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参阅文献]: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实验与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14 18:12: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实验与研究

结题报告

http://www.lkssyxx.com/research/ShowArticle.asp?ArticleID=1452


龙口市实验小学
一、研究背景

1、信息化是当今世界文化、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未来的人才要想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资源日益丰富的社会环境,必须具备很强的处理信息能力。

2、信息素养是现代人必需具备的基本素养。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人的素质与之相适应,要求人必须具备获取、存储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信息素养成为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标准,成为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必须将信息素养作为渗透整个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并力求将信息素养的培养融入到有机联系的教材、认知工具、网络以及各种学习与教学资源的开发之中,以形成人对信息的有效把握,培养人查找、有效利用、传达和创造具有各种表征形式的信息的能力,并由此扩展对信息本质的认识。

3、信息教育专家普遍认为: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能力,学习者才能主动获得学习的内容,并对所进行的学习或研究进一步扩展,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更有效的控制,从而使学习更具有自我导向和控制的过程。这样的人,能够有效地寻找、评估和利用信息,解决特定的问题或做出某些决定,才不会在信息时代被过分充裕的信息所淹没。

4、上世纪九十年代,我校倡导的“大量读写、双轨运行”的教改实验,引发了全国小学语文界的一次革命。这一课改实验使得我校的课程改革早已摒弃了“唯课堂论”、“唯课本论”的教育思想,课堂教学全面走向开放。学生在这一教改实验中获得了大量的信息,引导他们将所获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加工、创新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将已有的教改实验向发展与完善逐步迈进的必由之路

二、课题内涵

亚利桑纳大学教育技术教授道尔(Doyle)通过研究,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从各种资源检索、评估和使用信息的能力,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的能力,知道如何学习的能力。”即:个体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根据这一定义,我们将本课题中的“信息素养”归结为两方面,即“获取信息能力”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主要包括:具有敏感而主动的信息意识,能根据自己的目的去确定信息范围的能力;决定选择哪些有用资源的能力;使用相应的信息渠道查找信息的能力;查获并理解有用信息的能力;整理、归类和储存有用信息的能力。 “应用信息能力”主要包括:根据问题重新组合已有信息的能力;正确评价质疑已有各种信息的能力;应用已有信息表达、交流或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处理已有信息,围绕问题的解决,创造新的信息的能力。

三、研究目标

本课题总的研究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信息素养的人:能够有效地和高效地获取信息;能够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将具体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教材方面:大力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使学生扩大学习的视野,从而在课内外的学习与运用中拓展课程的内涵,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和课程资源,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教师方面:本研究要求教师进行角色转换,也就是从教科书的讲授转变成学习指导者、帮促者。教师必须具备充实的知识量,能熟练地利用图书馆、网络、大自然等学习资源,合理地采用计算机、多媒体等教学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创建丰富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实施个性化的教学。

学生方面:过去,学生总是从课堂和教科书上获得简化的信息。学生往往缺乏积极的思考或解决问题的经验。在真实世界里,真正解决一个问题,需要利用多方面的知识,面临多种信息。本研究将提供新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学习方式基于真实世界的积极、综合的信息资源,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产生积极的有质量的学习经验。

课堂方面:实验中的课堂将更具交互性。学生想寻求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和资源的时候,将会与同学、教师以及广泛的信息资源进行交互。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是发自内心的,更可能产生深入的思考和学习。教师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作用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以自己作为寻求学习的榜样、引起学生寻求知识的渴望、在合适的时候提出合适的问题引发争论和讨论、指导学生寻求满意的答案。

学习方面:建立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进行终身学习的学习过程将包括五个部分:(1)知道什么时候需要信息。(2)确定针对特定问题需要的信息。(3)寻找所需信息并且评价信息。(4)组织信息。(5)有效利用这些信息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将赋予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四、课题实验的过程与内容

(一)开设现代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的信息技能。

现代信息技能是信息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最易评价量化的部分。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逐步普及,学生接触它们的机会越来越多。但是大部分学生学会的只是对计算机本身的操作,而不会把计算机作为一种信息处理工具应用到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因此,我们开设了现代技术课,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能,它主要包括使用各种信息工具的能力:获取信息工具、编辑生成信息工具、信息管理工具等。如计算机的使用、各种信息处理软件、网络浏览器、网络通信工具的灵活使用等;其次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敏感的、主动的信息意识,能根据自己学习的目的去发现信息,收集、整理必要的信息;然后是培养学生善于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检索、筛选、鉴别、使用、表达和输入信息的能力,能言简意赅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将信息传递给他人;能充分利用信息工具进行各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为其他学科实施信息教育打好基础。事实上,信息技术课的开设,不仅培养了信息技能,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信息的获取绝不是仅仅局限于网络。我们用大量的事实使学生明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途径有多种:到图书馆查阅;在家庭藏书中寻找;到书店查阅;从报刊杂志上了解;从广播电视节目中收听收看;向他人咨询;参观展览;参加各种活动等等。只要时时留心,身边处处皆信息。方法的习得,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实验的全面展开。

(二)、从“信息”的视角看待学科教学,让课堂教学成为培养信息素养的渠道。

“处处皆信息,件件可收集”,从信息的角度看,课堂教学就是学生搜集信息、消化信息,加工信息的工程。但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信息的搜集没有明确的概念,不明白为什么要搜集,如何来搜集,以及搜集后要怎样处理。空洞的说教根本无济于事,教师的潜移默化往往可以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功效。所以,教学实践中,我们树立了大教育观,把语文、数学等教学置于大教育的氛围中,注重教材内容的开发,对教材的应用已经由原来的“教”教材,转变为现在的“用”教材,课堂信息容量大幅增多。教学中各科教学均注重把永远鲜活的信息引入课堂学习中,特别是引进当代科学家、文学家、文化艺术活动家的研究新成果、新思想、新问题,以及对世界前途、人类命运和人类能力的关心和忧虑,并引导学生对引进的事实感受、体验,进行丰富活跃的猜想、假设、直觉,进行不同观点的碰撞、争辩、启迪、认同,激发学生的热情、冲动、敏感、好奇。

如语文二年级教材中有《画风》一课,教材浅显易懂,我们的老师在课程设计上注重了拓展,在课文学完后,引发学生用不同方式表达对风的感受,并适时地将事先搜集到的前人对风的描述及各种类型的风引入课堂,引导他们诵读、交流。学生由此受到启发,提出了台风是一种令人讨厌的风。老师抓住契机,引导学生回家向父母、书籍、网络请教台风的有关问题。学习了《落花生》一文,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激光照排技术的创始人王选等事迹进行补充,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进行不同观点的碰撞、启迪。学习了《世纪宝鼎》引发学生主动探究鼎文化的魅力。数学课堂上老师则注意将贴近学生生活的信息引入课堂,把鲜活的现代社会题材引入课堂,把开放题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使学生获得必需的数学。如学习《利息》前,安排学生到银行了解储蓄的意义、方式和利率、利息的计算方法。这样,学生搜集到了第一手资料,说起来口若悬河,学起来兴致盎然;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后,安排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并引导学生搜集数学家祖冲之与圆周率的相关资料,感受科学家的人格魅力。绘画是孩子们的一种内部语言,儿童借助这一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美好的愿望,渲泄愤怒,流露忧伤。他们可以放飞自己的思维,大胆地去想象、去创造。例如,学习《我心目中的卡通形象》一课时,老师不仅将大量中国动画发展历史介绍给学生们,而且将国外的一些卡通片特点与我国的相对比,孩子们从老师丰满的介绍中既充分了解了中外的卡通知识,更懂得了动画片来之不易。余兴未尽的孩子们课下又展开了对动画片及卡通知识的进一步探究。他们将查找的相关信息加以整理、加工、创作出一个个富有灵气的可爱的卡通形象。如音乐在欣赏《二泉映月》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课内外获得的信息谈谈对阿炳的认识:有的说,我仿佛听到了阿炳在轻声地向我们诉说着他小时候和师傅来二泉听泉声,师傅告诉他,人生要经历许多的坎坷,许多的磨难,你必须要勇敢地面对。;有的说,我在资料中曾看到他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靠为人修二胡为生,所获的的钱连饭都吃不饱,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阿炳仍然没有放弃创作的年头。也有的说,阿炳有倔强的性格。甚至将“威武不能屈”都搬上了课堂。

作文教学亦如此。几年来,我们把看图作文、观察作文、想象作文、新思维作文中的每一篇作文都作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一条渠道。改单一的写作训练为一次专题性研究与创新的学习机会,引导学生独立地围绕作文题目进行观察、想象、搜集资料,对搜集的资料中进行选择、判断,经独立思考形成新的独到见解,初步建立了创新性作文教学模式。

