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守望幸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23 11:41: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守望幸福
铜山区柳新镇实验小学
李朝侠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上午好!
很荣幸能和大家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和幸福。
母亲为我埋下读书的种子
说读书是幸福的,很大程度上源自母亲对我的启蒙。从记事起,母亲便每天教我唱歌谣。那些带着乡土气息又琅琅上口的儿歌总是让我非常喜欢。再大一点便听她给邻居读古本《红楼梦》,小小的脑袋里就有了其他孩子所没有的思考。问母亲,她就笑着说:“你现在不知道,以后读书就懂了!”于是,读书就是我最最向往的事情了。从那以后,一颗要读书的种子便悄悄地播了下去,一年级我就开始了最初始的读书——连环画,随着认识的字越来越多,到了三年级我便开始了繁体本《三国演义》的阅读。读后再给同学讲,那时感觉就是幸福的。
做课题很幸福
读书是幸福的,这还来源于解决问题时带来的种种快乐: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王勇所长的指导下,我做了一个课题,那时,孩子还小,读书也是断断续续。致使课题的结题申请一拖再拖。直到王所长生硬地告诉我说:“还是专业书读的少!”。当时我很委屈,想都没有想就跟王所长说:“你不知道一个女教师的琐事多吗?每天我要教书、批改作业,回到家里要洗衣做饭看孩子,平时孩子健健康康还好,如果生了病,我几乎一夜都不能睡觉!……”但心里还是很怕他这位不苟言笑的领导,话到嘴边又咽下。回到家里,看着这些无用的纸张,泪水又一次止不住的流了下来,想想这些天来我一手拍着孩子睡觉,一手拿着笔在纸上写写画画的痛苦,还有从城北坐车到城南,忍受着酷暑的折磨、晕车的难受,最起码我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呀!就这样,一句话便把我所做的一切都否定了。但这句话也逼的我走进了墙角,只是不服气地想:“别以为我做不到”。也就是我的这一次难过,成就了以后的坚持与坚韧。待到结题时,他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现在缺少的是读书,不要给自己找不读书的理由!”我仔细地听着,完全没有了开始的浮躁之气。相反,第一次感到硬巴巴的话不再刺耳。如果说母亲是我读书的启蒙老师,那么,王勇所长便是我专业成长的另一位启蒙老师了。从那以后,我每天都看一看书,抄写了一本本的读书笔记,解决了一个个工作中的疑惑。而每解决一个问题,我都有一种幸福的感觉。
引领学生读书很幸福
引领学生读书就很幸福。就因为读书,一件事直让我快乐至今:
那天的数学课上,授完新课后,因为时间充裕。我顺便又给学生们扩展了一点关于速度的新生物——磁悬浮列车。
我将有关知识用数字呈现在黑板上,学生们不时地发出“惊叹!”……

正当学子们不断地用知识来验证惊奇时,忽然教室后面传来小雪同学的一句话:“老师,我以后也像您一样当老师,给学生讲很多知识……”,别样的声音打破了课堂上原有的平衡。“哗!”全体学生都把头转向她,而她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待她发现教室里的异样时,才知道自己失了态。
不过,同学们却善意地朝她笑了笑,小飞还调皮地说了句:“那你就认真的跟李老师学习吧,等考上大学再当老师!”

而此时的小雪突然像有了勇气似的, “刷!”的站了起来说:“行!我现在就努力,长大了也当老师……

接着,班级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下课铃响起,孩子们却没有了往日欢闹,好像瞬间长大了似的。

