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拿箩筐装帖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10:15:23 | 只看该作者
孝感陡岗方言


文/丹霞白鹤[孝感]




说明:
    本文记载的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陡岗方言。语言在流变,如有实准,欢迎指正!

1夷:填埋的意思。填水沆、水塘。此处夷,阴去,音同忆。
2母何(儿化音):搞“母何(儿化音)”;吃“母何(儿化音)”。占便宜;吃白食。
3王眼儿:小钱儿,小铜钱。如,一个“王眼(儿化音)”都没有。形容连一个钱都没有。
4买卖子:贱指“东西”,或鄙视人和物。如,揍他个“买卖子”。又如,真不是个“买卖子”!
5“货”:引诱、哄骗。
6“汉”:蒙汗药的“汗”,音“汉”,糊弄、蒙骗。如陡岗俗话:“矇到(着)鼻子‘汉’眼睛”。
7一带:总是、老是。许是“一再”的变音。
8辱人:辱,此处陡岗话为入声,音同“肉”。感觉羞耻的意思。
9就倒:接着,马上。
10将将:刚刚,刚才。
11把助:以为的意思。“助”许是“作”的音变。
12迟割:时刻。“迟”当是“时”音变;“割”,许是“刻”音变。
13滑机:陡岗话没有“滑稽”这个词,而只有“滑机”, 滑机在陡岗话中是油滑、狡猾的意思。陡岗话表达“滑稽”的意思说法是“有味(儿化音)、好玩儿、好笑”,武汉话中的“滑稽”往往被陡岗人听成“滑机”而费解。
14着:了着、再着。
15蛐蟮:蚯蚓。“蛐蟮”,陡岗话发音同“曲闪”,“闪”发轻声。汉口话说蚯蚓,或说“球伞”。
16蚱蜢官:蚱蜢,即蜢蚱。“蚱”,此处陡岗话发音同“眨”,不发卷舌音。“蜢”,此处陡岗话发音同“猛”或“梦”。
17踱(咄)下;下面的意思。“踱”,陡岗话发入声。“下”,陡岗话此处发轻声,发音类似“霞”。汉口话发“铎哈”,武昌话一般不这么说,而说“下面”、“底下”。
18窦的:里面的意思,有时也说“洞的”。“洞”,陡岗话此处不能发儿化音,否则真成了指哪个洞洞的了。
19叫他莫:莫管他。
20尽他去:让他去。
21打登登(墩):指小儿开始学站立或走路那种过程以及不稳定的样子。
22昂哈:跟前,附近。
23挖栗公 :或叩栗公、磕栗公。
24打支张:打岔。
25打照面(儿化音):
26打是向:辨别方向。此处“是”,可能为“视”变调。
27打夹账:在钱财经手过程中私下截留。
28老筋腊(儿化音):指不肯长个儿的小孩儿。有时用于讥讽身材特瘦小的人。
29瘦把筋(儿化音):此处“把”发轻声,有时音变为“啪”。形容很瘦的人。
30热肝疾:风热感冒,或急性中暑。“肝”此处发轻音,调类似“感”。
31煪:音同“秋”,指烟火熏刺眼睛。冷火煪烟,此处“煪”字,声调可为阴去。
32筑:胀的意的。如“回去筑饭!”、“说话筑死人!”
33一路(儿化音):一起的意思。如我们一路走。我们是一路的;一边(儿化音)的意思。我一路跟你说,你一路还这样。
34一会儿莲花,一会儿骨朵:名堂多,
35原说:就是,可不是。
36还债:指牲口听话,养得值。
37俏皮:拿架子,高傲,请不动。
38候:等。
39末了儿:最后;接着......
40折人:丢人。此处“折”,音同“舌”。
41老:总。老是即总是。
42光光:“大光光”,意思是什么也没有。“光光头”,形容“光头”。第一个“光”,音调变为阳平,第二个“光”,音调变为阴去。
43丁丁:很小很小的意思。音调变化同上。
44丁点:意思同“丁丁”。“丁”音变为阳平,“点”发儿化音。或“点”随“丁”都不发生音调变化。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10:16:33 | 只看该作者
湖北方言中与北京方言相通的词


文/丹霞白鹤[孝感]




1. 碍事儿:不方便(湖北话此处“事”不儿化。)
2. 把得紧:控制的紧。 “谁的钱都把得特紧。”
3. 办:解决 (武汉话)
4. 变着方儿:想尽各种办法 “变着方儿给我找事。”(陡岗话)
5. 点卯:到那儿报到或看一眼,打个照面儿的意思。(武汉话)
6. 兜圈子:有话不直说,顾左右而言他,兜起圈子来。(武汉话)
7. 打水飘儿:行动没有回报的。(陡岗话:糟蹋钱。)
8. 二百五:说话不当,行为不符合常规的人 。(陡岗话:太不聪明。)
9. 过节儿:小的矛盾。
10. 花子:乞丐。(武汉话)
11. 候着:等 (陡岗话)
12. 局子:北京土话,公安局 (武汉话)
13. 将将儿:刚才(陡岗话:可儿化,也可不儿化。)
14. 老:总,如同南方人说“好”代替“很”。“老干这个也有烦的时候。”(陡岗话)
15. 末了儿:最后。例:“末了儿,还挨了一顿批评。”(陡岗话)
16. 茅房:厕所,官茅房就是公共厕所。
17. 顺:偷(武汉话)
18. 折(念she):事情坏了 “让他办事,准折。”(陡岗话:捨了,糟了、糟糕,完了的意思。)
19. 瞎,抓瞎,没戏:不行。“抓瞎了吧? ”(武汉话:大致是不知如何着手的意思。)
20. 行头:衣服,装束,打扮的意思。(陡岗话)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10:18:08 | 只看该作者
八埠口的麻糖,三军台的婆娘