如,在《未来的新型居住小区》作文指导中,我们首先引导学生对现居住小区进行调查,记录信息,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列举出我们居住的小区的缺点:绿化差、远离商业区对交通造成压力、与工厂相连有废气、废水与噪声污染,垃圾污染,文化、艺术、体育、娱乐功能差,人们交往的空间缺乏,取暖不统一造成能源浪费与污染,远离学校和幼儿园,小孩上学困难,卫生保健设施缺乏,排列太规则,影响空气的流通,楼与楼之间距离太窄,安排角度影响太阳光的照射等等;而后指导学生查阅建筑资料、房屋建设信息,探究该如何克服这些缺点,从而设计理想的新型居住小区。富有创意的新型小区如雨后春笋涌现出来:生态园林式小区;以学校为主,学校启动,带动住宅小区;充分开发太阳能的环保小区;增添文化艺术氛围的学术小区;文明安全高度自动化的智能小区;商业与居住融为一体的便民小区等

再如,人们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悔悟,出现了崇尚自然,返朴归真的思想观念。学生们在对周边的生活环境调查后陷入沉思。他们结合查询到的发达国家的环保举措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开发生态房地产业,使美丽的绿树红花与现代建筑融为一体,使远离大自然的人们得到了绿色的滋润;创设旅游观光农业,将艺术与瓜果、蔬菜生产相融合,与现代科技相融合,满足使城市里的人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要求;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维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农田果园采用生物治虫的方法,减少农药的使用,生产无污染的绿色食(果)品;提取玉米、大豆中的纤维,生产环保舒适的纯棉制品。这种作文教学方式是一种开放的生态的学习方式,整合各种资源的学习方式。学生在习作中获得的不仅仅是信息素养的全面提高,而且科学思维的品质也潜移默化地培养起来。

听记教学,亦是我们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一条有效的直接的途径。它以一种信息加工和储存的机制内化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不仅避免了机械的死记硬背,而且以极快的速度传递,给学生的学习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营养,使学生的生命价值不断地丰富和提升。它从内容到形式,从情思到意象,从技法到语言,都要力求契合小学生的心理、情感、思想、行为的特点,但又高出小学的特点,积极引导他们研究探索向真、向善、向美发展的责任。学生听记完后,要围绕老师提供的信息进行研讨、辩论,通过写文章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点,创造性地运用信息。例如向学生传授大哲学家罗素的“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这一思想,先向学生听记有关幸福的几种观点,之后,引导学生从生活、学习、大自然、社会等诸方面进行讨论,谈对幸福的认识。交流中学生认识到生活情趣广泛健康的人,生活不单调机械的人,会是一个幸福的人;学习中积极参与办小报、演讲、编书、辩论、体育、绘画、音乐等活动,而不是枯燥地啃书本追求分数,这种学习生活是幸福的;在大自然中树木花草多姿多态,乔木与灌木并生,草与花并存,山与水共荣,湿地与湖泊共存,各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生态作用。所有这方方面面,整体或局部,都是对“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的最好诠释。同样,对于数字化地球、数学思维的魅力等涉及科学技术和科学思维法则方面的知识,也用同样的有意义的学习方法获取。

(三)、在活动类课程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学生的创造开辟一片新天地。

信息素养的高低很重要的标志,就是他能否应用所获信息解决生活学习中碰到的问题。而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搜集信息、加工信息、集成信息、表达信息解决问题,以至转变行为的全部过程。活动类课程是我校课改实验的一大特色。我们在减少了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的课时,增设了相关学科的活动课程,这一课程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目的是通过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进行探究,对活动中所获的信息按自己的思想进行重新的组织排列、加工,进行创造性的表现。其基本模式为“活动——体验——表现”。活动即根据专题收集信息,体验即进行广泛地联想、想象、提炼、选择、判断,表现即将信息或加工成一件物品,或写成一篇文章,或编撰成一本书,或办一张手抄报,或一首歌、一幅画等等。如今,已形成常规的活动类课程有大阅读课、手抄小报课、演讲课、考察课、辩论课、编撰书稿等、数学集锦、数学月活动、武术体操、节奏旋律创编、美术、科技创新等。实践证明,这种综合学习活动能有效地汇聚各方面信息,提高学生敏锐感受信息的能力,创造性地运用信息的能力,张扬学生的个性。现摘取下面几项作表述。

1、集大成、得智慧的大阅读课,丰富学生的信息储备

大阅读课上,学生以专题为中心进行幅射阅读学习;与课本内容为中心进行延伸阅读学习;根据学习兴趣自主选择阅读学习;依据个人需要即时网络查询。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合,使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比较性、评判性充分和合。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实践为途径,把学习变成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

2、丰富多彩的手抄小报及演讲,培养学生的主题探究能力。

每学期我们都根据课程特色及时令、节日等内容制订出办报及演讲的主题。学生根据主题,独立查阅、筛选资料,融进个人感受,进行学习、创造。我们定期安排小报展评,每日安排6——8名学生登台演讲。培养了学生信息素养的能力,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3、扎实有效的数学集锦,培养学生的主动发展精神。

所谓“数学集锦”活动,就是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日常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对课外阅读中搜集的名题、趣题、难题,经过自己的钻研,做出解答,然后把这些题目以及自己找到的解法记录在专门的集锦本上,是一种以自愿为主的主动学习活动。有的学生在写集锦的过程中,又把自己在课外阅读中获得的数学知识、名人名言以及数学思想、方法写进集锦,这是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丰富和反思。学生在加工、处理信息的同时,萌生了对数学的热爱,养成了科学的思维方法。

4、寒暑假编撰书稿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编撰书稿活动是我们引导学生学会分辨、选择和有效地利用信息为自身的发展服务的活动,这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需要。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教师提供参考主题,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自定主题,自选资料、整理加工编撰成册,然后设计描绘封面、插图、写上前言和目录,成为一本近万字的“书”。指导中,教师尽可能把学生引向自然、引向生活。鼓励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自身的兴趣、生活实际出发确定编主题,避免从书本到书本,从资料到资料。有大部分的中高年级学生已经不再满足摘抄、整理,而是通过自主的实践活动,对所获取的信息按自己的思想进行重新组合、排列、加工、整理,进行创造性的表现,全书所有内容都是自己撰写。如:《跳动68》写出了班级2名教师,66名同学之间发生的故事;《回眸》向我们讲述了一个花季少年的成长历程;《爱无国界》则向我们展现了04年东南亚海啸牵动世人情的动人故事;《海啸探秘》则从另一个角度探究了海啸的由来、功过及防治办法……内容涉及文化(饮食、茶、武术、民俗、服饰……)、科技、军事、名山大川、人生追求、太空探秘、读书偶得等各个方面。这一作业的设置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阅读时间和空间,也极大地培养了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自2003年9月以来,优秀的编撰作业与其它书籍一起摆上了阅览室的书桌,从插图到书写,从内容到形式,无不吸引着孩子们,他们有的津津有味地读着,有的忙着摘抄,有的描摹插图……不知不觉中,孩子们为自己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明确了该如何围绕一定主题搜集处理信息。

5、多姿多彩的数学月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每年的十一月份定为我校的“数学月”。在这个月里我们积极探索“生活材料数字化,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与途径。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主动探究、动手实践的能力,于是,课堂上,师生情趣盎然,教材上的内容被师生换得面目全非,妈妈的化妆品、自来水流失、白色垃圾现状、商店打折等信息被“写”进了教材;每日发现报告会成了展示自己个性与创造力的舞台。课堂外,孩子们走进银行、商店、社区建筑土地,有模有样地进行调查,收集数据、绘制图表,提出建议,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孩子们在“活动——体验——创造”中寻到了真谛:数学源于生活,于是孩子们探究的热望更浓了,在探究中他们认识了祖冲之、华罗庚、陈景润,认识到数学在工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孩子们把自己探究的结果及探究中的喜与忧,通过演讲、办报、编题、写集锦、智力冲浪等方式表现了出来。“数学月”活动的开展,不单单是学生学会了灵活的收集、处理信息,更重要的是促使同学们重新认识数学、学习数学、数学学习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他们不但能主动地联系实际观察和应用数学,主动地将数学知识、方法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而且学会了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考虑问题,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世界。

(四)、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敏锐捕捉信息的能力。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五育并举,德为先。这是几年来,我校在教育教学中始终秉承的理念。以学科渗透为主渠道,以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多种方式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为学生的成长开辟一片蓝天,是我们一直奉行的方法。抓住各种教育契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敏锐地捕捉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综合的信息素养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既能品尝到信息的甘泉,又能很好地吮吸德育的甘露,是我们在实验与研究中孜孜以求的方向。

1、“千古绝唱”诵千古活动。

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博大精深,意蕴高远的无穷魅力征服了一代又一代人。每年春季,我校均要举行“古诗词暨毛泽乐诗词配乐朗诵会”。它以吸收民族文化精华,提升儿童人文素养为本,以高品位、典范性的古典诗词为载体,通过鉴赏音乐、情景表现等手段,在激发学生澎湃的诵读激情吟咏的基础上展开科学的朗诵。孩子们在这些千古绝唱中吸取精髓,滋养心灵。活动后,总能激发喜爱诗词的孩子们探究诗词的神韵,并尝试着背诵、创作。 

