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3|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之友网》关注[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会]动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6 12:04: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像李镇西那样拥有自我教育的大智慧作者:李镇西
    ——在“李镇西从教30年研讨会”上的发言
                          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会   蒋自立



一、自我教育之端是自爱,把自爱变为美德
我和李镇西的交往始于1988年9月,一天傍晚,我接到厚厚的一封信,发现它来自四川乐山一中。嚯,乐山大佛会给带来一个什么样的陌生朋友呢?打开信,一张报纸、一篇长文、一封短信展在眼前;信中开头写道:“虽素昧平生,但我早已开始注视您的名字。因为我俩是真正意义的同志——既从事语文教学,又热爱教育工作。”一下子就拉近了我们的距离,一种亲近感油然而生。注视别人的名字、关注别人的工作成绩是对人的尊重;找到二者相同点,是交往的基础;而且用“早已”、“ 真正” 耒修饰,真让人有点晕:这乐山小子蛮有亲和力,当老师一定是块料---因为亲其师,信其道嘛。
更让我震撼是中国青年报的那篇李镇西用激愤写的文章,《她给教育者留下什么“遗产”?》( 1988年7月8日)。读着读着,我含泪了:一个16岁的少女、共青团员、市三好生,因“太累,太疲惫”,用4角钱,买20包磷化锌自杀了自己。这是为什么?李镇西用半年时间调查,终于得出结论:教育有责任,中国教育有危机;并把自己作为反思的对象。我既为真善美的学生宁小燕自杀而悲伤,又为悲天悯人的教师李镇西而感动——作为教师,对人、对人的生命如此关心,如此心忧人祸,这是何等重要的教师素养啊,这又是中国人何等亟需的人文情怀啊。
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起源于14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其后遍及西欧整个地区。人文主义者以“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他们歌颂人的智慧和力量,赞美人性的完美与崇高,反对宗教的专横统治和封建等级制度,主张个性解放和平等自由,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要求现世幸福和人间欢乐,提倡科学文化知识。所以,人文主义的理念,其重点是“人”。可惜呀,如此普适的世界主流文化,过了6个世纪、近600年我们党的文件中才有以人为本的影子;可悲呀,在近20万个日日夜夜中该有多少中国人备受践踏的人生。
李镇西对人如此关怀,这是人的自爱特性的表现。自爱是人的本质;自爱是人的情欲;自爱是人生的动力;自爱就是首先要对自己尽责任,保证自己的生存和我们的幸福;自爱就是肯定人本身,就是以人为本;自爱就是有尊严的生活,拥有做人的一切权利;自爱就像李白那样,“不屈己、不干人;”自爱的目标是自我实现。一个社会的“自爱”水平,决定社会的文明水平。自爱者方能为人所爱。懂得自爱,才能得到他人的友谊。所以,自爱是自我教育的第一课。中国的王安石在《荀卿》中指出,爱己者,仁之端也,可推以爱人也。只要把自爱之心扩大到爱别人,我们就可以把自爱变为美德。在此文中,李镇西把自爱之心扩大到爱别人,这便把自爱变为了美德。因此我认为,自我教育智慧之端是自爱,由此而及人,则是人的博爱之海洋。读着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那一个个爱心教育故事,不仅让查有梁先生数次流泪,也让全国读者泪流满面---中国太需要博爱的甘霖雨露了。
二、自明是自我教育之要,把自明变为智能
经过乐山(1989)、宜昌(1990)特别是王宝祥先生组织的庐山(1990)讲学之后,我和李镇西成为知己。1991年春,我萌发编书的念头,主题是班主任工作。编好大纲后,我联络了全国近20名当时小有名气、既有实践经验、又有自己思想的作者(丁如许、唐云增、钱德江等),共同编写50万字的《班主任工作指导》。在编纂过程中,我惊讶地发现,李镇西竟然如此地娴熟于语言文字,想法又如此地合我意。先让他写了第三章组建集体,又写第十一章心育,后又和我共写第十六章班主任修养。书信往来,使我常念道他的大名“镇西”:古有镇西大将軍一职,东晉镇西将軍谢尚、祖逖更是畄芳百世;莫非令尊从中汲出底蕴,才给他起了这样响亮的大名;他将耒能名副其实吗?难道他从名字中得到人生追求的暗示而如此地尽情展示自己的语言智能?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1983)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区分了智力的七种形式,包括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首次解释了为什么每个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各不相同的原因,使个性(性格)教育有了可靠的理论支撑。第二、在我30多年的自我教育研究中,发现这七种智能并非并列关系,而是有主有从的,其中自我认识智能起着统领作用,即谁自我认识智能强,谁就能较好开发其他6种中的一二种,换言之,自我认识点亮人生。第三,对自我智能其一项的认同,发端于成功而自我肯定。我们用这3点耒研究李镇西: 他有非凡的语言智能。它源于哪?源于读书时老师的肯定,源于文章在报刊上发表; 别人的评价引起自我认同、肯定。是肯定又反过来促督李镇西天天写教育日记。这种对语言智能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就是自我认识智能。能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实现自我是人的一大智能:由此看来,认识自己的智能,拥有自知之明,是自我教育智慧之要匙、自我教育智慧的关键。“人贵有自知之明”,把人的自知称之为“贵”,可见人是多么不容易自知;把自知称之为“明”,又可见自知是一个人智慧的体现。自知者不怨天尤人,自觉掌握自我教育的要匙:一在于读书。苏霍姆林斯基藏书有1、9万册,还指出教师与学生知识比是15:1。李镇西孜孜不倦、学而不厌,他把使人聪颖和善良的书作为自我教育的工具。他曾对学生说,阅读的境界,是“读到自己,读出问题”。所谓“读到‘自己’”,就是“把自己摆进去”,是欣赏,是联想,是共鸣,是审美。所谓“读出‘问题’”,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是思考,是质疑,是研究,是批判。正因如此,便学富五车,著作等身。二在于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李镇西有个著名的五个“一” 工程:上好一堂语文课,找一位学生谈心,思考一个教育问题,读不少于一万字的书,写一篇教育日记。如此丰富的教育实践,如此深入的学思结合,如此意志上的坚持不懈,怎能不使李镇西名至实归呢?