      文/白水煮一切  

          澴河行至孝感城西的河口处,忽然来了一个九十度的大转身,折身向东,一路淌过孝感城,这就是澴河故道。澴河经过孝感城的河道依然在,只是缺少了当年舻来舟往、万户捣衣的诗情画意。澴河经1958年改道,从河口处开始拉直一直向南,自此不再经过孝感城区。孝感人民虽然免去了洪涝的威胁,但免不了也挥不去对澴河故道的复杂情愫。
         出西门城隍潭,沿着澴河故道慢行,耳朵上夹的蓝牙悠长的钢琴长音,节奏鲜明,首先就把人的思绪拉进岁月的长河。仅仅是几个音符轻柔的点触,就已经在心里荡起了一圈圈涟漪。仿佛行走进昔日的繁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不知不觉已经上了澴河河堤,由此向南两三公里,便到八埠口。
         元代末年古八埠口,现今孝南区卧龙乡所辖之八埠村与金星村,曾是府河边上一个热闹的码头集。古八埠口,因古澴河在此分两支,一支去西北,一支向西南,形成八字形,而得名“八埠口”。孝感古属江夏或德安管辖,这里毗连鄂州古城,人杰地灵,水草丰茂,碧波荡漾,鱼虾游弋,白鹭翻飞,是富庶的鱼米之乡,是江汉平原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由于这里盛产稻米,当地人就用稻米熬糖。古时候有三大苦行当,煮酒、烧窑、熬白糖。但在那个男耕女织、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时代,熬糖还是可以赚些银两,养家糊口,聊以度日。孝感麻糖之所以名声在外,除了历代师傅们高超的手艺外,与孝感得天独厚的水土有关。古时候,孝感城南门口有一城隍潭,此潭深百丈,潭中终年烟雾缭绕,泉水翻涌,水如甘露,胜似龙泉,是做麻糖的绝佳水源。说起这口老龙潭还有一段传说,相传上古时潭中藏着一条老龙,它静则挡住河流水,动则掀起阵阵恶浪,搅得这里草木不生,百姓无法繁衍生息。后来玉帝派天神降服老龙,令它为人间造福,老龙这才依依不舍离开穴居百万年的老巢,腾空而起,跃入云端,留下了这口“龙吐水”的古潭——城隍潭。古时候,澴河水流畅通,汇入汉江可达江城。澴河码头岸上有条长长的、坚实的石板街。街面上商家店铺,对门对户,商品百货,总能兼顾。街道上人来客往,比肩接踵,南腔北调的叫卖之声,更是不绝于耳,显得十分热闹。到了晚上,月上柳梢,偶尔还可听到管乐、弦音伴随着女子甜美的歌声。这就是当年的八埠口集。集上的李爹爹,家门口摆着个小摊,靠老伴王婆婆熬麦芽糖叫卖为生。有一天熬糖时,她不慎将搁在锅边一罐退了壳的熟芝麻绊倒,恰巧和到已经熬好的麦芽糖中,十分着急。李爹爹见状劝慰道:“莫着急,我们不妨将错就错,把麦芽糖揉成芝麻糖试一试,看好不好吃。”王婆婆听了愁眉一展说:“现在也只能这样了。”岂料他俩将麦芽芝麻糖揉好切成薄薄的梳子形状后,不仅脆酥可口,而且既甜又香,成为人们争相品尝的糕点。很多人在品尝之时笑容满面,情不自禁地说:“嗯,这麻糖真好吃!”李爹爹、王婆婆听着,也觉得“麻糖”这名字很贴切,又顺口,还好听,就把他俩独创的这个食品定名为“麻糖”。李爹爹、王婆婆一不小心,竟成为“中国一绝”孝感麻糖的始创人!从此,他们家门庭若市,前来买麻糖吃的人络绎不绝。麻糖的名声越传越远……。
           孝感麻糖初始之时声微名浅,非稀罕之物,并不怎么好吃。当时熬成糖后,没有掺芝麻,而是将糖拿捏成糖棍,俗称“打白糖”。百姓人家买回藏入“炒米”缸中,等春节随时拿出待客招亲,酬朋谢友,以增添节日详和甜蜜的气氛。还有一种说法是:李爹爹忙碌熬糖的营生,这时妻子怀孕了,有了身孕的王婆婆烦辣厌酸,特别嗜甜,每天都要吃不少白糖棍,以至供不应求。李爹爹心知肚明,并不在意。王婆婆怕在丈夫面前落个“好吃婆娘”的名声,自己反倒心里不自在。一天,王婆婆正手捧一大根糯米糖棍滋滋有味地吃着,忽见丈夫卖糖回来,便随手把糖藏在身后的芝麻罐里。李爹爹还是看见了,他从罐中拿出那块糖,糖身上贴满了芝麻,咬一口,又甜又香。这时王婆婆羞嗔说:“茶不思来饭不想,一天二斤打白糖。沾上芝麻属意外,吃在嘴里更酥香。”两人从糖沾芝麻中心有灵犀,经过反复试验,把芝麻炒熟,拌入其中做成白糖分外好吃。“麻糖”因此而诞生。直至今天,孝感人还笑馋嘴婆娘“舍得爹,舍得娘,舍不得芝麻沾白糖。”   
          麻糖一出现,麻糖与孝感、孝感与麻糖便粘合一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割难断,更难舍难分。就像谁也说不清是玫瑰花在等情人,还是情人在等玫瑰花一样,总之,就那么紧紧地纠缠在一起。麻糖“诞生”的两个版本,熟对熟非,权作千古之谜。作出定论会将美丽传说的翅膀剪断.
         说起熬糖这行当,既要有上等的原料,冰晶糯米,波斯麦芽,还要有孝感睡虎地产的上等白芝麻,把糯米蒸熟后把磨好的麦芽洒在上面,拌匀后上甑馏烹,一个对日,待拌了麦芽的米饭软化渗出糖水,即上榨过滤,然后放到锅中加火熬,熬成深黄色糊状取出,兰州拉面般反复扯拉,切成块状,一块香喷喷的最初始的孝感麻糖就成了。工艺虽不复杂,但它和烧窑一样,也讲究个火候、技巧,说起容易,其实奥妙无穷。清朝时,有位号称饧师的张姓传人曾到河南洛阳去做麻糖,没想到地异物非,无论他怎样精心制作,也做不出在孝感所制的麻糖味道。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孝感麻糖古时候只是家庭作坊生产,并未形成规模,而且,这个东西只能在冬春生产,出孝感百里,谁也不知不晓。至清咸丰末年(1861年),八埠口的麻糖已以“孝感特产”的“身份”进入汉口市场,扬名全国:“形似玉梳白似壁,薄如蝉翼甜如蜜,难得世上一佳品,传与后世莫走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繁荣和科技的发展,孝感麻糖从原料的选配、现代化的生产到产品的包装设计,都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且具有一定的规模。1990年、1992年先后被选为第十一届亚运会和第二届全国农民运动会标志产品,并多次荣获全国和国际产品博览会金奖。1994年被国家质量监督委员会命名为“中华老字号产品”。原国务院副总理钟邹家华还为之题词“中国一绝”。
         现在孝感的正宗麻糖产家,在孝感城区城隍潭的“孝感麻糖米酒有限责任公司”,以精制改装的孝感麻糖作为传播孝文化的载体。孝感人最讲孝心,也最讲礼性:过年过节看爹娘,总忘不了带两盒好麻糖。现在连外国人不知孝感在何方,却知孝感产麻糖,都慕名想亲口尝一尝。许多外国人也和中国人一样,把孝感麻糖视为“孝亲敬老尊贤,感情怀恩报德”的最佳礼品!孝感麻糖,畅销于全世界的“中国一绝”!
           谈起八埠口,绕不开三军台,三军台座落在城区的东南端,澴河故道穿流其间,河岸周围长满了绿草,绿草间点缀着紫色的野花,散发出阵阵清香很是诱人。小河的东面是一片茂密的树林,北面是一条弯曲的磙子河在此与老澴河相汇,两排并不整齐的小树衬托出小河的妩媚,河内有活蹦乱跳的小鱼游来晃去。河边有垂钓的人们,小孩们不时地在此嬉水玩耍。
           三军台地名的来历,传说是三家大户人家,都想以自己姓氏来做命名,谁也斗不过谁,只好叫“三军台”。三军台有老台子,嫩台子之分,老台子就是三军台村,嫩台子是星火村。以前老台子的人多住不下,后来就搬迁到现在的嫩台子星火村。从这个传说中,可以看出当年三军台富甲一方。由于三军台地处磙子河和老澴河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所以富人多,接进来的媳妇,都很漂亮,而且在富人家女子都不用干活,所以人们说:“养女莫说得八埠口,不是熬糖就是挖藕。养女不嫁梁家桥,弓着屁股挖藜蒿。养女要嫁三军台,轿子去,划子来” 。说的是三军台女人进城脚不沾地,出门不是坐轿就是乘船,所以人们羡慕嫁得三军台的女人,就有此一说:“八埠口的麻糖,三军台的婆娘”。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10:19:14 | 只看该作者
以敬仰之情探讨黄香生平
——在云梦县首届“黄香文化节”学术交流会上的发言
  彭斌武


题记:2011年10月27日下午,云梦县首届“黄香文化节”学术交流会在云梦宾馆召开。孝感市委宣传部长栾春海、云梦县委书记张汉平、县委宣传部长丁财庆等领导出席会议,世界黄氏宗亲总会理事长黄明顶先生等海内外黄氏宗亲、黄香文化研究专家、学者150余人与会。我受云梦县黄香文化研究会的委托,在会上作了题为《以敬仰之情探讨黄香生平》的发言。全文如下:


在菊桂飘香的金秋,我们共同迎来了云梦县首届“黄香文化节”。在这个节日里,海内外黄氏宗亲带来了黄香文化研究的丰硕成果,给了我极好的学习机会。现在,我受云梦县黄香文化研究会的委托,把我们十余年来研究黄香的点滴所得,向各位嘉宾作个汇报,意在抛砖引玉。我发言的题目是:《以敬仰之情探讨黄香生平》,具体讲三个问题:一、深研细考疑点,解开千古迷团;二、多重证据论证,回归“历史安陆”;三、揭示历史真相,维护黄香尊严。
一、深研细考疑点,解开千古迷团
“黄香”是一个值得云梦人民和海内外黄氏宗亲骄傲的历史人物。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加之人们少阅史籍,不少人仅知他是一位大孝子,对其生平事迹却知之甚少,且有许多难解之谜。这对于我们弘扬黄香文化是个严重障碍。近十余年来,我怀着敬仰先贤之情,对黄香的生平作了一些探讨,取得了初步成果。                          
一是考出了黄香的生年。遍阅古今各种版本的黄香传记,都无一例外地缺载黄香的生年,这就无法全面、正确地认识黄香。面对千古难题,我采取深掘本传觅线索,字斟句酌寻鸿迹的办法,终于从黄香给和帝的上书中找到了切入点。书称:“得以弱冠特蒙征用”。 何谓弱冠?古称男子二十岁的年龄为弱冠。这是说黄香二十岁时被和帝征用。和帝登基以后,对诸王的封地、封号、朝臣的职位进行了大动作的调整,而对黄香却给予了特殊的恩典,留他继续在尚书台为官,故称“特蒙征用”。和帝登基是章和二年,即公元88年, 882068,这就告诉我们,黄香出生于公元68年,这一年就是汉明帝永平十一年。此前,云梦淡远先生也对黄香生年作过探讨。我与淡远先生研究黄香生年所选的切入点不同,考证的方法迥异,但两人结论相同,可谓殊途同归,  证明黄香出生于汉明帝永平十一年是确定无疑的。
二是匡正了黄香的卒年。关于黄香的卒年,诸史记载不一。《后汉书·黄香传》记载为“延平元年……卒于家”,而《楚师儒传·汉黄太守香》记载为“延光元年……卒于家”,一字之差却相差16年。如果黄香出生于永平十一年而卒于延平元年,那么黄香享年就只有38岁,这是不能令人信服的。我们通过旁征博采,发现延平元年后15年的建光元年,黄香还在与尚书侍郎冷宏上书言事,证明《后汉书》记载黄香卒于延平元年是错误的。根据确凿的历史事实,遂确认黄香卒于延光元年,从而纠正了《后汉书·文苑传·黄香传》中对黄香卒年记载的讹误。这一结论渐为学界所认同,维基百科黄香条载:黄香卒年“故从彭斌武的说法”。这样,黄香的生、卒年就是公元68年至公元122年,享年54岁。
三是弄清了黄香被免职的原因。黄香出任魏郡太守后遭遇水灾,本来救灾有功,反而被免职,人们感到不可思议,便出现了各种猜测。《楚国先贤传校注》的作者舒焚说:黄香“因发生水灾,措置未周而免官”。此说不符合历史事实。我们查阅各种版本的黄香传,都未发现他在水灾中有任何主观过失。通过仔细研读《后汉书》,发现东汉王朝的政治生活基本上被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所笼罩,凡发生日食、月食、地震、水旱、雹、病虫等天灾,或外敌入侵、贼冦犯境等人祸,都归罪于执政当局或地方官员有失道损德的嫌疑,因此要免除官职,名曰“灾异策免”。黄香被免职是灾异策免造成的不公,他本人在水灾中没有任何“措置未周”的问题。
四是查清了黄香墓地古称“源口”的来历。《中华姓氏通书·黄姓》及各派黄氏宗谱均记载:“黄香去世后,归葬家乡江夏安陆源口,墓在今湖北云梦县北郊十五里。”显然这是指云梦县义堂镇黄孝村。黄孝村一马平川为何称“源口”?我觉得很有必要把源口之名的来历弄个清楚明白。因此,早在十多年前,我就走访了黄孝村、大柯村的多位老人,对黄孝村一带的地形地貌、雨水流向进行过调查。2006年,我在撰写《黄香生平疑点考》时,为增强对源口的感性认识,便于元月28日(农历丙戌年除夕),到黄孝村、大柯村一带实地踏查,从而获得了这一带地形地貌的一手资料。原来,黄孝村的地势是不显形的北高南低,雨水自北南流,当流到黄香墓南约一公里处的大柯村北,地势隆然抬起,迫使北来雨水向位于大柯村东北的凹地汇聚,因这里的地形有较大落差,遂冲刷成了一个巨大缺口,人们称之为冲口。冲口连接着一条宽约5米的大冲沟,冲沟南流约2公里注入军民港,最终汇入水。大许村的古稀老人许修培说:黄香墓坐落在雨水的源头,面对着冲口,故名“源口”。 弄清源口的来历,为我们确认黄香墓墓址找到了可靠证据。

二、多重证据论证,回归“历史安陆”
《后汉书·黄香传》载:“黄香,字文强,江夏安陆人也。”这就直接牵涉今安陆与古安陆的问题。2003年,云梦张积翰先生发表了《黄香》一文,安陆学者立即发表题为《“黄香故里”考辨》的文章,批评云梦人要“推翻《后汉书》黄香江夏安陆人”的历史定论,指责“云梦人硬要强行把黄香拉入本土”。殊不知,魏晋以前,云梦与今安陆同为古安陆的辖区,而且古安陆县的治所就在云梦楚王城。这就提醒我们:如果对古安陆与今安陆不严加区别,历史就成了一本糊涂账。
于是,我在反复阅读有关历史典籍的基础上,结合云梦出土的文物、文献、古城遗址,以及各派黄氏谱谍等多重证据进行考证,写出了《〈黄香故里考辨〉之考辨》一文,论证魏晋以前的安陆县治所就是云梦古城。例如:秦安陆县的御史、令史死后葬在云梦城郊,20多件盖有“安陆市亭”戳印的陶器相继出土于云梦城郊,云梦古城文化遗存中的战火痕迹,与《编年记》所载秦攻安陆的时间完全吻合。这一切都证明秦汉时期的安陆县城就是云梦古城。
特别是睡虎地4号墓出土的木牍家书,更有力地证明云梦古城就是古安陆县城。家书是两名战士从河南淮阳寄回来的,他们要他母亲买丝布做夏衣寄去,并叮嘱他母亲看看安陆丝布的价格贵贱,如果价格便宜,就在安陆买丝布;如果价格贵,就只寄钱去让他们自己在淮阳买布做衣。这就再好不过地说明古安陆城就是云梦城。如果古安陆城果真在今安陆城,写信人要他母亲往返70公里看丝布价格,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再者,云梦城郊出土如此密集的古安陆文物和文字,而今安陆城郊至今尚未发现一件古安陆的文物和文字;更能说明问题的是,云梦城郊的东汉墓群鳞次栉比,多达60余处,而今安陆城郊只有一处东汉墓群,且远在十里村。这就无可争辩地证明云梦古城就是古安陆县城,今安陆城在东汉时没有城池,因此历次文物普查在今安陆城区没有发现魏晋以前的古城遗址。
正因为如此,现在学界的主流观点都确认云梦古城即古安陆县城。今安陆的学者与我们进行学术交流后,对于黄香故里的认识也就逐渐趋同了,安陆市德高望重的文史专家陈建平先生临终前告诫他的同仁说:“再不要与云梦争黄香故里了。”
  揭示历史真相,维护黄香尊严
我们认为,今安陆与云梦争黄香故里的归属,还情有可原,因为古为一县,可以通过考辨达成认识上的一致;对于其它地方与云梦争黄香的归属和死后的埋葬地,我们则要争辩,为先贤黄香的籍贯正名,使他回到生他养他的热土上来。
改革开放以后,历史名人身价百倍,因此,觊觎黄香故里者应时而生。尤其是有些与古安陆风马牛不相及的地方,竟然连篇累牍地撰文,或自诩是“黄香故里”,或称黄香死后埋葬他地。现在,我将他们的言论和事实真相揭示出来,让公众来辨别是非。