2、“写方方正正中国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活动。

信息技术的革命冲击着许多人的观念,许多家长、学生、老师认为字写得漂亮与否无关紧要,因为电脑早已走进千家万户,它完全可以弥补写字之不足,于是我们的“写方方正正中国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活动郑重开启。活动中,我们启发引导学生追溯汉字文化,认识颜真卿、王羲之、柳公权等大书法家,从他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精神中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汉字文化,认认真真地写好每一个方块字,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

3、“体验生活,展示自我”活动。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注意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拓宽学习的内容、形式及渠道。”于是,孩子的眼光被我们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在这个海洋中,孩子们可沐浴着柔和的春风,享受着阳光与泥土的亲吻,吟咏着春的诗篇与春姑娘捉迷藏;可胸挎照相机、手持记录本,煞有介事地对周围的成功人士进行采访、考察;可肩背图书、手执自做的工艺品挨家挨户地进行推销;可做起演员、模特、体育明星、诗人,将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示给他人;也可走进果园、社区,为果农分担忧愁,为小区环保出谋划策……活动中孩子们在真切地感受到狭小生活的一切时间、空间都是自己获取信息的课堂,生活的课堂有多大,学习的课堂就有多广。对自然的热爱,对美的认识,生存的艰辛,责任意识与忧患意识油然而生。

4、不适时机的主题教育活动。

学生的思想认识也总是处在变化中,教育者需随时观察,不失时机地进行疏导教育,而这一次次教育良机便成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源头活水。如发现部分学生对学习没有热情,我们开展了“珍惜时间,珍爱生命,扬起生命的风帆”活动。我们不是单纯地说教,而是将发生在身边的残疾人付乃刚、吕军民等珍惜时间、自强不息的事例通过播放录相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并请学生谈谈自己的同学是如何惜时的,自己所了解的名人伟人是如何惜时,所了解的惜时的名言警句有哪些?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我们观看发射录像,并引导学生查找太空的过去与未来等资料,以《给杨利伟叔叔的信》为题进行跨时空的对话,从而理解人类征服太空的决心和雄心,从小树立科技意识。雅典奥运的前后,我们以新闻发布、师生同台演讲、办手抄小报、写作等形式开展活动,感受体育带给人的那份亢奋与快乐,感受体育所迸发出的那份公正、公开与公平。学生们在吟诵顾拜旦的《体育颂》时,心底所萌发的对体育的爱、民族的爱是没有经历过的人所体会不到的。04年的东南亚海啸,我们开展了“爱无国界”捐款活动,孩子们在捐出一日零花钱的同时,心田里洒播下了人道主义的种子,喜欢探究的孩子们主动地开始探究海啸的成因及它的功过是非。另外,每年开展的“祖国在前进”的图片、文字资料的搜集展示活动,小巧手技能比赛、国旗下的讲话活动、节约金点子汇集活动、武术展示、科技创新展示等活动均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学会了以专题形式进行探究。这满足了学生的需要,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张扬与全面、和谐地发展。

五、实验收获与启示

纵观我校课题实验的实践历程,我们感触颇多,收获颇多。

1、对学生而言――在知识技能上,促进了学生知识掌握,且知识的深度、广度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开发;在学习方式上,学生初步掌握了主题探究式学习方法,这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学生可终生受用;在能力发展上,学生学会了搜集、筛选、处理信息,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不断增强,学会了以研究的态度去看待问题,以研究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是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最重要的要素;在情感态度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主探究、团结协作的意识增强,练就了一定的抗挫的意志品格,在实践中增强了责任感与使命感,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张扬。近年来,我校学生从40分钟写出一篇600——1000字的作文令专家感叹,到勇夺全国小学数学“华杯赛”金奖;从鱼到我校考察的日本客人侃侃而谈“中日关系”到少先队被评为全国“雏鹰大队”受到胡锦涛主席亲切接见;从历年来烟台市中小学文艺会演均获一等奖到参加国际书画大赛稳居亚洲参赛学校获奖率第一的宝座……无不显示出学生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学生养成的良好道德情操、学习习惯为他们到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其可持续发展积蓄了潜能,使其终生受用。三年来,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类竞赛中有700余人获奖,学生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作品503篇(幅)。

2、对教师而言――在教育观念上,“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已扎根于脑中,并逐步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已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进入到课堂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进行学习与研究,不断对自己的实践进行反思;在教学行为上,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不断让位于学生的“学”,“教师的学生和学生的教师”被“教师式的学生与学生式的教师”所替代,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自身素质上,教师树立了课程意识,并能不断学习,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与专业素养最大限度地开发课程资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近几年,教师开发出一系列的校本课程:语文的作文系列、实践系列、听记系列、编撰、演讲、手抄小报等,数学《开放的数学教学》数学演讲、数学月活动、数学集锦系列;音乐的欣赏、歌曲创编系列,体育的武术、活动系列;美术的沙贴画、布贴画、神话故事创意系列等。教师撰写的教学随笔仅2004年就达3500余篇,约计240万字。为了将好的经验及时推广,我们利用每周例会的时间,选取本周老师优秀随笔当众宣讲。在不断的创新、发现、感悟、反思中,我们的教师养成了以敏锐的态度关注社会生活和外部世界,能注意随时吸收人类最新、最优秀的精神和物质文化成果,使自身知识结构不断得到更新和优化,并在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的过程中,以其强烈的现实性、感染力和说服力,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我与学生共成长”这一课改理念在我校得到最好体现。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近年来,我校涌现出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山东省教学能手4人,烟台市级教学能手8人,龙口市级16人,教师获得各种荣誉称号180人次,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教学论文356篇,举行各级示范课不计其数。另外,教师还自编了作文知道丛书18册,近200万字,编写出版《开放的数学》一书,收藏教师反思58篇,有力地推动了教学工作不断迈向新的层次。

3、对学校而言,最大限度地整合了课程资源,使课程朝最优化发展,构建起一个美丽的学习共同体,学习型组织雏型初步形成,促进了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整个学校呈现出“在改革中奋进,在奋进中发展”的生动活泼的局面,学校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办学层次不断提升,收获了社会各界的认可。近年来,学校为全国、省、地、市教育工工作会议提供现场观摩48次。2004年12月7日,在山东省教学示范校验收中,省检查组领导认为我校办学思想先进,办学特色鲜明,办学成效显著,对我校的教学工作给予高度评价:“龙口实小在全国久负盛名,通过检查果然名不虚传”

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国家级“红读活动”先进单位、中央教科所优秀实验学校、尝试教学全国先进单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劳动教育先进学校、山东省首批教育教学示范校、 山东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小学计算机辅助教学优秀实验学校等荣誉称号。

尽管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差异很大,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不同需求难以达到最佳效果。在课堂实际教学时,教师对平衡点难以把握,有待于我们深入研究。同时,如何将家长参与培养孩子信息开发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如何更好地使学生在实践探究中能取得社区的理解与支持,以形成学校、社区、家庭良性互动关系,以使该课题实验走上可持续的良性发展之路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2#
 楼主| 发表于 2014-3-14 18:15:31 | 只看该作者
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理论和实践