三、自立是自我教育之的,把自立变为价值
如果说”自爱”是扬帆之舟,” 自明” 则是舟的方向盘,那么此舟要驶向哪里?“自立” 则是它彼岸。
自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价值观。如同我们常常相互交流,聚在一起,但每人都有自己的房间一样。独立能力是人生的基础,人在独自一人时最坚强,自立是人生的无价之宝。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说,社会的健康状态取决于组成它的个人的独立性,也同样取决个人之间的密切的社会结合。有人这样正确他说过:希腊——欧洲——美洲文化,尤其是它在那个结束中世纪欧洲停滞状态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百花盛开,其真正的基础就在于个人的解放和个人的比较独立。英国的萧伯纳指出,成年男女的第一任务,就是宣布自主。一个拥护父亲权威的男人,不能算男人;拥护自己母亲权威的女人,是没有生育新国民的资格的。
人的自立是精神上的独立。我们还是回到李镇西的第一封信那篇《德育观念的十大碰撞》的文章,它从目标、内容、教师、情感、艺术、方法、过程、环境、管理和评价等10方面对现行德育进行了有力的批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跃然纸上。人的精神发展在于敢对权威说“不”,哪怕这权威常常打着“代表” 的旗帜;人的智能的拓展,在于勇对权威观点说“不”,哪怕这权威利用权力禁止新思想脱颍而出。  世界上有独特性存在,才有丰富多彩存在;越是丰富多彩,才越有生命力;越是个性化,才越有社会性。但历代统治者总是強调“一统”,因而扼杀了个性,以致于社会进步何等蹒跚啊! 3月7日李老师收到一封很庄重的公函,通知李老师入选了《世界名人录》!李老师在博文中打趣的说:以后大家可别得罪我啊,我是“世界名人”啦!还特别调侃道:如果哪位朋友也想当“世界名人”,请给我联系,我愿意把这个机会卖给他!价格面议。言语间充满了对主办方的不屑和讽刺,同时也展现独葆自主之芬芳:世上最大的傻子都是为了外在而牺牲内在。没有独立精神的人,一定依赖别人,依赖别人的人一定怕人;怕人的人一定阿谀谄媚人。若常常怕人和谄媚人,逐渐成了习惯以后,他的脸皮就同城墙一样厚。对于可耻的事也不知羞耻,应当与人讲理的时候也不敢讲理,见人只知道屈服,甚至狗仗人势做坏事知识分子只有具有独立精神,才能走近真理。当代需要的是人格完全独立的公民,而不是“臣民”;人只有让自己成为具有独立意志的公民,而不是任人驱使的工具,社会才有可能进步。
人的自立是思想上的独特。李镇西有部重要著作《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对民主精神作了与众不同的诠释:其要点是平等、自由、法治、宽容、妥协。思想有三种状态:一是重复的.人的一生,大部分都重复先圣畄下来的思想。当我们读书之时,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过程而已。這大概傳承之谓也。二是权力的。有的思想,仗着权力恣行,加上軍队的“誓死”捍卫,真是威力无比!难怪有权即有理,黑白就颠倒了。人之所以丧失自己的思想,一是极权專制者对思想的高度的垄断,对异端思想者的无情打击、迫害;一是一代代读书人把科举入仕视为唯一出路,从而心甘情愿捐弃自己独立思想的权利,做别人思想的奴隶,求得苟延残喘。三是独有的构成一个人的特殊性,不在于他如何媚众,而在于他如何独立,具有自己的、独有的思想;人是一种使思想开花结果的植物,犹如玫瑰树上绽放玫瑰、苹果树上结满硕果。思想有三种际遇:思想与潮流同步,因而最功利、也稳当;思想超前半步,不乏新鲜、不乏风险,然则在有人大棒申斥时,前进的脚步证明它为真理;思想领先百家,超越时代,被视为异端邪说,常常要等上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为时代逐渐认识和接纳。李镇西思想属哪种,“春江水暖鸭先知。”靠承袭别人的思想而活在世上,或墨守自己的主张而遗世独立,这都不是什么难事;然而那种鹤立鸡群而独葆自主之芬芳者,才是了不起的。
人的自立是言论上的自由。李镇西博客关于个人简介是这样的:“ 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教师,一个悲观绝望的理想主义行动者。”大有“众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之意味。对此,我和许多读者十分纳闷:对什么悲观又绝望于什么?读完李镇西的全部著作和天天的博文,我们似乎有许明白。有歌唱当今为盛世,拙以为,所谓盛世,不单是社会安稳,物质丰富,百姓衣食无缺,更主要的是百姓言论自由。可以说,它是一个盛世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言论环境自由的程度,深远地影响着文明的活力和创造力。文字狱,毁灭和摧残的不仅仅是作者的生命,更是对人类精神活力和创造力的毁灭性打击。唐朝,是中国史上文化、政治、经济最发达的一朝,也是拥有言论自由的朝代。后人称之为“盛世”,实在是名副其实。仅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为例,可见一斑。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曾写道:“华清恩幸古无伦,犹恐蛾眉不胜人。未免被他褒女笑,只教天子暂蒙尘。”(《华清宫》)褒姒“使”她的王死,杨贵妃没有“使”她的皇死,只是让皇帝蒙尘。由此可见言论自由的放任程度。李商隐最出色的一首咏杨贵妃的诗,最后两句:“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芦家有莫愁”,再加“君王若道能倾国,王辇何由过马嵬”,直接批评皇帝无力护全一名女子以及“有情”的虚假,亦属于言论自由的顶端了!唐代君主们有着何等雍容雅致的气度!不但容得下骆宾王,也容得下具有鲜明的“独立之意志,自由之精神”的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还容得下为民请命、报忧不报喜的杜甫:“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以为,说话有三种较高境界:一是说真话,二是说自己的话,三是说别人未曾说过的话。李镇西的博文就达到这种境界。仅“请理解我无法回答各种“求助”(“好友”已经用完,无法再加了)“一文,阅读(7705) ┆ 评论(382) ┆ 转载(85) ┆ [url=]收藏[/url](100)(截止三月十二日);又如《说雷锋》,阅读(3408)┊ 评论 (144)┊ [url=]收藏[/url](17) ┊转载(118)


