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冯其庸的“大国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11-26 21:00: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冯其庸的“大国学”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孟宪实


  如何评价冯其庸先生的学术,这是一个难题。

  冯先生是书画家,其书法被认为是“远宗二王”,在一次研讨会上,听到专家们评说冯其庸与饶宗颐的画艺,他们认为,基于多年在大西北旅行的经历,冯先生的画作意境阔达。

  冯先生是汉画像砖的研究者,他是中国汉画学会首任会长。他还是中国戏剧学会副会长,撰写的剧评甚为戏剧大家重视,袁世海先生也因此和冯先生成为至交,曾请他亲临剧场讲解历史背景与剧情设计。冯先生也研究古代戏剧,《〈精忠旗〉笺证稿》就是其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

  冯先生是摄影家,出版过大型摄影集《瀚海劫尘》,专家予以佳评。在中国人民大学讲授古代文学课程时,冯先生出版过《历代文选》和《中国文学史》,对于《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等都有专门研究,他研究北宋词风,深得夏承焘先生赞同。

  当然,对于《红楼梦》,冯先生在版本、作者家世等多方面研究都卓有建树,所以,红学家的身份也最为世人所知。但红学,显然概括不了冯先生的学术人生。

  到底应该用怎样的词汇概括冯先生的学术呢?

  2005年,冯其庸先生出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首任院长,他的学术研究,用任何现代学科概括都有困难,或许,只有“国学”这个词语,概括冯先生的学术人生最合适。

  用国学可以点题冯先生的学术人生,用国学也能理解冯先生的学术人生。众所周知,国学概念是在近代国运背景下为应对西学而产生的,国学因此成为国运的一个影子。艰难困苦,曲折沉痛,国运与国学的背景,就这样映照着冯其庸先生的一生。

