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破译魏书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8 14:45: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破译魏书生

王开东
魏书生,作为中国教育的一面伟大旗帜,被我们挥舞了这么多年,而且金枪不倒,红旗飘飘。这在某种程度上,比魏书生创造的教育神话更像一个神话。面对魏老先生“现代孔子”的金字招牌,所向披靡的教学业绩,和煌煌数千场万头攒动的讲学场面,我只能有两个感受:一个是感叹,另一个还是感叹。  
然而,我们敬慕、爱戴一个人物,也没有必要为尊者讳。魏书生,塑造了一个个崭新的历史,但也被历史塑造,留下了数不清的功绩,也留下了不少的缺憾。
1.得志者,还是得道者
这个世界上,有人得志,有人得道,却很少有人既得志,又得道。“文章憎命达”,这是人才的二律背反。魏书生老师也不例外。
尽管魏书生老师始终保持着那种一贯的朴素,一贯的泥土气息,但还是时常流露出得志者的喜悦。
在《选择积极角色进入生活》一文中,魏书生这样写到:“我算是获得荣誉比较多的教师,多次和党和国家领导人合影,先后和党的三任总书记合影7次,多次出席在中南海怀仁堂、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会议。人民大会堂的会议不要说在下面坐着,主席台上面我已经坐过5次了。有几次正部长级干部安排在我后面坐。”
请关注魏书生老师的数字使用,如此准确,如此精细,如此一丝不苟。我当时最真切的想法是,苏霍姆林斯基会不会计算他被领导人多少次合影和接见呢?我想,那大约确凿是不可能的。因为苏霍姆林斯基时间很宝贵,他要和他的孩子们在一起。陶行知会不会呢?我估计也不会的。作为杜威的高足,陶行知拒绝到国家教育部任职,只想有一所学校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让孩子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学生所在的地方,就是教育家梦想所系的地方。但魏书生老师却很少和学生在一起,尽管魏书生老师无需和学生在一起。难怪魏书生老师说自己对不起学生,看来,这应该是魏老师的心里话。
在《班主任工作漫谈》自序中,魏书生老师这样写到:
“除此之外,我还做了以下一些实事:
  分别为我所任的30多个社会兼职(例如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中学学习研究会理事长等)尽一部分责任。在国内外的海陆空中跑了50多万公里路,参加各种会议、讲学,办各种杂事。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作了550多场报告。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讲公开课480多次。接待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36000多人次来校听课、访问、指导。处理了11000多封国内外来信。”
数字,还是数字,一大堆庞大的数字,到“漓江出版社”再版《班主任工作漫谈》这本书的时候,公开课已经达到1000多节,报告已经达到2000多场了。这些数字一方面反映出魏书生老师的勤奋,另一方面当这些数字从魏老师嘴里说出来的时候,是不是也折射出魏书生老师的志得意满,功成名就?
其实,魏书生老师的得志本无可厚非,一个起点不高的人,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教学夙愿,完成了人生巨大超越。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是人之常情。但在当前教育陷入困境,学生很苦,老师很累,教育很危险的危急关头,作为众多老师偶像的魏书生,没有选择一个得道者的身份,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给病入膏肓的中国教育当头棒喝,让我们醍醐灌顶,眼前一亮;而是以“得志者的角色进入生活”,踌躇满志。这样的角色选择,未免有些令人失望。
但失望归失望,对魏书生老师的人格,我是敬重有加的。单就是通过6年的奔走呼告,实现自己当老师的夙愿,这种对教育的执著,就让我们后辈汗颜、赧颜。要知道那个时候的老师,没有“绩效”,只有“消极”。
2.经师,还是人师
叶圣陶先生认为,“受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是做人,做社会够格的成员,做国家够格的公民。”
这几个“做”字说得好。仅仅记得一些叠加的知识,哪怕有能力把这些叠加的拼图变成美丽的图画,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得把人类文化的积淀,以及它们不断充实和扩大的那一部分,养成永久的习惯,化为自身的血肉,永远的“笃行之”。这才是真的教育。
而语文课无疑是最重要的课,它是“立人”之课,它的目的就在于“人”:解放人,充实人,提升人。