http://www.ahedu.cn     2009-04-22



*中期检查活动简况(检查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1、邀请了市教科所、市区电教中心、淮南师院教授等有关领导和专家到我校进行教育科研的指导和检查。为本课题的研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为我校“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工作起到了引领作用。
2、参加了省电教馆在铜陵举办的“十一五”课题研讨和教育科研工作培训会议。通过培训我们提高了对教科研工作的认识,并向先进学校学习到了宝贵经验。
3、举行了朴实而隆重的开题大会。会上市电教馆领导宣读了省电教馆关于课题的立项通知书和市教育局批准我校为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通知,并为我校授了铜牌;课题负责人做了开题报告,解读学校课题实施方案。市、区领导专家就课题研究做了指导发言。开题大会同时也是一次效果良好的培训,课题组成员受益匪浅。
4、撰写了《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第一阶段“研究工作汇报”以及“中期评估工作报告”并得到了省教科所专家黄学敏教授的指导。
5、收集了与课题《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相关的理论并进行理论学习及研究。
6、编写了与《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相关的《信息检索基础知识》校本教材并在教学中进行了实践研究。
7、组织开展了与课题研究有关的课堂研究以及教学设计评选、教学论文评优等系列活动。
*中期报告要点(研究工作主要进展、存在问题、重要变更、下一步计划、可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
一、课题的基本情况
(一)课题概念的界定和认识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概念是从图书检索技能演变发展而来,并迅速从图书情报界扩展到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1998年提交的《关于信息素养的总结报告》中提出:“有信息素养的人必须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评价和使用所需要的信息,有效地利用所需要的信息;有信息素养的人懂得如何学习,即知道如何组织知识,如何找到相关知识信息,知道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据此,我们认为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指小学生在具有传统文化素养(读、写、算)的基础上,通过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并根据社会环境和发展的要求,自觉接受相关信息技术教育及素质培养而形成的对待信息活动的态度、观念,对信息系统基本知识的掌握,对信息伦理道德的理解与遵守,以及利用信息去解决学习及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信息素养作为现代社会人应有的基本素养,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信息技能(具有获取、处理、利用和评价信息的能力,具有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2、社会责任(遵循一定的伦理道德规范,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3、独立学习(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按照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一种说法,信息素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六大技能:一是确定信息任务和需求的能力;二是决定信息策略的能力;三是检索获取信息的能力;四是选择利用信息的能力;五是创建与整合信息的能力;六是鉴定评价信息的能力。这跟信息技术教育开展的根本目的是相一致的。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
  1、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促使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1)对信息、信息社会的认识、态度与参与。重视培养学生主动的、积极地参与信息社会的态度,对于信息不仅是接受,更要培养学生积极地进行加工创造,能自主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2)信息活用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对于给定的课题、目的、问题,能合理地运用一定的信息手段,对必要的信息,自主的或与他人协同进行收集、分析、加工等,并能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与他人共享,进而能自我命题作业。
  2、提高教师的素质。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行为,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成长为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
  3、提升办学品味。通过课题研究,使学校的现代化教育设施更趋完善,形成特色,争创一流学校。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
  1、信息技术课
  ◇理解信息、信息技术的概念,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信息。
  ◇知道计算机的组成,知道计算机是处理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
  ◇能较为熟练地操作计算机,熟练Windows和IE浏览器等的操作。
  ◇熟练使用画图、Word、Excel、PowerPoint等软件,初步学会简单的制作FrontPage。
  ◇能利用计算机获取、分析、加工、利用和评价信息。
  ◇知道网络安全,做到绿色上网。
  ◇了解知识版权的有关知识,尊重知识版权。
  2、与其它学科的整合
  ◇信息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向学生灌输信息资源的概念,并引导学生认识利用信息资源的重要性。
  ◇信息的获取指的是:确定信息来源、选择最佳信息来源;检索信息来源、在信息来源中查找信息。
  ◇指导学生如何根据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①通过各种媒体,如互联网、书籍、报纸、电视等,②自己亲自调查、参观等。
  ◇学生根据教师给定的任务(问题)收集信息。
  ◇信息的分析:学生在信息来源中通过阅读、观察、聆听、触摸等方式来感受信息、筛选出有关信息。
  ◇将真实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
  ◇信息的加工:是指把来自多种信息来源的信息组织起来、把组织好的信息展示和表达出来。①综合②重组③交流。
  ◇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组织、存储,并能够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他人。
  ◇信息的利用: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或其他手段,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学生自我命题作业。
  ◇信息的评价:学生之间讨论交流并评价这节课上哪些信息信息资料用得好,教师对这节课运用信息资料的过程做一个引导性的评价。
  ◇辩证地看待信息,加强网络道德、信息免疫教育。
  ◇解决信息迷航。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同时我们也辅助于其它的研究方法。例如:教育调查法、课例实验法、比较法等。
(五)课题的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筹备开题,初步探究(2006年9月—2007年6月)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深入研究(2007年7月—2009年6月)
  第三阶段:总结成果,结题验收(2009年7月-2009年12月)
(六)课题研究的组织领导及任务分工
  顾  问:徐友佳(负责专业技术指导及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
  组  长:夏  平(负责本课题的规划、指导、督促)
  副组长:朱守信(负责本课题研究的日常管理及语文学科信息素养培养的研究)
  成  员:薛文韬(负责艺术及综合学科信息素养培养的研究)
      付钢锋(负责信息技术学科信息素养培养的研究)
  王  学(负责数学学科信息素养培养的研究)
  课题研究的子课题组(略)
二、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
(一)认真准备,顺利开题
  2006年9月,我校申报的课题经审定被批准立项后学校便开始积极筹备,认真做好开题工作。
  1、调整成立校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的子课题组,并作了明确分工。为了扩大课题研究的辐射面,以此促进学校教学研究工作,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子课题组广泛吸收各学科骨干教师参加课题研究。
  2、组织课题负责人及研究人员学习理论,参加培训。2006年11月,课题组组长夏平和副组长朱守信参加了省电教馆在铜陵举办的“十一五”课题研讨和教育科研工作培训会议。通过培训我们提高了对教科研工作的认识,并向先进学校学习到了宝贵经验。铜陵会议后,校课题组多次组织成员学习课题申报材料和相关理论,研讨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我们还观摩了淮师附小的国家级课题开题仪式,受到很大启发。其间还得到市、区电教馆的指导和支持。
  3、起草文件,准备材料,做好会务工作。为了保证顺利开题,课题组起草了《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开题报告和实施方案,制订了课题研究制度和课题组成员职责,填报了课题研究人员申请登记表,打印装订会议材料,邀请与会领导和专家。
  4、举行开题大会。2007年3月30日学校举行了朴实而隆重的开题大会。会上市电教馆领导宣读了省电教馆关于课题的立项通知书和市教育局批准我校为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通知,并为我校授了铜牌;课题负责人做了开题报告,解读学校课题实施方案。市、区领导专家就课题研究做了指导发言。开题大会同时也是一次效果良好的培训,课题组成员受益匪浅。
  5、2008年4月,参加了市教育局电教馆举办的课题研究培训工作,学习了先进学校的课题研究方面的成功案例,并得到了省教科所专家黄学敏的指导,从而充分了解了课题研究的任务、目的及重要性。对我校课题研究工作又有了新的认识。
(二)制订计划,开展研究
  1、制订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工作计划。
  课题组根据课题实施方案讨论制订了《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工作计划:
序号
第一阶段工作安排
负责人
1
制定课题方案,做好课题的立项、申报工作。
夏  平
2
制定课题开题报告,课题研究制度,课题组成员职责。
夏  平
3
筹备并召开课题开题大会。
夏  平
4
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并进行理论培训。
夏  平
5
制定课题研究第一阶段工作安排。
朱守信
6
做好课题资料的建档工作。
朱守信
7
收集课题相关理论并进行理论研究。
朱守信
8
语文学科中如何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初步探索。(课例以及课例分析)
朱守信
9
编写《信息检索基础知识》校本教材。
付钢锋
10
设计小学生信息素养情况的调查问卷。
薛文韬
11
召开座谈会了解小学生信息素养情况并做出分析报告。
薛文韬
12
对问卷调查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并做出分析报告。
王  学
13
制定信息技术学科中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工作计划。
付钢锋
14
制定语文学科中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工作计划。
朱守信
15
制定数学学科中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工作计划。
王  学
16
制定艺术及综合学科中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工作计划。
薛文韬

