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宽容的四种境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24 13:00: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和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也是提升做人文化品格和精神境界的一种范式。宽容是教育的一门艺术、一种智慧、一种信仰和一种境界。宽容的基础是尊重规范、底线、差异,强调人文关怀、柔性管理和制度权威。教育宽容是构建文明社会、和谐社会的基石。社会和谐的达成度依赖于教育宽容的实现度。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标志之一取决于它的社会宽容度,反之,社会的宽容度可以折射社会的文明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宽容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这也是古往今来,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只有宽容可以化解不同族群、派别的不同诉求,只有宽容可以消解不同文化、宗教、意识形态的岐见。中国要走向文明,建构和谐社会更需要宽容精神。

  回归教育领域,今天的教育组织、学校机构中若干冲突、矛盾、对立、不和谐的原因很多,但在我看来,这与学校成员之间缺失宽容这种品质和境界相关。教育宽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没有教育宽容、没有学校宽容,而要实现社会宽容、建构和谐社会,是本末倒置,是缘木求鱼。首先,教育宽容要实现个体的宽容,而个体的宽容度至少要有四种品质,即心胸宽阔、为人厚道、克己复礼、包容异己。其次,教育宽容应该达到个体、群体、组织之间的宽容。而要做到个体、群体、组织之间的宽容,全体学校成员至少要具备四种精神境界。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第一种境界是包容群体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精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强调的是人应该豁达大度、胸襟宽阔、包容多元、尊重差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面向全球的移民政策,以及我国上海、深圳等地的人才引进工程就是海纳百川的精神,只有这种精神才能促使教育进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政通人和。而作为学校同样需要这种精神来尊重、理解、感召和接纳学生、教师、家长和社区的多元差异。如学生的智力、情感、潜能及家庭背景的差异性,教师群体知识、文化、专业、技能、思维、观点及教育范式的差异性,以及家长物质基础、文化程度、教育态度和社会地位之间的差异性。

  宽柔以教 不报无道

  第二种境界是赞赏他人的“宽柔以教,不报无道”精神。此出自《中庸·明道》的古训告诫教育工作者要用宽容、温和及赞赏的方式、方法去教化、感化别人,对于蛮横无理的人不施以报复。在现实的学校管理和教学过程中,不时可以看到教师在课堂上教书育人时态度木然,或一脸秋霜、目中无人,与学生没有眼神交流,总体表现“视不善”。同时言语间对学生的批评总是“笨、没用、你老这样迟早会完蛋”之类的口头禅,缺失和蔼可亲的语言以及人文关爱的话语,不能发现学生的优点,不能欣赏学生的长处,总体表现“言不善”。此外,同事之间嫉妒猜忌成为一种“性格”,斤斤计较成为一种“主流”,派别林立成为一种“团结”。彼此总以一种阴暗的心态去揣测对方,以一种狭隘的心胸去理解对方,行事总是以个人私利、好恶、立场为基准点,缺失原则、公正、大气、正气,总体表现“行不善”。基于此,“宽柔以教,不报无道”要我们心怀和善,赞赏他人。对于“无道”,一笑置之,这样才能建构一种和善和赞赏的学校文化氛围。

  闻过则喜 闻善则拜

  第三种境界是尊重异议的“闻过则喜,闻善则拜”精神。在一般人的眼中,当别人赞赏自己、表扬自己,甚至崇拜自己,赞美之言不绝于耳的时候,我们会很高兴、很愉悦,这是常人的心态。问题是当学校、教师、学生面对批评的时候,面对别人指出不足、列出缺点的时候,我们的心态应该如何?是解释、辩解?是回击、争执?也许适当的解释有时是必要的,也许合理的辩解也是需要的,但是咄咄逼人的回击与得理不饶人的争执只会使事态恶化,更有甚者以极端的方式来回应批评。“闻过则喜,闻善则拜”应该成为一种学校的文化精神。即全体学校成员以一种高兴、超然的心态,一种宽广的胸襟和肚量,一种极高的修养和境界来尊重异议、感恩善言、学习他人、自我改进。即别人批评我是“忠言逆耳利于行”,是善言,是我还需要提升,需要不断自我修炼。但是教育现实却说明这种“闻过则喜,闻善则拜”的严重缺失,继而导致人间悲剧不断上演。如2007年3月,山西运城一初中生因自习时捣蛋被老师“辅导”后从3层楼上跳下。今年3月湖北枝江一中高二年级学生因看课外书被老师批评后选择跳池塘自杀,等等。这些悲剧不是简单的个案,其中映射的是整个中国教育是否关注学生全面人格发展,以及如何培养学生阳光心态、耐受人格的问题。可以这样说,一所学校如果没有“闻过则喜,闻善则拜”的精神是没有文化品格的学校,这样的学校是不可能追求一流的,也不可能谋求卓越的。

  以直报怨 报怨以德

  第四种境界是超越自我的“以直报怨”、“报怨以德”精神。“以直报怨”源自《论语·宪问》,“报怨以德”则源自《老子·六十三章》,这是儒家和道家处理“怨与德”的两种价值取向。儒家对待“怨与德”实际上是四种态度:一是反对以怨报怨,因为冤冤相报何时能了。二是对于“怨”是“不报无道”,即宽容、坚韧、隐忍。三是对于“德”则是“以德报德”,也就是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重视感恩。四是对于“怨”要“以直抱怨”,即用公平、正义、律法来处理所有的“怨”。道家则认为即使是怨恨,也要用“德”去报答。作为西方文化的代表《圣经》有如下的句子:如果你的敌人饿了,给他东西吃,如果他渴了,给他水喝。这其中的教义就是以德抱怨的精神。所以应该说以德报怨是中西方共同的价值追求,化解恩怨、矛盾的方式之一就是以德报怨。

  学校是一个复杂的组织机构,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以及价值观、思维、信念、观点和行为的差异,学校成员之间难免有很多怨气,甚至仇气,如果有怨气、仇气,无法及时有效地消除,久而久之这种怨气、仇气就会集成一种“酱缸文化”,如要消解这种怨气、仇气,我们既需要自我超越的勇气,也需要以直报怨的正气,既需要抱怨以德的大气,更需要心底无私的浩气,当然前提是要恪守规范、底线、操守和律法。(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 张俊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09:02 , Processed in 0.09079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