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更多注重“术”,而不是“道”的魏书生老师,绝对是一个伟大的“经师”,却很难说是一个伟大的“人师”。经师,传授人以知识和能力;人师,涵养人之灵魂和品格。经师可得,人师难求。
之所以这样说,来自于魏老师的教育教学的追求。魏老师的教学特色很清楚:一是对“教材”的膜拜,一是对 “科学主义”的膜拜。
对“教材”的膜拜表现为——以教材为纲,以教材为本,捡到篮中就是菜,来源于课本的就是“知识点”,就要不折不扣地掌握。根本不在乎哪些是真知识,哪些是伪知识,这些知识来源于何处,其合法性依据是什么。
对“科学主义”的膜拜表现为——借工厂质量管理搞教学。魏老师说:“如果把工厂质量管理的一些规定借鉴来,显然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一个先进的工厂能够把工人走路的频率、炊事员切菜的频率都规定出来,一所好的学校能不能也把学生的有效时间规定得细致、具体一点?我想是可以的。”正因为魏老师科学地洞悉了教材的特点,以理科思维精细地统领了语文,制造了一把把金光灿灿的钥匙,从而达到了“把教材打倒”的目的。
在魏老师看来,教书就是教语文课文,教课文就是教“知识点”;发展语文能力,就是“听说读写”训练,训练就是教答题。这就是魏书生打倒教材的不二法门。
魏老师也重视课外延伸,但更多的就是介绍自己所喜爱的《科技前沿》与《技术实力对比》上的文章。无数的经典作品和人文华章都被魏老师遗弃了。魏老师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课程意识,更没有建立起走向未来的课程视野,而一切语文积累一旦没有进入课程,即使是珍珠,那也只是零散的,分散的珍珠,而很难形成学生真正的素养和底蕴。
在魏书生眼里,任何个体学生都是毫无差异的,因为在自己这一套体系之下,谁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打倒教材,获得高分。事实也正如魏书生所料。这,与其说是魏书生老师教学的成功,不如说是教材的失败,或者说是考试的悲哀。
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曾经困惑地指出:我们中国的传统是做“学问”,为什么你们老师老是在做“学答”?
学问,顾名思义,就是学习、研究、质疑、发问。真正的学习都是从发问开始的,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没有自己的创造。然而,包括魏书生老师在内,打倒教科书最终的目的就是打倒试卷,打倒考题。于是,我们的学生,上课就是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考试就是回答命题者的问题,都不是在做“学问”,都是在做“学答”。
老师教书就是“教答题”,学生上学就是“学答题”,于是,学生的答题能力上去了,应试技巧上去了,但问题意识没有了,创造性也就没有了。这是很可怕的事情。
教育原本就应该在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生产上,培养起学生浩淼宽广的精神视界,远大辉煌的文化理想,和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并从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体验自己,丰富自己,体验到做人的快乐,并进而树立一种最充盈的幸福和最宽广的精神自由。教育应该是幸福的,快乐的,充盈的,感性的,灵性的,有温度和湿度的,而不应该是干巴巴的科学和冷冰冰的制度。一个好的教育,应该追求新的文化理念、新的价值期待、新的社会理想。应该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一个痛苦时代的痛苦,一个挣扎时代的挣扎,一个希望时代的希望!
西塞罗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魏书生恰恰是以高超的手段,以自己的权威人格引领学生,以适应现实为目标来塑造学生。这不能不说是魏老师的缺憾。
3.大语文,还是小语文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惟有注入生活的源头活水,语文课才能水灵起来。语文教学需要的是引导、诱发,需要的是唤醒、激励。擦亮一双双对美孜孜以求的眼睛,唤醒一颗颗对文明怦然心动的心灵,回归人类的永恒的精神家园和灵魂故乡。让他们感受到世界的纯真和美好,青春的绚烂和可贵,生命的灿烂和光华;还要让他们认识到生命是一个偶然的过程,人与自然是一次美丽邂逅,爱情中弥漫着甜美和忧郁,真理既充满钻石一样的光芒,又像雨巷中的丁香姑娘一样可望而不可及……在美的提炼和升华中,让学生独立形成自己美好的思想。这样的语文教育,才是一种回归。
魏书生老师的语文教学是枯燥的,至少是刻板的,一切以效率为目标,为应试为旨归。在演讲中,魏书生老师甚至直言不讳地说:“有的老师告诉我,他们班的素质教育可红火了,书法、画画、篮球、体操等等。我说,不对啊。这些爱好并非是必要的,可叫选修课。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文化课的课堂上。高中还得抓升学率。不抓,你对得起家长?对得起学生?我这么多年能教下来,不就是升学率高吗?”
