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地址:言说感觉作者:薛法根
——关于《水》的解读 薛法根
面对许多现当代文学作品,我们常常有这样的困惑:感觉很美,却无从言说。正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于是,在语文课堂上,我们难以将作品中的精彩之处、独到之处,清晰地剖析给学生。我们所讲的,往往是学生已知的;学生未知的,我们往往也说不太清楚。“满堂灌”固然是一种诟病,但苍白无力的让学生“满堂读”、“满堂悟”,难道不是一种语文教学“低效高耗”的顽症?作为语文教师,仅仅滑行于作品的表层,无法深入作品的内部结构,揭示深层的、话语的、艺术的奥秘,其教学就难免肤浅、乏味、低效。准确而透彻地解读作品,透过言语现象把握言语表达的规律与艺术,“从其(学生)已知中揭示未知,指出他们感觉和理解上的盲点,将已知转化为未知,再雄辩地揭示深刻的奥秘,让他们恍然大悟”(孙绍振语),是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的体现,也是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
马朝虎的《饿水》编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后,题为《水》,我们感觉“好读却不好教”,无从下手。宗白华在《常人欣赏文艺的形式》中引用歌德的话指出:“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秘密。”或许,症结就在于对作品的解读,尚未直抵其中的“言语秘密”。我试图从某一方面,揭示这一作品的“言语秘密”。
《水》,是作者回忆儿时“缺水”的生活经历,细腻而生动地描述“缺水”境遇中的独特感受。文本最精彩的段落莫过于“雨中洗澡”与“淋一勺水”这两个场景,将一般人无法体验的对水的感觉,描写得淋漓尽致。
在作者的印象中,下雨的日子“就像过节一样”,这个比喻不禁让人联想到过节时的感觉:人多,热闹,快乐……而我们江南多雨,尤其是春秋季节,绵绵细雨下个不停,给出行带来许多不便,对雨天的感觉常常是讨厌的、郁闷的,丝毫没有那种“过节”时的热闹、欢喜与期盼。这是作者独特的生活经历与感受,与我们的生活体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揭示这种感受的反差,就能引起学生对作品的关注:下雨天怎么会像过节一样呢?而作品中对孩子在雨中的描述,则充分体现了这种“过节一样的”痛快:“全身脱得光溜溜的,在雨中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尽情地享受水带给我们的抚摸与清凉,还仰起头,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的水。”孩子们在雨中的表现是学生熟知的,无需多讲,自然能体会到那种“痛快”。而难以理解的是大人们的表现“男人们穿着短裤,女人们则穿着长衣长裤”,似乎没有那种“痛痛快快”的感觉。其实不然,“然后大人们也加入到了洗澡的行列里来,只是他们远没有我们这样的无遮无挡”,“只是”一词,所传达的含义是:除了这一点,其他的和孩子们的感受是一样的,也是那样欢乐,那样尽情地享受。因为毕竟是大人,不可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和天真烂漫的孩子一样,脱得光溜溜的。他们的痛快,不像孩子那样尽情地渲泄出来的。点拨这个“只是”,实在是很重要的。阅读时就这样“滑过去”,就很难读到作品深处的情意了。这一段中,作者将孩子、大人在雨中的表现作了一个对比描述,孩子有孩子的“痛快”,大人有大人的“痛快”,但是都到雨中洗澡了,都出来了,那个人多,那个热闹,就像过节一样美好,所以多年后还留在作者的记忆里。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体验,总是难忘的。