我心里忽然有种快乐的感觉,这是因为我读书带给孩子们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看着学生们学习轻松自如,都随着我的引领而读书,那时,我便是幸福的。
和同伴一起读书很幸福
守望中,和同伴一起读书也是很幸福的事。在柳新实验小学里有着经常关注我博客的校长,很多时候,我也像小学生那样因为期盼别人的回帖而努力的读书、写博;人人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但在我们学校里却不尽然。因为我们中间有书做桥梁,在充满读书的文化校园里,有着让人羡慕的“8+1工作室”: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场所里,不固定的人围绕着书而讨论,由此而引发了办公室齐读一本书的现象。而在柳新实验小学里则人人传阅《你在为谁工作》、《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教育的艺术》、《做最好的班主任》《民主与教育》。在这里有有与我交流文章的王金玉大姐以及在一起读书、讨论的朋友们……她们见到我的第一句话经常是:你最近又看了什么书?写的博,发到我的邮箱里了吗?我写的博客你看到了吗?你又在思考什么?就这样,我们的头脑被读书所充满着,没有世俗中的东家长西家短,生活反而轻松、简单起来,幸福感也就上升了。
拥有一颗平常心很幸福
在读书中平静,因此拥有一颗平常心让我感到幸福。人生在世不称意十之八九,以前我也时常产生“不公平”的想法,一旦这种念头在脑中扎下了根便让整个生活因此而变成灰色。后来,我听了魏书生校长的讲座:“人的脸和屁股同样重要,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这些都缺一不可,但是脸却是用来面对鲜花和荣誉的,而屁股却只能放在层层包裹的鞋子里,假如生活中从此让屁股去接鲜花,那岂不乱了套?”这句话一直影响至今。虽然不是至真道理,但也缓和了我心中的不平衡,渐渐地可以接受很多的事,没有了抱怨和戾气的生活是幸福的;我喜欢读书,但是作为一名教师外加家庭主妇,家里家外众多的事情往往让我应接不暇,“怎么办?怎么办?”也是一个时常在敲击着我脆弱神经的问题,后来,从书中的一个事例中得到了启发:如果在一个瓶子里装满了沙子和石子,那么再粗、再尖利的棍子也很难插进去,而如果先在瓶子里放好棍子,然后琐碎的东西放进去,同样也可以放下刚才那么多的石子和沙粒,却有了刚才没有的支柱,有了这样的方法,我就不再抱怨生活的无头绪。
作为家庭主妇读书也很幸福
在守望中,作为家庭主妇也会因为读书而感到幸福。哪怕在厨房里,我也能够有滋有味地读起来:夕阳西下,红红的光从窗户投射进来。我快速的将米放进电饭锅。一切就绪,便悠然地拿起一本《读者》,靠着橱柜与墙之间的夹角,傍着窗外的余晖,读起来。静悄悄地没有一个人来打扰,我的心也静了下来。用心地欣赏着每一个跳动的字符,渐渐地仿佛听到了和作者的对话,……十分钟,二十分钟过去了。锅开了,袅袅上升的雾气一股又一股,锅内也咕嘟咕嘟地响个不停。我看着,我听着,我闻着…… 就这样,书香、饭香、余晖和在一起的说不出的味道让我沉醉。对于我而言,这便是此时心里可感受到的幸福了!;做完家务,自己静静的躺在沙发上,手里翻看着书,奢侈的时候来点儿音乐,那么这音乐这文字将自己包围,此时,我便是幸福的;躺在床上,轻轻的掀起一页,温和的灯光映在脸上、照在书上,豁朗在心里,那种人、书、物合而为一的境界,让自己因此而得到一个个甜美的梦不也是一种幸福吗?因为自己爱读书,所以带动了全家人,让我们嘴里说的是书,眼睛看的也是书,没有世俗的烦扰,围坐在灯光下书桌旁,那不也是一副最最真实的幸福照吗?曾经,我也有大多数读书人的急切求成心理,刚看了两年的书,便马上动笔写文章,投出去了稿件就似放飞的希望,每天盼啊盼杳无音信,心里便急躁起来,甚至怀疑读书的作用。一次偶然的机会读到了曾国藩的文章,其中提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回首前段因等待而荒度的时间,才明白他这句话的含义。于是,每天只要头脑中有了主题,我便马上记下来,无论课间十分钟,还是上床睡觉前。就这样,有时一天之内我最多写出四篇博文,写完就向外投,便不再关心是否发表,写的多了,投的多了,发表的文章自然也就多了起来,每每看到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那就是最幸福的了。
写作、发表文章很幸福
守望幸福,在坚守中收获。记得第一次发表文章后的夜里,我失眠了,想,我还行呢!我恨不得让所有的熟悉的人都知道这事,但我又决定,不告诉任何人,就让这个兴奋一直藏在心里发酵,等待着它可以膨大的那一天。于是,我开始构思另一篇文章了!没过几天,我又看到了署上自己名字的文章。此时,我激动得几乎要流眼泪了,我拿着报纸,边走边看,一遍又一遍,末了,还对着天空看了一会。那天虽然阴沉沉的可是仍然能够感觉到头顶上仿佛有着阳春三月的太阳光照耀着,街上行人很多,都是笑笑的,我只是想跑,想唱,甚至想像鸟儿那样一拍翅膀直冲蓝天。于是,在短短的一个月里,我连续发表了四篇文章。因为读书,好事频传。接着徐州作家协会向我伸出了橄榄枝,我很高兴也很荣幸的成为他们中一员;后来,我的课题陆续结题;再后来我接到了杂志社的约稿。读书的结果不仅仅是自己高兴,同时身边的良师益友也是心中充满喜悦的。只要和王勇所长、穆院长、蔡会长以及朋友和亲人聊起自己最近一段时间的收获时,他们都是一脸的欣慰,然后再一次鼓励我勿忘读书、切记读书……他们的心里是愉悦的,对于我而言,那也是幸福的事!
当然,读书有时候也是很困难的,毕竟有很多的事情不是自己所能左右的,但是只要坚定了读书的观念,一切皆是枉然。江苏省机关从事宣传工作的吕宁青曾经说过:在往西天“取经”的途中,战胜“八十一难”,就有八十一个胜利,取回的真经还不算。回头望望自己来时的路,不禁感叹:读书,使我健康快乐的成长!同时也将催促我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更加具有魅力。
谢谢大家!
2#
 楼主| 发表于 2012-2-23 11:42:09 | 只看该作者
守望教育科研