    难怪粉丝如云,连我这样行将就木、不,行将就火的老者也要时髦地粉丝一把。难怪我一倡议筹建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会便八方响应。这便是“自立” 者的无限价值啊。
   综上所述,李镇西是个自我教育大家,自爱是自我教育之端,李镇西把自爱变为美德;自明是自我教育之要,李镇西把自明变为智能;自立是自我教育之的,李镇西把自立变为价值。这就是李镇西成才之康庄大道。
   |
2#
 楼主| 发表于 2012-5-6 12:04:53 | 只看该作者
3#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14:06:25 | 只看该作者
蒋自立,1945年出生,湖南衡南人。1965年金秋从教,先后担任武汉中学等单位的班主任、政教主任、副校长、校长和总支书记。其进行的“值周班长制”、“ 学生校长值周制”、“家政值周制”等实验反响强烈。后发展为自我教育研究,提岀“真正的教育是他我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和谐统一”的教育理念。著有《班会艺术尝试录》等10本书。从1982年起,先后应邀在湖北、辽宁、北京、上海、陕西、四川、江西、广西、河南、安徽、山东、福建、河北、浙江14个省、市的187个单位作教育教学报告200余场。1989年秋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奖章,2000年12月武汉市委、市府评其为优秀教育专家。
   住处:武汉洪山狮城名居10-3-202室
   电话:13638620967
   电子邮箱:jiangbode88@163.com
4#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14:16:10 | 只看该作者
李镇西教育语录精选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这个“心灵”既是指教师的心灵,也是指学生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师生心灵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
用“学生的眼光”去观察,用“学生的耳朵”去倾听,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情感”去热爱,用“学生的兴趣”去探寻……

创造性的基础是个性,个性的基础是人性。教师要有个性,教育要有人性。人性与个性当然不等于创造性,但没有人性与个性,就绝对没有创造性。
语文教育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
所谓“阅读”,就是任心灵自由地飞翔;所谓“写作”,就让心泉自然地流淌。
精神的鸟儿只有在辽阔的蓝天才能无拘无束地展翅飞翔。语文教育要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容忍学生的“异端”,让他们的思想冲破牢笼;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力,让他们勇于质疑、追问和探索;提倡学生“心口如一”,让他们能够在讲演中在作文中酣畅淋漓地倾泄思想感情的潮水;鼓励学生创造,让他们能够在沐浴世界上所有精神文明之光的同时,又能拥有超越前人的激情、胆略与能力!
人文精神的培养不需要“培养”,但绝对需要阳光、气候、土壤。这个“阳光、气候、土壤”,就是一种民主教学的氛围。对于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师而言,他在每一堂课上,都能以思想点燃思想,以自由呼唤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宽容培养宽容。


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泰戈尔)在教育上,教师和学生是互为水,也互为鹅卵石的。不过,我们更多的时候只是看到了教师的教育艺术之水让学生日臻完美,而没有意识到来自学生心灵的泉水也在洗涤、滋润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人格,让我们的教育,让我们的事业也日臻完美。

做有思想的教师。思想的原野既需要参天的巨树,也需要无边的小草。思想家有思想的使命,普通人有思考的权利。马克思的女婿保尔·拉法格曾这样回忆马克思:“他的头脑就像停在军港里升火待发的一艘军舰,准备一接到通知就开向任何思想的海洋。”我不是伟人,因而我的头脑不可能是“思想海洋”里的“军舰”;那么,让我就做一根芦苇吧,在心灵的湖畔迎风而立,吟唱着思想的歌谣……

要学会感动,因为生活在感动中是一种幸福。
鲁迅无疑是迄今为止还无人超越的文化高峰,但他并不享有批评豁免权。
每每看到孩子们被大人组织起来“宣誓”、“签名”,我总觉得好笑--究竟是谁在“宣誓”“签名”?如果“宣誓”“签名”真正有效果,那教育就简单多了!
被人嫉妒是自己成功的标志之一。但有时嫉妒也会成为事业的障碍。摆脱嫉妒的办法有三:拉开距离。展示个性。不听流言。 
封建教育是“非我”的教育,说穿了就是培养奴才;而民主教育是培养主人,是高扬人的主体性的教育。因此,是训练奴才还是造就主人,可以看作是封建教育与民主教育的分水岭。
教师向学生学习,这是民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教学相长”不应仅仅是知识上的互相学习,也应是人格上的互相促进与激励。在陶行知看来,教师因学生而存在,教育因大众而存在;而我要冒昧地补充一句:教师因向学生学习而拥有了高尚的人格,教育因为大众服务而获得了永恒的生命力。
没有民主,便没有创造;没有民主的教育,便没有民族的未来。

日常人际关系中的“第一印象”是至关重要的。班集体建设也是如此。
创造良好的“第一印象”,是不露痕迹地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的启蒙教育。新生们被编到某个班是毫无思想准备的,但在新生进校前教师对班集体的建设却应有相当充分的思想准备。要使学生尽快对新集体产生感情和责任感,教师就必须在开学之前对未来的班集体产生感情和责任感。
班级建设需要感情,但不能仅仅有感情。与感情同等重要的,还有“目标”。
师生共同为实现某一目标努力时,这个目标是一面旗帜,引导着集体不断前进;当这个目标基本实现时,它是一枚奖章,鼓舞着集体的更加完善。从某种意义上说,班集体形成发展的过程,就是实现一个又一个集体目标的历程。 
没有活动便没有集体。
一个班集体如果除了上课便是考试是不会让学生产生感情的。
一次又一次花样翻新、妙趣横生的活动,使班级内始终充满生机并对学生保持着一种魅力。学生会油然而生自豪:“我们班真有趣!真有意思!我们的班有别班所没有的东西!”而且更重要的是,从教育艺术的角度看,在集体活动中培养集体观念,是通过淡化教育痕迹的方法来获得并非淡化的教育效果。这是教育的辩证之所在,也是教育者的明智之所在。 
坦荡为真,至诚乃善,朴素即美。
面对挑衅,微微一笑。
--不是蔑视,而是宽容。
怀念18岁--
18岁,是生命的呐喊;18岁,是奋进的鼓点;18岁,是公民的热血;18岁,是青春的誓言!
将名字编入学生的心灵词典,将事业载入祖国的教育史册。
我们每天都在呼唤学术民主、思想多元和精神自由,而容忍“不同”正是学术民主、思想多元和精神自由的具体表现。思想的进步正孕育于“不同”,而“舆论一律”只能让思想的绿野变成思想的荒漠!和声构成交响,我们的耳畔因此而天籁和谐;斑斓组合丰富,我们的眼前因此而五彩缤纷!