“这些爱好并非是必要的”,“不就是升学率高吗?”这就是魏书生的教学评价思想,可以说,在这种功利化的评价方式之下,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如何得到培养?学生的心灵和情感如何得到照料?“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如何能够催生?
以魏书生老师的“知识树”和“六步自学法”为例。(这两点正好对应着魏书生老师的“知识点”和“能力训练法”。)
“知识树”将初中语文知识分为4部分22项131个知识点,让学生按图索骥。看上去是抓住了语文学习的牛鼻子,但这种分法是否科学,其合法性依据在哪里?就算解决了考试问题,但能否解决语文素养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教法有没有窒息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没有给学生打下精神的底子?有没有把经典作品肢解,以至了无生趣?
比如读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第一节: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
她是童养媳,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四个“是”字句,看上去平淡无奇。但却写出了大堰河地位的卑微,生活的悲苦。“她是童养媳”意味着她连人身自由都没有,大堰河连名字都没有,靠出卖乳汁为生,这是何等悲苦的人生?作者反复说她“是我的保姆”。一是表明她靠卖乳汁为生的苦境,但更表明一种情感,一种态度,这里有深沉的思念,有感激,有不平;同时,反复申明这样一个卑微的农妇“是我的保姆”,也是对不平等社会的一种抗议,对自己原属地主阶级的反戈一击?
这些丰富的内涵和情感,魏书生老师的“知识树”如何解决?就算学生把知识树都掌握了,也只是添枝加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啊。
“六步自读法”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行交流、自我测试和自我总结,对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的能力,善莫大焉。但把“定向”也交由学生自己来定,就有点过了。不说总是“同一首歌”的方式会显得乏味,总是学生的定向,也很可能导致在浅层次上滑行。
在对文章的解读和分析中,魏老师引入“读一类文章的方法”、“划分文章层次的方法”、“归纳中心思想的方法”、“分析写作特点的方法”等,逐个击破,有条不紊,任他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这种自然学科的教学模式,工具性过强,刻意追求客观性、确定性的教学目标,缺少情感的个体表白,缺少价值观的自主评价,缺少人文思想的关照。必然导致语文教学的失魂落魄。
法国教育家莫兰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小心翼翼地精心设计各个教学步骤,力求环环相扣,提高效率,控制意外之事,这样的教学或许高效、利落,然而仅能完成教学任务,却压抑了创造性、随机性。真实的世界不是分割的、片断的、因果分明的,而且如帕斯卡所说,任何事物既是原因又是结果,既间接联系又直接作用,所有事物都被自然地联系在一起。”也许这些表述才是贴近教学的本真。
其实,教育的好坏之辩:一是对优秀人才而言,它是推动还是阻碍;二是对普通人而言,它是拓宽了还是狭窄了他们的人生。魏书生老师的语文教育改革,在回答这个问题上的底气并不很足。因为完全脱离了师生的互动,纯粹的在老师划定的框架内,学生就算学会了学习,很可能只是画地为牢。
文革期间,乡村为了增加农田的面积,把小河和湖泊都填平了,结果粮食产量是上去了;但是,清澈的小河没有了,湖泊干涸了,水草没有了,鱼没有了,青蛙没有了,水鸟没有了,美丽的田园生活苍白了,需要多大的努力才能换回来啊。魏老师不断压迫学生的“边角余料”以提高应试成绩的做法,也可以作如是观。
钱理群老师认为:“从语文的本体来看,它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的构成,即语文是文化的存在,文化是语文的‘底座’。而语文教育问题的根子就在于人文精神的彻底流失。”这句话一语中的,语文是一个文化的底座,当然需要老师的启发、点拨、剖析,进而引领学生认识到语言之美、文学之美、文化之美。教学过程是师生自我发现的过程,也是双向生命激发的过程,在师生的交流中,彼此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都复活了,双方的精神都在交流中得到升华。在此过程中,老师的主体地位不断弱化,学生的主导地位不断强化,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尽管如此,魏书生老师的价值依然不容忽视,评价魏书生一定要把魏书生还给历史。80年代,在教材中心、教师中心一统天下的时候,魏书生老师能够颠覆传统课堂,从“少慢差费”中挣脱出来,把精力放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上,确实高屋建瓴,石破天惊。魏书生声名鹊起,也是实至名归。魏老师真正的遗憾在于他过早地脱离课堂,未能勇立潮头,与时俱进。
4.民主,还是专制
在魏书生的管理中,有两个词不断出现,一个是民主,一个是科学。但魏书生老师显然对民主有自己的理解。在他看来,凡是学生大多数赞成了、通过的、制订出来的,就是班级的民主制度,就要严格执行。但这就是真正的民主吗?