——在铜山区第七届教师读书峰会上的讲述

柳新镇新桥实验小学
刘治富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各位同仁:
上午好!
今天我给大家汇报的主题是《守望教育科研》。可以这么说,从平凡教师成长为名师,是每位教师的渴望;不甘平庸而有所作为,是每位教师的追求。但我想,真正的名特优教师首先应该是学生眼中的名师。那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学生眼中的名师呢?我认为——
如果学生因为喜欢上你的课而喜欢你,把上你的课当作一种幸福的享受,当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时仍会美滋滋地向别人炫耀你就是他们的老师,当学生成人成才后仍然没有忘记你,那么,你就是学生眼中的名师。
所以,我梦想着做学生眼中的名师,并为着这个理想努力坚守着,而这个支点就是教育科研。
20039月,我走上了新桥实验小学教科室主任的岗位。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当初干教科室主任的感受,用“苦涩”这个词最恰当不过了。当时,对于村小来说,教育科研就是“天外来客”,陌生、神秘、敬畏、干不干无所谓,所有的工作都要从“零”开始。学校升格为实验小学了,大家都很高兴,但多了个教科室,就意味着多干一份活,大家都不乐意。全镇原来处于同一水平的村小还有七八所,他们都没有教科室,也就没有教科室主任,没有教科室主任,也就没有人找他们干这干那。而我作为教科室主任,整天找他们干活,在同事眼中自然就成了没事找事的人。
面对这样的现状,我向区教科所的王所长请教。他说:最难转变的是人的思想,要转变人的思想,必须要通过读书来洗脑。于是,我开始阅读教育科研管理书籍和一些名特优教师成长的故事,一些实用的容易学的内容我就把它扫描下来,油印后非常虔诚地发到每一位教师手中。虽然这样,还是常常发生这样的事情:开会发一些学习材料,总会有一些散会后还是留在原来的地方,我只好再默默地收起来;指导他们做一个课题方案或研究计划,我正在给他说着,他突然会不耐烦地说一声“我要去上课”,转脸就走,当着全办公室老师的面把我亮在那儿。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的情绪低落到了极点,心里一直想不通:为什么自己的付出和诚心就不能打动他们呢?为什么他们就是不能接受我呢?我开始转变工作方法,把他们请到办公室单独交流。但是他们一句“我不干”,还是转脸就走,弄得我下不了台;让他们上课题研究课,他们会“将”我的军,你上一节我们先学习学习;让他们报论文,随便网上下载一篇,应付了事……一次又一次遭到老师的排斥,我想原因无外乎两点:一是自己的根基不够硬,威信不高;二是他们没有尝到教育科研的甜头。我想:再也不能这样煎熬下去了,再这样被动,我的精神迟早会崩溃,打铁还需自身硬,我要在坚守中突破。鲁迅先生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从那以后,我把别人看电视的时间都用在读书上。我开始到《教师成为研究者》这本书中找答案,书中的鲜活案例和实践经验让我的心里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所未有的敞亮,更让我获得了坚持的勇气。为了让老师们从心里信服我,我每学期都主动要求上课题研究课,评课时听到老师说:“上得不错,比以前进步多了”的时候,我能感受到他们对我的认可。据我所知,2004年以前,学校总共仅有三张教育论文县级获奖证书,其中还有两张是我的,所以老师们才会对教育科研如此冷默。职称评定关系到每位老师的切身利益,评职称需要论文,但对于村小的老师来说,论文获奖都很难,更别说发表了。我就从老师的这个需求作为突破口,凡是论文赛事,我都通知到每位老师,帮助他们提出选题建议,论文交上来后,我还要挤出时间帮助他们修改,甚至帮助输入电脑,打印上报。终于,徐州市第三、四届“科研杯”论文评比,先后有七位老师获奖,这在学校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再接着,有一份教育杂志连着几期陆续刊登了学校老师的论文,等到我把杂志拿给他们看的时候,他们都很愕然,因为那是我背着他们给杂志社投的稿。直到现在,仍然会有老师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收到省级发表文章的样刊,文章大多是我从他们的博客上采集下来投递出去的,这已经成了我的习惯。
慢慢地,我发现老师们对教育科研不像刚开始那么排斥了,就想着用一个课题来凝聚老师。20049月,由我主持的市“十五”规划课题《小学学困生学习方式的调查与优化研究》在推进的过程中就顺利了许多,我带领课题组的十几位老师开始系统研读《学习困难学生的教学策略》等与课题相关的书籍,调查学困生被关注情况与形成原因,访谈学困生眼中的课堂,进行学困生朗读能力、识字默字能力、解题能力的测试,开展“走近名师”、“寻找理想课堂”等长周期的教研活动,对学困生进行短则一周,长则一月的连续观察,形成100多份轶事记录,近150份研究个案。2006年上半年,课题准备结题了,我把写好的结题报告拿给王所长看,却被他狠狠地批了一顿,由于是第一次写研究报告,我没有把实践的东西进行很好的总结与提升,报告的内容显得华而不实。我当时很委屈,因为我们的研究过程是扎实的。遇到问题就要学习,我又认真学习了研究报告的写作方法,进行系统的思考与总结,最终形成了1万多字的高质量的结题报告。后来,这个课题在市“十五”规划课题优秀成果评选中获一等奖,市教育局奖励经费2000元。虽然这些奖对于学校和我来说很重要,但我认为,比这些更重要的是,教育科研已经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从排斥教育科研逐渐接纳教育科研。
这个课题的研究虽然结束了,但是我的思考还没有结束:是应试教育造就了学困生,还是学困生本身就是客观的存在?多元智能理论的解释是学生之间只有差异,没有差生。这时候,区教科所正好推荐了《多元智力教与学的策略》这本书,我如获至宝,只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就读完了这本书。这本书给了我灵感,我的理想是在课堂上实践多元智能理论,进而打造有效课堂,《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小学有效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这个课题就这样产生了。此后,《智能的结构》《有效教学方法》等二十多部专著成为了我设计方案的坚实后盾。申报课题的时候,正是六月份,天气炎热,我先后六次到市区教科所修改课题方案,每次来回都要挤三个多小时的公共汽车,晚上还要再继续修改。上报方案的前一天,因为下雨学校突然停电,优盘也没有备份,只好抱着电脑主机到邻近的学校继续修改,一直忙到深夜,饿了就吃点方便面,回到家时全身都已经湿透了。当时真是全身心投入,只想着把这个课题方案设计好。好事需要多磨,200612月,这个课题通过市级匿名评审,省级匿名评审,被批准为省“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并获得省里资助的课题经费12千元。
课题立项难,但是研究对于我们这样一所农村小学来说,更是难上加难。我很多次陷入迷茫和无助的境地,不知道该怎么开展研究工作。作为课题的主持人,这种压力是可想而知的。我晚上睡不着觉的时候就思考课题研究的事情:研究什么内容?开展哪些活动?过程性的资料如何搜集?最终要形成哪些有价值的成果?每到这时候,我都会把时间交给书,静静地读,慢慢地想,认真地围绕课题研究的内容寻求破解难题的方法。比如,“小学生优势智能的鉴别与研究”是课题研究的难点之一,开题会上,论证的专家都认为这个很难操作,但做好了是个亮点,在国内应该是领先的。这个是课题研究必须完成的任务,我苦苦思索,研读了大量的书籍,搜集了三四万字的相关资料,可仍然不敢下手。这时候,我迫切需要权威的认可。于是,我向徐师大教科院求教,段院长引荐了杨帆老师对我进行具体指导,她又联系了国外和香港的同学,肯定了我的设想。在前测问卷、正式问卷乃至数据的统计上都为我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20093月,《江苏教育研究》(专题版)做了一期“多元智能:中国十年”专题,在全国海选了三所小学的研究成果和典型经验进行刊登,《小学生优势智能的鉴别的调查与研究》这个成果非常幸运地被选中了。这项成果的发表增强了我深入研究的自信,思路也更加清晰,心境也无比的敞亮。我有感而发,写了一篇文章《心境如此敞亮》也发表在《江苏教育研究》上。20105月,我在编辑部的推荐下,参加了“2010多元智能国际研讨会”,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多元智能理论的创始人美国哈佛大学的加德纳教授和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国的主要传播者沈致隆教授,聆听他们的报告,跟他们交流,使我对多元智能理论有了准确和深刻的把握与了解。研究后期的学生学习态度调查,我在研读《成就事业的40个心理工具》等书籍后设计了量表,得到了西南师大陶德清教授的指点,成果在2009年“黄浦杯”论文大赛中获奖。我们还到徐师大教科院与教授们交流,请他们到学校诊断我们的课堂,论证我们提出的观点。
但专家只能是引领,只能是为我们提供学术和技术上的支持,不可能帮助我做一些具体的工作,课题研究工作能够稳步推进,除了自己的坚持,还有和课题组的老师一起的坚持。我们每周三下午都要开展科研沙龙活动或者科研示范周活动,有时同读一本书,有时进行同案异解,有时交流论文,有时开展调查研究,有时与专家面对面交流,有时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就这样,我们一路边鼓边舞,一路且思且行,渐行渐远。20108月,经过三年半的坚守,这个课题顺利结题,得到了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张晓东博士及市区教科所领导的一致好评。虽然这个过程是艰辛的,但我们的精神是愉悦的:当我们攻克一个又一个研究难题时,当我们的论文都能省级发表时,当我们的课堂都能达到区级以上一等奖水平时,当我们都成长为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优秀读书个人和名优教师时,当学校被评为市区级优秀读书集体和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时,当我们逐渐成为学生眼中的好老师时,倾听着自己生命拔节的声音,那种幸福的成就感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我感觉最幸福的是,我们对教育科研的情感在升腾,从接纳教育科研到依恋教育科研。
最后,我想说的是,做教育科研离不开读书。只要坚守读书,教育人生就会有所突破,这就是我的真切体会。
谢谢大家!
3#
 楼主| 发表于 2012-2-23 11:42:41 | 只看该作者
守望成长

