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州中学西马博物馆:立体课堂里探求真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10 06:44: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苏州中学西马博物馆:立体课堂里探求真知

来源:来自网络 2011-03-21

  “您现在看到的这种水鸟叫银鸥,这是活物标本,它经常出现在沿海地带。在我们西马湿地博物馆,像这样的活物标本还有很多,您可以尽情参观。”苏州中学园区校的程子豪同学是学校博物馆的一位讲解员,在他自信的讲解里,还有着一股自豪感。这个全国首个由中学创办的湿地主题博物馆,集湿地生态馆、人文馆和考古馆于一体,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和研究中心授予第一批“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基地”。
  “它不同于一般的陈列馆,展示馆”,西马博物馆的馆长闻一波告诉记者,它是学校师生通过五年湿地文化研究、考察实践后的产物,是集课题、校本教材、课程、综合活动等为一体的“立体课堂”。博物馆取名“西马”,是因为学校所在地原为西马村。2003年,苏中在此建东校区时刻意保留了近万平方米的原生态湿地,如今成为校内湿地公园。 2005年秋,学校组建了教师湿地文化研究组,在校园网开辟了湿地研究专题,百余名师生围绕湿地生态、湿地文明、人与湿地3个主题开展研究性教学。 2008年底,校本教材《湿地》中文版、英文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不久,湿地课程走上了全校学生的课程表,每个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要上8个课时的湿地课。长期的研究与教学,为创办湿地博物馆积累了丰富的资源。短短3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博物馆的建设。
  博物馆分三层。一层是湿地生态馆,大沙盘展现了苏州所有湿地的地理分布情况,大厅四周陈列着水八仙、红嘴鸭、白鹭等近百种湿地典型动植物标本;二楼还原了江南农家和古镇生活;三楼是湿地文明考古馆,陈列着近百件学校老师私人收藏、校友捐赠或被授权,放在博物馆展示的珍贵文物,东渚文化、红山文化等人类早期文明在这里一一呈现。在这个巨型的“书本”里,涉及到语、数、外、物理、化学、生物以及考古等众多学科知识。馆长闻一波告诉记者,西马博物馆的布置格局展示了湿地研究的深度,学生们能够理解,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就没有在这个生态上所产生的美好的文化,生态的破坏,将是文明发展的灾难。
  在考古馆一角,还设立了古陶器修复、鉴定专区。学生们可以用学到的知识,鉴定和修复玉器。记者了解到,研究组的老师们会经常带学生去苏州草鞋山、赵陵山等历史遗迹,考察并收集古物碎片,参照相关历史资料,进行修复。闻馆长告诉记者,进行实地考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部分了。在亲身的考察中,可以发现原来书本上写的不少东西并不都准确。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是学生们在自主探究中最大的收获。
  在博物馆里,记者也看到了师生们探索研究的成果。红山文化是东北文明的杰出代表,十几年前,国家博物馆的专家认为红山文化的玉器只有300件,但是苏州中学的师生经过实地考察,发现了远远不止300件的红山文化玉器。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良渚玉器玉琮高达50公分,打破了玉琮49.7公分中国之最的定论。闻馆长说,这些发现让很多人重新反思,书本上的很多言论带有局限性,要做严谨的学问还得亲自考察实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8 19:55 , Processed in 0.59370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