。时值新旧年交替,朋友圈里不少人都在转发这样的读书帖:比如2014年不该错过的十本书啦,比如各大媒体年度好书汇总啦,总之,都是一堆书单。

  单不说并非只有去年有好书可读,就是把去年的好书给你列出来后,又有几人去或买或下载?又有几人买了、下载了还能好好读过呢?恐怕大多数人只是把书单一转发,好像自己已经看了似的,好像自己将来有时间会去看似的。其实,这不过是骗自己。

  骗自己,说明打心底里还是想看书,不然根本不用骗,因此还算有折节之心,孺子可教。但为啥往往只读了书单之后,就咂摸咂摸嘴,还是望而却步了呢?

  年轻人压力大,年轻人事情多,这是从需求侧来分析的,需求管理是一个长期过程,好像中国的消费一样,不可能一下子成为经济的主要拉动力,应对之策因人而异。于是,供给端就大有文章可做了。

  什么是供给端?显然不是书单。读书单向来不是读书,只是第一步。当年胡适给年轻人列了一个书单,看去吧,光工具书就有14个大部头,如果把他的书单里全部180多部鸿篇巨制读下来,只怕徒皓首、难穷经。这种读书门径的供给,在胡适那个没有电脑、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似乎是合适的,放在今天,已经对接不上需求了。

  爱一个人需要勇气,读一本书也需要。过去年轻人想读书很难,黄宗羲靠着自己名满天下的声誉,才得以去天一阁里看两天书。今天只要愿意,随便哪个年轻人的藏书就可以秒杀古时任何一位藏书家。

  所以,今天读书一方面需要勇气,另一方面更需要有人给他一串钥匙,让他知道,这把钥匙可以开这个宝箱,那把钥匙可以开那个宝箱。这个宝箱里有太史公的胸襟,那个宝箱里有杨奎松的论题。这里竺可桢帮你看天气,那里林西莉教你学汉字。总之,需要哪个就看哪个,套用一句广告词,那就是:“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读什么书了。”

  这其实就是目录学的功效。但这位脱胎于书籍匮乏时代的配锁匠,今天要想给年轻人新的指导,需要升级。怎么升级,需要更多人一起想,一起做。但不管怎么升级,效果必须如张之洞所说,令初学者易买易读,不致迷惘眩惑,弇陋者当思扩其见闻,泛滥者当知学有流别。对读书人来说,这才可以明门径、知缓急。

来源:人民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16:15 , Processed in 0.05616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