——在铜山区第七届教师读书峰会上讲述

铜山区张集实验小学 刘琪

(2011年4月22日)

尊敬的老师们,大家上午好!
首先要感谢教师读书峰会这个成长的平台。
今天,我有幸站在这里,应该感谢曾给予我帮助的许多人。特别要感谢我们学校的老师们。没有他们,也就没有我的成长。
2005年2月,我被选拔为张集实验小学的教科室主任。由于没有经验,一切只能从头来过。
经过反复思考,我想:这么多年来,我们学校一直在坚守着一种教育理念:开启智慧,润泽生命,培养具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
所以,今天我向老师们汇报的内容有三个方面:守望教育理念,守望团队发展,守望自我成长。


守望教育理念

刚刚我向老师们汇报了我们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开启智慧,润泽生命,培养具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
为了推进这个教育理念在我们学校中的落实,就准备申报一个课题进行操作、贯彻和落实这个理念。当时,著名学者张文质先生、肖川博士等人正在全国各地开展“生命化教育”的实验研究,正好与我们的教育理念比较切合,所以我决定申报一个与“生命化教育”相关的研究课题。
后来,《基于生命化教育的农村小学新德育的构建研究》课题便应孕而生。该课题在2007年3月被徐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办批准为“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历时近3年研究,于2009年5月圆满结题。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老师们对“开启智慧,润泽生命”的教育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我们认识到:“生命需要尊重,心灵需要呵护,教育需要引导,而不盲目追逐。”这是我们这个课题研究的最大成果。
正因为,有了我们为学生生命成长奠基的思想认识,我们又率先开展了“毛虫与蝴蝶”儿童阶梯性阅读,再加上我们学校十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书法特色,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新基础教育”。
“新基础教育”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荣誉星期一”:全体师生面向国旗,高唱国歌,聆听国旗下最动听的声音,表彰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与学生,激发师生的成就需要;
“营养星期二”:以读好书、写好字为“基本餐”,以常规教育、习惯培养为“营养餐”,关注师生的实践体验;
“轻松星期三”:零作业,零负担,缓解师生工作学习压力,减轻师生的身心负担;
“健体星期四”:做好操,扫好地,多运动,勤健体,培养师生的健康体魄;
“快乐星期五”:唱好歌,乐游戏,多开心,少生气,促进师生的积极心态。
无论是生命化教育课题的研究,还是“毛虫与蝴蝶”儿童阶梯性阅读,还是我们的书法特色,和我们现在提出的“新基础教育”,至始至终都贯彻了“开启智慧,润泽生命;培养具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的教育理念。
一个学校,教育理念的提出不是难事,难的是学校管理者对教育理念的引导和落实。当学校教育理念得到老师们普遍认同的时候,老师们脑子里想的不再是学生的学习成绩,眼睛里盯的不再仅仅是学生的考试分数,而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生命成长。