  2005年,冯先生早已办好离休手续,谁也没有想到,中国人民大学隆重迎请他出任国学院首任院长之职。就这样,“国学”造就了他的又一次辉煌。

 一
  1924年,冯其庸出生在江苏无锡前洲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这一年的中国,在北方,冯玉祥发动北京事变,把末代皇帝赶出故宫;在南方,国民党与共产党开始第一次正式合作。
  饱经磨难的中国大地,继续着努力挣扎,那是一段苦难的岁月。如今已年过九旬的冯先生,每每说起母亲因无米下锅在厨房暗自抹泪的情景时,都会难以自抑地哽咽片刻。
  客厅里,高挂着刘海粟先生题写的匾额——瓜饭楼,那是冯先生的书斋名,为的是不忘早年“以瓜当饭”的艰难岁月。2012年,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冯先生著作集共33巨册,总题目就叫《瓜饭楼丛稿》。早年的苦难,为冯先生提供了巨大的人生动力,这是显而易见的。
  贫穷是一种苦难。因为上学要交学费,费尽周折借钱还债,是当时家中最纠结的焦点。幼小的冯其庸,目睹此状,曾经要求停学,但上学才有未来,家长不同意。
  冯其庸就努力帮家里劳动,田间的事,没有他不熟悉的。他常说,自己是农民出身,诗意一点,就说这是“稻香世家”。抗战时期,少年冯其庸,经历过死亡威胁和失亲之痛。他的一个姑妈,为了保护女儿,与日本人拼命,最后被日本人乱刀砍死。他的三舅,被日本人吊在树上鞭打致死。
  冯其庸与母亲闻讯赶来,刚刚把亲人从树上放下,就听说鬼子又回来了,赶紧躲藏。他被母亲藏在草垛里,听见外面鬼子的说话声,紧接着就是刺刀向草垛里刺,一次又一次。听上去鬼子好像走了,可是很快又回来了,依旧是刺刀直刺。
  直到天黑,母亲来叫,冯其庸才从草垛中爬出来。这事就是听听,也能感受到恐惧。这种事太多了,冯先生已经记不起具体的次数,但亡国奴的滋味,牢牢地记在心里。
  因为家贫,读书变得艰难,也变得奢侈。如果别人把读书当作义务,冯其庸则把读书当成享受。书给冯其庸打开了另外一扇门,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在他眼前逐渐打开。
  白天下地干活,晚上挑灯夜读。在冯其庸看来,夜读便是休息。读得兴奋之处,看看外面的夜色,月光透过桂花树照到屋内,书香与花香散漫交织,他渐渐体会到了一种意境。
  冯先生到晚年,还能背得许多篇章,他说都是少年时书少,得到一本就如获至宝,拼命多读,于是成诵。想想,这反而是家贫无书的好处了。小学之后,冯其庸手里长期只有一部《三国演义》,于是一读再读,最先读故事,然后读诗词,最后连毛宗岗的评点也仔细读了。不期然,这暗合了苏轼的读书法,于是连如何写作,如何作诗也有了很大提高。
  不仅如此,从此以后冯其庸就更重视评点的阅读,读到金圣叹评点《水浒传》之后,感觉精美,于是再去求借金圣叹评点的《西厢记》。接下去再读《古诗源》《唐诗三百首》时,背诵和摹写已经颇具功夫了。
  1935年1月,何炳松等十位先生在《文化建设》杂志上发表《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认为作为文化的中国已经消失,今后应该努力建设以中国为本位的文化。这相当于中国文化危机的宣言书。
  然而,从冯先生的经历看,他的国学修养,不能不归功于江南之地传统文化的丰富存留。冯先生总是说当年书少,读不够,他读《论语》《孟子》《史记精华录》《三藏法师传》都是小学之后、初中之前。有一次,二哥帮他一次性从苏州买来史震林的《西青散记》、张岱的《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嬛文集》,还有叶绍袁、叶小鸾、沈宜修等人的作品。
  有一个朋友,家里富有图书但不爱读,随手送冯其庸两册,一部是王士禛的《古诗笺》,一部是袁昶的《安般簃诗续钞》。说实话,今天的中文系大学生的阅读书目,也未必有这么多,但冯先生当年还是一名小学毕业生。我们不得不承认,江南的国学氛围之浓厚,在当时的中国,绝对是一流的。经济虽然贫困,但文化环境却是富饶的。
  追问冯先生的国学修为,早年的这些经历是不能忽略的。
  冯先生的戏剧爱好和修养,也离不开乡土的气息。秋天的时候,无锡各地都保存着社戏的传统,每当西瓜成熟时,各地的社戏也正式开锣,有的地方大戏二天,有的三天,甚至还有一种“双台”方式,两出戏同时上演,观众同时为两个演出喝彩。这是乡村生活的一个高潮,也为冯先生的戏剧爱好和后来的研究打下了最初的基础。
  冯先生到了17岁才算上了初中,是一个半工半读的“青城中学”,就位于前洲镇。
  当时正值抗战的艰苦时期,各行各业举步维艰。一个以演昆剧著称的苏昆剧团,此时来到前洲镇演出,仅仅为挣口饭吃,因为有位乡绅愿意保证最基本的演出费用。包括冯其庸在内的一帮学生,不用买票就可以入场听戏,这成为他们的节日。
  剧团在前洲镇演出了很长时间,冯其庸与一些演员渐渐熟络起来,如王传淞、周传瑛、张娴等,后来都成为昆曲名角。冯先生则与他们保持了终生的友谊。
  冯先生的书画爱好和最初训练,也要从早年的经历说起。1942年,他考入省立无锡工业专科学校,因为对纺织印染专业没有兴趣,所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语文课和图画课之中,乐此不疲。
  此前,冯其庸已经有了一定的书画临摹经验,现在又有了老师指导,进步飞快。一本《芥子园画谱》,不知道被他临摹了多少遍,头脑里,不是花鸟就是书法字体。有一次与朋友去公园,偶遇大画家诸健秋。诸健秋看了冯其庸的扇面,决定让他作为自己的不拜师弟子。
  从此,冯先生常常入室观诸先生作画,或听诸先生分析各家作品的得失。诸健秋的一句话让冯先生受用终生,对于书画学习,“看就是学”。
  这个时期,也是冯先生痴迷诗词创作的季节。恰好,他的语文老师张潮象和诸健秋领导着一个诗社——湖山诗社,张先生便邀请他参与进来。冯先生的入社诗是写东林书院的,很能表达年轻学子的爱国之心——
  东林剩有草纵横,海内何人续旧盟。今日湖山重结社,振兴绝学仗先生。
  此时的中国正值灾难深重,但在无锡这个小小的角落里,因缘地方传统文化的浓郁氛围,冯先生的国学基础,正在逐渐牢固。
  1943年夏天,还是因为学费,冯其庸再次失学。先是回乡务农,后来以教书为业。但读书写作,已经成为其日常功课,是他每天的精神愉悦,冯先生的国学素养,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饥一顿饱一顿”地持续修炼着。
  2012年,为了鼓励后人,无锡前洲镇修建了冯其庸学术馆,以此表彰他的学术成就。
