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剑行天下!握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16 03:23: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义门陈家族创神州“十三个第一”

      义门陈文化是世界家族史上独一无二的文化现象,她对于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和推进和谐建设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义门陈家族在三百多年义聚生活中,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上“十三个第一”,令世人叹为观止,为之震撼!
    一、这个家族文化最盛,团结最紧,合居最长,人口最多,世上无双。义门陈家族曾受唐宋时期九任皇帝二十七次旌表,从四十年代初至今,许多中外专家、学者、贤士对义门陈进行了深入研究,一致认为,义门陈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践行儒家思想的楷模,和谐社会的典范,文明家族的样板。义门陈世家,从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陈伯宣举家迁居江州起,至宋嘉佑七年(1062)分庄止,历时三百三十二年,创造了三千九百余口,十五代人聚族而居的世界奇观。
    二、皇帝为一个家族专门下旨分家,天下独有。宋仁宗嘉佑七年(1062),文彦博、包拯、范师道、吕诲等上疏、论陈泰家朝野太盛,宜令分析,以保全之。七月仁宗皇帝亲旨,对义门陈氏实施大分析,将三千九百余口分迁全国七十二州郡,一百四十四个县,分析成大小二百九十一庄,至1063年3月分析完毕。
    三、百犬同槽,一犬不至,群犬不食,千古一绝。为协助护家看门,义门陈家族养犬一百,在古义门坊建有百犬食槽,因长期受义门陈礼义为先、孝道治家、重义尚德的教化影响,犬亦通人性,出现“百犬同槽,一犬不至,群犬不食”的绝观。此事已载入世界吉尼斯记录。
    四、创立家法、家范、家训最早最完备,被朝廷在全国推广。义门陈第三任家长陈崇认为治家之道必从孝悌始,鉴于当时家族子孙众多,已七代合居共灶。于是在公元890-891年间,先后撰写家法三十三条,家范十二则,家训十六条,以规范族人行为,维持家族和谐,保持义聚长久。自此,义门陈世守家法,诚奉家范,严依家训,忠孝传家,义风浩荡。古代其他姓氏也立有家规,但远不及义门陈家法完备,该家法成为我国古代家族法规的典范,唐宋时期,历任皇帝都推荐给朝廷官员效仿,并向全国各地推广践行。
    五、创办东佳书院,成为世界上最早的“私立大学”,其藏书当时亦为天下第一。陈崇在任江州长史时,深知要搞好修身、齐家、治国,必须重视教育,培养人才,故于唐大顺元年(890)在义门东佳山下创办了我国古代最早的家族学校——东佳书院,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私立大学”,具有完备的体制和较大的规模,其藏书号称“天下第一”,它早于“白鹿洞书院”五十年,是唐宋时期江南最著名的学府,是蜚声全国的藏书、求知、讲学及旅游胜地,欧阳修、苏东坡、黄庭坚、陈尧叟、晏殊、岳飞、吕端等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三百余首宝贵诗篇。日本学者平阪谦二称东佳书院为“中国古代书院的一原型”。2009年东佳书院编入江西省高二语文教材首课。
    六、最早设立“学田制”。东佳书院办学最盛时,有教室三十多间,学生四百余人,为使书院能长期维持,义门陈家族决定设学田二十倾,作为教育专项经费,这是世界上最早设立学田的地方,比英国设学田早七百年。
    七、最早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东佳书院设有高低两级学校,低级为“书屋”,  高级为“书堂”。义门陈家法规定,童子七岁令入学,至十五岁出学,有能者令入东佳(即东佳书院)。从七岁至十五岁,前后正合九年,均由“学田制”保障经费。“书屋”教育为“启蒙”,“书堂”教育为“应举”,由此形成了两级教学,适应了封建社会“科举制”的需要。
    八、最早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首创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义门陈家法中明确规定,男皆只一室,不得置外妾,这就是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如有越轨,则受家法“剥落衣妆,归役三年”的制裁。
    九、最早实行民主选举制,坚持任人唯贤。义门陈家法规定,对“主事”(即家长)和“库司”(即主管家财)的人选,“不论长幼”、“择廉谨操仁怒者委之”,“择公干刚毅之流,能任其事者任之”,“若才能不称,仍须择人代之”,义门陈历任家长、财务主管及庄主等都是民主选举产生的,不论资排辈,而是选贤任能。
    十、最早建立幼儿园,当时称“百婴堂”。义门陈男耕女织,“都蚕院”是妇女们养蚕剿丝、纺纱织布的劳作场所,高峰时有三百多妇女在操作,家长们在旁边建了一个“百婴堂”,统一管护婴儿,只要婴儿饥啼,不论是否自己所生,妇女们都会主动哺乳,称为百婴同堂待哺,这是我国古代最早最大的家庭幼儿院。
    十一、最早建立敬老院,当时称为“寿安堂”。北宋天圣元年(1023)义门陈第十三任家长陈蕴考虑家族老人越来越多,需安度晚年,于是建了“寿安堂”,专供老人休闲玩乐,室内设有琴、棋及文房四宝和简易健身器材等物。同时还建有“太学院”,专供在外为官之人告老还乡后颐养天年。
    十二、最早建立家庭医院,当时称“医俗院”。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义门陈第七任家长陈鸿主政时建起了“医俗院”,召各地名医荟萃于此,主要为家族人防病治病,同时也为外姓人服务,名噪六十余载,一九三九年被同寇所毁。
    十三、唯一被皇上批准铸造义门币,可上市流通。在陈衮主政期间(912-942年),上奏皇上,家制铜币,得到批准,于是铸造了内方外园的铜币,且铸有“义门通宝"字样,可在国内流通,由此可见皇上对义门陈是何等重视。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6 03:26:43 | 只看该作者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6 04:46:17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8 22:27 , Processed in 0.28388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