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式与精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24 15:56: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图式与精神
——对当代中国山水画的思考
李健强
    图式是一个西化的词,意思是指构图上的视觉形式,与传统画论中的章法布局略有相近之意,但更多的带有强烈的程式化色彩。图式的建立,一般多是以具体而独特的造型完成,也可通过抽象的极具个性的笔法展现。翻看中国山水画史,凡是在中国山水画史上有一席之地的,无不是在图式上有着独创性,在笔法上有着独特性。古代与今天在审美价值取向上不同,古代更重视笔法笔墨的个性,把笔墨放到了价值判断的最高位置,对图式的建立相对有所忽视。以今天的审美来看,古代最具图式感的画家要算米芾、马远、夏圭、倪云林、郑板桥等。他们用其一生将自然中获取的形象,提炼转换成一种符号,以表达自己的情绪与心境。中国山水画进入到21世纪的今天,由于社会节奏、生存状态、展示作品环境的变化,以及西方现代审美观念的影响,今天的画家比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关注与追求图式的个性化。在今天的展览会上,作品若没有强烈的视觉形式是很难在上千幅作品中一下子抓住观众的,更无法满足现代人对视觉体验的要求。
    艺术是随时代发展的,不同时期的审美在不同时期的画作上都能反映出来。宋元明清不用说,民国近代也有着不同的面貌,就是现代五六十年代、八十年代一直到20世纪末,山水画风的变化仍然是一目了然的,不同的画风是通过不同的图式来表现的,画家的精神层面也只有通过新的图式、新的笔法来展现。图式与笔墨具有精神性,如范宽的雄强、倪瓒的枯冷、董其昌的亲和、徐渭的狂狷、八大的孤傲等等,他们的笔墨图式表现着他们那个时代的审美特征,表现着他们个人的趣味、情感甚至人格。这就如同书法史上的“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人尚态”一样,不同时代留下了不同时代的审美风格,用今天的话说叫时代精神。时代精神由多方面因素形成,但图式与笔法是体现时代精神最鲜明的特征之一应是不争的事实。
    新图式的建立,是以情感为依托的,其中既有对客观生动之形的感悟,也有对主观理想完美之形的建塑。画家应深入到大山大河中去收集、提炼、概括,寻找并建立适合自身创作图式的新方法,在把握传统血脉和现代精神的大趣味下施展其有个性的理解与创造,回避模式,回避同化。新图式的建立是新笔法产生的基础,也是画家创造具有个性化技法程式的基础,古今大家无一例外地各自都创造出了一套高标准富于精神感染力的艺术图式。这图式是翻遍画史而不可见到的、全新的、生机勃勃的,笔法也是独立的有生命力的。图式的独创性与笔法的高难度是经典作品的必然准则。我们对任何一种图式的选择都体现了我们观照世界、把握世界的态度与方法,也体现了我们对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当代人对图式如此的刻意设计与关注,除去审美观的变化,应该说主要是受到西方视觉观念的影响。西方现代美术史就是一部图式的变革史,西方文化的背景决定了其审美传统与中国的不同,他们一味地强调造型与形式,而中国文化传统的价值观与审美观是强调“内美”,强调“耐品”,强调在形式中寓涵深层的“意”。黄宾虹说“内美静中参”。所以,当代中国山水画的现代转换,应是在尊重现代人视觉审美变化带来的对图式个性化强化的同时,不能放弃自己本民族优秀的传统。中国画有自己的审美理想和表现形式,中国山水画是一种山水文化,有着深刻的精神内涵,是中国人哲学观世界观的反映。山水画从诞生、成熟到如今的壮大,其审美精神是一以贯之的,就是宗炳提出的“畅神”、“以形媚道”美学观念,就是老庄的“天人合一”精神。
    返观当代山水画创作,由于受西方图式观念的影响,加上市场经济下功名心的驱使,使越来越多的画家正在远离中国山水画创作的本体,远离中国山水精神。过于刻意形式化地理解图式的概念,把图式仅仅看作一个区别于别人的简单的符号,这样的结果是某些画家不断地在简单地重复着一种图式,以至到后来把初创图式时的一点鲜活生动的东西变成了一张毫无表情的面具,画面上仅剩下技术的手段,苍白而无力。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境界“精神景观”、“人格魅力”已消失殆尽。因此我们有必要大声呼吁,让中国山水画的精神重新回到画面上。中国人面对自然,往往把自然融入到生活中去,又把生活看作一种境界,追求一种精神里的人文境界,中国山水画里所表现的心灵最深处的精神是一种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它是最超越自然而又最切近自然,是世界最心灵化的艺术。
    一名山水画家应培养一种文人情怀,应走向自然、亲和自然、感悟自然,使人格得到修练与净化。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境界是在追求“精神景观”,而不是“自然景观”,过于接近客观自然的“真景”,反而不能给人遐想,更不能使人产生“澄怀观道”、清涤精神、领悟天地间道理、理解天地之大美的作用。山水画的现代推进,并不是画上高压线、现代建筑、汽车等等这么简单就完事了,严格说,这只能算是一张风情画,而不是一张具有中国美学精神的山水画。五六十年代一批老画家被迫画的简单的图解山水画是惨痛的教训。中国山水画不仅要表现山川丘壑的自然美,更要表现画家在领略自然体验自然感悟自然的过程中与自然契合的灵性与心境。画家在创造新的图式时,一定要注入新的精神,精神是人格的反映,自古中国画家就强调人格的砺炼,只有高尚健康独立的人格,才可能使眼见的“自然景观”转化升华为“精神景观”。李可染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钱松岩的《红岩》等名作,有着强烈的视觉图式,同时更是强烈的精神图式,它深深地打动着每一双眼睛,震撼着每一颗心。
    精神永远是中国山水画的灵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0-7 04:26 , Processed in 0.06130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