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行动在左,叙事在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8 18:07: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行动在左,叙事在右
——08年12月期《读写月报 新教育》“叙事”《爱在左,同情在右》成文随想
沈丽新
有点遗憾,由于一次计算机故障,李玉龙老师与我在QQ上关于《爱在左,同情在右》的讨论记录丢失殆尽。应该是有备份在某个默认文件夹里了,但尚在寻寻觅觅阶段。
——当时的对话,或许有些模糊;但有一种震撼,却不会轻易遗忘。

《爱在左,同情在右》并不是刻意撰写的教育叙事。它零零散散见诸我的随笔,若断若续,怕前后有一年时间。后来有暇的时候整理成文,放在一边。
——随手记录,有空整理,都只是习惯。

089月在明霞老师来访石梅时邂逅《读写月报
新教育》,她赠给我其中一期。细细读,深深被吸引,也将那篇《爱在左,同情在右》(初稿)随手寄出。

这样意外!虽然常常有文章发表,会收到录用通知,也会收到退稿信,也有石沉大海,但详尽的修改建议,从没有收到过。而《读写月报
新教育》编辑部的小狐老师居然在第一时间给我发来邮件,她这样说:
“文中呈现一个学科弱势学生的成长经历。不知道这个孩子的家庭环境是怎样的,为什么母亲的话对他那么有效?不知道沈老师考虑过这个问题没有。文中孩子及其母亲传达给教师的信息似乎还不够充分,如果能从他们的言行中挖掘到教育的支撑点,那么文章会有一个质的提升。”
而我一开始除了感动之外,有些愚钝。把小狐老师的建议理解成了文字表面的修改,稍微改动与调整了部分篇章与文字,就将修改稿发了过去。
当收到小狐老师第二封邮件时,有些狐疑!
“这篇文章的不足之处在于,孩子究竟是怎样变化的,这始终是一个混沌区。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冲突并不激烈,对立也不明显。从阅读的角度来看,会从外部削弱可读性。所以必须从内部加强教育含金量。
如果在情节上能有更丰富,更波澜起伏的变化,以及教师的教育观察和教育尝试,或许会使文章提升一个层次。
另外,我个人以为,对孩子进行教育回访可能会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因为有些东西,在当时可能不好说,等事情过去之后,只要对方能感受到你的真诚,大多还是愿意和老师积极沟通的。”
她在引导我,当时的我却没有领会!觉得有些奇怪,以为小狐老师期待看到情节波澜起伏的教育故事,而很明显我的这篇记录不是这样的故事。粗心的我,居然意欲放弃再思考再行动,还居然自以为洒脱地振振有辞:
“文中的孩子的确不是与教师有冲突或对立,他只是个安静、内向、羞涩的孩子,甚至惧怕老师。想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温情,慢慢喜欢英语课堂,从而慢慢提高成绩。他做到了,很高兴。

相信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而这个平淡的故事写就的文章不符合您的要求,也不遗憾。能够得到您的指点,已经很高兴了。”
小狐老师看到我的顽固不化,大概也有些好笑。她说:
“很同意你文章中的话:好的教育叙事,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我相信,今后一定能看到你更优秀的作品。
我们一起努力!”
不经意地,就把文字放在一边。这一放,怕有一个多月。
一个多月后,在1+1教育网站,邂逅《读写月报
新教育》主编李玉龙老师。他与我的交流中提起一篇稿子会考虑刊发,建议我从博客上撤下来。当时一时糊涂,就追问是哪一篇,也就提到了《爱在左,同情在右》。李老师印象中没有读到这篇文章,或许是因为文章题目挺吸引人,他要求我重新发给他看看。
QQ交流的好处,或许就是比邮件交流更具互动性?
老师也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所在。而那时的我,才明白过来,小狐老师所提的建议,跟李老师的建议,其实如出一辙!不是文字上、写作上的技巧,而是我的教育行动有问题!当时的初稿里,我满足于孩子最后一次期末考试取得的“优秀”而有些沾沾自喜。李老师的追问有些尖锐,尖锐到有些触痛我。他说:“文章中其实感受不到多少教师的爱与同情。同情真的起作用么?有什么能够证明教师的同情起作用了?你听取过孩子的心声么?——”
听取孩子的声音?需要听取孩子的声音?从没有听说过。以为,教育叙事,只是叙述着教师在教育事件中的所见、所闻、所思。孩子的感受,不仅没有用文字写下来,更是没有去体察过、重视过!孩子的感受,不管“逃跑”当时,还是与他妈妈交流之后,或者他取得“优秀”之后,我都没有去感悟过。
为什么从没有想过去聆听孩子的声音呢?某种意义上讲,是否正如李老师所指出的,我缺乏真正的、深刻的同情?让一个置身于教育现场的生命失去话语权,是真正同情学生的教师么?——这样的思考与自责,让我陡然心虚与心痛!
有些迟疑,问李老师:“我去跟孩子交流一下?”
“对。”
“他会记得那件事吗?逃跑事件?都过去有一年多了!”
我的犹豫,还是印证了我的教师角色的高姿态?
老师那么斩钉截铁!“会记得的!这件事孩子一定印象深刻,他一定会记得!”
会么?真的会么?
于是,走近孩子,仔细倾听;于是,才有了“聆听他的声音”这一篇章;于是,才有了深刻的反思:
“只是这样单纯的理由啊,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好。一点点毫不起眼的‘好’,却让孩子感受到了无限温情与鼓励。很多时候,拒绝说‘爱’,宁愿说‘同情’。如果真能让孩子感受到来自老师‘同情’,来自爸爸妈妈的‘爱’之后,他们的进步真是难以想像。
如果不说‘爱’,那么,还是,再多一点点‘同情’吧。感谢俞,他让我更确信‘同情’的魅力,让我更确信自己日复一日所做的事情的确都是有意义的。人到中年,工作经历越来越长,却觉得自己越来越单纯,更愿意在倾听学生时抓住每个教化的时刻,而这些‘教化’不断地改变着我的学生,也不断地改变着我自己。”

反思的同时,也增添了无数震撼!
两位指导教师教育行动的编辑?
一份提倡教师进行教育回访的刊物?
不是停留在简单地发表教师文字的刊物?
——
在《爱在左,同情在右》之后,突然明白:行动在左,叙事在右。
2009-1-16
收到样刊当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7 04:39 , Processed in 0.05910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