一是房县有人说:“黄香是房县人,任职于湖北云梦,死后衣葬于云梦,尸葬于家乡房县西关”。
这是对黄香生平的公然歪曲,是对先贤的亵渎,是对黄香的大不敬。
此说有四大矛盾。一是与国史的记载相左。《后汉书》不仅记载黄香是“江夏安陆人”,还记载黄香之子黄琼是“江夏安陆人”,黄香的曾孙黄琬与黄琼合传,不言而喻也是“江夏安陆人”。汉章帝还称赞黄香:“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其他人的列传中称黄香祖孙为江夏人的达十处之多,但只字未提黄香与房县有任何关系。二是与黄香的自述籍贯相悖。黄香给和帝上书时自称:“臣江淮孤贱,愚矇小生”。这是他从宏观角度自述籍贯,因为古安陆县属江夏郡,而东汉时江夏郡的辖区北起淮河之滨,南达长江两岸,故如是说。房县秦时属蜀,汉时属益州所辖的汉中郡,与江淮遥隔千山万水,没有丝毫地缘关系。三是与事理逻辑不符。《后汉书》、《东观汉纪》等权威史著都称黄香在皇家尚书台为官,官至尚书令,晚年出任魏郡太守。未见任何史籍记载黄香在云梦为官。尚书台是皇家的办事机构,依房县的说法,云梦岂非成了东汉的朝廷?黄香晚年出任魏郡太守,魏郡在今河北省,而黄香在云梦任职,岂非南辕北辙!四是与黄香后裔的宗族信念相违。“天下黄姓出江夏”是海内外千万黄氏宗亲的宗族信念,这是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2011年金秋,福建省江夏黄氏源流研究会会长黄如论先生,为纪念黄香诞辰1942周年,给云梦人民书赠“孝魂”墨宝。今年金秋,世界黄氏宗亲总会理事长黄明顶先生,特为云梦人民题写“黄香故里”匾额相赠。这些都反映了海内外黄氏宗亲对黄香故里的一往情深,是确认“云梦是黄香故里”
所发出的最强音。

二是河南禹州有人撰文说:黄香之子黄琼被封邟乡侯,“封地即今禹州东部郭连孝冈……黄香晚年因魏郡洪灾被黜职。……便到儿子黄琼的封地邟乡来闲度晚年。……死后便埋葬在这里。”还有人撰文称:“禹州城东……山上有座古墓,1958年原禹县人民委员会树立‘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汉丞相黄香之墓’碑。”

禹州的说法漏洞百出,且不说禹州是否就是邟乡,单指三大要害以鉴真伪:其一,封黄琼为邟乡侯时,黄香已去世多年。汉桓帝封黄琼邟乡侯是延熹二年(公元159年),而黄香早在汉安帝延光元年(公元122年)就逝世了,这时黄香已逝世37年,怎么会到邟乡去“闲度晚年”呢?其二,黄琼没有接受邟乡侯。查阅《黄琼传》,桓帝封黄琼邟乡侯,食邑千户,但黄琼以疾病在身为由,坚辞六七次,言语恳切动情,桓帝只得收回成命。也就是说,黄琼根本没有到邟乡去,黄香更不会涉足邟乡。其三,查阅《后汉书·百官志》,东汉桓灵之前从未设丞相之职,黄香也从未任过丞相。所谓1958年禹县人民委员会树立“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汉丞相黄香之墓”碑,没有历史根据,切不可信。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10:21:09 | 只看该作者
我曾三次与蒋纬国会晤



(作者:孝感鲁鋆 )

  徐州路遇蒋纬国
  1947年3月,我在徐州任陆军总司令部徐州司令总部中校参谋,蒋纬国任装甲兵中校营长,其少校副营长蒋铎(黄埔13期,孝感人)到总部找我,请求设法调动,我说:“你与蒋纬国同事,你姓蒋,那还不好处?”蒋铎说:“他性情古怪,我们难以相处。”我说:“他古怪在什么方面?”蒋铎说:“我们装甲兵待遇较好,士兵夏秋军服是卡其布料,冬春是粗呢军服。军官夏秋是毛哔叽,冬春是毛呢料军服。蒋纬国却不穿军官服而穿士兵服,一些连、排长向我反映,营长穿士兵军服,他们怎么办?要我向纬国反映。我向纬国告知此事,他却说,他们穿他们的军官服,我穿我的士兵服,又没禁止他们,这有什么关系。”蒋铎又说:“纬国经常下连队检查,从不事先告知连、排长,他到连队先不听连、排长汇报,而是一下子走到士兵中间,同他们随便谈谈讲讲,了解连队真实情况,他还到连队士兵宿舍、厨房、厕所查看,而且他总是一个人前往,因此我与他相处不下去,故此请求调动。”恰好总司令部缺一名少校参谋,我向处长推荐,于是在4月初把蒋铎调到总司令部。
  5月1日机关休假,我与蒋铎外出浏览徐州市容,行至中山路时,见对面来了一位佩中校军衔、穿士兵服的军人。蒋铎一见,快步上前向来人行军礼,两人随即站立路边,握手叙谈,我则站在他们旁边观看街景。两人叙谈约5分钟就离去了。我问蒋铎刚才那位是什么人,蒋铎说:“你认识?”我说:“不认识,但面孔很熟。”蒋铎伸出右手两个手指对我说:“他是这个(意指老二)。”我说:“这就是蒋纬国吗?”他怎么穿得跟兵一样。“当时我与蒋纬国只有一面之缘,故未讲话。

  孝感会晤蒋纬国
  1948年2月,蒋纬国已升任装甲兵总队上校总队长,驻防汉口。他带着副官乘军用吉普车专程由汉口来孝感,在县政府大门口前停下车来,命副官持他的名片入内说蒋纬国总队长要面见县长,当时孝感县县长田江昌闻知蒋纬国到来,连忙走到大门外迎接,请他到县政府办公室的客厅坐下。双方寒暄后,蒋纬国提出要见一见孝感的耋老名流,田县长急命秘书和几名科员去迎请,约40余分钟就请来了辛亥革命老人,时任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的娄伯棠和县议会副会长徐炎甫及著名人士王伯生等20余人,我因曾创办《正风日报》并任社长亦邀请之列。大家落座在宽大的客房内,田县长逐一向蒋纬国介绍,并握手致意。当田县长介绍到我时,我说:“我认识蒋总队长。”蒋纬国面显惊讶。我说:“去年5月1日,我和蒋铎在徐州中山路与你相遇,你和蒋铎站在路旁谈话,我就站在你二人旁边。”蒋纬国说:“是的,当时我在中山路遇见蒋铎谈了一些话,你站在旁边,那么这次是第二次相会啊!”当主客坐定后,蒋纬国说:“我妻子石静宜女士的父亲石凤翔先生是孝感人,我是孝感人的女婿,女婿有半子之份,我算半个孝感人啊。”他如此一说,大家也就不拘束了。接着蒋纬国又说:“听说我岳父家乡滑石冲山清水秀,我想去参观参观。”此话一出,无人搭话,于是我说:“据人传言,滑石冲现在是新四军江汉独立旅罗厚福司令员的驻地,你要去岂不是‘送货上门’。”此话一出,大家面面相觑,田县长见状连忙说:“那地方现在不能去,以后有机会再请蒋总他长去参观。”就这样化解了尴尬的局面。座谈会合,与会人士与蒋纬国及田县长合影,田还宴请了蒋纬国,并陪同游览了孝感县。次日,蒋纬国返回汉口,田县长赠送了孝感特产麻糖。
  后来,罗厚福司令员得知此事,对部下说:“蒋纬国真要来参观,我保证以礼相待,决不会扣留他,我要求他回去告诉他的父亲蒋介石先生,停止内战和迫害人民,实行民主,双方真诚携手合作建设富强的伟大中国,可惜蒋纬国胆子小,不敢来。”从这里可以见到中国*****人的宽广胸怀。