守望团队发展

在“生命化教育”课题的研究中,我们于2007年4月组建了“生命化教育” 实验团队。
团队要发展:
首先要有团队发展目标。当时,我们制定了团队发展的总目标:就是要“变革教师的教育观念,影响教师的教育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其次要有经费支持。在这一点上,张集镇小学中心校领导从不吝啬对教育改革实验和教师发展的投入,在教师阅读、外出学习、教师培训、课题研究、先进表彰等上面重点投入,全力支持。我们不用操心教育实验中的经费问题。我们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关注学生生命成长,读好书,写好心得,做好实验,成就自己上。
第三要经常开展活动
在团队发展中,我们开展了很多活动,其中最锻炼教师、提升教师的就是挂职锻炼。几年来,我们先后在徐州市大马路小学、鼓楼小学、宝应小学都开展过这个活动。
为了把这个活动开展好,我也是动了很多脑筋,想了很多办法。一般来说,教师到外校挂职锻炼大多是走马观花,不痛不痒,只能看到表面,无法触及本质。
针对这些问题,我想:
解决教师的认识问题。外派教师之前,我们善意提醒教师:外出学习不是享受,不是攀比,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学会多动脑,常思考,勤动笔,多问“好”。这个“好”就是别人的长处、优点,多学习别人已有的经验和做得好的地方。
下达挂职任务。要求教师做到“日日清”。通过写日记或博客的形式记载当天的学习感受。
引导教师每天反思,调节情绪变化,总结学习经验,整理学习收获
在这一点上,一是我坚持 “一天一博”,每天回到家再晚,我都会把当天学习的收获写下来并发在博客上。二是我坚持每天浏览教师的博客,及时跟帖、回帖。
在电脑跟前是最感觉不到时间过的快的。一般来说,从学校放学回到家,都在晚上六点左右,吃过饭,也就七点多了,再写博客,看博客,常常要到深夜十二点多。那段时间,我的眼睛天天都是红的,以致有的老师认为我是得了红眼病,只有我自己知道,是熬夜熬的。
学习结束后,我把选派教师外出学习的所得所悟,编成一组文章,发表在《徐州教育科研》杂志上。许多教师的学习成就感油然而生,实验的自信心也逐步增强。而我和老师们的关系也更加和谐,工作中也更有默契。
第四要有读书支撑。这是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书,一个团队的成长同样离不开书。
我在引领教师读书的过程中,前提是要有兴趣。可以读教育专著,还可以读一些人文书籍。2011年寒假,我就和老师们一起读《兔之眼》这本书。读后,每人写一篇读后感,编辑成册,发到每一位教师手中。老师们很感动。
我也喜欢读曹文轩的鉴赏小说,如《雕刻男孩》、《第十一根红布条》等学生比较喜欢读的书。
同读一本书活动,很容易使老师产生共同的话题,形成共同的认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
另外,我还有一个简单易行的办法。在我们学校里,每位老师的办公桌上都有一本书。下课了或者空堂课的时候,顺手拿起一本书来读,怡然自得。有时候,读到书中精彩的部分,便会放出声来读给在座的老师听一听,让他们做一回忠实的听众。这样的场景成为了我们学校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在引导教师团队的发展中,我也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从来不逃避,面对困难、问题和困惑,我选择“理解”、“担当”和“坚持”。
众所周知,女教师在小学里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她们是教师,又是母亲,还要操劳家务,照顾老人,很不容易。面对工作、学习和家庭生活的矛盾,有时候,工作累了,任务多了,难免有些怨言,作为管理者,要能够理解教师的苦衷,学会温暖她们的心灵。
比如,每逢一些重要的节日,我总会给老师们发一条温情的短信或在博客上给老师留言,作为我对老师的表示。这是2009年的母亲节,我写给老师们的祝福短信:“母亲节是母亲们的节日。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我衷心地祝愿女老师们节日快乐,幸福永远!”

由于我理解了老师,老师对我工作非常支持。
短短的几年里,我们学校的老师在铜山区举行的“读书先进个人”评选、“教育科研先进个人” 评选、“名优骨干教师评选”、“小课题研究”等方面获奖的数量均居全区前列,教师的课堂和论文写作也逐渐丰盈厚实起来。
而我在成就教师的过程中也不断得到了历练,发展了自我。