而最细腻的是描写母亲将一勺水浇灌我们全身的感觉。照理,一勺水从头顶浇下来,也就是那么几秒钟的时间,感觉很短,很快,一会儿就浇完了。“倾注而下”、“滑过”这两个词语描述的就是水流得快,流的时间很短暂。但是,作者的描述却让人感觉到一勺水浇下来,是那样慢,时间是那样长。“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顺着脖子缓缓地滑过了我们的胸和背,然后又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怎么会让人产生这样的感觉呢?细细品读,原来作者将一勺水浇下来的过程写“长”了。这一勺水流过“脸”、“脖子”、“胸和背”、“大腿和膝盖”……作者写到了这一勺水流过的身体的每一个部位,让水在每个部位“驻足”了片刻,于是,你就自然感觉这一勺水流得那样慢,时间那样长。而这种体验正是源于作者在炎炎夏日对水的一种渴望,源于作者一勺水浇灌全身时的那一种无与伦比的舒服。如果这样写:“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全身”,尽管意思是一样的,但是传达出的情意就截然不同了,就没有了那种舒服的真切之感,也没有了那种对水的渴望与亲切。最不可思议的是作者居然将一绺滑过的水,说成是“像一条小溪流”。一般说来,一勺水是很少的,浇下来也是很细小的水痕,怎么可能像一条小溪流呢?这个比喻似乎不太恰当。然而,就是这种突兀的、夸张的、看似矛盾的比喻,让人读来有一种形象感、亲近感:一个缺水的山区里,在炎炎烈日中,最渴望的恐怕就是有一条小溪流淙淙地流过,可以尽情地投入到小溪流的怀抱中,享受那一份独有的清凉与舒适。于是乎,母亲浇下的那一勺清凉而舒适的水,在记忆里就成了那一条日思夜想的小溪流了。
舒服的还不仅仅是全身的每一个部位,“在水的滑动中,我听得到每个毛孔张开嘴巴的吸吮声,我感觉得到血管里血的流动在加快。”毛孔舒服了,血管里的血也舒服了。初略地看,我是听不到那种吮吸声的,也感觉不到这种血的流动的,全然是作者的一种臆想。但就是这种看似不可能的夸张的想像,却给人一种真实、真切的感受:透彻的舒服。你想,每个毛孔都喝到水了,怎么不舒服啊?血液有了充足的水分,犹如涨满水的“小溪流”,淙淙地欢快地流动了;一流动,就充满了生气与活力,你可以想象那“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喝足了水,又变得神气起来,又摇头晃脑地挺起身子来。可见,这里写“血管里血的流动在加快”,与上文的两个比喻“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与“像一条小溪流”,达成了一种呼应、默契,读来让人舒畅,心领神会。写到这儿,舒服的感觉已然沁入心脾。但是,作品还写了这样一句话:“水,它不多不少,在抚摸过全身的每一寸皮肤后,刚好能够湿润脚板,地上几乎没有一滴被浪费掉的水。”身体的每个部位舒服了,每个毛孔舒服了,每条血管舒服了,现在,连每寸皮肤也舒服了。不用“滑过”,而用了“抚摸”,就让人回味起春风抚摸过脸颊的那种惬意,回味起母亲的手抚摸过我脊背的那种温馨,舒服的感觉就在这种阅读联想与回味之中,尽在心底。至此,这一勺水没有了,都被我的身体吮吸了。那种对水的渴望,尽管一字不着,但尽在言语之中。阅读的快感,也正是在这种静静的阅读与品味中,悄然入心。
结尾,母亲笑着对我们说:“你们真的饿坏了。”不说“渴”,却说“饿”,意味无穷。一般说来,对“饿”的感觉会更多一些,更真切一些。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饿”也暗示着生活的贫困、贫苦,苦日子才会经常“挨饿”。而文中描述的生活苦在“缺水”,一如苦在“缺粮”。在这一点上,“渴”与“饿”是相通的,所谓的“通感”就是。作品原题《饿水》,就是源于母亲的这句话,传达出的是苦难日子里的欢笑与乐趣,是“含泪的微笑”。整个作品,正是将以“乐”反衬“苦”,以“笑”反衬“泪”。假如作品如第一段那样直截了当地描写缺水的艰难与苦涩,就没有这样的感染力了。回忆越是“甜蜜”、“欢乐”,现实越是“苦涩”、“艰辛”。好的作品,总是期待读者透过语言描述的表象,领悟语言背后传达出的情意。阅读的旨趣也正在于此。阅读教学,也正是要引领学生读到语言现象背后的东西,读到作者“藏”在语言里的独特的生活感觉。而语文教师,经常作些这样的文本细读,或许就能磨砺对语言的敏感,就能在这样的磨砺中,找到引领学生学习语言、阅读作品的一种门径。 |
|