序号
第二阶段工作安排
负责人
1
设计小学生信息素养情况的调查问卷。
夏  平
2
进行小学生信息素养情况的问卷调查。
夏 平朱守信
3
对问卷调查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并做出分析报告。
夏  平
4
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
夏 平朱守信
5
制定课题组第二阶段工作计划。
夏 平朱守信
6
撰写中期研究报告,迎接省电教馆对课题研究的中期评估。
夏  平
7
整理课题相关理论并进行理论(参考文献)的学习。
朱守信
8
继续编写《信息检索基础知识》校本教材,并初步运用。
夏 平付刚锋
9
培训小选手参加淮南市电脑制作比赛。
付刚锋
10
开展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研修课活动。(上交研修课教学设计)
课题组成员
11
撰写《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论文。
课题组成员
  根据课题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工作计划,各子课题组也相应制订了研究工作计划。
  2、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组织课题组成员收集课题研究相关资料,汇编成册,供课题组进行理论学习。
  (2)建立了课题研究资料档案,收集了准备阶段及开题以来的各项资料,分类存档。课题档案有纸质和电子两类。课题组要求所有成员树立资料意识,养成及时收集和整理资料的习惯。课题组定期将上报的资料整理归档。
  (3)完成了对小学生信息素养的问卷调查,并撰写了调查分析报告。
  调查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小学生的信息知识、信息技能、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等方面,同时对小学家庭信息教育的设备也进行了一些了解。调查主要采取问卷法。我们设计了20道选择题,2道开放题。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淮化小学四年级3班、5班的117名学生,通过调查,了解小学生信息工具的拥有及使用情况,小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小学生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情况,小学生整理编辑资料的能力及学生信息道德调查情况和家庭对孩子信息素养形成的影响等等。调查显示,学生的“信息素养”发展不均衡,存在显著差异,且主要体现在“信息技能”层面上,而“信息情意”差别不大。针对以上情况,就如何进一步发挥优势,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出了几点建议,如:规范信息技术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方式实现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深化课题研究,加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步伐;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在学生信息素养培养过程中激发创新精神;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4)组织编写了《信息检索基本知识》的校本教材,并在教学中得到实际运用,在实践中更新,在实践中研究形成了我校信息技术教学的特色。
  (5)各学科以课例实验的方式对课题进行初步探讨。
  我校课题组成员都是一线的骨干教师,课堂教学无疑是他们最直接的研究方式。我们要求所有课题组成员把所带的班级都作为实验班,围绕本课题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典型的课例教学。通过学科典型教学,逐步培养小学生初步的信息素养。
  首先,通过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概念,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技巧,知晓信息技术在其它学科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憧憬现代信息技术的美好未来。在此基础上,在中高年级的信息技术课中增加了《信息检索基本知识》的校本内容,目的在于培养小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等手段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例如林洁老师所授《拉萨古城》一课,利用了六年级语文课中的教学资源和学生对网络的好奇和喜爱,设计了这堂信息技术综合课。在教学中,林老师指导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查找古城拉萨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然后下载保存,最后利用PowerPoint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呈现。要完成这项命题作业,对学生来说不是一件易事。奔着这个目标,学生兴趣盎然地跟随教师掌握了搜集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巧,并自己从网上找到所需的信息资料。经过筛选、分类、交换等处理,学生都交上一份形式、内容各不相同的作业。后来从语文课的反馈中了解,学生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无论从情感态度上,还是信息交流量上,表现得很出色,教学效果良好。这堂课在“信息技能”、“信息资源”、“独立学习”三者关系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该教学案例获淮南市优秀教育技术教学设计二等奖。
  其次,语数等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探讨以信息技术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以交流、研究和利用多渠道获取的信息资源促进课堂生成为典型方式,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强调信息素养与学习能力的关系,强调学生占有信息资源多少与课程学习效果的关系。
  例如周婷婷老师在人教版语文第十二册课文《向往奥运》的教学中,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文,激发学生个性化的表达。教师设计了讨论话题:作者到底向往奥运会的什么?在这些内容中,那些是你所向往的?学生通过搜集历届奥运会的审办城市的审办口号、审办活动、设计会标等,从中了解通过审办奥运会,这些国家都做了哪些工作,给他们的城市带来哪些影响及第一届雅典奥运会的举办意义,顾拜旦爵士对奥运发展的贡献,中国清朝末年首次参加奥运会的耻辱等等,学生从中了解了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人们的盛情厚意;悉尼奥运会开幕式上水火交融的圣火点燃的盛况;观看网络视频的同学再次重温北京审奥成功的喜悦,喜爱建筑的同学展示北京各个新建体育运动场馆的图片;大家欣赏张艺谋为北京审奥拍摄的宣传片,结合中国兴起的“全民健身热潮”以及自己的运动体验,表达出对奥运的赞美,对奥运给国家,给城市,乃至给人民带来的美好的喜悦。正是这样广阔的学习空间,丰富的信息资源,正是这样的学习过程,使他们对奥运精神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这就是信息的魅力,它为学生提供着不同的思维向度,实现了教学过程的优化,关注学生的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朱守信老师的作文指导课《家乡的豆腐》。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通过不同渠道广泛收集有关豆腐的来历、制作、食用和豆腐文化节的意义等方面的资料,为习作提供了丰厚翔实的材料。指导课上,教师组织学生交流信息,讨论习作材料,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发言精彩纷呈。最后教师帮助学生对丰富的习作材料进行合理的筛选、分类和组合,梳理出一条以介绍家乡特产为主线的写作思路。学生很轻松地完成本次习作,写出很精彩的文章,同时学生的信息技能得到训练,教师也很顺利地解决了学生习作中“无话可说”的难题。这堂课与其说是作文指导课,不如说是一堂信息技能的训练课。该课曾获田区作文评优课一等奖,淮南市作文评优课二等奖,并选为安徽省新课程典型课例制作成录像课。
  钱峰老师在安徽省新课程典型课例《探索与发现(二)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边的关系,发现其中规律。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自制的学具及实物,让学生观察感知,动手操作,然后指导学生将获取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判断、选择,提出猜想,再组织合作学习,交流信息,共同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最后用多媒体课件和实际测量来验证学生的结论。探究是该课的特色,创设探究情景,亲历探究过程,体验探究乐趣。每一步教学过程都是在对学生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的基础上实现的。
  詹慕老师在安徽省体育录像课一等奖《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教学中,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了解的丰富的体育信息资源为教学服务。为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热爱体育锻炼,理解体育精神,平等地与学生交流NBA明星比赛、训练的信息资料,宣传奥林匹克精神,高呼奥运口号。在教授运动常识和投篮动作时,介绍明星投篮的动作特点,亲自示范,让学生模仿练习,并要求学生注意观看篮球比赛转播,搜集篮球运动的相关资料,在班级里交流展示。体育课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第二阶段的研究工作已经在计划落实的基础上有了更深地要求。那就是要求每一个课题组的成员要上一节课题研修课,并在此基础上推荐优秀教学设计参加了上级评选。
  (6)开展信息技术第二课堂活动和“好书伴我快乐成长”读书活动。
  我校多年来坚持开展计算机制作兴趣活动,电子制作活动,航空航天模型制作活动。在今年参加的淮南市第七届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评选中,有5名学生获奖;在2007淮南市青少年航模比赛中我校男女代表队双双荣获团体第一名,35人在个人项目上取得名次。在随后的全省比赛中又取得团体第六名,11名队员获得名次。校电子制作代表队在2007全省比赛中荣获机器人团体第三名,4人取得名次。在2008年5月淮南市举办的航模比赛、科幻画比赛、发明制作比赛中有37人获奖。
  2008年3月,我校隆重启动“好书伴我快乐成长”读书系列活动,目的在于通过持久广泛地开展读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他们的童年时时与好书相伴,为学生营造丰富美好的精神家园,达到明德、启智、陶情、悦性的目的。通过读书活动,逐步形成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打造浓厚文化品位的书香校园。通过读书活动,提升教师的精神境界,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成长。通过读书活动,加强家校联系,丰富学生的家庭文化生活。读书活动每月都开展不同形式的主题活动。有演讲比赛、读书征文、摄影日记评展、小书签制作、手抄报和电子版报评展等。在2008年我校共推荐百余学生参加了上级教育部门举办的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并有数位小学生的作文在少年之友报上发表并获奖。
  (7)研究工作中的不足和差距。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研究工作在落实课题实施方案的前提下,结合学校实际对方案做了必要的调整。在“初步构建信息技术课、信息技术兴趣活动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的三级课程体系。”方面做了一定的探讨和尝试,但尚未形成明显的课程体系;由于学校人力、财力和技术等原因,学校网站尚未建起。课题研究组部分成员理论基础还不够扎实,理论联系实际的课题阶段性论文不多,这些都有待改进。
三、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经过两年来的课题研究以及相关探索,我校对课题研究工作加深了认识,全体课题组成员开拓进取,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现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荣誉称号。
  1、荣获淮南市第三届中小学生中华经典古诗文朗诵大赛一等奖。
  2、我校语文教研组荣获淮南市优秀教研组。
  3、学校荣获淮南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4、学校荣获全区“知荣辱树新风”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先进集体。
  5、朱守信老师荣获淮南市“学科带头人”称号。王莉、王琴、詹慕三位教师荣获淮南市“骨干教师”称号。
  第二类:学术作品(见下表)
序号
获奖人员
获奖时间
获奖类别
获奖名称
奖 级
1
林洁
2007.8
教学设计
拉萨古城
市级2等
2
夏  平
2007.8
课题研究
《<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市级1等
省级2等
3
丁红纪
2008.8
教学设计
邮票齿孔的故事
市级3等
4
林洁
2008.8
教学设计
小海龟齐步走
市级2等
5
林洁
2008.8
论文
增强学习兴趣,提高信息素养
市级2等
6
钱峰
2008.8
教学设计
探索与发现(二)三角形边的关系
市级2等
7
钱峰
2008.8
教学设计
字母表示数
市级2等
8
钱峰
2008.8
论文
让数学课堂成为时候的课堂活动的课堂再创造的课堂
市级2等
9
荣介雷
2008.8
教学设计
三月桃花水
市级2等
10
荣介雷
2008.8
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误区
市级3等
11
王莉
2008.8
教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
市级2等
12
王莉
2008.8
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市级3等
13
王琴
2008.8
教学设计
白桦林的低语
市级1等
14
王琴
2008.8
教学设计
白桦林的低语
省级3等
15
王琴
2008.8
论文
浅谈阅读教学
市级1等
16
王琴
2008.8
论文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资源实现阅读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白桦林的低语》教学例谈
市级2等
17
王琴
2008.8
荣誉称号
淮南市教育创新标兵

