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李伟忠(图)
作者: 发布时间:2010-04-19 来源: 南通教育网
李伟忠“情理课堂”专题展示与研讨活动 【人物简介】
李伟忠,1990年参加工作,本科学历,在读研究生,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副校长、南通市首批名师培养对象、南通市226高层次人才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南通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南通高等师范学校客座讲师、南通市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南通市新长征突击手、启东市“十佳园丁”。获南通市第四届“园丁奖”。 2001年参加了国家级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执教的《题西林壁》《恐龙》均获得全国“创新杯”课堂教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06年11月,执教的《鼎湖山听泉》获全国第六届小学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一等奖。近年来,3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刊物,主编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四册《素质教育新教案》,参与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师教学用书编写。
【人物主张】
轻轻唤醒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理” 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感性的,必须关注人文,注重情感,着力感悟,但缺少“理”的课堂则则是表面的、肤浅的、低效的。本文从有机挖掘“文理”和科学把握“学理”这两个角度提示广大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将“理”轻轻唤醒。
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倡自然主义教育,认为教育要遵循自然。2~12岁的儿童属于“理性睡眠期”,他们主要通过自己的感觉而非理性去思考并了解外部的世界。然而,卢梭并没有否认这一时期儿童理性的存在,而且我国现今小学的高年级学生已经步入童年的后期,儿童“睡眠”的理性正等待着教育的唤醒。小学语文教学同样肩负着“唤醒理性”的使命,这正表现为语文情理课堂对“理”的重视。
不错,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感性的,关注人文,注重情感,着力感悟,但缺少“理”的课堂则是表面的、肤浅的、低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理”的唤醒至少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有机挖掘“文理”
这儿的“文理”是指文本自身所蕴含的作者的思路、作品的文路以及语言的结构特色等,是语文作为工具性学科的本质特征。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优秀作品,具有独特的结构形式和语言章法,是学生语言学习和写作借鉴的重要范本。魏书生老师在语文教学时,有时教学生画“知识树”,其实就是充分关注“文理”,此举直观形象地梳理了文章的结构及作者的文路,同时也理清了学生的思路,促进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其原因之一就是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基本的“文理”分析,虽教得面面俱到,却把一篇课文解析得支离破碎,使学生得不到完整的艺术感受,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课堂获益甚少。语文情理课堂应该适度挖掘“文理”,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把基本的思维知识的传授,正确的思维过程、形式、方法的掌握贯穿在语文知识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 语言中的“理”
汪曾祺在《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一文中说:“语言不是一句一句写出来的,‘加’在一起的。语言不能像盖房子一样,一块砖一块砖垒起来,那样就会成为‘堆砌’。语言的美不在于一句一句的话,而在于话与话之间的联系……语言像树,枝干树叶,汁液流转,一枝摇,则百枝摇。”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常常并不是“直白”地将自己的意思说出来,而是要运用象征、拟人、夸张、比喻等“艺术表现手法”来表达。小学语文教师要引领学生触摸文本,咀嚼语言,挖掘内蕴,发现文章字词句段、标点修辞上的“理”,以“艺术表现手法”为突破口,品味语言,鉴赏语言,学习语言。
如《姥姥的剪纸》的第一自然段:“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这段文字虽然只有一句话,却为我们展现了好几个文学意象:大平原、小屯、民居、窗子、剪纸。作者如同一位摄像师,采用大广角和大特写的手法,从大平原到小屯到左邻右舍最后到窗子,一步一步地推进,最后定格在“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上。让人如同在身临其境地看电影,眼睛跟着文字进行了一番神奇的游历,具有极高的审美意蕴。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提示学生关注其中的“理”:通过这段文字,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着怎样的关联?
同样,《包公审驴》中也有一段文字的“理”需要有机挖掘:“驴还拴在树上,驴背上的鞍子还是那个鞍子,套在驴嘴上的辔头也是自己亲手做的那个漂亮辔头,可是驴却是一头毛色难看的瘦驴了!”这样的语言朴实自然,读上去朗朗上口,值得学生细细咀嚼与慢慢品味。这句话中有“一变三不变”:一是驴拴的位置没变,二是驴身上的鞍子没变,三是驴嘴上的辔头没变,最关键的是这驴变了,给人调包了。这“变”与“不变”通过“……还……还是……也是……可是……”的关联词语巧妙地连接在一起。课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借鉴作者的语言样式练习说话:“ 还 , 还是 , 也是 ,可是 。”
2. 结构中的“理”
我曾经在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堂中尝试让学生结合课文画“逻辑树”,借助“树”的形象解读文本的结构,从而建构“文理”。英国结构主义文艺理论家特伦斯·霍克斯认为:“事物的真正本质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我们在各种事物之间构造,然后又在它们之间感觉到的那种关系。”是啊,作为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单个方块汉字,其意义是有限的,但是通过有机的组合,就能表达极其丰富多样的意义。所以,我认为“中国的文学就是方块字的排列组合游戏。”在语文教学中,掌握了文章的结构,就会对文本有一个宏观上更具高度的把握。结构之“理”是一个不容小觑的教学要点,因为它使教学具有整体性,认知更具逻辑性。
例如《开国大典》,课文很长,整整7页。但课文结构脉络十分清晰,全文具体地描述了“开国大典”的四个场面:一是写开国大典开始前会场的布置与群众入场的情境;二是写了典礼过程和盛况;三是写了阅兵式的盛况;四是写了人民群众游行的欢乐情境。并且,每个场面的结构脉络又很清晰,如:课文的第二个场面——典礼的过程和盛况:(1)宣布典礼开始;(2)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3)升国旗,鸣礼炮;(4)宣读人民政府公告。因此,教师应该组织学生以课文结构为阅读脉络,把握“文理”,这样就会使教学既省力又高效。
再如,《临死前的严监生》一文,吴敬梓把屋内的大侄子、二侄子、奶妈、赵氏这四个人物对严监生竖起的两个指头的理解描写得生动传神。文中的这段语言的结构形式体现出明显的一致性,都是先描写人物的语言,然后再写严监生听后的反应。在品读每个人的语言和严监生的不同表现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理”——结构特色,深入分析这样的表达有什么优点,让学生学以致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