鲁迅曾经说:“以独虐众者古,以众虐少者今。”这两者本质上都是专制,只不过“以众虐少者”,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制而已。更为可怕的是,学生在制订班级法规的时候,背后总有一个无形的大手,控制着学生的走向,这简直和袁世凯选总统一样毫无悬念。因此,我们可以大胆的说,魏老师的民主是专制后的民主,他的专制是打着民主旗号的专制。
魏书生老师说:“班级管理如果借鉴企业管理的一些方法、措施,其管理质量会大大提高,各科教学亦然。”其实魏书生老师还有一句话没有说——文革中的管人措施,也是一种很好的管理方法。
魏书生之所以能当甩手掌柜,就在于他有一套强大的管理、监控和反馈体系。这个体系逻辑强大,针脚绵密,和黑格尔的哲学一样庞大。在这个体系中人人是管理者,人人都被管理。每个学生都陷入人民监督的汪洋大海,都监控别人,同时又被他人监控。
比如《选举闲话能手》,就和过去选举造反派异曲同工;《说话接力本》,则表明只要抓住一个垫背的,自己就可以免受处罚,这和文革中揭发一个自己就没事,如出一辙。至于《写犯错说明书》,明显的就是过去写交代的翻版,而《写心理病历》则是文革中“治病救人”的一贯手法。
为了更好的推行自己的政策,作为金字塔最高层的魏书生老师也要求被“监督”。比如他曾经让学生王迎监督自己的发怒。他信誓旦旦的说:“只要王迎同学一提出警告,我一定听从,立即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接下来,魏书生写到:“(我)怒从心头起,冲进门去,想大发雷霆之怒,狠狠惩治那几个人。学生见我出现,立即惊呆了,正闹着的几个人见我怒容满面,一个个不知所措。我正要大吼一声,王迎同学站了起来,笑着看我——在这种气氛中,也只有他还敢笑。我一时竟忘了过去的许诺,问:‘你站起来干什么?’他又笑着,不自然地挠了挠头,说:‘老师过去让我帮助您控制发怒,不知道今天还算不算数?’”
这一段写得活灵活现,学生的恐惧一目了然,老师的暴怒一目了然,监督者的将信将疑一目了然,魏书生没想到真的有学生要控制自己发怒,他当然想不起来了,也许他从内心根本就没有把这个当做回事。
在魏书生指导学习委员收书费的中,这一点看得就更加清楚了。魏书生先让学习委员用手表收书费;官大一级的学习委员于是让小组长开展收书费比赛;当学习委员准备将收上来的书费数数的时候,魏书生说话了。“你傻啦?我说你当大官的像个大官的样儿,(笑声)上级别干下级的活,你领着这五个小组组长到学校交费,谁少了谁赔不就完了嘛。(笑声)人家小组组长才明白,闹了半天,大官连数都不数啊!咱赶快再数一遍吧。大家想想看,马上再数,如果出了问题,那不当场就找回来嘛。没问题,好了,去交钱吧。五个小组组长攥那钱都攥得紧紧的,别说丢失,别人抢劫都不知抢哪个对头。(笑声、掌声)老师干啥的?老师就是教会学生干这些事的。”
这一段中,金字塔制度特色何其明显,专制意识多么浓厚,这种等级和专制意识必然培养出奴才意识的人,却很难培养出独立精神和自由品格的现代人。奴才教育,从小的方面来说,会矮化和侏儒我们的民族品格,从大的方面来说,甚至会使我们失去立国之本。
犯错误,唱歌,犯错误,做好事,丢一粒瓜子壳写1000字说明书,则完全是变相体罚了。最荒唐的是统计“三闲” (闲话、闲事、闲思),要求学生每天在日记本上统计一下说了多少句闲话,做了多少件闲事,用了多少分钟闲思。学生究竟如何能够精确统计出每天说多少闲话,多少分钟闲思,这就把专制延伸到人的大脑里去了。在文革中,这叫“狠斗私字一闪念”。最好笑的是,当学生在进行计算统计时,这个统计本身就是闲事、闲思。还有,魏书生老师连自己的发怒还有学生来提醒控制,而学生的内心,却让学生自主来统计揭发,这不是很有一点喜剧色彩吗?我不知道,魏书生老师能不能计算出他一堂课中的闲话有多少,如果能够统计出来的话,那么,魏老师那堂课一定没有办法上下去的。
而让学会利用“边角余料”,每天开展路上记一个字或一个词的活动。也委实不可取,一张一弛是文武之道,连路上都在记一个字一个词,只能把人变成学习的机器。卢梭说:“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
如果说教育即生长,那么,教育的使命就应该是为生长提供最好的环境。什么是最好的环境?第一是自由的时间,第二是好的老师。
没有了个人自由的时间,一切教育改革都是蹩脚的。
5.简单化,还是复杂化
