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0.36][size=0.36]作者张邦来本作品的文字,出自清代文学家、小说家、刻书家张潮的《幽梦影》一书。
[size=0.36]现今书法家创作作品,大多以古典诗词联文名篇名段名句为文字依凭,也有少数长于自撰文字的书家,会自拟诗词联文。
[size=0.36]《林健师生书法展》中,大部分作者是以古诗词联文为文字依凭,也有自撰文字或楹联的,而且写得很不错。
[size=0.36]这与当代书法创作状况是完全一致的。
[size=0.36]中国书协近年提倡书家自撰诗词联文,以求艺文并举,收效甚微。
[size=0.36]《幽梦影》原句我在网上查到的原文是:“幽梦一帘花影深,清风明月露天真。山川万物皆文史,阅尽沧桑自在身”。
[size=0.36]作者张邦来在书写时,为了实现他在章法上力图创新的设想,砍去了后面一半。
[size=0.36]砍去一半之后,句意仍是通畅明白意义完足的。
[size=0.36]我以为,这种做法完全可以。
[size=0.36]2008年秋,我在北京宋庄邵岩工作室与邵岩兄闲聊,他告诉我,当年他以“桃花乱落红尘雨”为文字材料创作作品时,将原句作了改动,以便于实现构想。
[size=0.36]现今的展厅书法,已经将审美的重心放在了视觉形式上,文辞只是书写者进行视觉表达的一个依凭,“可阅读的书法”慢慢向“重视觉感受的书法”在转化。
[size=0.36]人们在展厅观赏书法时,不一定非得把每一个字认清把每一句弄懂,不会在词句上较劲儿,注意力可能大半放在视觉上的审美感受上了。
[size=0.36]《幽梦影》中的句子,常常被当代书家选作创作时的文字依凭。
[size=0.36]在各种书展中,《幽梦影》一类明清文人清言,“出镜率”都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