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伦敦的价值在于八十年没有变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13 13:24: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伦敦的价值在于八十年没有变化

文章作者:牛道斌 来源:《羊城晚报》 2012-12-4

  西方有个说法:“挣在美国,住在英国。”意思是说美国商业发达,是挣钱的好地方;英国环境优美,是享受生活的好地方。
    英国环境美,最美的是乡村。乡村的最高建筑——教堂的塔尖依稀可见,远远地掩映在丛丛绿树中。随处可见的绿色草场高低起伏,点缀着云片般的羊群。草场四周或隔以半人高的树篱,或围以长满青苔的木质围栏。即使伦敦这样的大都市,也只有繁华的商业街区才可以见到熙攘的人群,到处都是古老的建筑、白色的帘布、洁净的街道、葱茏的绿树、平整的草地,整个城市洋溢着宁静与安详。
    英国的草坪,尽管有气候温和、雨水充沛的良好生长条件,那一块块精致的草坪也是需要休养生息的。要是英国人也像我们国内那样翻来覆去地折腾,成天到处乱刨乱挖,怎么能将环境修整得这么完好?不折腾,不仅保护并且改善了英国脆弱的自然环境,也维护了英国古老的人文环境。
    在居住方面英国人不尚新。许多人住的是父辈、祖辈甚至曾祖辈留下的房子,他们往往以展示自己房子长长的历史和古色古香的建筑为荣,老一辈的家具从不轻易扔掉。许多富足人家的房屋从外部看古朴简陋,但室内却十分整洁,现代化设施齐备。在房屋外部式样方面也几乎没有多少追求时髦和现代风格的趋势。他们怀念历史、重视传统,不轻易拆老房盖新房。这些传统有利于对老房子的持续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和资金,而且避免了因频繁拆弃旧房和建筑新房而造成的建筑垃圾的产生。
    英国人对人文传统的保护是出名的。凡有一点历史价值的东西,英国人都会保护起来。英国的城市,特别是伦敦就像一个建筑博物馆。从罗马时代一直到21世纪的建筑应有尽有。于是,我们今天不仅能看到莎士比亚出生时的老房子,还能幸运地到莎翁恋爱时的茅草屋或小花园里走一走,还有那些近百年的红色老电话亭。即使二战中被德国炸毁的建筑,战后也都整修如旧。
    我们中国人对连贯的东西没有什么兴趣,总希望有所变化,而且喜新厌旧,甚至可以活生生把北京这样的古城拆了,英国人绝不会如此。我访问英国广播公司时,主人送我一本伦敦画册,是二战前伦敦与现时伦敦主要地标和建筑物的对比。我惊奇地发现,过去了将近八十年,伦敦竟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4 20:57 , Processed in 0.13729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