一个人的行走是寂寞的,而一群人的行走则是有说有笑。”
正因为,有了团队的力量,教师的“生命化教育”实验工作不再是单兵作战,而是共同奋斗。坚守也就变得容易多了。


守望自我成长

现在,我感觉很高兴的是——在对教育理念和团队发展的守望中,自己也在不断地成长着。
我刚做教科室主任的时候,充满理想。但是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太大。慢慢地,我开始认识到我缺少的是什么?我缺少的是读书的力量。
我刚开始读书的时候,多是随性阅读。今天想起来读一读,明天工作忙就算了,因为没有目的,读也行,不读也行。为了读书而读书。抛开书本什么都忘记了,更别说把读到的东西用在课堂教学、写作和引领教师读书上。
当了教科室主任以后,为了应付教科室主任这个职务而在读书。给老师开会,指导课题,好歹要有些思想,不光要会说,还得能说个地方去,这个教科室主任才能当下去,不然即使老师不赶你下台,自己也不好意思干。我就看书,学人家的思想,学人家的做法。就这样,慢慢地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想法。读书也确实成了我心灵的需要
读到现在,我深深地体会到:无论你为什么而读书,只要用心,都有收获。至于说读书的时间,我的体会是只要想读就有时间;不想读,有时间也不会读
我读书的时间一般分为这样几个时段
每天午饭后在校休息的时间;晚饭后的时间;晚上的时间。基本上我都会拿来读书或者撰写博客。就这样坚持时间长了,也真成一种习惯了,晚饭后往书桌跟前一坐,看看书,写写博客,哪天不干这些事,还真感觉少了什么事没干似地。
铜山区教科所,近年来一直强调“欲发展学校,先发展教师;欲成就学生;先成就教师”的科研服务理念。张集小学就是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发展起来的,我和我的老师们也是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发展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坚持、坚守。
有人说过,在你的立足点深挖下去,一定会有泉水涌出。同样,成功,往往就是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再坚持一下。“教育本身就是慢的艺术”,唯有坚持才能让我们不断积蓄成长的力量。
人一生会遇到许多挫折,失败,很容易被世俗同化,放弃成长;教师的职业倦怠,再加上现实教育的很多无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让我们许多教师的教育激情不在。守望也好,坚守也罢,它如同一场马拉松毅力赛跑,谁能够坚持到最后,谁将成为我们职业生涯发展的胜出者。
谢谢大家!
4#
 楼主| 发表于 2012-2-23 11:45:10 | 只看该作者
阅读,在守望中突破
——在徐州市教师读书现场会暨铜山区第七届教师读书峰会主会场活动上的讲话
(2011年4月22日)

徐州市铜山区教育局 王慕启


尊敬的来宾们、同志们:
明天就是4月23日了,在这个全世界读书人共同的节日来临之际,徐州市教师读书现场会暨铜山区第七届教师读书峰会主会场活动隆重开幕了。本届读书峰会,我们铜山区从开展“镇校读书月”活动开始,通过“走进必读书目”、“同读一本书”、“读书讲座”、“学科阅读课”、“讲述读书成长”、“教育案例解读”等形式拉开了教师读书活动的序幕,进而用八个分会场展示了铜山教师读书的精彩。  

回顾阅读给铜山教育带来的温暖、变化与思考,我们发现,我们的教育理想与信念,教育激情与智慧无不蕴藏在我们的阅读之中。棠张中学、铜山镇中心中学、吕梁学校、张集镇小学、大许镇小学、郑集实验小学、柳新实验小学、柳新镇新桥实验小学等中小学的发展,无一不证明了“阅读,就是跃起的力量”。
2010年,中国教育报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教师暑期阅读随笔大赛”,全国获奖单位10个、获奖教师7人。其中我们铜山区教育局教科所荣获组织奖,汉王镇中心中学教师董宝珠荣获三等奖。这是对我们读书的奖赏,也是我们读书的成果。
我们的中小学教师,大凡发展迅速、成长状态好的教师,无一不是热爱读书,与书为友的人。2005年以来,我们区相继涌现出的武云飞、胡近勇、程言峰、姚焕成、经志芹、王林喜、曹玉辉、滕衍平、吴宝莹等10多位特级教师,还有成长起来的一大批青年优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名师名校长,都是最好的例证。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思想深刻的人,一个在教育、教学、管理领域有所造诣的人,必定是一个善于阅读的人。
一个地区,一个单位教育的发展,或许在某个阶段会依靠它的历史、管理和经验,但最终要看她的文化。文化的繁荣、人文底蕴的丰厚和价值体系的与时俱进,对师生素质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铜山的教师读书峰会,一心经营和守望的就是这样一种人文精神,正是在执着的守望中,我们逐步摆脱了急功近利的束缚,获得了仰望星空的能力。
近年来,我们的一些学校、一些教师,因为坚持读书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也有一些学校、一些教师对读书重视不够,自然也就发展缓慢。就其原因,我认为主要的有三点:
一是缺乏兴趣。我们很多教师不能坚持读书的理由往往是“没时间”。教师的工作的确繁杂琐碎,要面对各种检查,各种考试,说没时间也是一种客观事实,但更是一种借口。某些教师说没时间读书,不如说没有兴趣读书。如果教师对阅读有兴趣,就能想方设法挤出读书的时间;反之,如果没有兴趣,即使有再多的时间,他也懒得拿起书本来。

