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移民漫谈(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4 15:24: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移民漫谈(转)




     众所周知美国是移民国家、澳大利亚是移民国家、新西兰、加拿大、南非、新加坡等国也是移民国家。但移民历史最悠久最频繁的当属以色列犹太民族,几千年来移来移去,先是在阿拉伯半岛到处游牧,后来从亚洲的两河流域迁到非洲的尼罗河畔,在埃及生活了430年后,于公元前1450年再迁回到迦南地区(现今之巴勒斯坦)。到了罗马帝国时代,犹太民族被强行驱赶到欧美各地,把自己的国家也弄丢了。无家无国的悲惨生活是可想而知的。
1896年,奥匈帝国的记者犹太后裔西奥多·赫茨尔,发动了“锡安主义运动”(俗称“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号召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返回老家,重建以色列国。一些犹太人逐步迁回巴勒斯坦,加之二战期间希特勒疯狂屠杀犹太人,也推动了世界各地犹太人的回归。直到1948年,联合国才通过了决议正式承认了以色列。但是几个世纪以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因领土问题的矛盾越积越深,直到现在,那里的人民仍然没有安宁的日子。
美国是个典型的移民国家,早在19世纪,移民人数每十年就上一个台阶,以几何级的速度增长。在19世纪20年代,移民到美国的人数为15万,到30年代为60万,到40年代为170万,到50年代已经达到230万。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有不下3500万人迁居到美利坚合众国,相当于当今爱尔兰、挪威、瑞士、芬兰、丹麦、斯洛伐克和克罗地亚人口的总和。
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大多喜欢扎堆居住。比如说,来自挪威的移民都居住在威斯康星、明尼苏达、爱荷华和伊利诺伊4个州,因为那里的环境和气候与挪威十分相似。在宾夕法尼亚、德克萨斯和密苏里定居下来的人,几乎全是德国人。甚至这些人盼望有一天这个国家能“德国化”。1850年前,故乡在爱尔兰的人,约占纽约市人口的三分之一。
移居到美国的中国人虽然没有占居几个州,但在旧金山、纽约,洛杉矶、华盛顿、波士顿一些大城市都建有华人集中居住的唐人街或中国城。
为了不致美国因移民族群不同而分裂。罗斯福总统下令,凡移民美国的人,必须在五年内学会英语,否则就请你离开这个国家。最终,用语言把不同国家的人溶合到一起。
再说我们中国的移民,更是源远流长,自从有了文字就有移民的记载,事实上移民与中国的历史同时产生,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先生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移民也就没有中国的历史”。
我国关于移民最早的记载见于《尚书》,记述了商朝国君盘庚自现在的曲阜迁殷的事。商曾六次迁都,那时我国人口较少,每次迁都臣民们都要浩浩荡荡地跟随国君迁往新的都城。
西周时周天子分封齐、鲁、燕、晋等诸侯国。被封的贵族并不象我们今天的干部调动,接到调令后就只身一人去上任。而是有大批臣民跟随诸侯去到封地生活。周武王封姜太公于齐国,去控制山东半岛最大的敌对势力莱夷。据说开始颇不顺,几经周折才稳定了局势。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同族后裔为后盾,恐怕不少异地受封者会愧对周武王了。
自商周以降,历朝历代从未停止过移民。如秦汉时期内地人迁居岭南的移民,汉代汉族人向西北地区屯住戍边的移民,盛唐时期西域人移居中原的移民,明代黄河流域的先民迁居湖南、湖北的移民,福建、江西和两湖先民再迁四川的移民;明清客家人从中原迁往福建、广东,其中一部分人再从闽粤迁往台湾和海外的移民。
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明代山西洪洞大槐树迁往河北、安徽、山东等地的移民;清代为了对抗沙俄入侵,推行“移民实边”政策,动员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百姓迁居东北地区的移民。清末民初,国家在内蒙放垦,动员晋、冀、鲁、豫的人到蒙地开荒种田的移民。以及为了生计,山东、河北的百姓自发“闯关东”去东北三省的移民;陕西、山西、河北百姓“走西口”去内蒙的呼市、包头等地的移民。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一家一户的移民曾一度减少,移民大多由国家推动。规模较大的移民有:生产建设兵团及全国各地百姓开发新疆的移民;三峡库区迁往全国各地的移民;为了保护环境,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生态移民;还有改革开放后大批进城的农民工移民;以及先富起来的那些有钱人和部分贪官,近些年疯狂移居海外的移民。
