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两种表现后面的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4 12:57: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两种表现后面的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

许锡良

  中美两国顶尖级高中生对垒的不同表现,其实非常清楚地透露了他们不同的教育价值观与不同的教育制度。当然,这些教育价值观后面也是不同的文化与制度取向的结果。在作价值追求的时候,为什么美国学生会选择真理与智慧?而中国的学生会选择财富与权力?从中一看就不难发现,美国学生所受的教育的价值追求是什么,如果再想到美国哈佛大学的校训:以柏拉图为伍,以亚里多德为伍,更要以真理为伍,美国中学生的选择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因为,这样的校训本身就代表了美国教育的选择倾向。也就是说,美国顶尖级大学的教育价值取向其实正反映了美国教育的导向就是以真理与智慧为伍的。而中国的教育,什么时候真正提倡过以真理与智慧为伍呢?当然,这种情况也并不是现在才有的。自古读书黄金屋、千钟粟、如玉,不正是千百年来中国读书人的追求吗?再看看中国人的“福、禄、寿”三星高照的人生价值观,我们的中学生还能够脱离这个框框吗?所以,这样一想也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如果有高中生突然偏离这个框框,选择真理与智慧,我想反而可能有作秀的嫌疑。这些中国的顶尖级的高中生在舞台上的表现,至少还是非常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当然,中国文化中由于没有上帝的地位,所以,只好选择世俗的享受,从而有这样的人生价值观也是不难理解的。而美国文化中有比我们的文化更丰富的精神食粮,他们从小就在一种源远流长的人文精神中熏陶成长起来的。我想如果追究下去,我们可以找到的答案恐怕就是这个了。

    再看中美两国中学生关于捐赠的问题的处理,也深刻地反映了中美两国的不同教育的差异。美国学生经常生活在捐赠与慈善机构中,他们很小的时候就主动去参与这些活动,自己设计策划,自己动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动手做的同时,也培养学生关爱社会的仁爱之心。而我们实际上捐赠都是政府组织的甚至是强迫摊派的。学生的任务就是被动接受摊派,偶尔做点好事,也只是在学校安排下,在教师带领下,去大街上扫扫地,做个样子而已。他们哪里想过类似的问题?哪里有机会去尝试做点这样的事情?非洲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只是一个地理上的位置而已,怎么可能编得出能够打动人心的话语与计划?因为我们的学生实际上只是想读好自己的圣贤书,考出好分数,然后被名牌大学录取,再出来找到一个黄金屋、如玉之类。美国的教育在教育学生追求真理与智慧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他们在追求真理与智慧上的行动能力。这也是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表现。同时,也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中国教育中的实用主义与美国的实用主义的差别究竟在什么地方。中国的教育也是非常实用的,但是,看来看去无非是自己“升官发财”,然后就此有高人一等的感觉。个人的才华也只不过是用来索取金钱财富与权力地位的工具。这与美国学生利用自己的真理与智慧去为人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自己的尊严与价值是大不相同的。我们的学生在需要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与方案的时候,只会用吟诗作赋来敷衍,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国的教育就其实质来说还保留了非常浓厚的科举色彩。因为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人才对于实际问题也是束手无策的,但是,他们仅凭能够比别人吟更多的诗或者背诵比别人更多的圣人经句,就可以获得财富、权力与地位,但是,这些东西对于国计民生,对于改善人类社会的状况实际上没有任何帮助。其实,这种情况现在也集中表现在高考上。从农村出来的孩子,他们一批批地成了大学生,进了城,然后把一个非常落后的农村仍然留在了自己的身后。我们的教育培养的人,其教育的身份价值,远大于能力价值,更大于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这一点,恰恰是美国教育与中国教育最大不同的地方。美国顶尖级中学生身上不但集中反映了美国当下的教育现实,而且也隐隐地反映他们的教育传统。同样,中国的顶级中学生的表现也是集中反映了中国当下的教育现实,甚至可以说是中国教育现实的特写镜头。而且也是源远流长的,由来已久的。作为受教育者本身是不值得去追究的,人在无意中往往会表现出自己的真实意图。其实,只要扪心自问,我们不难发现,不仅是那些个中学生,就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又有几个不是以此种人生观与价值观是与我们的中学生不同呢?甚至整个社会中,又有几个阶层的人不是以这种人生观与价值观来追求目的呢?“升官发财”在中国是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学生耳濡目染,早已是刻骨铭心了。黎鸣先生曾经说,中国的文化教育中没有真理的一席之地,眼中只有金钱与权力,官本位思想充斥了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到现在仍然是愈演愈烈,走不出这个死胡同。

    透过中美两国顶级中学生的不同表现,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教育问题,其实也反映了文化问题,制度问题。说到底其实就是不同的民族文化下的不同生活追求与不同生存方式。直接以金钱财富与权力为追求目标的民族,带来的社会落后的面貌与贪腐现实的日益严重。而以追求真理与智慧为目标的民族,我们也看到了,他们并不缺乏金钱与权力,同时具有的还有社会的清廉、公正与正义的实现。他们的金钱是藏富于民,并且保障的是公民的权利,他们的教育培养的是公民,而我们的教育培养的“接班人”。谁当了接班人,谁就意味着功成名就,所以,我们的优秀中学生所追求的当然就是这样的财富与权力式的接班了。一旦接班成功,可能就是用那点作秀的本领来愚弄人民的好手。像这样的对比活动,如果能够每年来一次,甚至每月来一次,让我们也多感受一下不同于我们的教育与文化,他们后面隐藏的东西与我们所缺乏的东西。真正的顶尖级应该是能够走出国门,以独立的人格姿态活动于世界舞台的,而不是我们自吹自捧出来的。在这一点上,我们所谓“顶尖级学生”可能不过是一种错觉而已。

2007年3月13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0 02:24 , Processed in 0.07975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