  武汉巧逢蒋纬国
  石凤翔先生,孝感北乡滑石冲人。辛亥革命胜利后,留学日本专攻纺织工业,毕业后回国,曾任裕华纺织公司总工程师。抗日战争时期,他任西安大华纺织公司经理兼厂长,是解放前国内纺织实业家,他的长女石静宜女士就是蒋介石的二儿媳,蒋纬国的夫人。
  1944-1945年,我在重庆组织和发起“孝感旅渝同乡会”,石凤翔先生被选为名誉理事长,我与他有多次来往。
  1948年4月,石凤翔先生由上海来汉,我专程前往他住所看望。石凤翔先生会见我时,询问了家乡情况,并说他在1946年夏曾捐款20万元给孝感县立初级中学,今后还将继续捐助,对此我深表赞叹。正叙谈中,忽然一位佩上校军衔的军官和一位女士进入室内,那军官口称石凤翔先生为岳父,女士则喊父亲。我连忙起身,石凤翔先生正要介绍,那军官向我一看忙说:“岳父不用介绍,我们认得,还一同照过像呢!”石凤翔先生甚为惊奇,我忙说:“我与纬国总队长这是第三次见面呢。”并简单说明了前两次见面的经过。石凤翔先生说原来如此,请坐下谈。我见蒋纬国夫妇似有事要与石凤翔先生说,连忙告辞,石凤翔先生要留我在家进餐,我说有事须去办,遂与石凤翔先生握手告别。这是我与蒋纬国第三次见面,也是最后一次。

  藏头诗赠蒋纬国
  1994年前后,蒋纬国在台北多次宣称:“台湾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胞是一家人,中国一定要统一,而且一定会统一,坚决反对搞台湾独立和两个中国。”其爱国情谊溢于言表,深得台湾同胞和大陆同胞的好评。
  1995年中秋,孝感籍入旅台同胞、退役中校、通信学科教官鲁伯陶(我之族孙辈)返回孝感探亲,我作了一首七律藏头诗,请著名书法家张秉乾先生写成横幅,托鲁伯陶带往台北,面交蒋纬国。现将诗录之如下:
  纬国先生雅正
  纬地经天不世才,国士无双启后来。
  先知人尊孙总理,生民百代记心怀。
  健忆当年三次会,康宁高唱凤凰台。
  长盼中华归一统,寿登双甲会蓬莱。
                                      1995年中秋鲁鋆作诗 张秉乾书
  鲁伯陶(已于2005年秋病逝台北)中秋后不久返台,得悉蒋纬国患病住进“荣总医院”,于是他携带横书的条幅,到医院面交蒋纬国,蒋在病房中接受此横幅后对鲁伯陶说:“我因病未能给鲁、张二先生回信,非常感谢他们的情意,请你回信时代为致谢。”后来鲁伯陶写信告知我此事。
  遗憾的是蒋纬国先生久病未愈,上世纪90年代末病逝台北,未能实现台湾回到祖国统一的愿望。谨以此文叙述当年之情谊,以表悼念。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10:22:08 | 只看该作者
我的级任老师


文/丹霞白鹤[孝感]