二是缺乏需要。许多教师缺少发展的需要,没有追求卓越的目标。他们认为,读书不如大量地做题更实惠。所以,他们的教学生活更在意研究题目,应对考试。没有教育阅读的需要,就没有教育阅读的动力,也就容易失去教育的热情。
三是缺乏环境。某些学校里的读书氛围不浓,校长身上的书香味不浓,图书室里的藏书不足,学校实质性的引导不够,学校读书举措的落实不给力。
本届教师读书峰会,我们以“阅读,在守望中突破”为主题,目的就是要激发和坚定广大教育工作者读书的兴趣和意志。“守望”,不仅意味着我们对阅读的坚持,还意味着我们对阅读的期待,对教育的专注。“守望”,是我们对阅读的基本态度,即使你不想做名师,不想评特级,也要读书,这是我们做教师的底线。没有这个底线,或者说不能坚守这个底线,在教育中、在课堂上、在学生面前,我们老师就缺少魅力、没有气场。读书不是为了工作,但为了教育工作我们必须读书!必须坚持“读书改变命运”的信念,必须守望一种“认真阅读”的态度,一种“虔诚阅读”的姿态。
守望“读书改变命运”的信念,就是坚信读书可以医愚,可以启智,可以丰富人,更可以成就人。优秀教师的阅读行为大都是发自心底的阅读需要,从内心深处坚信阅读的力量,有改变自我的强烈期盼。我们有很多教师自铜山区第一届教师读书峰会起,就主动效法优秀教师,积极投身阅读,并且在数年的坚守中很快地成长起来。
守望一种“认真阅读”的态度,就是将读书作为一种非常意义、非常重要的事情认真去做。有效的阅读,必须有一种认真的阅读态度,有读好书、用好书的渴望。在2005年我们区的第一届教师读书峰会上,我们倡导“用阅读支撑我们的生命”。六年来,有的人仅仅把它当作口号,一直喊得很响亮;有的人则是把它作为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践行着。比如张集镇小学中心校,他们六年如一日坚持抓读书,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引导师生阅读,优化了他们的教育行走方式,也创造了一流的教育质量。
守望一种“虔诚阅读”的姿态,就是大家都读时,你读得深入些;有人敷衍时,你读得用心些;别人不读时,你依然坚持着。读书的虔诚姿态,意味着无论是学校要求的阅读,还是自己需要的阅读,都是开卷有益的阅读。事实上,我们许多老师的阅读,都是在坚持中获得了兴趣,在用心中得到了领悟,在坚持中养成了习惯,在习惯中形成了突破。
守望就是坚持,在强迫中坚持,在团队中坚持,在欣赏中坚持,在应用中坚持,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坚持。
在强迫中坚持。对于一线忙忙碌碌的中小学教师来说,要求他们读书、写读书笔记,初始阶段还真没有什么轻松自在的方法。在他们没有看到效果、尝到甜头之前,只能用“规定”,用“制度”来强迫入轨,促使他们进入“被阅读”状态。直到强迫出兴趣,强迫成习惯。我们有很多教师就是在学校的这种强迫中爱上了读书。正如柳新镇新桥实验小学的老师王海冰所说:“开始读书,是被我们的刘治富主任硬逼着读的。课题组每星期三的例会,他都会让我们说读书的感受和想法;每天都要写读书笔记和专业日记,一有读书心得征文和论文评选活动,就给我们分配任务。就这样,被动地、不情愿地一路读过来。不经意间突然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读书。”
在团队中坚持。一个人读书很寂寞,一群人读书很幸福;一个人坚持读书难,一群人坚持读书易。团队的意志力会大于个体的意志力,团队的学习力会大于个体的学习力。教师阅读要想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就要尽可能地置教师于“阅读共同体”中,只有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才能够形成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价值观。棠张中学近年来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得益于他们的“教师发展学校”的有效运作;张集镇小学教师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就得益于他们名师研修班的实践,柳新实验小学则依靠“8+1”工作室促进了学校骨干教师队伍的迅速壮大。魏集中学的“敏笃”读书小组,带领一批教师走上读书发展之路。借助读书团队的力量,“裹挟”着那些读书兴趣还不十分浓厚,读书意志力不强,读书习惯还没有形成的老师一起前行,更容易变强迫性读书为发展性读书,也更容易形成教师阅读的良好氛围。
在欣赏中坚持。任何一个人都有被人关注、被人欣赏的心理需求,这种精神上的需求一旦得到满足,利于形成积极的心态。我们区凡是读书活动搞得好的学校,大多是重视对教师精神需要引领的学校。汉王镇小学中心校的曹玉辉、铜山区实验小学的杜庆峰、张集实验小学的刘军这三位校长,就善于用欣赏的方式持续教师的读书热情。他们的方法很简单也很实用,一个是经常批阅教师的读书笔记,以发放“书券”、“米线票”等方式激励教师的读书行为;一个是天天浏览教师博客,读帖、跟帖、发帖,时常推荐好书;一个是善用温情短信,利用周前会郑重地向优秀教师赠阅图书等。他们保持教师读书热情的经验,一是善于帮助,二是善于激励。学生喜欢表扬欣赏,教师同样需要激励认可。
在应用中坚持。毋庸讳言,追求实用往往是教师读书的最直接动力,追求实用也是教师早期阅读的特点,无数教师正是从实用的读书中受惠而喜爱上了读书。一位老师说:“我开始读书,就是为了教育自己的孩子,影响自己的孩子。但是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读书也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读书,即使是功利化读书,只要坚持下去,功利之心自然会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读书的习惯,一种生活的方式,一种读书的幸福感。
在引领中坚持。校长的管理,应该是以人为本的、与时俱进的、开拓创新的。以“引领读书”的方式管理就是一种教育管理的创新。把阅读融入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中,倡导的是文化的追求,彰显的是知识的力量,呈现的是发展的魅力。这种管理更容易把“学校管理目标”变成“教师发展目标”,更容易为师生接受。作为校长引领教师读书也并不难,铜山实小的杜庆峰校长引领教师读书做了三件事,一是自己率先读书,二是带头写博客,三是“漫不经心”地给老师推荐书。这是引领教师读书最给力的,也是每一个校长都能做的微不足道的事情。
在活动中坚持。几乎所有学校都开展过各种各样的读书学习活动,比如“走出去,请进来”、“手拉手”、“我读我秀”、“童书共读”、“读书沙龙”、“读书讲座”等等,可以说,这些活动对教师的读书都能起到一定的引领、促进作用。但为什么有的学校读书效果显著,有的却不尽人意呢?原因只有一个,有没有精细化地组织与管理,有没有持之以恒地搞下去。张集镇木犁小学不仅是全区读书活动开展最多的典型,也是读书活动最有创意的典型,他们数年如一日的坚持用这些活动激励阅读,使师生都成了忠实的读者。
阅读,在守望中突破。“守望”,对于我们铜山区的教师阅读来说,是一条专业发展的底线,需要我们牢牢地坚守;它又是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高标,需要我们孜孜地追求。守望阅读,是我们殷切希望的行为,是我们每天必须的行为。我们应当牢记,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
读书,很难;坚持读书,更难!唯有坚持,梦想才可能成真,不坚持梦想永远不能成为现实!来宾们、同志们,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里,让我们一起守望阅读,守望教育,守望幸福!
祝大家读书进步!祝徐州市教师读书现场会暨铜山区第七届教师读书峰会圆满成功!
谢谢!
5#
 楼主| 发表于 2012-2-23 11:46:03 | 只看该作者
徐州市教师读书现场会暨区第七届教师读书峰会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11-04-24