做到了该做的算不上高尚;但该做到的都没做到,则绝对算是卑鄙。
历史可以被篡改、被过滤、被美化、被毁容、被凌辱……
但决不可能被抹去。
因为历史活在人民的心中。
拒绝遗忘!”

用心灵赢得心灵,不只是教育的条件,更是教育本身:当我们自然而然地走进“后进学生”的心灵,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
教育是美丽的--美在理解,美在机智,美在创新。
教育者应具备明察秋毫的教育敏感、情不自禁的教育本能和化险为夷的教育机智。做到了这些,教育者所期待的“最佳教育时机”是随处可见,并且常常不期而至。
校长常常告诫教师:“以人为本!”这里的“人”当然是指“学生”。
但有的校长恰恰忘记了:要让教师以学生为本,校长必须以教师为本。
我喜欢和学生一起到大自然的怀抱里嬉戏玩耍。
无论是小桥流水的幽雅情趣还是大江东去的磅礴气势,无论是朝阳初升时小草上的一颗露珠还是暮色降临时原野的一缕炊烟,都能使我和我的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儿,卧在宇宙的摇篮里。”
5#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14:19:44 | 只看该作者
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会参加“李镇西从教30年研讨会” 名単

喻心   北京顺义南法信中学 副主任
王俊伶  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孟店乡孟店中学 班主任
    闫红彬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孟店乡孟店中学 校长
张国忠 河北省新河县邢彦校区邢彦小学 校长
虎永祥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第二小学 教师
朱广智 辽宁省鞍山市东方中学 校长
崔丽娜 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
蔡家美 安徽省霍山县霍山文峰学校高二语文教师
徐岩  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教师进修学校 副校长
杨哲  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教育局 副局长
金焕璐黑龙江省海伦市第八中学语文教师,副书记
傅茂坤 山东省茌平县第一中学 年级主任
王传海 安徽省阜阳市第九中学班主任、团委书记
张学勇 山东省泗水县济河街道北孙徐小学 校长
石春红 江苏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主任
梁丽英 河北省平山县外国语中学 高中语文教师