18
王琴
2008.4
作品发表
教学设计:挑山工
省级1等
19
王琴
2008.5
作品发表
论文: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省级1等
20
王琴
2008.6
作品发表
论文:多一些思考,多一些创新
省级1等
21
王学
2008.8
教学设计
根据可能性大小设计活动方案
市级3等
22
王学
2008.8
课题研究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实践研究
省级3等
23
王学
2008.8
课题研究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实践研究
市级2等
24
吴树芹
2008.8
教学设计
影子桥
市级3等
25
吴树芹
2008.8
论文
着眼学生发展,培养写作能力
市级3等
26
夏  平
朱守信
2008.8
课题研究
小学生信息素养调查与分析
省级3等
27
夏  平
朱守信
2008.8
课题研究
小学生信息素养调查与分析
市级1等
28
夏  平
朱守信
2008.8
课题研究
课题中期评估报告
市级2等
29
夏  平
2008.8
教学设计
长征
市级2等
30
詹慕
2008.10
论文
新课标下小学体育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省级3等
31
詹慕
2008.4
作品发表
发展跳远能力的游戏与组合练习
国家1等
  第三类:典型课例
  1、小学五年级语文作文指导《家乡的豆腐》(设计:朱守信)获田家庵区作文评优课一等奖,淮南市作文评优课二等奖,并选为安徽省新课程典型课例制作成录像课。
  2、小学四年级数学《探索与发现(二)三角形边的关系》(设计:钱峰)选为安徽省新课程典型课例制作成录像课。
  3、小学四年级体育《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设计:詹慕)获安徽省体育录像课评选一等奖,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一等奖。
  4、刘玲老师所授英语课在淮南市举办的小学生英语优质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5、钱峰老师所授数学课在田区第四届“小学生最满意的一节课”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6、王琴老师在淮南市举办的教学素质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第四类:学生活动
  1、2007年淮南市第七届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评选(2007.7)
序号
获奖姓名
获奖内容
获奖级别
1
程浩勋
电子报刊《了解我们的先辈》
市级二等
2
肖钰
电子报刊《赛车航道》
市级二等
3
程瑾
电子报刊《世界之谜》
市级二等
4
王晓旭
电子报刊《未来之旅》
市级三等
5
丁晓丹
电子报刊《新北京新奥运》
市级三等
  2、2008年淮南市第八届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评选(2008.4)
序号
获奖姓名
获奖内容
获奖级别
1
王含章
孙怡宁
电子报刊 《轻松课堂》
市级一等
2
黎  阳
电脑动画 《小燕子》
市级一等
3
李晓嫣
电脑绘画 《雨还在下着》
市级二等
4
朱  彤
电脑绘画 《四季》
市级二等
5
李学文
电脑动画 《龙的传人》
市级二等
6
金逸轩
电脑动画 《寓公移山》
市级二等
7
江玮琦
网    页 《我的四季》
市级二等
8
宋嘉明
网    页 《分享奥运  分享快乐》
市级二等
9
王  曦
网    页 《嫦娥奔月》
市级二等
10
顾润涵
电子报刊 《文化瑰宝》
市级二等
11
荣紫薇
电子报刊 《超越梦想》
市级二等
12
刘俊杰
电脑绘画 《绿色家园》
市级三等
13
徐  畅
电脑绘画 《新生命的诞生》
市级三等
14
陈  宇
电脑绘画 《快乐环保》
市级三等
15
陈浩勋
电子报刊 《天空中的星座》
市级三等
16
程  谨
电子报刊 《科坛展望》
市级三等
17
朱羽晗
电子报刊 《遗失的古代文明》
市级三等
  3、2007年淮南市航空航天车辆模型运动会(2007.7)
序号号
获奖姓名
获奖内容
获奖级别
1
淮化小学
小学男子组综合团体
市第一名
2
淮化小学
小学女子组综合团体
市第一名
3
李聪
车模男子雷速登
市第一名
4
叶梦伟
车模男子雷速登
市第二名
5
夏秋阳
车模男子雷速登
市第三名
6
曹雨杰
车模男子雷速登
市第四名
7
李史春
车模男子雷速登
市第五名
8
刘利民
车模男子雷速登
市第六名
9
毛嘉荣
车模男子雷速登
市第七名
10
张传如
车模男子雷速登
市第八名
11
鲍锦程
车模男子拼车
市第七名
12
李学文
车模男子拼车
市第八名
13
朱浩翌
航模男子小力士
市第一名
14
滕彦君
航模女子小力士
市第一名
15
陈文婷
航模女子霹雳
市第一名
16
张毅
航模男子霹雳
市第一名
17
孟钰晗
航模女子东风
市第一名
18
路涧然
航模男子东风
市第一名
19
杜文清
航模女子直升机
市第一名
20
朱彤
航模女子线操纵
市第一名
21
夏瑞
航模女子线操纵
市第一名
22
秦浩南
航模男子神鹰
市第一名
23
刘宇辰
航模男子神舟六号
市第一名
24
陈琦飞
航模男子小力士
市第二名
25
王曦
航模女子小力士
市第二名
26
耿静雯
航模女子霹雳
市第二名
27
闫家睿麒
航模男子霹雳
市第二名
28
陈鹏
航模男子东风
市第二名
29
蔡卓文
航模男子神鹰
市第二名
30
高凌峰
航模男子神舟六号
市第二名
31
毛一鸣
航模女子霹雳
市第三名
32
李思远
航模男子直升机
市第三名
33
宋嘉鸣
航模男子神舟六号
市第三名
34
李史春
航模男子霹雳
市第四名
35
张桐
航模男子神舟六号
市第四名
36
黎阳
航模男子扑翼机
市第五名
37
程浩勋
航模男子扑翼机
市第七名
  4、2007年全省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2007.7)
序号
获奖姓名
获奖内容
获奖级别
1
淮化小学
航空模型小学团体
省第六名
2
叶梦伟
航模男子线操纵
省第三名
3
程浩勋
航模男子东风
省第四名
4
毛一鸣
航模女子神舟六号
省第一名
5
耿静雯
航模女子神舟六号
省第三名
6
秦浩南
航模男子神鹰
省第五名
7
滕彦君
航模女子小力士
省第五名
8
朱浩翌
航模男子小黄蜂
省第五名
9
曹雨杰
航模男子线操纵
省第五名
10
宋嘉明
航模男子神舟六号
省第六名
11
孟钰晗
航模女子东风一号
省第六名
12
王曦
航模女子小力士
省第八名
  5、2007年全省青少年航海模型、建筑模型、简易机器人及电子制作锦标赛(2007.7)
序号
获奖姓名
获奖内容
获奖级别
1
淮化小学
简易机器人小学团体
省第三名
2
吴桐
机器人定点女子
省第一名
3
刘晴雪
机器人定点女子
省第二名
4
程浩勋
机器人定点男子
省第二名
5
刘晴雪
简易机器人女子
省第六名
  6、淮南市2008年航模车模运动会竞赛辅导(2008.5)
序号
姓名
获奖内容
获奖级别
1
仇诗语
航模女子嫦娥一号
市第1名
2
陶  柳
航模女子嫦娥一号
市第2名
3
李昕怡
航模女子嫦娥一号
市第3名
4
刘丽雯
航模女子嫦娥一号
市第5名
5
程浩勋
车模男子机器虎
市第6名
6
张璁石
航模嫦娥一号
市第2名
7
王信超
航模嫦娥一号
市第1名
8
许纳新
航模男子雏鹰一号
市第4名
9
王雪松
航模女子雏鹰一号
市第4名
10
陈文婷
航模女子雏鹰一号
市第5名
11
程雯嘉
航模女子雏鹰一号
市第6名
12
刘雨萌
航模女子雏鹰一号
市第2名
13
姚江南
航模女子雏鹰一号
市第3名
14
黎  阳
航模男子雏鹰一号
市第2名
15
杨乐逍
航模男子雏鹰一号
市第3名
16
田  鹏
航模男子迷你天使
市第1名
17
廖鹏辉
航模男子迷你天使
市第2名
18
曹雨杰
航模男子迷你天使
市第3名
  7、田家庵区2008年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2008.5)
序号
姓名
获奖内容
获奖级别
1
朱子悦
科幻画《月球之旅》
区级2等
2
程佩瑶
科幻画《新型能源车》
区级2等
3
汪佩洵
科幻画《机器人世界》
区级2等
4
徐梦梦
科幻画《奇特的汽车》
区级1等
5
袁昕宇
科幻画《回收再造》
区级2等
6
姜晓烨
科幻画《太空游》
区级1等
7
王馨月
发明制作《金鸡报晓》
区级3等
8
陈  鹏
发明制作《黄包车,老爷车》
区级3等
9
唐思佳
发明制作《稻草人》
区级3等
10
王本哲
发明制作《金茂大厦》
区级3等
11
韩佳音
发明制作《时钟》
区级3等
12
李史春
发明制作《苏30轰炸机》
区级3等
13
丁伟凡
发明制作《搏击号》
区级2等
14
闫  泽
发明制作《多用垃圾箱》
区级1等
15
李运泽
发明制作《军舰》
区级2等
16
姜浩淼
发明制作《动力船》
区级1等
17
焦默晗
发明制作《黄山节能车》
区级2等
18
赵 虎
发明制作《越野车》
区级2等
19
刘晓琦
发明制作《战斗机模型》
区级2等
四、课题的后续研究计划
  根据课题实施方案,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初步构建信息技术课、信息技术兴趣活动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的三级课程体系。
  2、建立学校网站,提供远程学习交流平台,并制定管理方案。
  3、根据对学生信息素养调查分析情况,研究和探索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方法和途径。
  4、设计、收集基础学科课程、综合学科课程、课外活动及隐性课程的典型案例,通过具体案例探讨信息素养的教育模式。
  5、收集学生网上学习情况,总结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收集、分析、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逐步完善网上交流学习,注意发现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有效快捷的方法,并进行推广。
  6、通过电脑制作和科技活动,探究信息技术兴趣活动对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促进作用。
  7、通过读书活动,探究阅读与信息素养的相互关系。
  8、组织结合信息素养培养的师资校本培训,使教师能够顺应时代和形势变迁的需要,更新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备辅导学生进行网络学习的能力,并为我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及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提供高质量的师资保障。
  9、按照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的要求,梳理、集结、归纳、总结课题成果,形成课题研究报告,进行课题结题验收工作。
                                       淮南市田家庵区淮化小学
              《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课题组
                        2009年4月