        一年级到四年级上学期,我在故乡秀镇念书,李老师一直是我的级任老师。他参加过解放战争,印象中常穿一身黄军装,有时也穿现出底色的黑色制服,好像是黄军装染过的。他一表人才,十分精神,笑的时候,还露出金牙。
        上课的时候,李老师的下巴,有时会让我分神。
        有些长得胖的人,下巴有横纹,俗称双下巴,李老师不胖,下巴上也有纹,却是纵向的纹,小刀割开似的,我的目光常常被引向那里。长大后,书看杂了,才知道那是生在下巴上的酒窝,叫美人窝儿。书上说,奥地利的女子,下巴上大多有那种美人窝儿。
        李老师讲课有句口头阐,“你们要把它记在九良心里”。我一直都搞不明白,“九良心”是什么心?后来似乎终于明白,“九良心”是不是“九两心”?
        “九两心”许是和“九斤半”是“头颅”的代名词一样,是“心”的代名词。说“头颅”太直白,说“九斤半”显得诙谐和轻松;把“心”说“九两心”,似乎加重了语气,起强调的作用,不过,把人的器官和部位称斤论两,视如猪马牛羊等畜牲之辈,似有轻蔑之嫌。尽管李老师用心良苦,口口声声强调,要我们记在“九两心”里的东西,具体内容在我的“九两心”里,一句也记不起来。
        李老师是我们的国语老师,他每讲一个新课文之前,都要给我们讲一个新故事,在我们听得入神时,巧妙地把我们的兴趣引入到新课文,随即在黑板上写出新课文的名称。李老师每次讲故事,都让同学们听得入迷。不过,我常常会脱离老师,信马由缰,不知不觉迷失在自己演绎的故事深处,回不来了。
        我对那时午睡印象很深。每天午睡我总睡不着,可是当午睡时间快结束时,反而又昏昏然起来。李老师很有办法,上课前总是领我们唱一支歌,比如“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说来很是神奇,歌一唱完,瞌睡不知怎的立马就跑了。
        那时的习惯是一天两顿饭,早晨一起床,揉揉眼睛就上学,朝读后,上几节课,再回家吃早饭,时间好像在10点多钟,直到下午两点钟左右才上课,所以午睡时间特别长。老师要我们扒在桌子上不动,不能发出任何声响,睡又睡不着,十分难熬。
        李老师在讲台上监视,不许每个学生动弹,教室里安静下来后,便坐下来开始打盹儿。我终于松一口气,可以动弹了。同座是个小女孩,有一次,她躺在条凳上睡得很熟,把我挤到了条凳一头的边缘。我手里还捏着上学路上掐的狗尾巴草,我把它刮得扁扁的起了卷儿,像逗蛐蛐那样的,我用那撩我的同座小女孩。我先是挠她的耳朵根儿、后颈窝儿,她都不醒。实在没趣,就挠她的屁股,记得她穿的短裤,有很小的红色花格,她还是不醒。猛然,我发觉李老师正看着我,吓得手一抖,狗尾巴草许是触到更敏感的地方,小女孩嗯的一声动了一下,我高兴得忘于所以,继续挠起来,直到小女生翻转身,揉揉眼醒了才住手。小女生坐起来,扒在桌上继续睡觉。我睡不着,难受地熬到午睡结束的钟声响。
        那时刚上学,年龄很小,什么事也不懂,不知道我那样有多么荒唐。我不知道对于我的无聊游戏,李老师什么时候发现的,不动声色地看了多久,从我的愚昧天真中获得了多少乐趣?上课后,李老师要我罚站,将我的无知游戏,当丑事讲给学生们听,骂我不要脸之类的话,我委曲得流下了泪,却不敢哭出声来。李老师不依不饶,“嘿嘿”地笑着说你还有脸哭?
        李老师发脾气和训人时,总是带着笑,他在儿童的难堪和幼稚可笑中寻找乐趣。
        写毛笔字时,他要我们把毛笔握紧,然后不声不响地在教室里转悠。他躲在某个学生身后,冷不防抽掉那个学生手中的笔,这时候他就得逞了,一边说这个同学的笔握得不紧,一边得意地看着这个倒楣的同学沾满墨迹的手和溅上墨水的脸。那一阵子,其他的学生都很庆幸,无不幸灾乐祸,十分开心。
        李老师批评学生时,常带辱骂和嘲笑,不知那是生气还是取乐?
        班上有个同学的妈妈常年在学校门前卖烤红薯,这个同学经常被李老师拉出座位罚站。在拉扯的过程中,李老师扯掉这个同学的帽檐儿,帽檐被扯掉了便揪耳朵,这还不够,又对同学们奚落他说:“他妈是卖红薯的,吃红薯吃“苕”了!”武汉把红薯叫“苕”,说一个人“傻”也叫“苕”,我们那儿虽然不这么说,但当笑话都听得懂,于是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李老师十分得意。
        上课时,我有时会盯着黑板上面的毛主席像发呆。毛主席下巴上有颗痣,李老师脸上也有一颗痣,好像也在下巴上,这常常让我产生稚趣的联想,要是移到毛主席的那个部位,就能当毛主席了。毛主席的发型和当年妇女的发型很像,同学们争论毛主席是男还是女。我想象毛主席脑后一定有个发髻,样子又很慈祥,肯定是个婆婆。有的同学说是男的。我说那怎么没有胡子?哪怕是一点儿。多数同学都赞成我的看法。
        李老师上课时,给我们讲雷电的知识,他管正电负电叫阳电阴电,还告诉我们防电的知识。他讲,有个人触电了,人们只要赶紧把他抬到木门板上一躺就没事了,电就从木板上传到地下去了。说自从那人触过一次电后,一到天涩下雨,就浑身痛得不得了,在地上直打滚,而只要把他一抬到木门板上就又好了。李老师为我们得出结论:“电”怕“木”!
        李老师是个好老师,他总是给我们讲很多新鲜的事,恨不得倾其所有,把他的知识和见闻都告诉给我们,只是他的水平和经历有限,后来回想起来,他讲解的有些道理和现象未必是那么回事,甚至有些想当然和胡编滥造;他对学生有时有些粗鲁,这也许与他当兵的经历有关,还可能因为那时的孩子实在是愚笨和冥顽不化,那时的小孩子学龄前都没有接受过幼儿教育,小学生不像现在这样好教。“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他的缺点丝毫减少不了我对他的敬重。人们常将一个学科的领头人喻为泰山北斗,简称泰斗,而李老师就是我发蒙时的启明星。
17#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10:23:42 | 只看该作者
天气晚来秋
                                                              龚文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瞑》是王维山水诗中的名篇。他把雨后秋山晚上的环境描绘得明快舒朗、清新鲜洁。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王维是一代大家苏轼所极力推崇的全才作家,诗、书、画以及音律全都精通,尤其是他的诗画的融合,堪称一代典范,正如苏轼所称赞的,“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大家从这首诗中,难道不能清楚地看到一幅美妙的月下秋景图吗?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越发显得静幽,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更令人感到秋意浓郁。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们归来,莲叶浮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尽管那春天的芬芳早已逝去,我陶醉在这美妙的秋色中,依然向往长留。 这样的明月清泉,竹喧莲动,浣女归舟,层次鲜明,因果清晰,且有声有色、有静有动,完全是一幅清晰和谐的雨夜秋山图!
      王维深谙《维摩诘经》,所以,他的名字就取自这本佛经的标题——名“维”字“摩诘”。《维摩诘经》是佛家达人维摩诘给他的弟子讲经的教材,维摩诘又是王维崇拜的佛神,可见他的佛缘颇深。他一生的诗、画作品均以半官半隐的生活为主要题材,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自然景物中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不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在一起。故而后人又称他为“诗佛”。
      古代抒写秋天晚景的诗词数不胜数,可像王维写得这样明快舒朗、清新鲜洁的为数不多。王昌龄的《长信秋词》中“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的句子充满了宫怨;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中“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之句更是表现了其冷清、凄凉和孤独之感。刘禹锡《秋词二首》中的“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句多少有些喜色:秋天了,山明水净,夜晚已经有霜;树叶由绿转为浇黄色,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色,在浅黄色中格外显眼。另外,李商隐写秋天晚景的诗《宿罗氏亭寄怀崔雍崔衮》中“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的句子,则表现了他复杂的心情:诗人在此时此刻,仰头望天,雨意已浓,一片迷蒙。这样的物景,给他本就不够明朗的心境,投上重重的阴影,心境的黯淡,又为物景抹上了一层灰色。情与景,心与物浑然于一体。“留得枯荷听雨声”,是他的点睛之笔,也是一直为后学所溢美的神来之笔。试想,淅淅沥沥的秋雨,点点滴滴地敲打在枯荷上,那凄清的错落有致的声响,该是一种怎样的声韵?枯荷无疑是一种残败衰飒的形象,偶尔的枯荷之“留”,赢得的却是诗人的“听”,而诗人“听”到的,又只是那凄楚的雨声。枯荷秋雨的清韵,有谁能解其中个味?那枯荷莫不就是诗人的化身,而那“雨声”也远不仅是天籁之韵了,或许它还是诗人在羁泊异乡、孤苦飘零时,略慰相思,稍解寂寥的心韵吧!
      作为身处在和谐社会的现代人,尤其是身居城镇的人们,因为“秋宵月色胜春宵”,他们在秋天的夜晚,没有古人那样的多愁善感、离愁别绪;没有白天的农民那样的丰收忙碌、满心喜悦,有的只是休闲散步,有是只是舞蹈健身。
      秋天,每到晚上,街道上的行人渐渐多起来。他们一般是结伴而行,或三三两两,或出双入对;一般是漫无目标地闲游,时而窃窃低语,时而放声大笑。有时,他们也出入商场、超市,可购物者不多,大多是看看琳琅满目的商品,为以后的购买“探底”。这时的广场、公园,闲游的人更多,散步的形式更是千姿百态:除三三两两、出双入对者外,更多的群体闲散游玩,还有单独随意漫游的人。他们都用这种散步闲游一洗白天工作的疲劳,享受晚间闲适的快乐。
      秋天的夜晚,也少不了以健身为目的的疾步行走的人。他们大都是单独行走,夸张地甩动着手臂,疾步如飞,雄赳赳、气昂昂地向前前行着。他们的精神、气质,引来闲散漫步的人们的纷纷关注。他们大多单衣薄裳,有的只穿运动服,甚至有的只穿背心的,还走得大汗淋漓。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
      秋天夜晚,如果人们散步休闲是城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的话,人们热情奔放的健身舞蹈就更是一道声色俱佳的风景。
      秋天的夜晚,正是健身舞者最佳舞蹈时光。天气凉了,无论你怎样下劲地跳跃舞动,都不会大汗淋漓;气候不冷,也不会衣着厚实而舞动不便;天高气爽,不会像春天那样空气浑浊。每当秋天夜幕降临,大街小巷,凡是灯光明亮的地方,就都有一群人在那里跟着音乐跳着健身舞。一般广场、公园和夜市门口,凡是宽敞一点的地方,都会有各种类型的舞蹈队伴着音乐在那里跳舞。虽然他们的动作不一定统一、标准,可他们热情的舞蹈,总会感染从他们面前经过的人们。这些舞者,大多是中年、老年女性。她们历经了太多的生活艰辛之后,坚信今天的生活就是幸福的,她们要为今天的幸福而舞蹈;她们还坚信,舞蹈是强身健体最好的方式,为了更好地生活,她们何为不舞蹈?请看今天的街巷广场,公园夜市,灯光明亮,音乐悠扬,霓虹炫彩,舞姿翩然,把秋天的夜晚闹得如此火红,谁看了不为之心动?
      吟咏秋天的夜晚,王维追求的是佛性,享受的是隐逸的闲情;其他古代诗人抒发的是秋愁、秋怨。而我们现代的人们用步伐、用舞蹈表达的是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追求。他们在秋晚所表现的生命的搏动,不亚于人们白天的活动能量。他们付出锻炼的辛苦,收获的是生命的回赠。

18#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10:24:44 | 只看该作者
云孝乡亲熊老师

文/丹霞白鹤[孝感]