前面所说的移民只是我国移民史中的一小部分,其中每次移民都能写出一部浩瀚的巨著。明代朱元璋建国之初,由于战乱,饥民遍地,哀鸿遍野,十室九空,国内人口锐减。“千里无鸡鸣,尸骨遍于野”、“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无人烟”,就是当时的写照。
特别是河北、安徽、山东、河南、北平(北京)等地,到处是无人耕种的荒芜土地,这对国家战后经济的恢复极为不利。户部郎中刘九皋建议将山东、山西之民“徙居宽闲之地,开种田亩”,皇帝朱元璋曾喻户部侍郎杨靖曰:“山东地宽,民不必迁,山西民众,宜如其言”。于是就有了山西民众大迁徙的事。
事实上明初的移民,历经洪武、建文、永乐三代皇帝,时间长达50多年。其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久、移民人数之众多超过任何一个朝代。
以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为例,那只是明初山西移民的一个缩影。当时,官府在洪洞县的大槐树下设立移民登记处,凡移民者须到那里登记,朝廷许以移民免税三年的承诺,还发给路费和安置费。尽管条件优厚,老百姓仍然是“穷家难舍,故土难离”,不愿迁走。后来官府采取强制措施强行驱赶,甚至把百姓诱骗到大槐树下,然后官兵蜂拥包围,不管男女老少强行驱赶上路。为防止移民逃跑,很多人被捆绑双手押送上路。当移民要大小便时,要求官兵把手解开,现在人们熟知的“解手”一词的来历就源于此。
据郑守荣、黄泽岭所著《大槐树迁民》记载:明初由洪洞迁出的移民多迁至中原各省,后来,其后裔移居到全国二十几个省和世界五大洲123个国家,移民海外的人数就达到17032797人。
去年我去山西旅游曾到洪洞大槐树参观,了解到近年来到洪洞大槐树寻根的海内外炎黄子孙多达十几万。很多人用各种方式缅怀祖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喻到大槐树寻根,曾在“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栽下一棵树,现在已经被保护起来。
移民是劳民伤财的事,给百姓带来太多的痛苦。首先,移民们在迁徙途中会遭受数不清的苦难,明代诗人陈子龙曾写过一首《小车行》生动刻画了移民的迁徙途中的痛苦:
“小车班班黄尘晚, 夫为推,妇为挽。 出门茫茫何所之? 青青者榆疗吾饥。愿得乐土共哺糜。 风吹黄篙,望见墙宇,中有主人当饲汝。 扣门无人室无釜,踯躅空巷泪如雨。”
其次,移民到一个新的地方,举目无亲,无依无靠,艰难创业,特别是那些穷苦百姓更是苦不堪言。
再次,移民们到新的地方饮食、生活习惯大都不适应,地理环境和气候也不适应。还要克服语言上的障碍,还有移民与当地百姓的溶合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种种困难都给移民身心带来巨大的压力。
但移民对国家来说确实是利大于弊。这里说的是国家主导的移民。首先,我国疆域如此之大,就是移民的结果,“移民实边”是历代政府所推崇的政策,比如,秦汉时期内地人移民岭南地区,清代黄河中下游的百姓移民新疆和东北地区,还有明清时期移民台湾的移民,这些移民移居到边疆地区给国家占住了地盘。
第二,移民对战后国家经济复苏,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三,我国是多民族和国家,移民对各民族的溶合起到的积极作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同一民族都聚集在同一地域,如前苏联的15个加盟共和国就是如此。只有中国是各民族居住呈犬牙交错的状态。多民族混居一个地区,这对保持国家的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四,移民加速了先进文化的传播,不同地区移民会把当地的先进文化和理念带到新的地区,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最典型的例子是蒋介石败退台湾后,把大陆各省的官兵带到台湾,使台湾较好地溶合、保存了中华传统文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2:02 , Processed in 0.07982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