                   课题主持人签名:夏 平

                                                         2009年4月


*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书、开题报告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可加页)
     我校课题研究工作现正常进行,一切研究均按照开题时的计划实施。虽然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曾遇到过很多的困难,课题组组长夏平同志于2008年8月身患癌症,但在手术后一个月便坚持工作,对课题的研究工作更是亲自参加,使得课题研究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我们相信在市区电教馆领导的关心下,在电教馆各位专家的指导下,在夏平同志工作精神的鼓舞下,我校课题组全体成员一定会再接再厉,力争在课题研究工作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使得我校教科研课题“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得以顺利结题。






                              
                              课题主持人签名夏 平

                       2009年4月


3#
 楼主| 发表于 2014-3-14 18:17:09 | 只看该作者
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和信息能力培养途径  
杨慰尊
(柳州柳南区柳铁五小,广西  柳州  545007)
 
论著选摘      
【摘 要】本文对信息素养的概念、信息素养教育的意义、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目标和信息能力要素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介绍了普通小学立足现有条件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几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教育;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人类正步入一个以因特网为标志的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资源,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和科技变革的动力之一。为了提高人的素质,教育的超前性需求更为迫切。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一系列新的能力上,特别要求学生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身有用的基础能力。中小学教育是整个社会的基础教育,培养学生在信息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信息素养已成为时代发展对教育的现实要求。本文拟从信息素养的内涵、教育目标、能力构建要素和培养途径上,探讨小学信息教育的新思路。
一、对信息素养和信息素养教育内涵的界定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这个概念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 Paul Zurkowski)在1974年首先提出来的。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科技的发展,信息素养的内涵不断地得到充实和丰富,现在的具体含义是指:有能力从各种不同信息源(图书馆、国际互联网等)获取、评估和使用信息,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知识、信息观念、信息心理等方面。它是人的整体素质的一部分,是未来信息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所谓信息素养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它不仅包括传统的图书用户教育,还包括计算机运用技术、网络运用技术和信息检索技术的教育以及信息意识、信息观念、信息道德、信息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它并不是一种纯粹的技能教育,而是要培养学生具有适应信息社会的知识结构,开发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素质教育。
二、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目标和信息能力培养的关键要素
1.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目的
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应遵循小学生的生理条件、学习心理的规律,立足于促进小学生的精神发展、道德观念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和文化素养发展这样四个发展目标上。具体表现为:
——通过信息素养教育促进小学生的精神发展。它主要包括自我意识、潜能和对自身优缺点有一定的认识,产生自身的求知欲,能够试图用自己的认知回答生活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具有初步的批判性思维和主动学习的精神意向,而使自己的内心世界得到充实和发展。
——通过信息素养教育促进小学生的道德观念发展。它主要包括学生理解对与错、负面道德、关注他人、试图做对事情的愿望、对行为结果做出反应和对自己和他人的宽容。作出负责任的道德选择并付诸行动。
——通过信息素养教育促进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它主要包括理解家庭和社会成员的责任和权利,具有和他人协同工作的一些基本能力,显示出一种主人翁意识和渐增的参与意识,对自己集体、学校、生活的社区的进步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些贡献。
——通过信息素养教育促进小学生的文华素质发展。它主要包括理解各民族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文化欣赏和反应艺术的体验与经历的能力,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文化传统,对别人做事的方式及与自己的差异保持好奇心,具理解、欣赏异域文化风格的能力。
2.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技能要素
小学生信息素养的技能要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具有交流思想的基本能力——说、听、阅读、写作的能力。
(2)       具有数字运用能力,包括发展一系列计算技能和在各种背景中应用的能力。
(3)       具有信息技术能力,包括使用一些简单的信息资源和通讯技术工具去发现、分析、综合、评价和呈现信息的能力。
(4)       具有协作能力,包括能够参与小范围和整个班级讨论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共同迎接挑战的能力。
(5)       具有自我提高能力,包括批判性评价工作和学习内容,确认提高自身学习和行为表现的方式。
(6)       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学生发展的技能和策略这些技能和策略可以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3.小学生信息素养的思维技能要素
小学生信息素养的思维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具有思维能力和求知意识,能够关注“学会怎样去学习”。
(2)       具有信息处理技能,能根据需要寻找和搜索相关信息,整理、分类、排序、比较和对比信息,分析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3)       具有推理技能,能使学生对选择和行为作出推理,得出不同点和作出推论,使用准确语言表达思想,通过推理和使用证据作出判断和决定。
(4)       具有调查技能,能使学生发现相关问题,提出和定义问题,准备所做内容和怎样调查,预测效果,检测结论,发展思维。
(5)       具有创造性思维技能,可以使学生综合和扩展思维,检测假设,应用想象,寻找变革性效果。
(6)       具有评价技能,能够使学生评价信息,判断他们读、听和做的内容的价值,提高自身和他人工作或思想的价值判断标准。
  
三、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几种有效的途径
1.  开设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为提高小学生信息素养提供课程的保证。
我校为适应未来信息化社会对人才发展的要求,整合了学校现有的电化教学设备,添置了多媒体教室的上网设备,充分利用新购进的“TOP2000巨龙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的交互优势,开设了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参照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精神,制订了柳铁五小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内容(如下表)。
2.采用“普及+特长”的两条腿走路的方式,沟通学科联系,为提高小学生信息素养提供教学的保证。
随着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单纯的计算机学科教学,远远不能完成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任务,把计算机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结合到其他学科教学之中,帮助学生主动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已成为新时代信息技术教育的主流方向。我校通过多学科结合化教学和课外活动两种教学方式,采用“普及+特长”两条腿走路的课程措施来提高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我们的具体安排是:
(1)       计算机基本常识与指法训练,网络的简单应用,用浏览器搜集材料。
(2)       汉字输入(智能全拼、智能ABC输入法与认知码);
(3)       WINDOWS基本操作,重点突出WINDOWS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部分安排了程序管理器、用画笔画图、用书写器写文章、文件管理器等内容。
(4)       对这三项计算机应用基本能力力求全体学生掌握(纳入课程计划,全学期约60课时)。
  
①     DOS入门,DOS以目录命令为主;
②     二维动画(FANTA);
③     LOGO语言初步等。
以上为选学内容(二至六年级分别开设课外兴趣班)
  