守望阅读 守望教育 守望幸福

  ——铜山区举行徐州市教师读书现场会暨区第七届教师读书峰会活动纪实

4月22日,风和日丽,春风荡漾。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来自全市各县、区的近800名教师光临铜山新区,在新落成的铜山区政府会议中心,参加由铜山区教育局承办的徐州市教师读书现场会暨铜山区第七届教师读书峰会主会场活动。
本次峰会主题是“阅读,在守望中突破。”其活动宗旨是促进广大教师养成阅读的习惯,让阅读与实践、思考同行,在守望中突破,让阅读成为广大教师精神成长的动力,不断追求自身的超越。自今年三月份起,通过“走进必读书目”、“同读一本书”、“读书讲座”、“学科阅读课”、“讲述读书成长”、“教育案例解读”等形式拉开了教师读书活动的序幕,进而用八个分会场展示了铜山教师读书的精彩,有近万人次参与了本次读书活动。
峰会的开幕式由铜山区教育局李涛副局长主持,铜山区教育局王慕启局长发表了《阅读,在守望中突破》主题讲话,他高度赞扬了近年来全区开展读书活动取得的丰硕成果,分析了在读书活动中仍存在的问题,精辟阐述了读书的重要性,提出了下阶段全区教师读书的新要求。他说:本届教师读书峰会,以“阅读,在守望中突破”为主题,目的就是要激发和坚定广大教育工作者读书的兴趣和意志。“守望”,不仅意味着我们对阅读的坚持,还意味着我们对阅读的期待,对教育的专注。“守望”,是我们对阅读的基本态度,即使你不想做名师,不想评特级,也要读书,这是我们做教师的底线。没有这个底线,或者说不能坚守这个底线,在教育中、在课堂上、在学生面前,我们老师就缺少魅力、没有气场。读书不是为了工作,但为了教育工作我们必须读书!必须坚持“读书改变命运”的信念,必须守望一种“认真阅读”的态度,一种“虔诚阅读”的姿态。守望就是坚持,在强迫中坚持,在团队中坚持,在欣赏中坚持,在应用中坚持,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坚持。王慕启局长最后勉励全区教师: “守望”,对于我们铜山区的教师阅读来说,是一条专业发展的底线,需要我们牢牢地坚守;它又是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高标,需要我们孜孜地追求。守望阅读,是我们殷切希望的行为,是我们每天必须的行为。我们应当牢记,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读书,很难;坚持读书,更难!唯有坚持,梦想才可能成真,不坚持梦想永远不能成为现实!同志们,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里,让我们一起守望阅读,守望教育,守望幸福!会上,徐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郑飞所长也发表了激情洋溢的讲话,他高度赞扬了多年来铜山区读书活动取得的成果,充分肯定了读书对教科研工作的推动作用,号召全市教师像铜山区教师那样,从现在开始,拿起书本,开始读书。“不论你想什么时候开始读书,都不晚”的话语在会场内来回激荡。
开幕式上,表彰2009-2010年度铜山区涌现出来的18个教育科研先进集体,21名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156名教育科研先进个人。
在当日的主会场活动现场,特别邀请了2006年 “全国十大读书推动人物”、著名特级教师、杭州市拱墅区教研员闫学老师畅谈怎样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怎样把读书与写作结合起来,如何坚持一种阅读的守望和创新。她与六位来自教学一线教师互动,畅谈了多年来自己读书的苦和乐,与参会老师现场阅读了她主编《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一书的一个个精彩片段。
2007年“全国十大推动读书人物”、著名教育专家、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诗人张文质先生也亲临峰会现场,他旷达、诙谐、智慧的话语,用3个多小时为广大教师阐述了生命化教育的真谛,“教育是慢的艺术”深刻含义,并与参会教师亲切互动,帮助广大教师打破教育阅读的瓶颈。
峰会安排了张集实验小学的刘淇、新桥实验小学的刘治富、柳新实验小学的李朝侠三位来自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讲述了他们多年来对阅读的坚持和守望,在“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坚持阅读中成长自己的一个个故事,感人至深,对与会老师感触颇深,影响深远,向全市教师展示了铜山区教师成长的过程与读书的精彩。
自2005年,铜山区教育局在全区倡导广大教师广泛开展读书活动六年来,读书已渐渐成为许多教师生活方式之一,读书成果丰硕,已涌现出十余名省特级教师,数十名市、区名教师、名校长及一大批市、区优秀教师群体,书香校园团队日益壮大。2010年,中国教育报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教师暑期阅读随笔大赛”,全国获奖单位10个、获奖教师7人,其中铜山区教科所荣获全国优秀组织奖,汉王镇中心中学董宝珠老师荣获三等奖,这是对铜山区教师读书活动的充分肯定。
至今,铜山区读书峰会已成功举行了七届,“教师读书”已渐渐成为铜山区教育的一个符号,“读书峰会”已渐渐成为铜山区教育的一个品牌,“今天你读书了吗”已渐渐成为铜山区教师的一个日常问候语。通过读书活动在全区的深入开展,通过广大教育工作者读书的坚持与教育的守望,不久铜山区将出现更多的书香校园及一大批优秀的教师群体,教师队伍的素质将得以大大提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 21:38 , Processed in 0.12740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