 二
  1945年,冯其庸的人生跟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抗战胜利,日本投降,一切都该恢复正轨了。这一年的下半年,他一边在一所小学教书,一边在刚刚复校的苏州美术专科学校读书。但这个过程不到二个月,冯先生再次失学,因为美专搬到苏州去了,他没有学费跟到苏州。
  贫穷让冯其庸失去了一个当职业画家的机会,却让他迎来了无锡国专系统的国学教育。
  1946年初,冯其庸入学无锡国专。
  此前的国学训练,对于进入无锡国专的冯其庸而言,仅仅是打下一定基础而已,而无锡国专的训练,不仅称得上是学术性的,而且算得上是中国顶级的。彼时的国学教育,就大学阶段而言,因为缺乏整体设计,所以各所学校皆因拥有自主性而各具特色。如清华大学研究院的国学门,从1925年到1929年,仅仅坚持了四年,而且“国学门”这三个字远不如“四大导师”的名声响亮。
  无锡国专,从1920年开始筹办,转年正式招生,一直坚持到1949年。在当时西风劲吹的大环境下,无锡国专在中国传统学术的教育上,几乎是一枝独秀。
  无锡国专的国学教育,最强调经典教育,即使接受当时教育部建议后,依然是通识课与经典课并重。比如,《国学概论》《文字学》《文学史》《中国文化史》《版本目录学》《中国哲学史》《哲学概论》《西洋文学史》《中国韵文选》《音韵学》等,都是通识课,而《论语》《孟子》《文史通义》《荀子》《王荆公文》《毛诗》《左传》《史记》《礼记》《史通》《老子》《昭明文选》《韩昌黎文》《钟嵘诗品》《吕氏春秋》《韩非子》《尚书》《周易》《尔雅》《汉书》《楚辞》等都是选修课。此外还有各类专题学术讲座。
  冯先生至今清晰记得朱东润先生开设的《史记》课和“杜甫专题”,朱先生会朗诵,声情并茂,引人入胜,然后备引诸家观点,在仔细对比评论后,得出自己结论。正确的学问方法,很自然引得学生登堂入室。老师们的学问高度,让冯其庸领略到了学问的魅力。冯振心先生开设的《说文解字》课,让他看到了学问的深奥,看到老学者的深厚与精良。
  如今,关于每个老师的绝活,冯先生仍然能够一一道来,语气中透露出感佩和幸福。有一次,钱穆来国专讲学,告诉学子要从大处着眼,称作“我见其大”,这让冯先生特感震撼。冯先生一生都与无锡国专的师友保持着密切的来往,如王蘧常、钱仲联、夏承焘、饶宗颐等。
  冯先生在无锡国专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升华是国家观念的成长,他开始参与学生活动,被中共地下党组织认定为进步青年。想想冯先生的苦出身,政治上的这种选择具有必然性。参加学生活动,抗议当局,是他国专时代的重要内容之一,当然,国专学运其实也是全国学运的一部分。唐文治校长反对空谈,但积极支持学生,在老一代学人之中,确实开明,也深获学生爱戴。
  1949年,作为中学教师的冯先生被中共地下党派去迎接解放军渡江,然后参军。本来计划继续南下,后来为了巩固解放区,党组织要他留下,于是,冯先生在无锡女中担任教师。一直到1954年,他被调到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来自延安,“老革命”特别多。冯先生说,在人大,连看大门的都是老红军出身。一个江南才子,就在这里投入到了火热的新生活之中。新中国成立后所有的成绩,都从这里起步,所有的磨难,都在这里发生。
  1986年,冯先生的工作关系正式调离中国人民大学,但他始终满怀着一颗人大之心。
  在所有的运动冲击过后,冯先生留下了累累硕果。《瓜饭楼丛稿》分作三个部分,《冯其庸文集》共十六卷,《冯其庸辑校集》共七卷,《冯其庸评批集》共十卷,丛稿共三十三卷。另外,还有《瓜饭楼外集》十五卷已经提交商务印书馆。
  其实,冯先生的学术创作,文学一直是他的主攻方向,然而早年打下的国学基础,尤其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文学的范畴似乎过于狭窄。尤其是,他的许多国学之思,在后来的新学科中,无处投放。直到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决定成立国学院,校领导亲自登门,盛情邀请已经离休十年的冯先生出山。
  冯先生一生的国学积累,终于找到了安身之所,80多岁的老人,忽然再次焕发出了国学青春。
  作为首任院长,冯其庸先生为人大国学院设计了最基本的规范。国学院的课程体系来自冯先生的建议,在此之前,学校多次邀请专家研讨,一直莫衷一是。原因很简单,专家自己就没有受过国学教育,完全没有经验。现在看冯先生的课程设置,其实就是无锡国专体系的活用。看看上文的课程名单,差不多都在国学院的课程之中。
  2008年,国学院成立三周年之际,冯先生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大国学即新国学》,为国学院的理念正名,这说明冯先生的国学理念是与时俱进的。冯先生当初倡导三个办学特色,至今都在国学院施行,一是导师制,加强师生的联系;二是游学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培养扎实学风;三是办国学论坛,领略大师风采,博采众家之长。
  冯先生的国学情怀,终于在人大国学院找到了托付,对于国学的未来,冯先生充满信心。人大每月给冯先生发放一定数额的津贴,在冯先生离职三年之后,悉数还给了国学院,为学生设立奖学金,自己分文未取。他把自己一部分重要图书,捐献给国学院,希望同学认真研究国学,发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在冯先生看来,一个人的学术成绩永远是有限的,教育的希望才是无限的,孔子说,后生可畏,那就是国学的希望,中国文化的希望。这是学者的情怀,也是教育家特有的情怀。

   孟宪实,1962年出生于黑龙江省讷河市,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专业方向为隋唐历史、敦煌吐鲁番学,出版专著《汉唐文化与高昌历史》《敦煌民间结社研究》等。1995年跟随冯其庸进行环塔里木盆地的考察,2005年与冯其庸一起深入罗布泊,考察古楼兰城和丝绸之路。在冯其庸任国学院院长期间,担任院长助理一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9:17 , Processed in 0.06015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