教学对象
课程内容、培养目标
一、二年级学生
信息技术初步知识:
(1)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如计算机、雷达、电视、电话等。(2)了解计算机各个部件的作用,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3)认识多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一些应用。(4)认识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责任。
三、四年级学生
计算机系统的简单应用和信息处理技术:
(1)汉字输入。(2)掌握操作系统的简单使用。(3)学会对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基本操作。(4)绘图工具的使用。(5)图形的制作。(6)图形的着色。(7)图形的修改、复制、组合等处理。
五、六年级学生
计算机作文、网络的简单应用和用计算机制作简单的多媒体作品:
(1)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2)文章的编辑、排版和保存。(3)学会用浏览器收集材料。(4)学会使用电子邮件。(5)多媒体作品的简单介绍。(6)多媒体作品的编辑。(7)多媒体作品的展示。
在“普及与提高”教学环节上,我们力求通过信息与通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应用来支持学生们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我们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模式。例如,为了提高小学生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我们通过小学语文“四结合”课题,把识字教学、电脑运用、阅读理解和作文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领域中的作用。从一年级起在语文课内开展计算机课程教育,以基本指法训练为重点,并选择智能全拼音输入法和认知码输入法进行汉字输入教学。实践证明,这两种输入法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拼音识字是小字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在二年级上学巨大作用就要求实验班的学生学习用全拼音输入汉字。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班学生在汉字和拼音的学习成绩方面,非常显著地高于平行班级。“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和结构,分析、记忆字形,理解字义”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重要内容。我校运用认知码进行语文“四结合”教学试验,经过T检验,实验班学生在识字、写字、笔顺等方面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认知码辅助识字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特长发展”环节,我们根据教学、自然、社会、美术、音乐等学科知识特点,让学生学会信息处理的一些方法,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例如,我们从基于Html超文本链接的Web环境下的Internet网络上下载或通过Authorware和奥思等多媒体创作软件制成小学各学科教学大型信息库。充分利用“Top2000巨龙多媒体教学网络”的交互特性,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数学解题方法集成和数字单元教学信息库。当学生学习某一单元需要拓展课外知识时,就可以通过网络服务器上的浏览器,采用输入关键词的方法调出相关信息列表,进入相关内容的学习。比如《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工具软件就为学生开列了周长和面积区别的意义区别法、公式区别法、计量单位区别法、口诀区别法、观察区别法、演示区别法这样六种学习方法指导。尤其是演示法软件采用可视化编程,设置随机输入数值的“动一动、剪一剪、拼一拼、比一比”工具模块,让学生动手操作。从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入手沟通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形、扇形、环形等几种平面图形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数学解题方法集成模块更方便小学生从索引中调入数学方法列表,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抽象、归纳、概括出数学方法的应用,找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自然课“地震”一课我们就制作了“地震的成因”、“地震的危害”、“地震的预报”等系列信息库。社会课“我国的少数民族的节日与习俗”,我们制作有“少数民族习俗”、“民族服饰”、“民族节日”、“民族风云人物”等资料库。美术课,我们制作有一系列的油画、水粉画、木刻、风景、人物、世界名画欣赏、儿童画欣赏等工具图片库,学生们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来完成美术作品创作、设计。同时,我们的网络服务器已经链接了相关的教育教学网站,学生可以启动IE在广阔的网络世界里进行英语、艺术、音乐等科目的在线互动性学习与探究。为了沟通学科知识的联系,我们设计了基于网络技术的主题教育活动。比如,“2008北京申奥”电子队会。要求学生上网或到图书馆搜集有关奥运历史、奥运精神、中国申奥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挑战、中国体坛健将录、中外报刊奥运新闻报道等信息。学生或手抄笔记,或在同学、家长的帮助下,根据自己的意图以文本、图像、表格、声音、多媒体呈现等形式,利用存储器工具(1.44MB软盘、CD-ROM)有效地存储信息。在课堂上宣读自己关于北京申奥的专题小论文,或利用教室网络服务器做课堂公布,包括发送E-mail在内的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信息共享、信息交流。这是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措施,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和主协性学习能力的提高。
3.开展文献信息课教学,为提高小学生信息素养提供实践保证。
目前,我国小学基本上没有开展文献信息课教学,学生缺乏系统的文献信息知识教育,缺乏有关文献信息检索、识别、归类、整理的技能训练。为此,我校开设了文献信息课,循序渐进地向学生们系统传授有关文献信息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和熟悉各种信息源(包括图书馆、因特网等)的使用规则和方法,使他们的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识别能力、信息检索检索技能等信息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在文献信息课教学中,我们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际操作练习和范例、案例的生动讲解。我们根据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把复杂的图书、期刊检索途径与检索方法用通俗化的语言加以阐述。同时,采用生动有趣的活动方式教纵横学生通过查找书刊的索书号、期刊名、书刊分类目录等途径快速地查找到书籍的方法。我们先组织小学生去党校图书室参观、学习,再分批安排学生当学校图书室保管员。对成绩优秀的学生利用节假日组织他们去大型图书馆“见习”,让学生从家里借些书籍来按图书分类法创办一个“班级图书室”。布置一些学生们感兴趣的有能力完成的超教材的课外作业,如调研报告、专题论文、读后感、创作和设计活动等等。通过这些作业,促使学生们离开课本走上社会,主动走进图书馆,从各种信息源中广泛地获取信息,在不断的搜集、判断和组织信息中进一步巩固学到的文献信息知识,不断开拓视野,提高信息应用的实际能力。
1.  加强学校电子图书馆建设、计算机网络化建设,为提高小学生信息素养提供信息资源的保证。
要把提高小学生信息素养落实到实处,学校网络化的电子图书馆的作用就不可低估。如果没有一个方便学生查阅和拥有丰富信息量的现代网络化的图书馆,那么教师和学生们一旦遇到难题或需要查询信息资料就难以在短期内获得及时的信息支持。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校的信息素养教育将只是一句口号而已。因此,如果要想使学校办学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有新的突破,就必须加大对图书馆的资金、管理的投入,实现在馆舍、库藏书籍的数量、质量、管理员工的业务素质、管理水平、自动化网络化建设水准上有一个重大的突破,才能适应信息素养教育的时代要求。
5.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为提高小学生信息素养提供师资保证
如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观念日新月异。一个教师如果不能及时获取该学科发展研究的新信息,就会影响教学内容的更新,甚至还会所一些已经过时的观点传授给学生。一个自身缺乏求知欲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是无法培养出具有良好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学生的。目前,在我国小学教师队伍中,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各种原因,信息素养普遍较差,在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知识等方面难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教育要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途径就是抓好教师职后的信息素养的继续教育,让教师们通过系统的信息素养课程教育,获取有关提高信息素质的系统知识,达到强化信息意识、提高信息能力的目的。教师自己也必须在教学之余不断地学习,一定要学会利用图书馆、国际互联网等信息源从中获取新信息和新知识,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不断地优化教学,探索出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
文章选自《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第10期(总第102期)
论文编号1003-1553(2001)10-0040-04
4#
 楼主| 发表于 2014-3-14 18:17:57 | 只看该作者
提高中学生信息素养的途径



作者: 现代教育报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的人才特征。在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开展信息教育、培养信息能力和提高信息素养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已经成了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要善于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素养。要培养学生信息获取的能力,首先就要教给学生获取信息的方法,让学生学会上网查找信息,熟练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利用好网络这个平台。通过网络工具,例如:百度,新浪,雅虎等搜索引擎进行网上冲浪,从而获取信息。但基于网络教学的开放性,网络中的信息既包罗万象,也形形色色、鱼龙混杂。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发挥好主导作用,及时帮助学生信息定向,教育学生要文明上网。
二、提高中学生的分析和加工信息的素养。所谓“信息分析”就是指对获取的原始信息进行筛选、鉴别、整理、分类。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于中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只有养成了这种“信息分析”的习惯,才会使自己积累的资料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和可信度,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教学中,经常指导学生对获取的资料进行分类,引导学生掌握各种分类的方法,定期对学习资料进行交流、评比、展览等。学生只有把获取的信息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组织整理、内化存储才能使信息真正地服务于自己的学习。
三、提高学生创造性利用信息的素养。信息创新就是在信息加工过程中通过归纳、综合、抽象、联想等思维活动,找出相关性、规律性的线索,或者从表面现象中分析出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得创新的信息。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各学科加以有机整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而这样的环境正是创建新型的教学进程结构所必不可少的。信息技术课程与学科整合能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的效率,从而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四、提高学生的信息交流能力。人的学习最初都来自实践,来自面对面的交流。信息社会中的信息交流应当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问题,所以信息素养的培养也同样缺不了理论结合实践,只有将实际问题引入教学中,将教学内容应用到实际中,才能让学生学习到真正有用的知识。平时可让学生充分运用网络及所学的知识进行创作,锻炼学生的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如用电脑设计班报、成绩统计;用“画笔、Photoshop”等软件进行美术作品创作等等。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还可定期组织以电子报刊、电脑绘画、电脑动画、网页制作为主要内容的电子作品评选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自己的作品。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教师要转变观念,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利用好网络这个教学平台,努力创设信息技术应用机会、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提高学生信息技能,逐步增强学生信息素养。
(山东省鱼台县第一中学周海涛)


【来源】http://info.edu.hc360.com/2009/11/061121195748.shtml

5#
发表于 2014-3-25 10:01:32 | 只看该作者
==如果:


1,如果你要了解《小学生学习报》湖北读报评报基地校[班]的动态,请到这里[实名注册]: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311



2,如果你是家长/学生,想与《小学生学习报》编辑直接对话,讨论问题,请到这里[网名注册亦可]: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87



3,如果你愿意以网络呈现方式记录你的课外阅读指导的教学实验,请到这里[建议实名注册]: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94



4,如果以校为单位上传学生习作,[管季超工作室]最少有3个网可提供给你网络发表途径[均请实名注册]: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308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64

http://xnjyw.haotui.com/forum-13-1.html


5,如果你要了解[管季超工作室]四大网媒的分工,请耐心看完这个帖子: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8004&extra=page%3D1&_dsign=f4f51ff0



6,如果你是教师达人或想向我们推荐,请在这个专栏实名注册后发言: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9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7:14 , Processed in 0.12109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