        “北方有佳人,云孝多美女。”熊教授熊培粹老师不仅外表秀丽,而且心地善良,气质超凡。小时候,她会使我想起天上的月亮,长大后,她又使我感受到什么是仪表端庄,什么是雍容华贵,什么是大家闺秀。
        熊老师籍贯云梦义堂镇。我的故乡陡岗镇在孝感西北边陲,与云梦接壤,云梦的孩子还在我们镇上读书。听母亲讲,过去因离孝感城远,离云梦城近,完税就近去云梦。有一段时间,还划为一个行政区云孝县。陡岗习惯称云梦“云县”,人们常说云梦是孝感“匀”出的一个县。熊老师家里讲话,相对于孝感城关话,与我们更接近,所以母亲总叫熊老师乡亲。
        那年我十岁,父亲病逝,全家迁到武汉,我家育卿哥哥为我们送行,挑着一担花包,里面只是些破旧的被褥和衣裳,其他家当一无所有,熊老师雪中送炭,送这送那,为我们提供生活必需用品,连生火做饭的炉子,都是熊老师家的。在经济上有什么困难,大嫂总是找熊老师。熊老师也经常到我家看望母亲和我们弟妹。在一个陌生的语言环境,想不到讲武汉话的熊老师特地对我们讲一口家乡话,感到说不出的亲切!那种欣喜,像沙漠中见到绿洲,真是“他乡遇故知,久旱逢甘露”!
        我想起第一次大嫂子带我去熊老师家的情景,那时十岁,刚从乡下出来,穿一件棉大氅,里面衬一个小棉袄,下身穿一条空心棉裤还扎着裤脚,领口被鼻涕擦得铮亮,回想起来很邋遢,完全一副乡下脏孩子的模样。熊老师一点也不嫌我,和她的先生始终亲切地对我笑。还有她的两个宝贝女儿,四岁的辉辉,偎依在爸爸妈妈身旁对我笑,两岁的玲玲也和我亲近。
        家兄重病期间和逝世后,我不敢违背大嫂意愿,没有让亲友们知道。讣告发出后文学院才得知,后破例举行了追思会。那个追思会我没有被邀参加,看了录相后才惊悉,竟然没有熊培粹老师。不知怎的,我感到心痛。
        家兄遽然辞世,令熊老师很是震惊和悲痛。2008年家兄逝世一周年之际,熊老师自费重印了他的两本遗著《山光物态弄春晖》及《美,在苦难的荆棘中绽放•读曾卓的“有赠”》,赠送给众多的同事和朋友,以独特的方式,深切表达对他的怀念。
        熊老师在“写在重印前面”的序中说:
        “孙※※同志是我的老同学,重印他的名篇,表示我对老友的怀念。斯人已逝,愿他的治学精神永存,愿他的遗著名篇,他的品德,成为后辈的精神财富!”
        序中说,“当时孙※※只是一名刚满三十三岁的青年教师,也被戴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受到隔离审查和严厉批斗。”
        熊老师非常同情,在文革初期那个人人自危的严酷环境,她不顾自身安危,毅然带着家兄和大嫂一道奔赴北京告状,一同去找妹夫张庭发将军。这给予了大哥极大的鼓舞和安慰,使得在生死线上艰难抉择的大哥,“抬头望见北斗星”,终于闯过了那场劫难。
        序中说,“共同的感受形成了共同的愿望和共同的心声------ 对美好世界、对和谐社会的企盼与追求;对爱的呼唤,对尊重人的尊严的呼唤!”
        我感到这也是熊培粹老师共同的愿望和共同的心声。文革那场浩劫中,熊培粹老师的先生程老师,也遭受到隔离审查和严厉批斗,给身心造成严重摧残,致使英年早逝。那段往事,不堪回首。
        在互联网上欣喜地看到不少关于熊老师的报道。
        2007年7月14日,“华师大在线”刊登了朱树娥撰写的《解囊育俊才 高义实堪仰》
        文中报道“她忙于自费出版诗集并筹划诗歌讲座,心系恢复诗教,不辞辛苦。”赞扬“在古典诗词的风熏雨润中成长的她,对于美有着独到的见解和追求。”
        “纪伯伦曾说过,通过舍与者的手,上帝向人世表达他的心声;透过他们的眼睛,上帝俯身对着大地绽露微笑。对于那些接受到熊培粹老师无私资助的学子来说,她就是上帝的使者,打开了一扇希望之窗,把光明和未来推到他们面前。”
        “谈到当代人的精神面貌,她充满了深深的忧虑,”熊老师说:“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长大的一代,没有受到过很好的传统文化的熏陶,人文素养让人担忧。而在传统文化中,诗教是最陶冶人的教育方式。所以在青年学生中间兴诗教是很有必要的。”
        2011年4月29日,“华师大在线”刊登了熊培粹老师的文章《大学生诗教之我见》
        “有人说,诗是‘人类最早最高的文学’。也有人说诗是‘文学中的文学’。著名美学大师朱光潜说,‘文学到了最高境界都必定是诗。’著名诗人艾青把诗比作是‘文化母亲,众多儿女中的一个骄子’。”
        “我自幼受家庭影响,喜欢诗词。”
        “小平同志曾用列宁的名字组成两句诗来为自己画像:‘列为无产者,宁不革命乎?’这好像是一个文字游戏。但没有一定的文字功底,没有诗的结构知识,能顺手拈来一个人名,做这种文字游戏吗?”
        “现在国家要求多一些书香干部,希望同学们趁青春年少,多从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把自己培养成国家、民族、社会所需要的书香味极浓的有用人才!”
        熊培粹老师的优秀品格和超凡气质,与家庭环境浓厚的传统文化熏陶是分不开的。熊培粹老师出身书香门第,教育世家,熊培粹老师的父亲熊卓轩老先生是一代国学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极深的造诣和研究。
        《张廷发将军和他的妻子:我愿伴君到百年》中对熊培粹老师的三妹熊培玉评论说:
        “出身于贫苦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教了一辈子古文,两袖清风”
        “熊培玉外表秀丽,思想单纯,也许是从小受古典文学熏陶的缘故吧,言谈举止颇有大家闺秀的气质。”
        我们弟妹永远不会忘记,在我们最困难的年月,熊老师给予我们无私的热情帮助。我为家兄有这样的老同学感到幸福。
        五十多年来,我一直忘不了熊老师对我们的帮助和关爱,衷心祝愿熊老师健康、快乐、长寿!
19#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10:26:15 | 只看该作者
想起了梁漱溟先生的“老根发新芽”
刘少峰

本报载,孝南区以近年来创作的孝廉题材剪纸作品为蓝本,制作成57块公益宣传牌,分别悬置在董永公园的各个路灯柱上。一块块制作精美的孝廉文化宣传牌匾,为公园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使游客和市民在游玩娱乐的同时,既能领略到孝感传统剪纸的艺术魅力,又能受到孝道理念和廉洁意识的熏陶。笔者认为,孝南区利用传统剪纸弘扬孝廉文化,正是“老根生新芽”的具体实践。
“中国最后一位儒家”梁漱溟先生认为,一个民族的复兴,都要从老根上发新芽;所谓老根,即指老的文化,老的社会而言。中国文化老根子所蕴藏的力量很深厚,从此一定可以发出新芽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不仅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营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温家宝总理在与西班牙文化界人士、青年学生座谈时说:“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醇厚中和、刚健自强的人文品格和道德标准,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巨大影响,也为中国人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它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因此,我们对我们的民族文化应有一种“民族自觉”。
费孝通先生曾说:“中华民族的复兴,在于文化的复兴。”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民族素质,塑造高尚人格。从这个角度看,孝南区运用传统剪纸弘扬孝廉文化的意义就显得非同寻常。
2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10:28:31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民主建国会创始人之一、孝感籍杨美真女士记略


(作者:鲁鋆)