            学会博客编辑工作安排


时间安排
主编姓名
联系方式
负责省份
周一
王俊伶
wangjunling328@163.com
山东、山西、北京
周二
徐建利
xjl300@163.com
福建、湖南、湖北
周三
张望
fd12z@126.com
江苏、四川
周四
熊玉芳
1796245425@qq.com
河北、甘肃
周五
河北沧州刘仁建
15532783560@126.com
广东、广西、河南
周六
萧山施叶军
xiaoshandaizi@sina.com
黑龙江、安徽、辽宁
周日
田希城
Xicheng5305@126.com
江西、浙江、云南、重庆
    有关变动
  由于田希城老师牵头学会博客编辑工作,不再任山东研究室长;山东研究室分设中、小学室。山东研究中学室室长武建君副室长马淑芹、傳茂坤;山东研究小学室室长张学勇  王娟
6#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14:21:31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李镇西的意义:童心、爱心与用心作者:朱永新
李镇西的意义:童心、爱心与用心
朱永新
非常高兴,参加李镇西从教30周年的座谈会。为了今天的座谈会,我早早就把这个日子留着,所有的活动为这个日子让路。为什么我特别重视今天?因为,这个日子具有特别的意义。
30年前,包括镇西在内的77、78届大学生,离开求学的校园,正式走进执教的校园,走进各大中小学,开始了他们的教师生涯。我本人,今年也是从教30周年。所以,今天的座谈会不仅是李镇西从教路上的一个盛大庆典,我同时也视为给我们那一代人开的一个从教30年的座谈会,视为对一个时代的回顾与怀念,视为对一代教师的敬意和总结。
镇西是我的学生,在本世纪初叶,他曾经跟随我读博士。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我是先做了他的学生,却是许多人都不知道的事实。
1999年,我们共同的朋友,当时在张家港高级中学担任校长的高万祥先生告诉我,四川成都有一位中学老师,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班主任,写了一本很有影响的著作《爱心与教育》,让许多老师流下了这个时代不太容易流的感动的泪水。
当时,我正在苏州推进一个培养名师名校长的工程,聘请了许多著名专家来苏州讲学带徒。听说有这样一位人才,我当然不会放过。于是,我请高校长把李镇西请到苏州,为我们的名师班学员做报告。
那一天,我故意坐在最后一排,准备随时出去处理公务。没有想到,他的报告是那么精彩。他没有慷慨激昂的陈辞,而是把自己与学生交往的日常故事,如数家珍娓娓道来。然而,在人们的心灵被口号式的呐喊震动得逐日麻木时,正是这真实的生活点滴,有如涓涓细流润物无声,深深地打动在场的每一个人。细心的李镇西后来在文章里写道,他发现了我盈眶的热泪。
也许是命中注定的缘分,李镇西很快成为我的博士生。开学的时候,大家发现他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说他特殊,一是因为他已经有相当的知名度,经常有学校邀请他做报告;二是因为他英语基础比较差,我专门请了一位学生帮助他,他竟然像高中生那样,每天早上坚持背单词。上课讨论问题,他有时也会象一个高中学生一样,争论得脸红脖子粗。他给我的电话也特别多,差不多成了早请示晚汇报。同学们悄悄对我说:“这个李镇西,像个小孩子!” 但是,我特别喜欢他这样的天真与认真。
镇西是个天真的人。他特别喜欢网络,当时在中青网和K12都是呼风唤雨的网络“达人”。在我们上课的时候,他也经常在课堂上说起“网事”。为此,我曾经没少当面“批评”他,劝他不要像中学生那样沉湎网络!但是他“阳奉阴违”,我行我素。
有一个周末,我请镇西餐叙,说着说着,话题就转到了网络上,我继续着苦口婆心的劝说。没想到这一次他有备而来,不一会儿,他就搬来了同盟军——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苏州的两位年轻教师焦晓骏和袁卫星。他们三人汇聚,醉翁之意不在酒,竟是冲着游说我而来。他们先是讲网络上那些有趣的八卦,再说哪些哪些名家在网络上有什么精彩言论。听着听着,我的口水没有为饭菜而下,却险些为被他们说的“网事”而流。
既然网络能够与大家分享思想,讨论问题,交流情感,既然网络可以成为走进一线老师的平台,为什么不建一个自己的网站呢?就这样,在镇西他们的密谋下,我被拉下了水、拖进了网,成立了www.eduol.cn教育在线网站。
2002年6月18日,教育在线网站正式开张,镇西担任了网站的总版主。在他和一群网友的努力下,网站人气很旺,当月的点击数就超过25万,注册会员突破5千人。现在,教育在线网站的注册会员已经超过了40万人,成为中国最大的网络师范学院,中国教师的精神家园,应该说:始作俑者的镇西功不可没。
而镇西在教育在线网站上的头像,就是一个光着屁股不断扭动的小孩子。他美其名曰:这是没有污染的童心!他甚至理直气壮地宣称:我不愿长大!因为他不愿长大,他始终和他的学生们在一切玩耍,把自己视为他们的一分子。因为他不愿长大,他始终童言无忌。也因为他不愿长大,他始终不善伪装,争论时往往会搞得面红脖子粗,开心时又往往拥抱加亲吻。
镇西更是个认真的人。在研究博士论文选题的时候,考虑到镇西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需要用较多的时间补课,我建议他以自己的某一本书作为博士论文的基础。在来苏州大学读书之前,他已经出版了《爱心与教育》、《走进心灵》等一系列有影响的著作,先后获得过中国图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冰心文学大奖等重要奖项。但是,镇西拒绝了这个建议。他说,愿意给自己一个新的挑战。
写博士论文对镇西的确是个挑战。尽管他之前出版过不少教育方面的著作,但是,这些著作更多是用叙事的方式进行的,是他自己教育生活的记录和思考;尽管他也读过不少教育理论的著作,但是,那种阅读更多是率性的、自由的,而且主要集中在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等他特别感兴趣的作者上。因此,我们制定了一个读书的计划,从卢梭到杜威,从马克思到后现代主义。
博士论文的提纲出来后,我们又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说实在的,对镇西的文章,我不敢轻易地改动。这不仅因为我们的年龄差不多,比镇西大得多的学生我也带过。更重要的是,我不想轻易地去改变一个学生已经形成的风格。风格就是生命,特色就是卓越,这是我一直倡导的东西。但是,镇西的论文提纲的确与博士论文有差距。博士论文除了要求概念的清晰、逻辑的严密外,还要求具有相当的原创性。我与我的助手许庆豫教授,反复研究论文提纲的结构和写作的可能性,研究材料的来源和镇西自己的特长,最后才确定了论文的提纲。这个过程,差不多花了两个月的时间。
博士论文的形式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说一句心里话,我这么多年,一直在审查本校和外校的博士论文,许多论文是没有什么看头的,味同嚼蜡。而且,许多论文是在玩概念的游戏,不仅解决不了任何现实问题,也没有真正的理论价值。因此,我一直在鼓励李镇西有所突破与创新,我甚至对他说:“我还真希望你能写出散文式的博士论文!”但是,论文草稿出来以后,我还是有不少担心的。尽管镇西和我们一起努力使论文更具有理论的色彩和逻辑的力量,但是论文的叙事特征还是比较明显。好在镇西自己也是清醒的,尽管用另外一个方式说话可能比较吃力,但是当你真正学会用另外一个方式说话的时候,你又会发现你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他努力地修改,认真地读书,同时还把论文的一些篇章发在教育在线上,广泛征求意见。
由于非典的原因,镇西论文的答辩最后不得不通过电话进行。但这不妨碍答辩老师对他的评价。一则,镇西的好学是出名的,教授们对他认真的态度给予高度的评价,虽然这与论文本身没有关系,但多少会有点作用。二则,论文从预答辩到最后的答辩,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这更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尽管专家的通讯评审中,有一部分人认为博士论文的写作规范仍然应该坚持,也有人对李镇西关于民主概念的解释、民主教育特征的说明等还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大家对于镇西的研究能力,特别是对他丰富的教育经验和对民主教育的情怀,都给予高度评价。结果,大家一致给了优秀的分数。
在论文顺利通过答辩以后,我曾经给镇西打了一个很长的电话。我希望他能够真正从民主教育的理论探索走向民主教育的实践追求,真正地使生活中的民主教育“成为真正实行民主的准备”,希望他能成为中国教育历史上有影响的,以民主教育为教育理想的教育家。
镇西为教育理想跳动的那颗心,始终是炽热的。博士毕业以后,他放弃了可以留在江南,有着比成都更高的收入和更舒适的生活的机会,回到四川工作。由于有着博士的头衔,成都教育科学研究所请他去当了一段时间的研究人员,他也一本正经地想努力适应这个搞理论研究的新角色,甚至要我为成都的教育发展规划出主意。但是,他是一条教育的鱼。鱼是无法离开鲜活的水的。离开了课堂、离开了孩子的镇西,就像鱼儿离开了水,就像离开大地就失去力量的古希腊神话人物安泰,随着时间推移,他日渐痛苦不堪。我告诉他:听从自己内心的选择吧!于是,镇西回到了课堂。
回到课堂的李镇西,记住了我在他离开苏州时的嘱托——把新教育的火种播撒到西南。于是,他所在的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成为成都第一所新教育实验学校,他们那位网名叫做“棒棒”的谢校长,也成为教育在线的明星人物。2005年7月,镇西所在的学校承办了新教育实验第四届研讨会,主题是“新德育,新公民”。