魏书生的教学和管理,最大的特点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删繁就简,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最终提高效率,达成学生的考试成功。
这种“简单化”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魏氏模式把语文学习看得过于简单;二是魏氏模式目中无人,把学生的内心世界看得过于简单。这两种表现都是语文教学的大忌。语文学习过于简单化,学生就不可能真正跨入语文世界的大门;缺乏人文关照的语文教学是不会培养出真正个性鲜明,颇具人文精神的创新型人才的。
而所谓的成功,也是本末倒置。衡量一种教育任务,不仅要用社会的尺度,看它能否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更要用人生的尺度,看它是拓展还是缩减了受教育者的人生可能性。
简单化的根源在于魏老师缺乏坚实的教育教学的系统理论,过于相信个人主观能动性。
这种简单化的教育方式,忽视了三大教育的原则。
其一是教育的非连续性。
简单化教育认为教育是一种连续性的活动,正是由于这种连续性,儿童才越来越完善。所以认为老师一旦交给了学生什么灵丹妙药,就可以包治百病,一劳永逸。
但教育家博尔诺夫却得出结论:“在人类生命过程中非连续性成分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同时由此必然产生与此相适应的教育之非连续性形式。”与此同时,博尔诺夫把“危机、唤醒、号召、告诫和遭遇”视为非连续性的教育形式,即这些事件既是非连续性教育的原因又是教育的途径。他认为,教育过程就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形式的统一。教育,犹如魔鬼,要一辈子和他作斗。
其二是教育的不确定性。
古希腊诗人欧里庇得斯说:“期待之事没有实现,神灵打开通往意外之事的大门。”科学曾经使我们获取了许多关于确定性的知识,但在 20 世纪也向我们揭示了无数的不确定性的领域。
科学文化使我们学会了生产、消费,却没有学会生活。因为生活意味着我们不仅要承担功利性的散文般枯燥乏味的部分,还要学会享受其中诗歌般充满情趣的章节。莫兰认为人文文化应该将我们的学生引入诗意的生存,使他们发现自我,从而更好地生活,如通过小说和影片中人物的命运和生活发现了自己的生活,在其中人们尝受了“第一次死亡”,沉醉于“爱情的美妙”,痉挛于“撕裂的内心痛苦”之中,人文文化通过确切的表述扩展至我们无限性的主观生活之中。同时通过发现人类的复杂性,使人们更好地相互理解。
其三是教育的个性化。
纪德在《地粮》一书中说:
  “抛掉我的书吧,不要在这书中寻求满足;也不要以为别人能帮你找到——这种念头正是你的奇耻大辱:假如我为你找到食品,你会反而不饿了;假如我为你铺好床铺,你会反而不困了……抛掉我这本书吧,须知对待生活有千姿百态,这只是其中的一种。去寻找你独特的生活方式吧,别人能做得跟你同样好的事情,你就不必去做;别人能写得跟你同样好的文章,你就不必去写。凡是你感到自身独具、别处皆无的东西,才值得你眷恋。啊要急切而又耐心地塑造你自己,把自己塑造成无法替代的人。”
这是我很喜欢的一段文字,如果仅仅是依靠别人帮我们找到,哪怕是书,哪怕是老师。那么,这样的东西宁可不要。真正值得自己眷念的是要把自己塑造成无可替代的个性化的人。
最近钱学森之问,又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钱老说:“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死记硬背,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对照钱学森之问,魏书生老师做得如何,答案不言而喻。
魏书生老师是我的偶像,曾经给无数人提供过思路和营养,尤其是班主任工作。批评魏书生老师是危险的,也是沉重的。
对于那一代,在仰望他们的同时,我常常想,有了他们,我们还缺什么?没有他们,我们还有什么?
       (以上部分文字已发于《教师博览》2010年第3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7 04:38 , Processed in 0.08964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