一、家世
  杨美真女士,孝感城东南杨家村人,生于1904年2月。其父母生二子一女,在孝感县城西门外开一土布店,维持全家五口人的生活。二子则入私塾就读。杨美真七岁时对父母说她也要上学读书,当时私塾不收女生,其父就叫两个儿子教她认字写字。她生性聪慧,一教就会,因此甚受父母喜爱。后来她两个哥哥分别到汉口和武昌进了公立中学就读。
二、去武昌和上海求学
  杨美真十岁时,二哥向一位同学好友叙家事时提及“妹妹想到武汉读书”,该同学便将此事告知了父母。同学父母均是基督教友,热心地将杨美真介绍到武昌希理达女子中学(教会开办,校长为英国教会修女,与他们是好友)。喜讯传到孝感,杨母携十岁的女儿杨美真到汉口,随二哥同学的父母一起到希理达女中。校长见杨美真聪明伶俐,心生喜爱,当即告知杨母:杨美真从小学到中学的全部学杂费和住宿费,均由教会和学校负担,家长不必操心。当时学校教材,用的是中国政府教育部审编的课本,由于杨美真学习勤奋,每学期考试都名列前茅,特别是在课余或星期日,主动为学校打扫清洁,校长多次给予表杨。1926年,杨美真以优异成绩在希理达女中毕业,次年考入上海沪江大学社会系。时任沪江大学校长的是著名教育家、爱国人士刘湛恩先生,杨入学后,刘校长亲自指示:杨美真享受助学金及奖学金,免收其他一切费用。沪江大学设在上海杨树浦工厂区,杨在校期间,除了学好书本上的知识外,还时常和同学们一起到纱厂去作社会调查,并帮助工人们开办夜校,补习文化。外出活动,需要些零用钱,于是她在课余时间帮学校打字,藉此得到一些报酬弥补所需。杨的英语讲得好,在英语演讲竞赛中名列前茅,深得刘湛恩校长和夫人刘王立明女士的关怀,以至影响到杨日后的人生之路。若干年后,杨美真回忆当年情景时说,刘王立明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对自己的成长有很大帮助,终身难忘。
三、从事社会活动并留学美国
  1930年,杨美真从沪江大学毕业,经刘王立明女士介绍,到上海《女声》半月刊任编辑,年底到中华妇女节制会工作,任宣教处长、副总干事。三年后,在刘王立明女士的帮助下(刘为杨在教会争得一笔助学金),1934年8月,杨美真作为中国妇女代表,赴英国伦敦出席妇女节制大会。事后,由英国赴美国留学。1936年获美国费城“本雪凡尼亚”大学社会学硕士学位,同年9月回国。
四、再次出任社会工作并执业教育
  杨美真回国后,获任北平女青年会总干事(杨在上海沪江大学即入基督教)。1937年春,杨至上海任上海女子职业中学校长。“七七”事变后不久,日寇于8月13日在上海发动侵略战争,中国军队奋勇抗击日军,不断取得战绩,作为校长的杨美真,率女学生代表100余人,携带药品、毛巾及食品,亲临前线慰问抗日将士,受到各界赞誉。
  上海沦陷后,学校撤往重庆,旋即奔走于成都、贵阳等地,先后创办“成都军属纺织工业社”、“贵阳女青年会”、“重庆营养研究会”等社会福利机构和社会团体等,还在成都金陵大学社会系担任教授(1940年1943年)。在此期间,杨美真亲身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惨剧,结识了许多爱国民主人士和知识界名流,并直接和间接地受到了何香凝(廖仲凯先生的夫人,廖承志的母亲)(杨当年编辑的《女声》杂志,深得何香凝的支持)、许广平(鲁迅先生的夫人)(杨任上海新生女子职业中学校长时,许是董事长)等人的支持和帮助。尤其杨与“七君子”之一的章乃器先生结为夫妻后,很快就使得自认为“不甚关心政治”的她对政治发生了兴趣,从而使她把自己的人生道路与章乃器的人生道路连在一起,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连到了一起。
五、参加“孝感旅渝同乡会”的组建
  1944年夏,我由洛阳来重庆工作,见到外省县在重庆成立同乡会,于是我会见了在渝同乡杨玉清先生(时任行政法学院简任级评事,《三民主义半月刊》社长),屠义方先生(时任中宣部处长),朱澄宇先生(辛亥革命志士,时任军委会少将参议),谈议成立孝感旅渝同乡会,宗旨为团结互助,尔后为建设桑梓服务,他们极表赞成。于是开始广泛联系,组成筹委会,许多在渝工作的著名人士,如李实茂(辛亥革命志士,战史委员会中将委员)、胡淳(三表团中央秘书)等30人参加。值得称道的是,杨美真女士、余常慎女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时任英国驻华大使馆图书室主任)及江华辅女士(中国银行会计)等三位参加筹委会。1945年5月,孝感旅渝同乡会成立,三位女士均被选为理事,理事长为杨玉清,名誉理事长为蒋纬国的岳父石凤翔先生。同乡会成立后,本着服务桑梓的宗旨,杨美真曾捐款资助孝感同乡在渝读书的女生(高中以上的)。
六、参加组建中国民主建国会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要求和平与民主。在此情况下,民主爱国人士黄炎培、胡厥文、杨卫东等与章乃器商议,共同发起组织中国民主建国会,为争取和平与民主而奋斗。杨美真从自己的切身经历中,认识到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已搞得国家贫穷,民生困苦,特别是他发动内战,妄图消灭*****,更是不得人心,于是,杨就主动地参加民主建国会的筹备工作,并成为核心小组成员之一。1945年12月15日,中国民主建国会在重庆召开成立大会,杨被作为发起人之一,被推选为监事。1946年,民主建国会迁往上海。第二年被国民党当局宣布为非法组织转入地下活动。不久杨美真与章乃器等去香港,继续反对独裁,开展争取和平与民主的斗争。1948年8月,在解放战争迅猛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中共中央发表了“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杨美真等民主建国会负责人黄炎培等立即响应,并举行紧急常务理监事会,一致通过拥护中国*****的号召,坚决揭露南京独裁政权的一切破坏产业和迫害人民的罪行。
  1949年春,杨美真等先后抵达北平,参加建立新中国的筹备工作。4月15日,毛泽东主席在香山双清别墅举行宴会,邀请黄炎培、施复亮、孙起猛、章乃器和夫人杨美真等十一名民主建国会主要负责人,共商国事。这是杨美真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感到非常荣幸。同年5月26日晚,周恩来副主席又举行宴会,邀请杨美真等十二人,商谈民主建国会的前途和任务,从此,为民主建国会和其他党派一起参加新中国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七、新中国成立后的杰出贡献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随之,民主建国会迁驻北京,杨美真被推选为民主建国会全国会务推进委员会常委,专任民建总会秘书处的工作。抗美援朝开始后,杨美真受周恩来总理的指派,参加以国家卫生部部长李德全大姐(李是已故冯玉祥将军的夫人)为首,有廖承志等人参加的“五人调查小组”赴朝鲜,调查美军在中朝边境和朝鲜北方投掷细菌弹,残害无辜平民的罪行,并受到金日成的接见。1955年,世界妇女大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杨美真受全国妇联的委派前往出席大会。她在这次世界妇女代表大会上,因所有代表不懂中文语言,于是她以流利的英语作了关于“中国妇女翻身情况和新旧社会的不同地位”的发言,理所当然地引起了大会的关注。会后,一些出席的外国妇女代表争相请她签名留念。杨美真受到广泛欢迎并非偶然,1933年杨去美国留学之际,受上海女青年会的委托,到巴黎参加世界女青年会议,还到英国伦敦和丹麦哥本哈根与当地的女青年会取得联系,从而使这些国家的妇女界加深了对中国的了解。因为她有了这些基础,因此受到各国妇女代表的赞扬。
  杨美真以民建创始人之一,曾任民建中央秘书处副处长,第一、二、三、四届中央委员,第一、三、四届中央常委,民建中央咨议委员会常委。
  晚年虽疾病缠身,仍关心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生前立下遗嘱,不搞遗体告别仪式,不开追掉会,并将多年收藏的图书捐赠给民建中央机关。1991年4月12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87岁。一代杰出的妇女界爱国民主人士,从此离开了这个世界。
八、后记
  杨美真女士自1914年赴武昌希理达女中读书,从小学、中学至高中的12年中,除寒暑假曾回孝感家中看望父母外,都在学校生活,1927年考入上海沪江大学以至毕业留学美国,1930年回国在上海工作,从未回孝感。1944年秋,孝感旅渝同乡会开始筹备,直到1945年5月同乡会正式成立,她自始至终热心参加,因此与她时相接触,畅叙乡谊。日寇投降后,我到武汉工作,与杨美真女士失去联系。
  1987年秋,我与北京杨玉清先生通信中,得知杨美真女士的地址,于是去信问候。不久接到回信说她倍感欣慰,信中叙述她从抗战胜利后离渝至今(1987年)四十余年的简况,并赠其解放后在京的照片,从此,我与杨美真女士经常通信。原孝感市政协副主席李汉杰赴北京出差,我书写介绍信让李到京后看望杨美真女士。杨对李的看望,极为欣慰地说:她有几十年未见到故乡乡亲了,请李回孝感后向故乡父老乡亲表达她的问候和歉意。
  值得告慰杨美真女士在天之灵的是,她的简历记载于1992年原孝感市档案局出版的《孝感大事记•名人录》中,永垂于后世的史册中。
  (作者为黄埔校友,现年89岁。此文写于2007年5月28日,载《孝感财政》2007年第四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5 02:42 , Processed in 0.19723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