一年以后,镇西再次做出了选择:成都武侯区的教育局长慧眼识珠,邀请他去城乡结合部的一所普通困难学校武侯实验学校担任校长,他欣然上任。一开始,许多人不看好镇西当校长,理由是他过于率直,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其实,刚开始镇西自己也不够自信,自己是一位好班主任、优秀语文老师,但不一定能够做好一校之长。我对他说:我相信你!既然你能够当好班主任和语文老师,你就能够当好校长!而且,只有当一把手校长,才有做事情的平台和空间,有全面推广新教育的机会!
于是,镇西成了一位不像校长的校长。当校长的第一天,在与老师的见面会上,他就讲了这样一段话:“老师们不要对我寄予太多的厚望,书上的李镇西只是局部的,生活中的李镇西有很多的缺点。”“我不会新官上任先烧三把火,今后也不会烧,让你们烧,我只会慢慢点火,点新教育实验的燎原之火。”接着,镇西在他的校园里分别建设了“陶园”、“苏园”和“新园”,前两个园,是为了纪念和学习陶行知先生和苏霍姆林斯基先生的教育思想,后者,则是为了弘扬和推广新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当校长以后,镇西把很多精力与时间用在培养教师团队上。出版社找他出书,他说,要出就与老师们一起出;有单位邀请他讲学,他说,要讲学就与老师们一起讲。前几天,他就和学校的两位老师参加了《班主任》杂志社在宁波举行的李镇西教育思想报告会。主办者的广告这样写道:“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知名校长李镇西是一位真正的教育思想者,在他追求自己教育理想的同时,也为全国广大班主任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作为一名优秀班主任,他以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引领了全国一大批优秀的班主任的成长:李俊兴、薛海荣、方海东、石春红、郭文红、杜美清、李迪、王晓波等;他亲手打造了武侯实验学校一支优秀的班主任团队:邹显惠、潘玉婷、许忠应、郑聪、胡成、张清珍、李青青等等,这些优秀的班主任将李镇西的教育思想与自己的教育实际和教育个性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用言行感染并影响着更多的年轻班主任。”
就这样,镇西一路走来,且歌且行。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在西南推广新教育的承诺。2011年7月的一个晚上,利用我在成都参加民进中央常委会的空隙,镇西召集了他的学校所在片区有新教育梦想的小学校长们与我见面。在这次见面会上,镇西对大家说:搞新教育,不是投机,不是赶时髦,而是追寻我们教育的理想,实现我们理想的教育!“我们做新教育,绝不只是为了表达对朱老师的敬意,而是为了给孩子留下一个美好的童年少年记忆,为了他们现在和将来的幸福。我希望今天来的校长们,从现在起,下决心真做新教育;我也坚信,成都地区的新教育实验,会越来越红火。也许是三年后,也许是五年后,我们也会有虽然不那么辉煌,也绝对实在的新教育成果。到那时,我们再请朱老师来到成都,检阅新教育实验成都方面军!”
2011年9月,镇西的学校又有了小学部。这一次,他更是一马当先,从校园陈设到教师培训,从课程设置到课堂教学……方方面面齐头并进,力争做成新教育示范学校。就在今年2月13日,在我应邀到成都为“文翁大讲堂”演讲时,镇西又积极谋划着为他所在的武侯区教育局对全体校级干部做了一场演讲,同时把他学校里的十几位骨干教师都“偷偷”请到会场……
这就是镇西的故事。这样一个真挚的坚毅的教育行者的故事,意义在哪儿呢?或者说,我们今天召开李镇西从教30年的座谈会,能从他身上得到什么启示呢?个人认为,这就是李镇西老师的童心、爱心和用心。
首先看他的童心。镇西曾经写过一篇《保持童心》的文章。他认为,童心就是儿童的天真纯朴之心。人不可能永远处于儿童时代,但却可以永远拥有一颗童心。因为儿童的纯真与善良,在一个人不同的年龄阶段,都可以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出来。他写道——
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人民的善良之心。我小学时曾扶盲人过街,替迷路幼儿找妈妈,我愿意把这可贵的善良之心应随着我年龄的增长而扩展、升华为对集体、对国家、对民族的爱,并把这种爱体现在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上,体现于我对每一位网友的爱。
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邪恶的正直之心。儿童的眼睛是容不下一粒沙子的,儿童的嘴巴是很难说一句假话的。童话《皇帝的新衣》中,不正是一个小孩首先说出皇帝什么也没穿吗?面对“四人帮”的谣言,张志新同志坚持真理,敢于直言。有人说她“傻”,我却认为她拥有童心!
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事业的创造之心。儿童对一切都感到新奇,什么都想试试。科学家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永远对这个世界保持着孩童般好奇、探寻的眼光,而不断开拓、进取。这也是一种童心。
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生活的热情之心。儿童对生活总是充满憧憬、幻想、拥有童心的人总是对生活保持着激情与乐观。有的人年纪轻轻,便对生活缺乏信心,而有的人虽已退休,却仍创造着生活的乐趣,正所谓“越话越年轻。”
其次看他的爱心。李镇西的成名代表作是《爱心与教育》。他告诉我,经常有人问他:“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他总是不假思索地回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在镇西的教育辞典里,童心与爱心是相辅相成的。他认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他说,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老师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老师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
4月4日,我在博客上读到镇西的一篇文章《歌声超越三十年》,讲的是今年清明节期间,他与乐山一中初84届一班聚会的故事。我是含着泪水读完的,何静红,田晓敏,许艳,彭霞,陈晓梅,冯萍,陈建,王红川,韩军,呼延涛,周涛,刘大庆,王琦,杨虹,黄杰,张海波,周一,参加聚会的每一个人,镇西都能够亲切地叫出他们的名字,讲出他们当年的故事,其中许多名字,在《爱心与教育》中曾经读到过。30年前的“未来班”,是镇西教育生涯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真是爱心,才铸就了这部名作。
再看他的用心。镇西的用心,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三十年前孩子们的声音,他能够完整地保留着;谷建芬老师三十年前的来信,他能够完整地收藏着。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写日记,记录着班上和学校发生的一切,他写过很多书,如《青春期悄悄话――给中学生100封信》、《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从批判走向建设――语文教育手记》、《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李镇西教育论文随笔选》、《风中芦苇在思索――李镇西教育随笔选》,《花开的声音》,《教有所思》《心灵写诗——李镇西班主任日记》、《李镇西班级管理日志》、《民主与教育:一个中学教师对民主教育的思考》、《做最好的班主任》,《做最好的家长》,《做最好的老师》,《用心灵赢得心灵——李镇西教育演讲录》等等,其中大部分是在教育手记与工作日记的基础上整理出来的。
更为可贵的是,镇西一直没有丢掉这“三心”。我听到他前不久经历的一件小事——
做了小学校长后,镇西希望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从让孩子自己背书包开始。有天早晨,他在小学门口迎接上学的孩子,看到一位母亲帮一年级的女儿把书包背到校门口,再把书包给女儿背着走进校园。在和孩子互相问好后,他和颜悦色地问:“小朋友,刚才书包是你自己背的吗?”孩子摇头。他说:“从明天起,你自己背书包,不要让妈妈背,好吗?”孩子不说话,满脸紧张地看着他。他就蹲下身子,说:“好吗?”结果孩子一下哭了起来。尽管他接下去哄了又哄,可孩子最终还是哭着走进了校门……
事后,镇西很难过,觉得自己破坏了一个高高兴兴来上学的孩子一天的心情;他觉得自己的表达方式有错误,应该用积极的方式,比如说“小姑娘,你来得真早!真好!如果你明天自己背书包就更棒了” ;他觉得自己之前一直面对中学生,还吃不准小学生、特别是低段小学生的心理,需要进一步学习……
如果没有童心,怎么能为一个孩子的难过而难过?如果没有爱心,怎么会为如何贴近孩子的心灵而想出更好的办法?如果没有用心,又怎么通过这件小事反思出自己的欠缺所在?
所以,镇西的故事并没有讲完。因为他每天都在用时光书写着新的篇章。而我个人认为,李镇西的意义,在于他离我们并不遥远,而他用童心、爱心、用心这“三心”,创造了教育的奇迹,也书写了自己生命的传奇。他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他的教室,与我们何其相似?他的学校,与我们何等相仿?他的孩子,与我们多么相同?为什么他能够做到,我们做不到?
对我自己而言,李镇西的意义,在于验证了韩愈的那句名言:“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虽然他曾经做过我的学生,但是我一直把他视为自己的老师和弟兄。向自己的学生学习,也是我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



7#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14:23:27 | 只看该作者
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所是由蒋自立创立、李镇西式教师组成的、民办的教育科学研究机构。
    2000年来,李镇西的名字不胫而走,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广受推崇。
李镇西自1982年从教以来,先后获“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成都市十大优秀青年”、 “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成都市教育专家”、“四川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成都市首届十大教坛明星”、“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四川省教育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成都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成都市劳动模范”、“成都市武侯区特级校长”等称号,享受成都市人民政府专家特殊津贴。2000年被提名为“全国十杰教师”,2007年被评为“2007十大感动四川年度人物”。2008年9月,赴乌克兰出席纪念苏霍姆林斯基九十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荣获乌克兰教育科学院所颁发的“学习和运用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特别奖”,被誉为“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
李镇西是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导师。四川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系新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成都市教育学会副会长,成都市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成都市家庭教育促进会副会长,成都市武侯区教育学会副会长。
李镇西先后在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作教育学术报告数百场,在数十家报刊上发表各类教育文章千余篇,出版有《爱心与教育》《走进心灵》、《从批判走向建设》《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教有所思》《民主与教育》《怦然心动》《心灵写诗》《听李镇西老师讲课》《做最好的家长》《做最好的老师》《做最好的班主任》《用心灵赢得心灵》《李镇西和他的学生们》《我的教育心》等30余部著作。其中,《爱心与教育》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冰心图书奖”和中国教育学会优秀教育成果一等奖,《走进心灵》获“中国图书奖”。
在和李镇西25年的交往中,武汉武昌教育局教研培训中心的蒋自立深感李镇西是中国教育的一面光荣的旗帜,李镇西教育思想有着无穷的魅力,因而于2012年元旦发起成立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会,2012年5月1日,注册成功,更名为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所。
研究所以宣传研究李镇西教育思想为己任,着力培养李镇西式的中国教师,为改变中国教育贡献绵薄之力。研究所现设15个省级研究室,聘任李镇西式教师任研究员。研究所设立学术委员会。
研究所主要品牌是:中国李镇西式教师魅力展示暨颁奖大会。
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大纲是:
1、李镇西年谱研究
2、李镇西家庭研究
3、李镇西求学研究
4、李镇西成长研究
5、李镇西第一部著作《爱心与教育》研究
6、李镇西教育理想研究
7、李镇西教育思想体系研究
8、李镇西民主教育思想研究
9、李镇西班主任工作艺术研究
10、李镇西语文教育思想研究
11、李镇西教育语言艺术研究
12、李镇西博文研究
13、李镇西管理艺术研究
14、李镇西学而不厌精神研究
15、李镇西人格魅力研究
16、李镇西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力研究
17、李镇西著作研究
研究所设在武汉武昌狮城名居10-3-202室,电话:87290830
邮箱:jiangbode@163.com  新浪博客:李镇西教育思想研所
【创建人蒋自立简介】
一、蒋自立教育简历
1965年7月~1991年2月:武汉中学语文教师,班主任,年级组长,教科室主任,政教处主任,副校长。
1991年2月~1996年8月:武汉市首义路中学校长。
1996年9月~1998年9月:武汉市第45中学校长。
1998年9月~2002年4月:武汉市武昌区教研培训中心总支书记。
从1982年起,先后应邀在湖北、辽宁、北京、上海、陕西、四川、江西、广西、河南、安徽、山东、福建、河北、广东14个省、市自治区的177个单位作教育教学报告200余场。
二、蒋自立教育荣誉
1982年2月:武汉市模范班主任。
1989年10月:全国优秀教师。
2000年10月:武汉市优秀教育专家。
三、蒋自立主要著作
时  间
载  体
标  题
1986.3
上海教育出版社
中学生主题班会实录评介(与他人合作)
1992.12
湖北少儿出版社
班级日志(独著)
1992.12
湖北少儿出版社
班主任工作实用手册(独著)
1994.12
湖北少儿出版社
班主任工作指导(主编)
2000.9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中国著名班主任教育思想录(与他人合作)
2000.10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导教程(主编)
2005.1
湖北少儿出版社
做人的基本功(副主编)
2007.4
北京少儿出版社
作文素材串串香(执行主编)
2009、5
化学工业出版社
自我教育新论(独著)
2011、9
山东文艺出版社
蒋自立与自我教育(独著)

                                 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所  2012年5月5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16:47:44 | 只看该作者
9#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16:49:09 | 只看该作者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08:48:39 | 只看该作者
又见李镇西
唐建新


    上周,庆明校长短信告诉,李周六来,希望见一面。我立马回短信,很高兴见面。
    周六晚九点半,庆明校长才将李接到央校的教师阅览室书屋。
    一见面,李就说,他早就给罗湖的培训中心傅主任说好,希望周六中午就能够与我和唐洪见面,没有想到不仅唐洪,就连我也没有通知,晚饭也没有通知,时间利用很不充分。
    原来李是周五在云南丽江讲学,晚上到深圳罗湖,周六一整天给罗湖的前年教师将教师的人文情怀和以心灵赢得心灵等两个专题,昨天上午在央校讲,中午两点半的飞机回成都。
    李说,由于电话变了,打我几次电话,都是另外的人接的,所以这次要给我一张名片。我拿来一看,仍然是没有任何头衔符号的名片,与几年前的相比,只多了一个学校地址和现在的手机号码。背面则多了如下的文字:
李镇西主要作品:一个美丽而善良的女儿;数以千计的合格的中学生;《爱心与教育》《民主与教育》《做最好的老师》《做最好的家长》《教有所思》等30多本收读者欢迎的著作。
    坐下来没有几分钟,李就说,还得准备明天的讲稿,就聊到十一点吧。顺便又拿出手机交往看了他女儿晴雁的大头照。晴雁留法学习成绩很好,马上申请了在香港读新闻传媒的研究生了。我们寒暄了几句后,李就说道,你对杜郎口的批评我看,我认为是不应该的。杜郎口很不容易,一群土得掉渣的农民一样的农村教师在那里辛辛苦苦干教育,待遇极其低下,连续这么多年依然聊城地区农村学校的第一名,并且至今杜郎口的生源不像其他所谓的名校,一下子就得到置换,杜郎口至今仍然没有一个生源置换的情况,一周五元钱的生活费啊,一些城里的家长吧孩子送去锻炼锻炼,结果住不上几天就受不了接了回去。有人批评杜郎口对参观者收费,人家收来是加在了学生的生活费里,给教师改善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也不敢发钱啦。对这样的典型要多支持少批评。李自己写了九评杜郎口,坚决支持。当然,媒体不像话,大肆炒作,也弄到邪路上去了。
    待李的连珠炮发过之后,我讲了自己的观点。杜郎口本身没有什么错,自己也在农村呆过的,非常理解。但是,把偶然的现象当作普遍规律来行政大力推进,这就很容易给教育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其实在不少地方,其副作用已经显现出来了。
    接下来,大家又谈到了不少中国的文化名人近期的动态以及他们的一些新的观点等等。
    快十一点,我们也就告辞了,让李回到住地去准备昨天上午的报告。
    昨天上午九点,在央校二楼学术报告厅,庆明校长首先介绍了李的影响等,李一开始也不客气就说占用了10分钟说废话,而且还得自己来纠正为什么不是教育家不是什么什么的,并表示给自己的两小时还得延长10分钟,得讲到十一点十分。
    李昨天的演讲是《教师的人文追求》。李从于漪老师的一句话说起
    “与其说我一辈子做语文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语文教师。”这里的“学做”就是一种人文追求。演讲大致氛围四个部分,包括情感与理想、风骨与良知、视野与思考、学识与胸襟。
    李讲到2007年新学期开学之际,法国全国85万名教师同时接到了这样一封信,写信者称自己满怀信念和激情,要与教师谈谈儿童的未来——
    “儿童的未来在你们每个人的手中。你们承担着教育、引导和保护这些尚未完全成形并仍然脆弱的精神与感觉的责任。你们的责任是伴随他们从幼儿到少年,促进其心智、道德、身体、能力的蓬勃发展。这一责任是最重的,同时又是最美好、最值得褒奖的”。
    写信者谈到了他的教育理念,他说:“教育就是试图调和两种相反的运动,一是帮助每个儿童找到自己的路;一是促进每个儿童走上人们所相信的真、善、美之路。”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应当使儿童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写信者看来,儿童应当成为“自由的人、渴望知晓美好事物与伟大事物的人、心地善良的人、充满爱心的人、独立思考的人、宽容他人的人,同时又是能够谋到职业并以其劳动为生的人”。他说:“教育者的作用不是让儿童享受童年,也不是使他们成长为更大的儿童,而是帮助他们成为成人,成为公民。”
    写信人就是法国总统萨科奇,这封信的主题是“重建学校”——
    “培育对真、善、美、伟大与深刻事物的欣赏,对假、恶、丑、渺小与平庸事物的厌恶,这便是教育者为儿童所承担的工作,这便是对儿童最好的爱,这便是对儿童的尊重。”
    无数生动的鲜活的李身边的案例故事,深深震撼着听众,我的眼眶里也有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是满含湿湿的泪水。
    李两次提到我是朋友是老师,一起修改教改计划,参与他的班会活动等,见证着他的对教育的理解与享受。见证着他岳父——九十高龄的老教育工作者的情怀与胸襟……
    十一点十分,李准时结束了演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7 06:48 , Processed in 0.09571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